蒋少武老师的作品《到农村落户》,刊发在1966年第3期《中国摄影》杂志第52页。
作品呈现的是,三位下乡的女知识青年与一位农村老大爷,一起拉家常的画面。
一股泥土气息,扑面而来。
四个人的头,都扭向右边,似乎有人讲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大家都笑了。
画面右侧的一位梳小辫儿的姑娘,胸前戴着红花。
在作品一侧,蒋少武写道:“1965年第一批下乡知青,五十年了,记忆由(犹)新。
蒋少武2015.8.21。”
拍这张照片那年,蒋少武34岁。
2015年8月21日,冯立祥在沈阳见到了蒋少武老师。
冯立祥是委托沈阳电力系统的朋友,与蒋老师的家人联系上的。
当天,太阳一露头儿,冯立祥就开车奔了沈阳。
蒋少武老师的儿子蒋峰接到电话,早早的等在街口。
蒋少武老人看着身板挺硬朗,满脸笑意。
蒋峰小声对冯立祥说:“老爷子记忆力不如当年了。”
果然,冯立祥和老人聊天时感觉,刚跟老人说的话,转眼他就忘了,一遍一遍反复地问。
当冯立祥拿出绝版杂志,请蒋老师翻阅时,蒋老师马上就说:“这片子,我是在开原县(市)拍的……”
蒋老师有些兴奋,从里屋找出多幅自己代表作,都是带镜框的、放大的作品,请冯立祥欣赏。
蒋峰从事的也是记者职业,他说,他打算给父亲建一个摄影作品资料馆。
蒋少武出生于1932 年。
山东文登人。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中国摄影家协会辽宁分会副主席。
1956年任辽宁日报摄影科科长、辽宁日报编委、摄影美术部主任。是中国摄影家协会的第一批会员。
有近百幅摄影作品参加过国际影展、全国影展和辽宁省影展。其中,《小平同志您好》获辽宁省第二届新闻摄影作品展览金牌奖。
蒋少武在1966至1976年,十年间,拍了上万张照片,完成了让人惊叹的历史叙事。
大约是1997 年,蒋少武才开始打开封存的胶卷,利用业余时间在暗室里小规模地洗印了一些样片。
这是一项浩大工程。上数万张底片,经过数年努力,陆续洗印出部分样片,做了简略登记。
这批照片,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会发现其巨大的价值。
1992年,蒋少武的文集《历史,写在瞬间》,由辽宁美术出版社发行。原《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为之写了精彩的序文。其中,讲了两段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期,蒋少武已经是全国有名的优秀摄影记者。但他感觉只了解传统的摄影理论,还远远不够,他开始研究国际上新闻摄影的新趋势。为了阅读来之不易的国外资料,他开始学习英文。范敬宜还当过几天他的“启蒙老师”。后来,蒋少武凭借字典,居然读了不少专业性很强的技术资料。
到了八十年代初,蒋少武感觉单凭手中的相机,已远远不够,他开始专注地学习新闻写作,不到十年,他成为了一名成熟的“两栖记者”。
范敬宜说:把摄影与写作结合起来,“使他的新闻作品增强了形象思维,使他的摄影作品增加了理性思维。”
2002年,辽宁日报社授予蒋少武“终身记者”荣誉称号。
附:在杂志第71页,蒋少武的作者手记是这样写的:
“1965年春,沈阳市两千多名知识青年响应党的号召,到农村安家落户。我跟随他们到辽宁省开原县(市)。
这是几个下乡知识青年,刚刚搬到八宝公社四大队老贫农崔俊丰家来,他们都是那样的高兴,我马上照了下来。
用35毫米小型照相机,胶卷定22定,光圈F2,速度1/8。”
冯立祥补记:
蒋少武前辈,头发全白了。
老知识分子的气派。
老人左手还戴着一块表,老款的、有些年头的表。
我注意到老人的皮带,非常旧了,磨损得差不多了,该换一条了。
细看蒋老师拍的《到农村落户》,三位女知青手的姿势都不一样,但都流露出一些紧张与局促感。
刚到农村落户嘛。
蒋老师是个有多方面兴趣的人。
年轻时,他喜欢美术,浏览过不少油画。
同时,喜欢音乐。五十年代初,家里有一台苏联产的老式收音机,14灯,也就是14管。那些年头,邻居家里的收音机最多七八个管,就不错了。
蒋老师说:“搞摄影与搞音乐是相通的。”
蒋老师的儿子蒋峰说:“我爸对音乐特别爱好,到现在他还在老年合唱团教唱歌呢。”
那天,从蒋少武老师家出来之前,蒋老送了我一本他的文集《历史·写在瞬间》。
在七十多篇文章之中,部分佳作值得仔细阅读。比如“人是最有价值的摄影题材”“看看世界新闻影展”、“多给人们留些思索的余地”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