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日。从徐若鹏老师家出来,于文静老师开着私家车,郅恒发老师引路,一行人前往陆慧君老师的往所。
88岁的陆慧君老师,曾在《无锡日报》社工作过。他的作品《有文化的新型农民》,刊登在1966年第3期《中国摄影》杂志的第51页。
这幅作品,构图讲究, 画面右下侧,是一位戴草帽的姑娘,正从育秧田里起苗,她左脚旁是成捆的稻秧。画面左上侧,田埂走来了两位挽着裤腿、背着草帽的女社员,背后是成片的绿色秧田。
这幅作品,生活气息扑面而来,姑娘的长辫与刘海,女社员挽起的袖口与手中捆秧苗的青草,多处细节画面精彩。
整个作品风格朴素,人物精神饱满、健康。
陆慧君老人用颤动的手,在作品左侧,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并写了当年拍摄日期并署名:“陆慧君摄,1964年8月12日。”
陆慧君拍《有文化的新型农民》那年39岁。
此间,陆慧君正在江苏无锡文化馆工作。
前住陆慧君老人往所的过程,略有曲折。
陆老住在无锡市区一条步行街深处,这是一条老街,两公里长左右。
于文静老师在附近找了一个地下停车场,停好车,引领一行人,转乘了一辆电动旅游观光车。
从于文静老师和观光车司机聊天中,得知于文静老师提前来此地探过路,冯立祥颇为感动。
于文静老师也是70多岁的老人呀!
老街深外很静。保存了不少古老的建筑,也有新翻建的,与周边的老房子,不大协调。
陆慧君老人的往所,低矮、破旧。很难想象,这里住着一位老摄影艺术家。
冯立祥正在愣神儿,郅恒发老师敲响了门。
久扣无回音。
于文静老师拨打了陆老的手机。
陆惠君老师终于打开了房门。
屋子里很暗,老人急忙把灯打开。
家具都是旧的,屋子中间放着一个大的画框。
陆惠君老师是1927年出生的,笔名陆峻,1948年毕业于江南画院。1957年在江苏省文艺学校学习美术、摄影,后任《无锡日报》社摄影记者、美术编辑。是老一辈的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陆老晚年主要从事绘画创作,无锡火车站大型壁画“太湖锦鳞”百鲤图11米长卷,是其代表作。
这是一个清瘦的老人,但目光清亮有神。
老人说,自己一生创作的1800张代表性的摄影作品,都赠给无锡市档案馆了。
老人找出一个证书,给众人瞧。
冯立祥打算给老人拍一组照片,屋里太暗,就请老人来到门外。老人整了整上衣,就迈出门,和众人边聊边拍。
冯立祥猛按快门,心中充满喜悦。
陆老转身返回屋里,拽出自己的摄影作品展板,站在自己的作品前,老人露出惬意的笑脸。
与众人分手时,陆老送给每人一幅自己近年创作的国画作品。
附:在杂志第70页上,陆惠君的作者手记是这样写的:
“江苏省无锡县(市)钱乔公社舜一大队田肚里生产队,共产党员殷祖凤(前行者),响应党的号召,1962年从青海大学(畜牧兽医专业)回乡参加农业生产。
这张照片是在晚稻插秧时节,她和贫农殷月琴、殷才秀在秧田拔秧时拍的。
用上海牌4型双镜头反光照相机,上海牌胶卷定21定,光圈F11,速度1/60秒。
1964年6月12日,上午7时,多云。”
冯立祥补记:
我第一次读到这幅作品,以为拍的是赤脚医生到田间。
我自己少年时代是在乡村度过的,我对当年的赤脚医生印象深刻。
那时的赤脚医生,随叫随到,对四乡八邻的农民贡献大了。
用一句话说就是:把医疗保健送到百姓们身边。
谁家的老人或孩子病了,找人传个话儿,赤脚医生自己就赶来了,挎着药箱,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
治疗一般的头疼脑热,没啥问题,病情重的,协助往县医院送。
治小病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传播防病知识或保健常识,非常难得。
村里的赤脚医生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亲情。
一个村庄,绕着弯儿的差不多都能攀上亲戚,这就多了一层牵挂。
赤脚医生都挣工分,十分。壮劳力最高分。
村里人对赤脚医生都十分敬重。
我给陆惠君老人拍片时,用他们家的大门当背景。
不能在屋里拍,除了屋里光线暗得不行之外,就一个字:乱!
一个88岁的老人。可能也没有太多的精力,收拾屋子。
陆老站在门前,脖子上挂着相机,直直地望着镜头,有些羞涩、有些羸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