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心宁的作品《棉田喷药》刊发在1966年第3期《中国摄影》杂志第36页。
刘心宁老师的这幅作品,拍的是人们常见的农业劳动场面,格调宁静平和,构图严谨,前景运用得当,使作品增强了纵深感,田园风光色彩浓郁,富有朦胧感与意境美。从作品中可以看出作物长势喜人,预示着丰收在望。
在这期杂志之中,其他作品大多显现了热烈欢快的氛围,这一幅有些舒缓、抒情的味道。
拍这幅作品那年,刘心宁老师34岁。
2014年6月28日,在钱嗣杰老师和夫人陈惠嫣的引领下,冯立祥见到了刘心宁老师。
看到《中国摄影》1966年第3期,刘心宁老师心情颇为激动。
他在杂志封面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子:刘心宁 2014.6.28
翻到第36页,刘心宁老师在刊载自己作品的下方写下了一段话:
“这张老照片,是我和冯立祥同志建立友谊的纽带。
照片是五十年前用徕卡MⅢ相机和伊尔福DIN21℃胶卷拍摄的。
刘心宁 2014.6.28 于北京”
翻到第54页,刘心宁眼帘垂了下来。这幅作品叫《田头说唱新鼓书》,作者是花皚。
画面呈现的是,一位唱大鼓的中年人盘腿坐在地头,半张着嘴,一群年轻的公社社员围在他周边,满脸沉醉。
这季节或许是初春,或许是深秋,小伙子们穿着、披着棉袄,姑娘们系着头巾。
说书人挽着袖子,左手夹着一对铁片,右手高擎鼓槌。
画面正下方,是一个小扁鼓。
刘心宁的目光在这幅作品上停留了许久,然后在作品的下方写下了一段话:
“花皚同志和我同在新华社湖北分社摄影组,共同工作多年,他已于前几年在武汉去世。他是一位非常有成就的摄影记者。
刘心宁 2014.6.28”
这一天,冯立祥为84岁的刘心宁老师,拍了一组肖像。
刘心宁生于1932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批大学毕业生。
1953年8月,21岁的刘心宁分配到北京新华通讯社摄影部,年底派至中南总分社,任摄影记者。
1955年,刘心宁从中南总分社,转到湖北分社。
当时,社领导说:“采访农村如何?”
刘心宁痛快地说:“好呀!”
从此,刘心宁一干就是三十年,整个湖北,田野、山川、河流,都跑遍了。拍了大批的农业题材作品,甚至学会了不少农活。
刘心宁说:“我是吃湖北的粮,唱长江的水成长起来的。”
刘心宁回顾往事时讲:“我喜欢采访农村,我热爱当‘泥巴腿子’摄影记者。”
1957年,《中国摄影》创刊号,刊发了刘心宁的作品《丰收的喜悦》。
至此,刘心宁与《中国摄影》杂志结了缘。
附:在杂志第69页,刘心宁的作者手记是这样写的:
“1965年7月下旬,我到湖北省盛产粮棉的江汉平原潜江县沙街公社采访。
一个旭日东升,大地飘拂着薄雾的清晨,我由公社到沙街大队去,路过大片棉田,见到许多社员背着喷雾器在治红铃虫,处在逆光里的社员喷药时的情景很吸引人。
当时我拍了两张,过后我仔细考虑了拍摄效果,研究了拍摄角度,觉得角度低了不能更好地表现出棉田的深度,棉叶的质感和体现劳动气氛的‘药雾’。
以后,我向干部和社员请教,又一连观察了一个清晨,最后,我站在一张桌子上,耐心等候适当的拍摄时机,拍了这张照片。
用35毫米小型照相机,胶卷定27度,光圈F11,速度1/60秒。”
冯立祥补记:
刘心宁老师给我的印象,一位高级知识分子,沉稳、大气、很有风度。
刘心宁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联合国第一任的摄影记者。
刘心宁老师给我两份资料,有部分内容是重复的,上面有详细的记载。
资料是复印的,A4纸共七页。字非常小,读起来有些吃力。
应该是八开400字的大稿纸,缩印的。
我在这里抄录两段:
1983年5月至1989年4月,调新华社华盛顿分社任摄影记者。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美国首任的摄影记者。
1991年6月至1995年5月,任新华社联合国分社摄影记者兼新闻图片出稿员。
1983年以前,我从未想过当驻外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