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文睿的头像

张文睿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2404/03
分享
《用镜头记录一个时代》连载

第十章 徐若鹏:摄影作品同样应该具有颂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的艺术功能

94岁的徐若鹏,曾在《无锡日报》当过多年的摄影记者。

老人用双手轻抚着1966年第3期《中国摄影》杂志的封面,微微眯着眼,感慨了许久。

徐若鹏的作品《跳篾绳》,刊登在杂志的第49页。

十七八个二三年级的孩子,围坐在一起,一个戴红领巾的少女,在用竹篾片跳绳。

少女弯着一条腿,微笑着在空中停格。孩子们的背后,是竹林,还有山坡。

作品拍得阳光、温暖。画面动感强烈。

徐若鹏老人,捧着这册第一次见到的绝版杂志,在自己作品的下面,写了两行字:

“这张照片摄于1964年秋。地点在江苏宜兴的竹海深处。照片中孩子们跳的是竹篾片(不是绳子)颇有地方特色。因而抓拍了这张照片。”

徐若鹏拍《跳篾绳》那年44岁。

老人还在作品下方,写下了签名:徐若鹏。

老人家的字,工工整整,规规距距,与钢笔字帖相仿。

冯立祥是2015年6月25日,在无锡见到徐若鹏老师的。

同行的有,中国文联出版社的宋建民总编辑、曾在《无锡日报》社工作过的摄影家郅恒发老师及妻子于文静女士。

老人住在一个小区的43号楼201房间。

老人家的身体状态,超过冯立祥的想象。

94岁的徐若鹏老人风趣健谈。老人说,他曾和原中国摄影家协会石少华主席,聊过西湖和太湖哪个更美?

老人说,两个湖都很美,西湖像大家闺秀,平和宁静;太湖有时美得出奇,有时呢,则像一个变了脸的野丫头。

老人像孩子一样笑着。

徐若鹏老人一生痴迷摄影。5岁入私塾,后进入县梅村小学二年级就读,五年级时因父突然离世和爆发抗战,家乡沦陷被迫辍学。

1940年,徐若鹏赴无锡及靖江的照相馆当学徒。这期间他发明制作了日光印相器。当时印证件照,一次只能印一张,而使用日光印相器,一次可印多张,这一技术当时还传至苏南地区的小照相馆,使用广泛。

1959年开始,徐若鹏在《无锡日报》社任摄影记者。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徐若鹏摄影生涯的黄金期,拍过大量的新闻作品。

1972年秋,徐若鹏首乘直升机航拍,开创了无锡地域摄影的先河。为了把握十分难得的机会,他大胆要求飞行员卸掉一扇机门,用降落伞把自己捆在机舱行李架上,忘我地拍下了无锡城区和太湖之滨的美景。

1981年,徐老退休后,一直没有自备相机,就借朋友的相机,进行摄影创作,直到1983年,才借资购买了第一架属于自己的海鸥牌相机。1989年,徐老又添置了一架美能达相机。

1999年,《徐若鹏摄影作品集》出版。徐老在自序中阐述其摄影观:“我始终遵循着传统的艺术史观,从事创作活动。‘摒媚俗、弃迎合、行我素’是我的创作态度。摄影作品同样应该具有颂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的艺术功能。”

徐若鹏说,这一生最愉快的是,拍了不少还算不赖的片子。最难过的是,辛辛苦苦存了几千张老照片,有刘少奇主席、许世友将军,还有许多老领导到无锡视察的照片。都没了,去向不明。太可惜了。

老人讲述往事时,冯立祥给老人拍了一组图片。

一个多小时,很快在回忆中过去了。冯立祥等人起身告辞。徐若鹏老师执意送客人至楼下。众人再三劝阻,老人在门口挥动起双手。

附:在杂志第70页,徐若鹏的作者手记是这样写的:

“江苏省宜兴县太华公社,是全省产竹基地之一。

由于这里盛产竹子,孩子们都喜欢用竹子制成的各种玩具。

这张照片上是耕读小学的孩子们在跳篾绳,我感到这很有竹乡风土特点,也能反映山区人民新一代在健康地成长。

我为了表现孩子跳跃的动感,先以1/125秒速度拍摄;后来估计对象距离近,动得又快,马上改用1/250秒拍了几张,其中一张效果比较好一些。

用双镜头反光照相机,上海牌胶卷定21定,光圈F5.6,速度1/250秒。

1965年12月,下午3时,晴。”

冯立祥补记:

徐若鹏老师的这幅作品,是他随意拍下来的。

那年,他外出采访时,路过一个地方,看见一群孩子在跳绳,用竹篾编的绳子跳,感觉喜欢,就拍了下来。

孩子们的快乐,是最简单、纯粹的快乐!

作者拍这幅作品那年44岁。我猜想当时徐若鹏的女儿或儿子,和照片里的孩子们差不多大小。

作者也有一颗童心。

当然,不仅仅要有童心,他的摄影技术蛮好。

没有良好的摄影技术,看见啥也未必能拍好。

此外,还要有情怀、要有人文支撑。

徐若鹏老师有南方男人的特点,温和、细腻。

徐老脖子上挂上一个助听器,九十多岁了,听力难免变弱了。

在这儿,我发一句感慨:一个人风风雨雨的,活了九十多年,真是不易!

能活到九十多岁,应该有多种缘由,数起来得有一堆,有一条最重要:豁达!

豁达,心胸开阔!不能缺失!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