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兴区,福提园敬老院,B区220室。
房间里住着两位老人。朱立荣老师的床拉,紧靠着门。
朱立荣疑惑地问:“您是国家电网公司的?”
冯立祥笑了:“老人家,我也喜欢摄影,也是咱们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朱立荣的作品《政治促生产》,刊发在1966年第3期《中国摄影》杂志第42页。
拍的是北京第二棉纺厂职工学习的情景,十六七位女工正在讨论。
作品的画面生动、活泼;女工的表情,自然感极强。
朱立荣老师颤抖着在自己作品的下方,一笔一画地写下了感言:
“摄影是真实的记录,能将已经成为历史的旧片搜集、整理,为新的文化发展服务。是值得称道的事业!
祝贺创意早日变为现实!”
老人在作品下方右侧,写下了签名与日期:“朱立荣,2015年7月2日。”
老人的字,隽秀且潇洒。
朱立荣拍《政治促生产》那年30岁。
抚模着刊载自己作品的画面,老人自言自语:“他们选了这幅呀!”
老人一边细细地一页一页翻看,一边喃喃地说起一个又一个熟悉的名子:“他们都老了,也有人走了。”
翻看至第58页,朱立荣抬起头,若有所思。
这一页的作品叫《越南南方前线妇女运输队》作者:郭纪。
从画面上看,应该是丘陵地带,小路上单排行走着一队背着物资的妇女。
草鞋、黑布衣、白毛巾,人与人之间拉开了两米距离。
路边植被茂盛。
作品应该拍摄于1965年左右。
朱立荣老人在这幅作品的下方,写下了一段话:
“可查阅一下,当初‘郭纪’为新华社摄影部国际组的代称,(汉谐音)此照很可能是该组提供的。
朱立荣 15.7.2。”
朱立荣老师是1936年出生的。
1955年朱立荣考入北京大学新闻专业,毕业后到新华社任摄影记者。
用他自己的话讲,叫“文字、摄影,一肩挑!”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变故,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后因身体状况,放弃了摄影,从事文字工作。
边和朱老聊天儿,边给朱老拍照。
冯立祥在取景器里,看到朱老的眼睛,特别亮。
朱老兴奋地用腿垫着书,开始在自己作品下面写感言。写完又小声念了一遍。
临分手时,冯立祥和同行的北京供电公司工会张海生副主席,给老人家留下了茶叶、枸杞,还有一个保温杯。
朱立荣老人推辞说:“我要不了这么多东西。”
附:在杂志第69页,朱立荣的作者手记是这样写的:
“北京第二棉纺厂,是全国大庆式先进单位之一。
开始我觉得会议场面不好拍,想拍摄车间生产场面。后来发现,会上工人们情绪高涨,精神焕发,于是,我打破了原来的思想框框,参加了一个先进小组的讨论,抓住了最能表现她们崭新精神面貌的瞬间。
用双镜头反光照相机,胶卷定27定,光圈F5.6-8,速度1/30秒。
1966年1月,二下午3时,晴。”
冯立祥补记:
朱立荣老师拍的这幅作品,塑造的是一种氛围:女工们学习并且快乐着。
朱老师拍这样一幅片子,所传达的信息,读者都能接受到,那种让人羡慕的情绪扑面而来:那就是集体主义精神。
这是积极向上的一种精神。
有人讲,集体主义精神泯灭个性,这可不一定。
人们融入集体,围护集体,与此同时也会在集体中找到自己。
我们从朱立荣老师的作品里看到,这个集体是融洽的、和谐的、快乐的、团结的。
朱立荣塑造的氛围,有极强的感染力,读过这幅作品的人,自然地会受到感染。
这种氛围是非常珍贵的。
或许,这也是那个时代的缩影。
从摄影技术角度看,一个会议的场面,拍到这种状态、这么生动,难度超大。
当年,摄影记者手里的胶卷是非常有限的,不像如今数码的,可以撒开了拍,还能连拍。
不止一位前辈摄影家亲口对我说,当初,一个胶卷是多少张,就得拍下多少幅作品,拍坏了的,也得交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