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紫老师的作品《兰考大地春耕忙》,刊发在1966年第3期《中国摄影》杂志第31页。
作品画面呈现的是,在田垄纵横的沃野上,迎面而来的是四头壮牛,后面是一位挥鞭的中年汉子。远远的还能看见一扶犁的农民,前边走着三头牛……
蒙紫在自己作品的下侧写道:“1966年2月20日摄于堌阳人民公社。蒙紫, 2016.6.29。”
蒙紫拍《兰考大地春耕忙》那年33岁。
蒙紫,1933年出生于湖北省郧西县。
1950年,蒙紫开始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3军政治部从事摄影工作。曾参加抗美援朝战争,随军进行战地采访,先后在报刊上发表了《誓与阵地共存亡》,《保卫开城的战斗》、《探望亲人》、《夜战》、《人民英雄人民爱》等作品。
1959年,蒙紫参加西藏平叛采访,在解放军画报上连载,图文并茂的通讯:《拉萨的春天》、《山南的早晨》、《在藏北牧区》等十多篇专题报道;《给藏族儿童理发》、《喜马拉雅山原始森林》、《在温暖的阳光下》等作品在全国影展和人民日报及“中国摄影”等报刊上发表。代表作品《给藏族儿童理发》被评选为二十世纪华人摄影经典作品。
1958年,蒙紫任解放军画报记者。1979年,调中国旅游出版社任编辑室主任、高级记者、编审。
蒙紫有数十幅作品入选历届全国影展,近千幅作品发表报刊上。出版了《美丽的桂林》《故宫》《紫禁城》等画册。
蒙紫的作品追求时代感,讲究用光传神,情景交融,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认识蒙紫老师是茹遂初老师引荐的。
蒙紫老师家住在北京朝阳区。
2016年6月29日,冯立祥来到蒙紫前辈家时,蒙紫老伴儿已在楼下等着了。
蒙老家住在第16层。
冯立祥把蒙紫老师在《中国摄影》上刊发过作品的杂志,都带来了,有十三四本。
翻看多年以前自己拍过的作品时,蒙老的手有些轻微的抖动。
冯立祥想要一份老人的艺术简历。老人摸摸索索找出来几张手写的旧稿,冯立祥不好意思要走,就用相机拍了下来。
蒙紫老伴儿说:“我闺女过去给她爹整理过一份资料,我给您找找。”
老太太说着拿起凳子,就要登高从顶柜上找。
冯立祥连忙说:“您,别介,千万,我来吧。”
老太太说:“您甭管,我清楚搁哪儿啦。”
老太太说着就踩着凳子,朝顶柜上摸。
蒙老和夫人都是八十三四岁的老人呀!
蒙老前辈的孩子在国外生活,家里只有老两口。
这是在夏天,入伏了,天儿闷热。
蒙老穿着大裤衩子,腿上全是疤痕。可能不都是蚊子咬的。还有一条大疤痕,将近一尺长。
蒙老年轻时是部队的随军记者,经历过无数次战地采访,是同死神博斗过的人。
在冯立祥给蒙老前辈拍肖像时,老太太对蒙老说:“你先换件衣服吧!”
蒙老脱下了无袖背心,换上了一件七成新的半袖短衫。
冯立祥与蒙老前辈分手前,蒙老送给他一本自己的摄影作品集《人间仙境》,是2005年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出版发行的。
蒙老在封二上签上了名字:蒙紫,2016.6.29
附:在杂志第68页,蒙紫的作者手记写下了这样的段落:
“我到兰考采访时到处看到社员们正在开沟挖渠,挖淤泥压沙,植树造林,耕地送肥,彻底改变兰考面貌……
到了堌阳公社,当广大社员正抓紧有利时机,积极投入春耕生产时,激发了我用摄影反映兰考新面貌的强烈愿望。
为了更好地突出主题,采用逆光拍摄。
用双镜头反光照相机,胶卷定21定,光圈F5.6,速度1/120秒,加中黄滤色镜。
1966年2月2日日下午5时,晴。”
冯立祥补记:
蒙紫老师拍的这幅照片,应该属于纪实类的作品。
《兰考大地春耕忙》,从技术上看拍得稳稳当当。
这是早晨,逆光,深耕的田野呈现出优美的线条,舒展且交错,充满诗意、充满艺术感。
这里蕴含着人们对土地的情感、饱含着对丰收的渴望。
蒙紫老师是从记者岗位,一步一步走向管理岗位的,他好像不善言谈。
我感觉蒙老是有一肚子故事的人。
果然,后来我在中央电视台第9频道,看了一个历史档案解密类的节目,这是一个几十集的系列专题片,讲的是朝鲜战争。有记者采访了蒙紫老师,请蒙老讲述他经历过的几个重要的战役。
蒙紫老师讲得十分生动、十分感人。
那天,我给蒙老拍片时,放弃其它想法、其它角度,镜头正面对着这位老前辈。
我隐隐地感觉,我如果拍得不理想,我会内疚。
我先后给十六位摄影前辈拍了人物肖像,这些老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自尊、自信、还有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