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祁焰的头像

祁焰

网站用户

小说
202208/17
分享
《锦城烟云》连载

第一百八十二章 拼凑工厂

胡志强到温江改革办,接受的第一项工作任务,就是组建温江县铁工厂。

组建一个工厂,那可不是闹着玩的事,资金、人员、场地、设备,都需要逐一落实,没有一年半载,是完成不了的。

但苏建国可不这样认为,他要的是速度,要的是示范,要的是效果。因为在他的背后,有县政府作坚强后盾。改革,就是要不走寻常路。

苏建国在简陋的土房子里,主持召开改革办第一次会议,参会人员,只有三个老同志,和胡志强一个年轻同志。

三个老同志,一个瘦高个子的姓张,一个矮胖的姓吴,女同志姓金。

苏建国说:“组建温江县铁工厂,其实并不复杂。关于土地和厂房的问题,县政府同意将一个不用的原部队营房,作为铁工厂厂房。”

关于经费问题,苏建国说:“温江县人民政府,决定给铁工厂1000元启动经费。”

金大姐说:“1000元启动经费,那是杯水车薪,满足不了需要,得打紧开支。”

关于设备问题。苏建国主张因陋就简,他说:“咱们暂时不采购大型设备,从最简单的模式开始生产。先把框架搭建起来,实现有效运营,再慢慢发展壮大。原材料铁和钢,从锦城钢铁厂购买。”

胡志强说:“没有资金,如何购买设备?没有设备,如何加工生产?”

老张说:“咱们没有资金,只有按家庭作坊式组织生产,只要有风箱、火炉、铁砧、煤炭,以及简单实用的打铁工具就可以了。”

胡志强说:“再简单的设备,也得花钱购买呀。”

老张说:“我们农村乡下有许多铁匠,他们自己就有风箱、火炉、铁砧,打的镰刀、板锄以满足自身需要为主,形不成商品。我想,我们可以把这部分人集中起来,让他们带上自己的设备,到厂里来劳动。”

胡志强的思想一下子就开窍了,他说:“这种模式好,咱们不花一分钱,就有人员和设备了。只要生产出来的产品有销路,铁匠们就会有动力,企业就会活起来。”

苏建国说:“对的,我们就是要创造条件,不能等靠要。办法总比困难多嘛。”

矮胖的老吴同志说:“打铁,得有技术。技术问题,来不得虚假的。”

苏建国说:“关于技术人员的问题,刚才大家提到的把村里的铁匠召集起来,技术队伍就组建进来了,新进来的工人,那就慢慢学习。”

这次看似简单的会议,把铁工厂的场地,人员,经费、技术都落实了,接下来,就是筹备和开工的事了。

老张和老吴叫上胡志强,来到城边的一处营房,察看县里划给铁工厂的厂房。

胡志强和老张、老吴到营房里四处看了看,营房比较宽,占地约有10来亩。有两排平房,比较破旧,修整后可以作办公室和宿舍用。

老张指着靠西面围墙边的一排平房,说:“这里,就可以作为打铁的小作坊,安置二十几个铁匠铺子,一点问题都没有。”

胡志强摇摇着,说:“不论怎么看,这样都不像一个正规的工厂。”

老吴说:“小胡呀,管它呢,咱们要的是效益,只要能出效益,不要拘于形式。”

老张从破旧的平房里,找出一块长而光滑的木板,抬到水管旁边,用水冲湿,然后用草把污垢擦去,再用水冲洗干净。

老吴说:“老张头,你这是要干嘛?”

老张说:“名不正,言不顺,咱们先把招牌立起来。”

老吴一拍巴掌,说:“对!咱们今天就把公司成立起来。”

胡志强觉得太可笑了,三个人在这间破房子里,成立什么公司?

老张对胡志强说:“小胡,你年轻点,给你个任务,你去买一瓶红油漆来。”

胡志强不解地问:“买红油漆来干嘛?”

老吴说:“傻孩子,买红油漆来,成立公司呀。快去!记得再买一把小刷子来。”

胡志强觉得,这两老头非常有意思,他之前以为,这两老头是在这里摆资格养老的,现在看来,根本不是这样,这两人,社会阅历丰富,思维也比较活跃。

胡志强买来了红油漆和小刷子。老张用一根小木棍,把红油漆调和均匀,用小刷子蘸上红油漆,在木板上写下了“温江富民铁工厂”七个仿宋大字。

油漆干后,老吴找来一根钉子,钉在营房大门上。老张找来一根铁丝,把木牌子吊到大门旁边的钉子上。铁工厂的招牌白底红字,非常显眼。

老吴端详着红字招牌,说:“今天,温江富民铁工厂就正式挂牌成立了。”

胡志强觉得好笑,他说:“铁工厂这样就算成立了?”

老张说:“你这孩子,死脑筋,铁工厂是成立了呀。牌子一挂,这个营房就是铁工厂的了,谁也不敢来打主意了。”

老吴说:“我一会儿就让金大妈去刻公章。”

胡志强感觉非常意外,他仔细打量温江富民铁工厂的红字招牌。招牌一挂,厂房宽大,确实像一个大工厂。

老吴对胡志强说:“咱们挂上招牌,就是向社会宣誓主权,告诉大家,这是咱们的地盘了。”

胡志强意识到,这两个老同志,思想比自己还开放,心思比自己还缜密,他决定放下架子,虚心向老同志学习。

金大妈很快把铁工厂的公章刻了回来,交给老张。

紧接着,温江富民铁工厂发布了招工告示,凡是县域内的铁匠,都欢迎携带设备,进驻铁工厂,成为一名工厂员工,不论年龄大小。

能否把县内的铁匠召集到厂里来,是工作的关键。只要有设备、有人员进驻进来,煤炭一烧,风箱一拉,铁锤一响,分分钟就能出产品。

政府的宣传发动机制,是其他任何社会组织比不了的。经苏建国安排部署,县、乡、村、组各级组织一宣传。全县的铁匠们,很快就知道了县里举办铁工厂,并招收工人的事。

能成为一名企业工人,按月拿工资,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特别是五六十岁的老铁匠,更是热情高涨。他们打了一辈子铁,却没有获得应有的尊重,没有带来稳定的收益。

以前,基本上都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现在,通过铁工厂这个平台,这些辛辛苦苦的手艺人,能把他们的劳动成果转化成商品,能挣来钱,他们很想参与。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