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杏花和尤春林自然就在会上,而且这次他们仍然是一副架儿,还是开茶馆。这是在家里和侯小勇大吵一顿之后的最终结果。侯小勇拿她一点办法都没有。
高跷会演出一般都是由正公子率先出场的,也可以说这个正公子相当于电视台的主持人。具体出啥节目由谁来出都是他说的算的。这个正公子不是一般人能当的,这可是代表了尤杖子村的形象的。所以对于正公子的人选的敲定是一个严格复杂的过程的。这个人首先必须有标致的模样,还要有不错的嗓音,最重要的还要看上去很有观众缘。可以说尤春山完全符合了这几点。所以他是正公子的不二人选,在这之前就是他的父亲尤兴国。这几天家里的一应活计都交到了媳妇侯小英的手里了。这个侯小英也欣然接受乐此不彼,这可是出风头长脸面的好事她还求之不得呢!
一般来说到了每个村子都要先打上几个官场的。何为官场就是供大家观看的。这个礼钱是由村和小组里出的。一般都是两匣果子和两盒烟。打官场是和每家每户完全不同的。这是需要演出子的。何为出子就是拿手绝活,也就是扑蝴蝶摸鱼开茶馆这些了。这是检验高跷队水平的一把尺子。
各家各户都是唱歌为主的。一般来说都是由正公子点名安排,所以说也就十分八分就完成了。进到每家每户的院子也是有一定讲究的。通常都是敲锣的负责头前领路,然后扛旗的两个人率先走进去,但分列两旁,紧接着演员依次鱼贯的进入,最后吹打板子负责殿后。但一般吹打班子都会进入到最里面,面朝大门方向的,正常情况下都是在屋门口的位置。而打完场出去的时候还是敲锣的头前领路。扛旗的还是第一个出去的,然后演员紧跟其后。吹打板子依然是负责殿后的。这是约定俗成的规程。一般来说高跷队会混成两排给东家拜年行礼。随着高跷会的长驱直入,东家还会燃放几个双响,表示欢迎。在屋门的正前方都会摆上一张吃饭的方桌子,上面放上准备好的茶水,还有两匣果子和两盒烟。等到表演完毕后东家还会点烟和奉上热气腾腾的茶水。当然了这只是客气一下。这个时候那些喜欢抽烟的家伙就会耳朵上夹上一根烟。这似乎成了一道十分靓丽的风景线。
临出门的时候就会突然出来两个人,手里拎着大提包还有塑料袋子。他们是负责收礼的。这些人是最不好做的。不但要收下东家的礼品还要会说话,也要尽可能的讨他们的欢心才行。这里也有闹笑话的。
本来就是负责收礼的会首随便的客气了几句,没成想被东家钻了空子,还真把礼品收回去了,没办法也只好认栽,所以后来这两人就合计好了,客气也是要有尺度和分寸的。决不能让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他们必须要为整个高跷会考虑。
唱的歌有传统的唱段也有流行歌曲。当然了也有各种才艺表演的。最常见的就是笛子独奏和快板。传统唱段有《十二月探妹》,《王二姐思夫》,《莫愁歌》,《小姑贤》等等。列举两例示之。
《十二月探妹》歌词如下:
正月里那个探妹啊正呀月正,我领我那个小妹儿啊去观花灯。 观灯是假意啊,妹哟,接你是真心啊,咿儿呀儿呦。
二月里那个探妹啊龙呀抬头,我在那个房中啊把呀书读。 念书心不定呀,妹哟,一心挂两头啊。,咿儿呀儿呦。
三月里那个探妹啊是呀清明,我到那个表妹家去呀上坟。 走你门前过呀,妹哟,假装不理人啊, 咿儿呀儿呦。
四月里那个探妹呀四月初八,我到那个南塘啊把鱼打。 愿者自上钩啊,妹哟,跑不掉我手啊, 咿儿呀儿呦。
五月里那个探妹啊是呀端阳,手提那个粽子啊和洋糖。 双手递给你啊,妹哟,送你尝一尝啊,咿儿呀儿呦。
六月里那个探妹啊是呀炎天,漂白洋的褂子做呀两件。 双手送给你啊,妹哟,给你过热天呀, 咿儿呀儿呦。
七月里那个探妹啊七月初七,牛郎啊织女呀配呀夫妻。 隔着天河水啊,妹哟,不能到一起呀,咿儿呀儿呦。
八月里那个探妹啊是中秋,洋糖啊果子提在手。 走你们前过啊,妹哟,正是月当头呀, 咿儿呀儿呦。
九月里那个探妹啊菊花黄,菊花啊开的满山岗啊。 顺手折一朵啊,妹哟,戴在你头上啊,咿儿呀儿呦。
十月里那个探妹啊小呀阳春,二人啊房中啊诉衷情。 柔情甜如蜜呀,妹哟,凉水点着灯啊, 咿儿呀儿呦。
冬月里那个探妹啊下呀大雪,绫罗啊绸缎啊焐不热。 今天天不早呀,妹哟,就在你家歇啊, 咿儿呀儿呦。
腊月里那个探妹啊腊月腊,家家那个户户啊把猪杀。人家烧年纸,妹哟,咱俩才到家呀,咿儿呀儿呦。
《王二姐思夫》歌词如下:
八月呀秋风啊冷飕飕哇
王二姐坐北楼哇好不自由哇哎哎咳呀
我二哥南京啊去科考 一去六年没回头
想二哥我一天吃不下半碗饭
两天喝不下一碗粥
半碗饭一碗粥
瘦得二姐皮包骨头
这胳膊上的镯子都戴不住了
满把戒指打出溜哇
头不梳脸不洗呦
小脖颈不洗好象大车的轴哇哎哎咳呀
王二姐在北楼哇眼泪汪汪啊
叫一声二哥哥呀咋还不还乡啊哎哎咳呀
想二哥我一天在墙上划一道
两天道儿就成双
划了东墙划西墙 划满南墙划北墙
划满墙那个不算数呢
我登着梯子上了房梁
要不是爹娘管得紧吆
我顺着大道哇划到沈阳啊哎哎咳呀
高跷会里的矛盾是常有的事情,其中顶数分配礼品是最突出的了。这个时候就需要会首出面调解了。也只有这个时候才能显现他们的个人能力和本领了。这也是高跷会的最大难点所在。尤兴国就碰到过这样棘手的问题了。起初高跷会里的喇叭匠子是外雇的。人都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这话说的一点都没错。这也是整个高跷会的最大的支出之一,同时还要协调好这两个人和当地的村民的关系才行。这些人都是有看家本领的,自然显得特别的牛气高傲,也就是平时说的脾气大。正所艺高人胆大就是这个道理,稍有不慎就会惹恼了这些大佛。弄不好还会冷场。这是最难办的。后来尤兴国琢磨明白了,总不能永远受制于人吧。他一定想方设法培养自个的喇叭匠子。于是就在村里广发英雄帖,寻找有这方面的才能的人重点培养。但这些人还是看出了尤兴国的小九九。所以更加小心谨慎起来,绝不给尤兴国一丝一毫的机会。
尤兴国最害怕看这些人的脸色了。正所谓吃人嘴短拿人手软,这个道理他还是明白的。谁让自个没这个本事呢?所以他把这些喇叭匠子就差当祖宗供起来了。
他必须要改变这样的被动状态,更何况想要把高跷会发扬光大下去是不能缺少人才的。
很快他就发现了一个不错的苗子,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亲家侯一的儿子侯小强,这个人别看说话磕磕巴巴的,但还是有艺术天分的。还真别说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钻研和勤学苦练终于小有成就。一般的秧歌调吹起来毫不费劲。这让尤兴国仿佛看到了希望。
这次是侯小强的第一次出征,他是和外雇的喇叭匠子搭伙的。这也是为了长远考虑的。这个时候他还是需要有人带带的。
侯小强是一个心细之人,可以说心细如发。他绝不会放过一丝一毫的机会的。俗话说的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说的就是他这样的。经过这次的锻炼之后,侯小强终于可以独当一面挑起大梁了。这自然是后话,暂不表。
初来乍到,侯小强一切都还不习惯,自然也不懂高跷会里的各种规矩。所以刚开始的时候就采取随大流的办法。后来一点点就摸索出来一些门道来。
他发现每次会上分配礼品的时候他都是最少的。和那个外雇来的喇叭匠子简直天差地下去。这还能说得过去,毕竟人家是师傅级别的。他还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愣头青。不用说别的,光年龄他都无法相比,这个人和他的父亲侯一相仿。喇叭匠子怎么也有四十多岁的年纪,头发稀疏,嘴上留了个八字胡须。平时眼睛上戴着一个墨镜,让人看起来特别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