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素娥的头像

王素娥

网站用户

小说
202206/20
分享
《沙窝儿》连载

第一十七章

偷生,违反计划生育,处罚很严厉。公职人员要开除公职,非公职人员要罚款或没收财产。每年这个时候,都是村干部们最头疼的时候,稍有不慎,可能会出人命。听说,别的村有村干部被打死打伤的,有村民因逃避丧生的,社会上也萌生出一批批超生游击队。其身正,有令才行。村干部必须带头执行国家政策,这一批干部都做到了,他们先做好自家人的工作。春阳说服两个弟弟,弟兄三家都做了结扎手术。邻居大婶跟春阳开玩笑,说:

“春阳,你们弟兄三个全结扎了,也不留条后路,万一又让随便生了呢?”

“不会的,大婶,现在我们国家人口太多了,不计划不行了,我们得以大局为重啊!”

春水的妻子小真,出身满族,而且是八旗子弟,皇亲国戚,与末代皇帝溥仪是姑舅亲。只可惜国运家运衰落,他们家被赶出封地,流落民间,连姓氏都改为付了。流浪的生活淡化了他们的国家观念,丧失了雄心壮志,倒是比较倾心于多子多福,仿佛家就是国。有人就有家,有家就有国。小真在娘家排行老大,她低调内敛,清静寡欲,一点儿看不出昔日皇家格格的傲慢。别看他深居简出,聊起天来,知道的比家人都多,说起家事就像讲故事。他家已有四个男孩,仍不满足。不过春水当过兵,又是党员,觉悟不能不高。小真也不忍心拉他后腿。夫妻二人恩爱甜蜜,从没见他们红过脸,拌过嘴,对孩子也没有打过骂过。外人看来,这便是生活最好的样子。

春民家三个男孩,春阳只有一个男孩,为此,菲菲常听奶奶说:

“我找人算过了,你爸到四十,命里还有一个男孩。”

菲菲半信半疑,一直盼着那个小弟弟出生。

村干部身体力行,绝大多数村民都能理解并接受国家政策,一刀切也不现实,时间长了,落后的人终将走上时代的轨道。

春阳的小妹春柳高中毕业了,当时还没恢复高考,学校天天停课搞运动,学不到多少知识。粉碎“四人帮”后,国家恢复高考,重视教育,兴办学校,教师资源不足,需要招收一批民办教师。凤英听说消息后,找到春阳,让他给妹妹报个名。经过考核筛选,春柳当上了教师。她兢兢业业,教育有方,年年被评为优秀教师。她找的对象是位文职人员,眼睛高度近视,文静内向,不善言谈。新女婿头一年回娘家,按照习俗要盛情款待,专门找村上有名望的人陪客。席间礼节自然不少,比如,新女婿不要急于动筷子,等着娘家人封礼,封一次不吃就得再封。陪客的又是敬酒又是调菜,光让客人吃喝,自己很少动筷子,生怕新郎官吃不好似的。这场合新郎官一不小心就会闹笑话。春柳老公不懂这些,父母以为他读书多,知道这些礼节,来时匆忙,也没顾上交代几句。那天他可闹了个大笑话。他见别人不动筷子也不敢吃,娘家人以为他嫌封的礼小,连封三次,他还是不动筷子。最后不得不挑明说:“你不先动筷子,别人没法开吃的。”陪客的怕他够不着,要给他调菜,他一下子站起来,忙说:

“不用了,不用了,我够不着就站起来。”

众人大笑,他才明白说错了话,眉头上汗珠都出来了。陪客的依旧不放过他,他们和厨师串通一气,故意把粉条做得很长,中间没掐断。陪客将一盘猪肉炖粉条放到新郎面前,说:“这个菜你必须尝一尝,吃了吉利。”新郎闻言夹起一根粉条放进嘴里,谁知粉条太长,怎么也吃不到头,众人见状,仍说:“别咬断,坚持到底,寓意白头到老。”新郎憋得满脸通红,终于吃到了头。知道内情的人,别人怎么劝也不吃这个菜,可他偏偏啥也不懂。后来,人们不再请人陪客了,新女婿头一年回丈母娘家自由多了,没那么多规矩和礼节,不再拘束,一家人随意吃随意聊,跟家常便饭一样。即使闹了笑话也传不到外人耳中。

新婚闹洞房,在头一个月里,新郎新娘一不小心都会被人捉弄,结婚当天最厉害,婚车经过村子时,村民会用木棍等挡住去路,不给点好处,如烟、糖等不让通过。说是不闹不热闹,越闹越好。新郎新娘喝交杯酒,啃苹果,总被推到一起,脸碰脸,口对口,博众人一笑。有时闹得让人害怕,防不胜防,一个陌生男人敢在众目暌暌下把新娘抱在怀里,或把新娘摔倒在地上,让新郎学猪八戒背媳妇,算是文雅多了。听房,有躲在床下偷听的,大木床下面空间很大,能钻进去几个人,有在窗外偷听的,这给枯燥的生活增加不少佐料。

春阳喜欢种花养竹,家里弄得像花园一样,还喜欢捕鱼。有一年,大家都忙着收麦子,他去沙园沟方便时,发现沟里有一大坑水,里面有鱼。他放下手里的活,回家拿来铁锹、水盆和水桶,开始筑堰,用水盆往外泼水。水排干了,只剩下鱼,竟捉了一大盆。一家人美美吃一顿,既改善生活,又增加情调。

每到夏天,门前小河水流不断,春阳趁中午时间筑堰截流,支起筛子晾鱼。鱼顺着水流过筛子,便被挡住了,进了鱼网,捉住最多的是泥鳅。有一年夏天,不知谁出的主意,往沙园沟撒药捕鱼。鱼死后都浮在水面上。得到消息的村民下水用篮子舀,一篮子、两箩筐的,个个满载而归。巧巧从地里干活回来,一进门就大声问:

“都说沙园沟药鱼了,咱家去捞鱼没?”

“不知道呀!”

春阳也刚从地里回来。可能是东队搞的行动,西队人都不知道。

“听说人家都捞到很多鱼。”

月兰开始烧火做饭,孩子们心里有点失望。火还没生着,邻居大婶端着一盆鱼过来了,说她家捞很多,吃不完。孩子们立马心花怒放,有鱼吃了。要知道,那时候逢年过节才吃上一两次肉。大婶是个苦命人,从小没爹妈,给人做童养媳,十六岁就结婚了。好在大叔是个好人,不爱说话,脾气好。以前也是村干部,他们的儿子是菲菲的数学老师。菲菲有时去他家里问问题。那时候,学生大多都很敬畏老师,不敢轻易接近老师,遇见老师吓得只想躲开。吴老师却很随和,热情开朗,幽默风趣。上下学路上,遇见自己的学生,主动打招呼,总说同一句话,

“哈喽!小鬼。”

小学生不懂啥意思,只是笑。他也笑着大步走开了。菲菲在班上成绩最好,吴老师最爱夸她。小学毕业那年,菲菲好奇地发现,吴老师讲完课,嘴里总是小声背着什么,在黑板上不停地验算。考上初中后,她听说老师考上公办教师了。在他影响下,菲菲最爱学的就是数学,上学路上,还边走边验算。

这么多年,从没见大婶跟人红过脸。平时,大婶来借碗面,借几个鸡蛋,月兰都欣然相助。不管是村里借粮的,还是街上要饭的,春阳从没拒绝过。从穷日子过来的人,最能理解别人的难处。婶家二姑娘长相出众,爱说爱笑,找个对象是军官,村里人都夸她有福。出嫁那天,人山人海。谁知,大喜的日子,二姑娘却哭着跨上了迎亲的马车。观看的人都感到疑惑,想必她是舍不得离开家,舍不得离开爹娘吧。后来听说大姑娘上轿,哭是正常的。只是哭的少,笑的多,毕竟是人生四大喜之一。

菲菲爱凑热闹,村里大小事情她都跑去看。这事让她迷感了好几年,等到自己出嫁时才感同身受,想到要离开生活了二十多年早己熟悉的家,心里非常难受,只是没掉下泪来。哭着上车还是第一次看到,也是唯一的一次。大婶家的小孙女天天来春阳家玩。要不是春阳办厂搬走,两家友谊会越来越深远。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