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周长征的头像

周长征

网站用户

小说
202206/20
分享
《大村小官》连载

第十章 二婚感情也火辣

      王庄村的三千六百亩小麦,丰收在望。整齐划一的麦田,远远望去,像一匹天盖似的黄色锦缎,微风吹过,起起伏伏泛起道道金波。
      全村小麦种植地块主要分布在村南部、村东部和村西部。因为这三个方向水源比较充沛。南边和东边临靠着友谊沟,是一条横跨两个地区的黄灌区支渠,一年四季基本不会断水。村西的地块就更幸福了,紧邻著名的徒骇河。
      徒骇河和大禹治水的故事在王庄一代流传甚广,妇孺皆知。距离王庄村十五公里的县城大禹县即以此得名。
      有黄河水的保障,周围几个村的庄稼都能旱涝保收。因此,在今年三个多月滴雨未下的情况下,王庄村的小麦亩产过千斤,已是满有把握的事。
     今天一大早,王不好来到村东麦田看了看,亲手搓了搓黄橙橙的麦穗,把搓出的麦粒放在嘴里咬了咬,感觉一下成熟程度。
      为乡亲们收麦收秋提供方便,他在春天的时候就自己出资购置了一台大型收割机。原先的意思是想着免费为大家服务,但仔细一算,雇用司机要给一定报酬,加油也需要不少钱,真要全部免费,还确实是一笔不小的资金。于是就决定让使用者支付个成本价就行了。这样收割费用也能比专业服务的便宜一半多。
      他提前来看看小麦成熟情况,就是以便尽快安排收割的事。
      看完了小麦,随后他来到了村办公室,喊来文书王笑天和村委高金利、高风亮一块商量组织安排收割小麦的事。经商议,最后确定由高金利具体负责,由高风亮配合协助,由他在大喇叭上下个通知,根据各自地块的成熟状况报个名。然后根据地块相邻情况统筹兼顾整合,便于大面积收割作业,既提高效率,也节约成本。
       王永利的心这几天一直拴在汽车座垫厂的建设上。修缮工程的最后验收,新进设备的设计安装,配套材料的购置计划等等,都需要他操心。
       王永利除了夜里很晚回家睡觉,一整天基本见不到他的人影儿。翠翠有点着急上火了,夜回时她已睡熟,天亮了身边的被窝就没人了。这还不是主要的,关键是自家种的十几亩麦子马上就熟了,收割的事还没有着落。她心里能不上火吗?“不行,今晚早晚等到他!”翠翠心里拿定主意。
       翠翠吃过晚饭收拾利索,打发孩子们写完作业睡了觉,自己打开电视,在几个频道间来回转换着。一会儿是老爷爷和老奶奶现身说法广告卖药的,一会儿是一帮男女青年叽里呱啦吵吵闹闹的,一会儿画面是一对情侣亲嘴搂抱的。
       不知是故事中的情节还是剧中情色吸引住了翠翠,最后令她在这个频道让她按下了手中的遥控器。
       她慢慢深入到剧情里,随着剧中人物的悲欢而悲欢,随着他们的喜乐而喜乐。尤其是剧中那对情侣亲昵的镜头深深触动了她,王永利和她快一个月没有亲密活动了。变心?那是不可能的事,凭她对他人品了解和这几年他们的感情沉淀,她有这个自信。还是怪他这个人做事太执着太认真,是事都要做到尽善尽美,严谨到一丝不苟。
       于是,她从心底突然涌起一阵对王不好的怨气。你使人不能这样苛刻地使啊,也不能把人攥出尿来吧。但转念一想,也怨不得人家王不好,关键是自己那个死木头疙瘩,一根筋。得想个法子捋捋这根筋了!
      大约十一点多,听到大门响声,翠翠心里既高兴又生气。王永利进到屋门,只见媳妇穿着睡衣蜷曲在沙发上盯着电视,目不转睛地看。他进门后,她眼角也没瞅他一眼,无视于他的存在。

王永利就纳了闷了,媳妇这是咋的啦,说变脸就变脸了啊?王永利手足无措,在电视机和沙发之间来回踱步,不时地瞅瞅翠翠。翠翠依然无动于衷地盯着屏幕,即便是王永利挡住了她的视线,她依然像眼睛定格一样,一动不动。

王永利脱去外套,到洗手间简单洗漱,再换上睡衣,怯怯地坐到沙发上。一边看向电视机,一边瞅着翠翠,一边慢慢地将身子往翠翠身边蚕食,突然一把大手揽过翠翠的胸前,将手伸进睡衣里。

翠翠猝不及防,急忙伸出双手用力推王永利。由于用力过猛,王永利顺势倒在沙发下的地上,来了个仰八叉,翠翠胸前的睡衣系带也被撑开,春光尽泄。

此时的翠翠实在忍不住,“扑哧”一声笑出来,笑的同时两眼分明在闪着泪光。她怨怨地搂过倒在地上的王永利道:“你个死木头,你也想再让我守活寡啊,厂子比你老婆还亲啊!

”缓过神来的王永利受宠若惊般用力抱起翠翠,奔向已经铺好的大床,嘴里低声囔囔道“今晚我给你赔礼道歉,还不行啊!”

      翠翠一边挣脱一边命令王永利:“去关掉电视”。王永利轻轻地放下翠翠,立马下床,也不使用遥控器,直接拔掉了电源线,立马返回床上……
      第二天一早,高金利、高风亮带着收割队出现在王永利家的麦田里。这是村委会集体决定的,第一镰必须先从王永利家麦田开起。这段时间王永利全心扑在厂子上,全村人都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

      等到七八点钟,王永利和翠翠来到自己麦地时,收割机已经把他们家的麦子割了多半块地了,数十袋子的小麦矗立在地头上。两口子见状感动万分,一股劲地向高金利他们感谢。  

      高金利告诉他们说,这是村委会决定的,全村第一镰收麦必须得从你们地块开始,谁为村里贡献大,村里就先想到他。

      王永利不好意思地说:“谈贡献大就远了,那是我应该做的。大家待我都不薄,尽我所能做些事是我的福分。”翠翠也应和着:“谁叫他会有那些能耐来,就应该他做。”一边感谢,一边他们帮着装袋子,堆放已经打好捆的秸秆。
      说到秸秆,还要感谢王永利和他原来的木夹板公司。正是王永利和纸业公司联系,引进了该公司的秸秆回收机械设备。王不好购置收割机时,是让王永利参谋着选好的型号。
       当时王永利就推荐纸业公司开发研制的秸秆回收设备。通过关系,提前订下了一台。这不,开启第一镰就用上了,收割脱麦的同时,将麦秸打捆成包,既清洁了麦田,又能增加收入,一亩地的秸秆能卖三四十块钱,差不多就抵了收割机的所有费用。因此,王永利也成了为此受益第一人。
       上午十点左右,王永利家的麦子全部收割完,并且同时也把玉米播种上。
       王永利媳妇着急上火的两件事,一个在黑天一个在白天全都迎刃而解了。
       高金利带领收割机按照报名顺序,和村里确定的原则,一天时间内,接连收割了老支书家、五家军烈属以及三家五包户四十多亩的麦田。
       俗话说:“三麦不如一秋长,三秋不如一麦忙。”收麦子是个时间紧、任务重的活儿,怪不得叫虎口夺粮呢。
      因为6月份的天气往往说变就变,麦收赶上下连阴雨,就会损失惨重,所以收麦也是抢麦。
       王不好在安排高金利组织收割的同时,他也联系了农机公司组织的商业收割服务队。因此,在村里报名较晚的或者等不及的,就让农机公司服务队帮着收割。
        不到三天时间,王庄村全部麦田都收割完毕,颗粒归仓,并且也种上了夏秋作物。这时,王不好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