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改革开放初期,准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像山里的太阳,出来得稍晚一些,直到八十年代末期,才影响到松树坪乡来。为多年封闭、压抑、被捆住手脚的乡里人敞开了一扇大门。凭借个人的本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康红梅和谭治国两口子本来就是精明能干人,她们首当其冲地跑在了最前面。康红梅通过农村信用社她哥哥给他们贷款,购买了一辆摩托。谭治国便一天到晚在城乡之间跑摩的。
刚开放那阵,乘出租车人很少,因此跑摩的赚钱。冬天冷,坐摩的人少了。谭治国在摩的外面包了个车壳,貌似一辆小轿车,只是将摩托车包起来而已,乘车人感觉上是坐的小车。
跑摩的赚了钱,后来又买了一辆小型农用车,谭治国往返于城乡跑运输,帮小卖部拉货,比跑摩的更挣钱。
“先富起来”真不容易啊!对于白手起家的人,好似悬崖上建房子——没有根基。康红梅两口子要不是信用社她哥哥贷款,拿什么做本钱。男人整天在外头跑车赚了些钱后,家里养了十头猪,三十只鸡。康红梅两婆媳起早贪黑,全靠瞎子妈的帮忙;砍猪草、煮猪食、拌食料,喂鸡食。康红梅除了养殖,还要忙田里、地头的庄稼。一家三口都勤快、能干。十年时间,他们在松树坪镇成为第一个万元户。
本乡本土的人都羡慕谭治国家发了。康红梅说“只看到强盗吃肉,没看到强盗挨打”。整整十年,哪一天睡过整觉。单看婆媳两那双树皮一样的粗手,就知道有多苦。
九十年代初,城乡到处都在搞开发,建商品房。他们听说买一个挖掘机出租,两个月就可把本捞回来,之后干赚钱。于是卖了摩托,又找舅子贷了部分款,花两万六千元,买了一台(60—90)的小型挖掘机。挖掘机请人操作一天要两百元,嫌贵。谭志国自己学会了操作,何况别人操作他不放心。谭治国连机带人,租用给别人一天,按小时计算,每小时收费150-180元,按天收费1200-1800元。按月收费18000-20000,果然仅仅两个月就赚回本钱。
总之,两口子整日盘算,什么赚钱,就做什么。
发财的欲望,像装进他们脑子里的机械动力——滚滚向前,不会停止。再后来房子逐渐加宽,地盘逐渐扩大。在自家田里盖了一个工棚,准备开一个建材厂,生产预制板。以前靠人找钱,不容易,现在有了钱,钱找钱就容易多了。他们家眼看一年一年的发富起来。百忙中,两口子又前后添了一儿一女。在外人看来简直是十全十美,世界上的好事被他们一家占全了。松树坪镇的人,个个都羡慕嫉妒恨,说要是再兴划成分,他们家一定是大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