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世雪的头像

李世雪

网站用户

小说
202012/23
分享
《天庭演义》连载

第二十一章 老君化胡

 

再说中土箕山有隐士,根行颇深,名叫许由,学识渊博,志效巢父,居于树端,唯思如鸟飞展。

一日许由于箕溪捧水而饮,漏多存少,甚为不便。一老樵夫看见,送他一个水瓢。许由饮罢,即弃瓢于水,毫不知惜,此后仍捧水而饮。

尧为天子之时,闻许由大名,派使者携印信欲以天下让之。许由听罢,十分生气,认为使者的话污染了他的双耳,洗耳于箕溪中游。其友樊坚在下游饮牛,见许由以水灌耳,疑而问之,知其缘故,遂以下游之水已被许由洗出的垢言所污,当即移牛上游而饮。

二人闻东海有仙师授徒,遂出山拜访,终见灵碧道君。灵碧道君独奇樊坚之牛。此牛乃天上奎牛下凡,久听许由、樊坚高论,已现灵气。灵碧道君先言拜师需进献人事,欲言又止,目不转睛地盯着奎牛。二人不齿,又见灵碧门下狼豺虎豹、象狮鼠狗、龟鳖水族众多,吐纳炼气,三分人形,七分妖骨。许由欲走,樊坚弃牛于灵碧道君,却不屑为其徒。

二友分手。

许由随波逐流到达西海灵台方寸山,居斜月三星洞前一棵菩提树下修持,悟大道术,自成一家,道号菩提。

樊坚复回中土。樊坚则遇上太上老君大信其道求拜为师老君却引以为友常邀其到元始天尊处听辩。樊坚博采二圣空灵玄机,修成长明灯辉,如影随行,道号燃灯,却好云游,托钵化缘,日思普渡。

太上老君托樊坚巡视西方,燃灯道人欣然领命,飘过昆仑仙山,但见那西方世界水广树高,热湿多躁,有永世水患之苦,只是偶尔可见莲花吐艳,星星点点,甚奇。

一日,燃灯道人正行间忽见一峰插天,五彩云翳闪烁,晃得金乌驻足。但听人讲,此山名灵鹫山。(鹫,猛禽也。)山顶一鸟,双翅力宏,尾大如席,腾起有五彩祥云随身,放光者就是此物。仙鸟有灵,西方世界凡人有冤,事后愿献身于他,任其啄食饱餐,他即与人伸冤报仇。此鸟在,西方诸怪多不敢嚣张,也有先言献身者,作罢反悔,殃及家人,被食之状惨烈。燃灯决心收服此灵。

山前人众,燃灯绕道其背,然苦水相隔,浪高难渡,欲腾云而上,又被灵鸟神光阻制。燃灯寻见西海岸边一棵名叫空桑德参天巨木,遂伐之,横在河上,化作凌云独木飞桥。燃灯屏神凝息缘木而过,登上山巅,正见大鸟食牲,急上。二灵相斗。燃灯左手托一紫金钵盂,右手持一乾坤仙尺。灵鸟腾空,双翅如刀。金爪如钩,利喙似剑。这番恶斗,只见电闪雷鸣,一时难分难解。

再说太上老君长时未闻燃灯音信,心中不安。本来老君仙力足察三十三层天之下任何仙凡踪迹,只因燃灯与灵鸟神光纠缠搅斗,故老君难辨。老君遂决然亲往西方探访。为察水势,特走尘路。于是,太上老君跨青牛,出函关,渡弱水,穿行八百里火焰山,拜过昆仑元始天尊,留步万寿高山,结识镇元大仙,心平气和,来到西方金地,但见恒河巨川大水汤汤,没树淹庄,不时暴雨骤降,湿热难耐,黎民多傍树顶荷,惶惶度日。

老君来至一河边巨崖,见一英俊男子举刀投水,刀如人,人如刀,直指水府。老君挥云帚救拨该灵。男子震卧崖头,半响醒来,奇悲共生。老君询问缘由。男子细述端详。

这个子正是这恒河坡头净乐邦王子。其母乐善王后梦吞日光诞下王子。王子奇伟,命运多桀。诸事皆因恒河之主无量神而起。无量河神府正处在净乐邦境内。河神年年向邦主索要一名美女为妃,如不答应,则纵水淹。净乐王慑其淫威,应下了此事,年年搜罗貌美民女献于河神,一时无祸。

今年,无量河神连连不中意所选之女,遂亲自选妃,相中了邦主之女王子的妹——妙乐公主。公主也是应兆所生她的母亲乐善王后梦吞明月坠地而诞下此女。恒河无量神仗己蛮力掠走公主,王宫一片哭声。王子恨己无能,欲投河拼命。

老君答应收服河王,跨牛踏波河上,念动真言。河神躺卧不住,心烦意乱,乘暴风骤雨而出,挟万道金光,辉映半天。老君挥拂尘扫开迷茫,命青牛斗怪。恒河无量神见青牛来势凶猛,摇身一变,现河马一形,奔青牛冲来。二灵相撞,青牛倒翻几滚,几乎丧命。接着暴躁河神现巨大法身,两袖挥暴风骤雨袭逼老君。老君抽一降魔剑抵挡,然河神非魔,剑气难伤。河神见久攻不下,抖翻两袖,有粗砂金粒,似钢鞭如霰弹裹挟老君。老君抽手取出金刚套,喊一声“着”,只见金光几点落入套中,砂气顿消。河神惊疑。老君抛出腰间金丝带,又名幌金绳,缚定无量神。河神束手,大水顿落。恒河无量神向无敌手,今天方知天外有天。老君串十八粒金丹砂套于河神脖颈,点化无量河神离水投胎,日后有善王之运成佛之尊。从此恒河只有女主为神,乃无量神最后一——妙乐公主。

王子见老君有如此法力,诚心求拜,誓弃王位,立志修炼伏魔之道。老君感其诚,指点他去昆仑投元始天尊门下。后王子路遇元始天尊教传,修道武当山太和宫,道号真武,披发仗剑,脚履神龟灵蛇,伏魔降妖,威震北天星神。

太上老君继续西行,来到婆罗邦。此处群山围地,水患不大,倒也民安城富。只是上至王公大臣,下到黎民百姓,都尊神婆神汉,见之恭敬,愿舍愿献。神婆神汉衣着宽大,终日百工皆无,专职求神教导。有的为王师,富足高贵;有的穿素衣,游走四方,随遇而食。

原来这西方邦人分四等:神婆神汉为第一等,名婆罗门,职祭;王公大臣为二等,名刹帝利,职武;种地经商的为三等,名吠舍;手工业者为四等,名首陀罗。等级森严,高低贵贱不可有越。非同等不准通婚,隔等通婚更是大逆不道。四等之外还有一种类人,即贱民。又称不可接触者,或搬运无主尸身,或充当刽子手、屠夫之类,其职业世代相传。贱民必须穿死人的衣衫,用破碗吃饭;晚上远离村庄和城堡,白天带上特殊标志工作。

制订这些万恶规矩的人高高在上,自以为能永享富贵尊崇。谁料到这规矩偏偏惩罚自以为是的卫道士。

老君刚到婆罗门邦,就感到全邦上下弥漫着一股悲恸的气氛,人们窃窃私语,把阿弥陀王一家的故事评谈。

阿弥陀王是该邦英明的邦主,他不吝财富,上尊婆罗门,下爱黎庶,文可安邦,武可卫城,偏偏是等级制度的顽固维护者。

且说他的一双儿女英姿飒爽,正值青春妙龄

一日,兄妹骑马上山游玩,忽遇一猛虎扑来。两马失蹄,兄妹跌落尘埃。妹怯,兄斗虎不过,被踩踏蹄下,眼看尊贵的王子公主命丧这恶兽之口。说时迟,那时快,一箭飞来,正中虎喉。恶虎心有不甘,虎爪举三举,倒地而亡。公主扶起兄长,抬头观瞧,见一玄衣男子,持弓跨刀背箭,挺拔健壮。公主久视忘语,回过神来,不觉两腮飞红,爱意生。那男子乍视公主,目瞪口呆,如花似玉的娇容,似曾相识的表情,从此印刻心间。

岂不知月老早把红绳系,大任系于两人身

这个青年却是一个首陀罗之子,一名制箭的工匠上山取造箭之材巧遇娇客。王子谢过救命之恩男儿却不敢再睹芳容。公主却对英俊的年轻工匠念念不忘。忍耐不住三番五次女扮男装出宫私会情郎。二人私定终身,约好出奔成婚,却被王后发现。王后把女儿囚禁在闺阁,立刻告诉了阿弥陀王阿弥陀王以“僭越”之罪判年轻工匠死刑,害了他的性命。当公主面对情郎的尸首时,万念俱灰,绝食而。王后因此悔恨而死,王子对等级制度恨断肠。

一日王子出行,听前面湖池之中有喊救命之声,拨开围观人众,见一贱民在水中挣扎,一尸首漂浮水上。原来他搬运无主尸身路过湖塘,为上等人让路时不慎落入泥汤。观者见落水者是贱民竟摇首而走,忽听有人喊出尸首名姓,人们争相涉水施救,对苦苦挣扎的贱民无人援手。王子掷下镶着钻石的宝刀,召募施救者,无人应承。王子生忿,毅然扯下王家徽章,跳水救拔。贱民被救起知王子所为,羞愧无比,竟跑入林中自杀。

阿弥陀王听说王子所为,大怒当场宣布与王子断绝父子关系。王子心迷,离开故土,疯癫游荡。阿弥陀王一气之下大病不起,全邦招贤求医。

太上老君来到王宫阿弥陀王已病入膏肓。老君留一箴言宽其心伤:

来世仍为王,不配生女郎。两儿左右臂,下世众生相。

老君大步西行遍观大水淹杀众生所谓的神圣婆罗门也在劫中丧生可知天意昭昭。然小邦国主崇拜婆罗尊奉有加。老君听闻有三个蛮王居然为维护婆罗门的威权去围攻一清修之地.——八德池。这里虽也是一处热泉沸水之地,却有十二品莲花成台,有两个傍池而居,名曰接引、准提。

接引道人白衣白相准提道人红装红貌。接引负责接纳四方同道准提专管清扫卫护。二人苦修于此渴饮沸水饿食莲子天下愿者不分高低贵贱失意的王公、伤残的军盗、破产的商农、贱民流乞皆予收留同修。婆罗门邦痴迷的王子就在此处找到了归宿。可这大大触犯了婆罗门的禁忌。

老君一路行来却见民众生灵纷纷逃离即知祸事已起。等老君降至但见尸横于野一片狼藉血污池水,沃染莲花杀声震哀号不止。红衣道人持一巨木枝杈与三凶王相持。那三王显相:一象一狮一鹏,持锤持刀持戟,攻势凌厉。老君猜红衣道人必是准提道人无疑,眼见他渐无还手之力,遂念动真言运大法助之。准提道人手中树枝乃海中珊瑚,老君助其坚硬无比,削铁如泥。老君又见三王以多欺少,遂助准提八首六臂,各抄金弓、银戟、宝瓶、磨盘、飞轮、海螺六般法器同时出击。大战酣烈。准提手中妙树现七宝大法:宝石、金灯、璎珞、莲花、玛瑙、玉珠、银弹,其辉动天,扫断三王利器。大鹏折翅,三王败逃。准提收回法身,丢弃手中妙树,抱白衣道人恸哭。

原来接引道人束手就擒,被三王残忍杀害。老君大感其玄,入天到宗师鸿钧处,求得回天圣丹救活接引。准提打扫八德池污血秽气。

老君与接引论道,知二人见过镇元大仙。

接引唯信:清心寡欲苦修身,众生平等净六根。

老君只讲:乾坤大道心中存,无拘无束一真人。

准提、接引见老君束发,请教其故,老君只道约束诸欲。接引欲落发断丝,不料剪之即长。老君告其终有净时,欲速则不达,将手中拂尘赠于接引,告辞而去。

后二道皆有大成,修化成佛。准提道人性属西南,金莲化身,化修清静喜乐佛,乃佛中以战力著称者。佛好清静,然魔劫横生,除魔喜乐,复归清静。

接引道人性属西北,雪莲化身,修化接引归真佛,乃佛门之导师,佛言佛理之大悟者。

清静喜乐佛乃佛门第四位佛主,比弥勒佛主、阿弥陀佛地位都高,而接引归真佛更在弥勒佛、阿弥陀佛之下,乃佛门第十位佛主。兄高弟低,修证佛果不同,实因准提道人勇于清扫魔障,多入世修为而得,而接引道人多避世而修,惟涉有缘所致。此是后话。

老君又来至一地,名曰未来邦。人们除遭水害折磨外,还有失幼之痛。隔三差五,左邻右舍即有童男童女莫名其妙地失踪。老君周旋于此,慧眼观之,发现一穿着破烂之老婆罗门游走民居,袒胸露腹,击铙求乞,凑人不注意,即骗人儿女,丢入所背布袋之中,无声无息,无形无状,不满不溢。原此灵乃西方神巫,原是给人做丧超度的婆罗门,因众子相继夭折,迷失本性,遂窃人儿女,故号迷了,又称弥勒。

老君阻其所为。二灵相斗。弥勒以金铙攻之,金铙撞击有声,电闪雷鸣。老君取出金刚套套去金铙。弥勒解下布袋,俗称乾坤人种袋,欲收老君。老君把金刚套丢入袋中,念声“开”,金刚化作日环之虹,乾坤袋包裹不住,破碎成片。老君收服弥勒,导其托生贱民,搬运无主尸身,自修沙门。

老君见水疫流行,人们纷纷去求一药师神巫开方医治。老君也来到他处。药师医病只开方,不给药,只以一琉璃宝石照几下即结。老君奇而问之。原来药师处无药。西方之药草皆长于圣地灵山。灵山阳处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敌、巫谢、巫罗十婆罗门把持。十巫乃婆罗门最高首领。他们视等级救拨药草,斤斤计较。药师以琉璃宝石照后,可暂缓病情恶化。

老君欲献灵山于药师,邀其来到圣地。

老君见求药之人络绎不绝,十巫看方不看药量,但凭病人等级给药,无视病之轻重,一丝一毫,称之又称。种性高的病轻药量却大,白白浪费;种性低的病重药量也小,活活痛死。十巫我行我素,铁面无私。老君怒起,挥剑扫之。十巫齐运手中象笏回击。十道寒光遮裹仙剑之气,老君出手无功,取出金刚套击碎十巫宝笏,以黄金之带缚牢十巫,念动真言,运神力挥,送十巫入地藏任阎罗之职。

从此十巫变成了十殿阎君,执掌森罗殿,阴帝后羿于地藏密处,另辟翠云宫专修。这真可谓人称其职,阴间正需要等级观念森严的神鬼把持,秋后算帐当然越细越好。等中有等,级中分级。

正所谓,铁面阎罗威名生,天王老子惧心重。

后十巫被封为十殿阎王:秦光王、转轮王、阎罗王、楚江王、宋帝王、五官王、卞城王、都市王、泰山王、平等王。

老君偕药师力登灵山,九九八十一天方至半程。原来十巫所守乃灵山山脚。来至半山,老君始见燃灯与灵鹫苦战,眼见燃灯焰消气短,危机万分。老君丢下药师纵法身跃上灵峰挥斩魔剑接战灵鹫,灵鹫之光收取仙剑。老君取金刚套击之,灵鹫之光五彩辉煌复取此宝。老君束手无物,情急之下搬化三十三层青天,运转成三十三层玲珑宝塔镇压灵鹫,灵鹫终伏。燃灯今睹老君大法,力拜为师。老君因刚运过大法,无力阻止,强笑鼓励。从此燃灯潜修灵鹫峰圆觉洞,傍塔而居,导化西方。

太上老君刚返回中土,就接到宗师鸿钧道人的咒语,命他速速回天。原来他们师徒讲谈之地——玄都丢了镇天之宝:二十四颗定海神珠。

定海珠是先天梦物,盘古未化的牙齿。聚在一起,辉耀天地;分,则如普通顽石一般。鸿钧道人履昆仑时得到此物,藏处只讲与太上老君知道,不知今日如何丢失?老君亦惑,这二十四颗定海珠藏于二十四处,一个节气(十五日)一循环,一年一聚,只现五日光华,不知被谁撞见盗走。

其不知元始天尊、灵宝道君早已察知此宝,甚羡,讲与贴己弟子。弟子们见师心仪,跃跃欲试,双方竞入玄都,施展所学,然机缘难得。定海珠未聚之时,所藏隐秘;聚时,有宗师守护,何人敢下手?

唯灵宝道君手下弟子峨嵋道人赵公明命中有大财;他剖蚌取珠,化鱼鳞为白银,捡贝壳散货币。定海珠大放光华之时,鸿钧宗师试药拉肚子,出躬了,赵公明一举盗得。灵宝道君指点秘藏。

太上老君又多了一个任务,探访定海珠的所在。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