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当年,披坚执锐,扫荡群氛,几次颠险!蒙恩赐,枉徒然,到而今,年老残喘,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闷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趁余闲,教下些弟子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欠官粮早完,要私债即还,骄诌勿用,忍让为先。人人道我憨,人人道我癫,常洗人耳,不弹冠。笑刹那万户诸侯,兢兢业业,不如俺,心中常舒泰,名利总贪,参透机关,识破邯郸,陶情于鱼水、盘桓于山川,兴也无干,废也无干。落得个世境安康,恬淡如常,不忮不求,哪管他世态炎凉,成也无关,败也无关。不是神仙,谁是神仙?
这首被世人称做《长短句》的抒怀诗,是陈氏太极拳始祖陈王廷的杰作,被陈家作为祖训世代流传。作为陈长兴的徒弟,入室弟子,杨露禅也非常喜欢这首像词牌子的诗。他之所以喜欢,主要是因为以下三点:一是语言亲切自然,直抒胸臆;二是概括性强,是鼻祖看破红尘,洞悉世态炎凉后,对人生对社会的高度概括与总结;三是是意境深邃,思想性强,超凡脱俗,道出道家的理念真谛。应该说杨露禅对这首诗最喜欢的地方还是第三点,始祖那种不忮不求,恬淡如常,追求平淡自然的境界。这种境界,就是道家随遇而安,无为而治的境界,高远的境界,神仙的境界,人生难得的境界。因为喜欢,所以自打听到林大人吟诗,知道他爱诗写诗,他也就不再背着他读长短句了。林则徐自幼读的是孔孟的书,接受的是孔孟的思想,至于民间的一些作品,特别是有关太极方面的书籍作品,他很少接触的,也可以说根本就没接触过。对这首《长短句》可以说是陌生的,但是由于他高深的国学文化基础,博览群书的广阔视野,历经磨难的人生丰富经历,对长短句的理解还是很到位的,很有见地的。有一天他俩坐在客栈里喝茶聊天,谈到有关诗的话题,他们由屈原的《离骚》,陶渊明的《饮酒》,李白的《将进酒》,杜甫的《望岳》谈到陈王廷的《长短句》。林则徐颇有感慨地说,陈王廷创立太极拳,小说对中华民族是个贡献,如果从长远的利益讲,从广义上讲,对世界都是一大贡献。他之所以能做出这么大贡献,正像他诗里所说,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闷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正因为他没有更多奢望了,淡泊名利,潜心读《黄庭经》,研究拳法,把医学与拳理相结合,他才能创出太极拳。人如果想真正做点学问,研究点东西,必须静下心来,孜孜以求,浮躁是万万要不得的。《长短句》从严格意上来讲,既不叫诗,也不叫词或赋,但正因为这样,才是一种创造(与五四时期的白话诗近似)。不过,杨教头,你是陈家的入室弟子,咱们抛开你们对祖宗的敬与不敬,专谈这首长短句本身的思想,你觉得有没有问题?杨露禅沉思良久,才带着疑惑的眼神看着林则徐,然后说,学生才疏学浅,愿听大人教诲。林则看出了杨露禅的顾虑,不肯发表意见。林则徐也不逼他,而是和蔼地说,你也可能看出来了,但不肯说,也可能还没太细琢磨,只是停留在表面文章上。没关系,你不说,我说,在这之前,我想问你个问题,你必须如实回答我。你说,现在在我们中国,究竟应不应该禁止鸦片呢?当然应该禁止啦!杨露禅毫不犹豫地回答。那我再问你,我们是应该赴汤蹈火万死不辞地去做这件事情呢?还是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闻不问,躲在一旁坐山观虎斗,墙望水流,看热闹呢?当然是应该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才是。杨露禅已经没有退路了。那么我再问你,用兴也无干,废也无干这种思想来对待鸦片这件事情,我们还能去赶往广州吗?那当然不能啦!这时杨露禅仔细想了想,接着说,其实我们再看看长短句前面所说,就会得出另外的结论。什么结论?林则徐也用疑惑的眼神看着杨露禅。叹当年,披坚执,扫荡群氛,几次颠险!蒙恩赐,枉徒然,到而今,年老残喘,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从这些句子当中,可以看得出,当年鼻祖也是雄心勃勃,想干一番事业的。可是由于不得志,不得不退归林下,以《黄庭》为伴的。因为有志难展,又到了一定年龄,才产生了兴也无干废也无干的思想。他说是这么说,实际上他也根本没做到。如果是那样,他还造拳干什么呢?造拳是与兴废有关的。小到他的家族,大到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全人类都有关。他创拳,论道,正是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体现。你还别说,让杨露禅这么一解释,林则徐倒真的对长短句的思想有了新的认识。对呀!在那种形势下,他就是想管兴废也管不了,他也只好以造拳来实现他的抱负了。进而林则徐想到如果禁烟失败,或者暂时胜利,在适当时机,反对派内外勾结,反扑过来,在皇帝也顶不住的时候,到那时,自己身处逆境,会怎么想呢?还会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吗?还是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兴也无干,废也无干呢?嗨!说得悲观一点,到那时侯能回到老家,干点自己想干的事情,那可就是烧高香了!屈原如何呢?海瑞如何呢?岳飞如何呢?想到这里,他真的有点不寒而栗,再不敢想下去。大人,您想什么呢?喔,我想有一天辞官不做,回到老家那一天,做点什么呢?大人何出此言?神龟虽寿,尤有静时,何况人乎?大人学识渊博,到那时办个学堂,你教文,我教武,你看如何?好!太好了!正合我意。
一文一武两个人交谈甚欢,直至深夜还余兴未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