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方先锋的头像

方先锋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04/20
分享
《梧桐树上的蜂巢》连载

第一章 十六村由来

(引子)

梧桐引凤此村中,蜂筑窝巢挂不同

僻壤农耕今健在,惊雷报喜树葱茏

一座新建的房屋旁边,有一棵高大挺拔的梧桐树,树枝上有枚硕大如梨的蜂巢,吊挂枝丫间,它是小村的地标物,远看像是一座高高挂起的钟铃,可是没人敢去触碰,一旦招惹它,就会有成千上万只黄蜂飞出来蜇咬。

村里人起初没有在意,或是高处隐在繁茂叶间与人相处和谐,在冬天,树叶掉光后才水落石出,不禁惊叹,黄蜂的杰作。

黄蜂飞走又飞回,默默坚守,却不断壮大,繁衍生息,不愿离开这如城堡般的家园,不像这个村子大多数年轻人走出村子后却很少有人回来。

唯有陈阿亮参军复员后,就一直留在村子,多少次战友亲朋相邀去城市打拼的人,都被婉拒,阿亮有着青春热血和一颗博大的情怀,他暗下决心要干出一番事业,他相信泥土刨食,也会创出金子。

十六村的由来

要想富先修路,这当然指的是资源丰富的地方,可是有路的地方,也未必富起来,一条标识为省级公路的线路,贯穿附近几十公里范围内的村庄。

不知道公路何时修建,凡是立着界牌的村庄,通往村的路口,都会栽上些树木:杨树、槐树、梧桐树……

紧挨着十六村路口,种着一排梧桐树,通往村口马路,靠左侧有所中学,右侧有个卫生院,而丁字形马路,对面是轧花厂和一座磷肥厂。省道的两侧,前方不远处,坐落有粮库和油粘厂,砖厂等……

按照常理周边厂区很多,又守着公路交通便利,附近的村民生活应当衣食无忧,安逸。可是上过学的年轻人都去了外市,不好好上学的一些人,也不愿留在当地的厂里,挣着很低工分,在村子里开了张证明,也去了外省或是市县去赚钱。

村子里面缺少了年轻人,倒是安静不少,留下的那些孩子们在成长中,看着那些外出而归的年轻人,盖房娶妻生子延续着香火,做家的顶梁柱。也有的家庭整个搬到了城里。留下了座座空房子,只有等到逢年过节,整个的十六村才会沸腾起来。

十六村之所以叫十六村,是人民公社时期按生产队编制所规划,整体新农村建设时,配套颜集公社扩建,把附近几十户人家整体迁至新村,十几排左右相邻的土坯小瓦房,而这些户却划定为十六队,离生产的农地更近了,新村十六队就被十六村取代,逐渐十六村就写上公社外墙面黑板收支公开栏。这里的人们叫了公社这些年,按现在叫颜集乡政府还真的不习惯。

因为是地势的原因时,十六村位于丘陵低洼处,按照朝向村子的面向北,有一条溪河,河那边是条铁路,溪河铁路中间又有一条,电灌站的河沟。村前虽离铁路近,但是去车站要爬一个山岗,还得过条河。不如村南边那条公路,公路上有载人的三轮车,可以直达溪河镇里。和走路的时间差不多,那条河一直通向十几外的大焦湖,几乎是连连闹水灾。

十六村距公路向前延伸了一里,而梧桐树也栽了一里,路基高于两边是田地,走在路上,风起时梧桐树叶哗哗地响着,就像是站立在两旁迎接的人们拍掌响声,那样感觉如王者归来,如此的待遇,心中欢喜雀跃,心情倍爽,因为家就在前方……

陈阿亮走出十六村时,梧桐树叶正绿,春末田地稻苗还未抽穗,阿亮胸前戴着一朵光荣,他是公社第一位高中毕业生去参军入伍的,阿亮十九岁受到父亲的熏陶,放弃了大专院校的录取,报效国家。那时候他已经是身高一米八,膀大腰圆,魁梧的男子汉。圆平头四方大脸。皮肤黑红得发亮,眉毛稀疏,可是眼睛很大眼光炯炯有神。

村子里的人们拿出糕点红糖塞给陈阿亮,阿亮的父亲作揖道谢,很快阿亮母亲提篮里装得满满,人们的嘴里说着“阿亮有出息了……”“多帅的小伙子,十六村怎就留不住人……”“看这小伙子,是咱村的未来……”“这回咱村要出当官的啦……”人们三言两语,阿亮双手作揖“谢谢……叔叔婶婶,爷爷奶奶们……”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