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嫂二胎生了个女孩,大哥心里有些不舒服。
等大嫂出了月子,大哥便卖了值钱的家当,要带着大嫂和孩子去内蒙古做生意。
父亲不让去。
“你晋升叔说今年村里要换届选举了,大家都看好你和卫东,你俩不拉拉票试试?”父亲对大哥说。
大哥摇摇头。
因为二哥家是个男孩,二嫂又经常炫耀,说大哥,那么有钱有啥用?连个儿子也没有。大哥心里不平衡,就想着远走他乡,去外面生个男孩再回来。但这些话大哥不能对父亲讲,怕走漏了风声,被镇上管计划生育的抓回来。
“爸,让他们干吧,我不想干,我现在只想出去多挣点钱,这些年把钱都赔光了,现在又有了二闺女,我得好好为两个闺女拼一下了。”大哥对父亲说。
“好,好!”父亲见大哥懂得过日子了,很高兴,说:“想去就去吧,老大你不用管,我和你妈给带着。”
那年大侄女已经上初三了,从她出生,她就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所以父母去不去外地,回不回来,她也不往心里去。
“但是,爸,你和我妈得搬到我那帮我看家。”大哥说:“我那院子大,院里东西多,时间长了怕被人偷了。”
“这,我们刚刚有了自己的住处,又搬家?”母亲有些不乐意。
“那边大院宽敞,你可以种地种菜养猪养鸡干啥都行。”大哥劝母亲,“对了,卫东不是在马路对面开了个废品站吗?你也可以在门口买冷饮,我那正好有冰柜。”
“卖冷饮?”一说可以挣钱,母亲有了兴趣:“能卖动不?”
母亲这辈子都在为钱发愁,从少年时经历十年自然灾害,到后来生病,嫁给父亲后又经历唐山大地震,再后来是为长大的两个儿子盖房,娶媳妇……
大哥见母亲对动了心,忙说,“当然了!而且,加油站就在隔壁,你也可以捎带着卖烟,再者,我爸在加油站上班,也方便了。”
“我看真行!”父亲也说,“这每天南来的北往的,大车司机那么多,谁停下不得买盒烟,买瓶水?一天挣个十来块,没问题。”
一辈子没有做过生意也没有挣过钱的母亲高兴了,说:“那就试试。”
大哥带着大嫂和二侄女去了内蒙古的达拉特旗。家里的十来亩地留给了二哥种。
当初父亲给二哥的两头奶牛已经繁殖成了二十多头。二哥承包了一百多亩地,每天种地,养牛,虽然辛苦,但日子过得也挺富裕。
父亲依然在加油站上班,母亲在路边卖香烟冷饮,每月也有几百块钱的的收入。
日子感觉越来越好了。
“老婆子,等下个月开了支,我想买个小汽车。”父亲见村里有人买了汽车,心里痒痒的,和母亲商量。
“啥?”母亲听父亲说要买小汽车,感觉像天方夜谭,“老爷子,你咋不买架飞机上天呢?”
父亲听母亲这么说,笑了,说:“买了飞机我也不会开呀!”
“那买了汽车你就会开了?”母亲嗔怒道:“都多大岁数的人了,还每天像个小孩似的,老异想天开。”
“咋就异想天开了。”父亲不高兴了,说:“咱买个二手的,不贵,村里代老周都七十多了,人家不也买了一辆,照样开着去赶集?”
“你就好胜,从年轻的时候就啥都跟别人比,咱家这条件,和人家代老周能比吗?人家俩儿子开大车,一年挣好几十万,别说给他爸买辆小汽车了,就是买架飞机人家也买得起呀。”母亲说起代老周来,羡慕不已。
“看你说的,我买飞机开不了,代老周买了就开得了了?”父亲斗嘴:“代老周买得起新的,咱买辆旧的嘛。”
母亲看父亲执意要买,有些松口,问父亲:“旧的得多少钱?”
“四五千吧。”父亲兴奋地说,“你现在不用管我要前轮,我的工资也攒下了,正好能买一辆。”
“买吧,买吧。”母亲拗不过父亲,只好答应了。
父亲刚想走,母亲又把父亲喊回来,只见母亲掀开炕席,从炕席底下摸出一个小手绢来,打开手绢,里面是一叠叠的皱皱巴巴的人民币,从五十元到十元,一元不等。
“这是?“父亲正愣神,母亲笑着把钱塞到父亲手中,说:“拿去吧,这是我这几个月卖香烟挣的,应该有以前多,给你添上。”
“还是老婆子好啊!”父亲孩子般地笑起来:“以后我天天开车拉着你去赶集,让村里人都羡慕你。”
母亲也笑了,“去吧,去吧,那敢情好,以后赶集我就不用走路了。”
父亲买了一辆小汽车,红色的,二手车,花了八千。
父亲瞒着母亲,说花了五千。父亲怕母亲生气。
另外三千是父亲和加油站的同事借的。说好了,开支慢慢还。
母亲第一次坐小汽车,感觉扬眉吐气的。
父亲开着汽车,母亲坐在副驾驶,后面是搭车的乡亲。
父亲的红色小汽车每天穿梭在开满月季花的街道,成了村里一道靓丽的风景。
一场大雨后,吴家大院的老房子漏了,母亲急忙让父亲把屋里值钱的东西搬出来,说是值钱的东西,其实也无非是母亲这些年攒下的新被褥和一些不算太旧的衣物。
屋子里还有一对箱,是地震后父亲找木匠打的,一个红色柜子是地震前的,每到过年,母亲都会把这对箱和柜子用颜料涂了又涂,让它看起来像新的一样。
箱和柜子父亲搬不出来。
母亲想起和父亲结婚时,不但被褥是借的,就连柜子也是借的,心疼地说:“这如果被雨淋坏了怎么办?我这辈子就置办下这点家当,扔了怪可惜的。“
“先放着吧,等以后有钱了,我再给你买套组合家具。”父亲对母亲说。
屋子里还有一台石英钟和一对四联镜。这也是地震后父亲买的。
那时候父亲在镇打井队上班,每到月底开支了,父亲就会背回来这些物什。
母亲每次都会和父亲生气,孩子们饭都吃不饱,总买这些没用的东西干啥?
“老代家有的,咱老吴家也得有。”父亲争强好胜,一辈子都在和老代家攀比。
自从太爷爷那辈败落后,老吴家过得的确不如老代家。
老代家虽说出了几个哑巴,瞎子和瘸子,但是老代家日子过得富裕,即使是遭受地震那么大的灾害,老代家人也没受影响,因为人家家底大,不愁吃,不像父亲母亲,从结婚就穷得叮当响。
母亲这也才理解了父亲,为什么非要买小汽车了。
母亲看着父亲,将近六十岁的父亲依然不显老,开着小汽车的样子像年轻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