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艾波涛的头像

艾波涛

网站用户

其他
202004/08
分享
《川藏行骑行纪事》连载

第三章 3

 

——2009年6月川藏行骑行纪事及随想录

送别新津存知已 情满蓉城比若邻

—— 川藏行纪行和随想录(1)

 

 

今天是儿童节,我们确定要在这个充满了活力的日子出发,一来是因为时间有限着急走,二来是为了争得六月份第一批进藏的彩头,为了开好六月的这个头,我们顾不上欣赏和游历天府之国的众多名胜古迹、人文景观,我们来去匆匆——马上就要离开成都了。

 

在短短的不到两天的逗留时间里,我不是留连在有着上千件稀世之宝赫然显世,轰动世界的“第九大奇迹”——三星堆文明遗址中,或者就是在银杏旅馆安静的角落里停靠休憩。本来是一个人的旅途,不免会觉着有点点孤单、有点点茫然,甚至还设想或作好了一个人骑行川藏的打算和心理准备,但到了蓉城却并不觉着寂寞,首先是月光大姐的热情,其次是很快就结伴成行,这自然给了自己莫大的慰籍和此行的踏实感。

 

六月初,蓉城清晨的气温并不是很高,晨曦中连一点儿薄雾都没有,到处都是一片清新,蓉城已脱胎换骨蜕变成全国最佳的旅游城市了。而我们却马上要开始川藏线上的第一天骑行,就要离开成都。如此来去匆匆突然觉着还真有些不舍,不知在什么时候会再踏上这片土地,下一回自然不会是川藏线了,那么会是什么线呢?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一大早便早早的起床,洗漱罢、收拾好行装,便坐下来静静地等月光大姐的到来——还不到6:30,月光大姐就在银杏旅馆楼下喊我,急忙推车下楼,一起向318国道的0公里处骑去。

 

我们的骑行并没有划破城市的宁静,在城市街道上,繁华的商业,耸立的大楼,实在看不出中国的大城市之间还有什么太多的差别。从青西路上的银杏旅馆到武候祠大约5公里左右的路程,出发不一会儿就到了武候大街,这时平江的四位车友却还没到,四处找了找都没见踪影,月光大姐找了好几个地方都未能如愿。无奈只好电话联系:方知他们还在一处小吃店吃早点,只好耐心等候。期间我们拍了几张武候祠的外景照,以资纪念。

 

7:00点过了点,我们再度电话联系,得知马上就到了,便也打消了去吃早点的念头,默默地等候车友们的到来。不一会他们就到了——共六人(不是四个人),新加入的两位新车友都很年轻,两个大小伙高深莫测——其中四月执意要骑行川藏北线,与月光大姐也有过交往。据说就是因为大家都走南线,他才执意要走北线,走别人没走过的路、走别人不敢走的路,年轻人就是不一般。月光大姐还为他们检查了一下行装,发现他们带的东西太多,驮包绑扎的都不很牢固——也难怪他们都是刚买车不久,既没有出行经历,也没有骑行经验,真是一群无所畏惧的年轻人。月光大姐给他们提出了很多的建议和忠告,还答应在前路适当的地方引他们去买些扎带,骑行的路才刚刚要开始,路还长着呢,不绑紧点怎么行呀。

 

人员不仅到齐了,还壮大了队伍。按惯例自然要照个出行照,以资纪念。

 

尔后在月光大姐的引领下,我们踏上了进藏的征途——顺着武候大街向城外骑去,一环、二环、三环、绕城高速,不经意间都被我们一一越过。有月光大姐的送行,我们自然是无忧无虑、顺风顺水——一路上,几个年轻人紧随着月光大姐不时地咨询些川藏线上的事宜,谈一些骑行川藏的梦想和出行的情况。大家兴致盎然、谈兴颇浓,话题宽泛、豪情满怀。四月还在坚持要骑川藏北线,大家都劝他放弃北线,但他还是在嘴上不放弃,准备与我们骑一段后,就转道北线,看他那么执着大家也就不再多言,好在地震后北线东段已无路可走,我们在川藏南线东段自然须要一起骑行,也就是毋庸置疑的了。

 

出的城来,视野宽阔了许多,但城乡结合部却到处都是建筑工地,新修不久的道路是那么的笔直、宽畅和平坦,而道路两侧的建筑却少了很多,此时的天空虽然还有些灰灰的,或许还有些薄雾弥漫在空气中隐隐约约、若有若无,轻盈、飘逸、朦胧,向远处眺望:活像是隔着一层纱似的,这种气象虽仍属于亚热带季风型气候,但和我们曾经想象中的那个一年四季日照少、多雾少风,很难见到太阳的城市却大不一样。刚刚进入仲夏,清晨的天气还是非常凉爽,燥热的日子还没有来临,我们便得以在骑行中享受着这清新的空气,并在这清爽中寻找着自己身心的宁静和清凉。

 

骑行中我曾多次劝月光大姐返回,但她总是说今天没多少事,要送我们到新津。还要在前面领着年轻人们去买扎带,因此便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前引领我们继续骑行,一口气骑了四十多公里,很快就到了川西平原重镇——新津。找到了一家户外商店,几个年轻人都买了扎带,并帮他们扎牢了行李和驮包。不知是因为我们彼此不熟悉,还是太陌生,我们骑行在这样的环境和氛围里,总会有些莫名的感动。

 

新津县的“津”字,按《说文》解释,与天津的津字一样,释义为“水渡”——即“渡口”之意。在四川岷江上,古时候曾有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五个著名渡口,合称五津。在五津的汇合处——原横跨岷江的汉安桥(索桥)为成都平原通往眉嘉平原的必经渡口,然而“汉安桥,广一里半,每秋夏水盛(索桥)断绝,岁岁修理,百姓苦之”。东汉“建安二十一年(216),太守南阳李严乃凿天社山,循江通车道”(《华阳国志》)以后,今五津汇流处始成为沟通成都平原与眉嘉平原的新渡口,代替了汉安桥旧渡口。新津即新的渡口,由于新渡口日益繁荣,逐渐成为新的集市,曰“新津市”。新津市的出现为新津建县创造了条件。北周孝闵帝元年(557)拆隆山县北部置新津县,县亦因“新津市”而名“新津县”。新津县便由此得名——东连双流,西接邛崃、大邑,南邻彭山,北毗崇州。

 

新津——自北周定名以来,相袭至今已有1450多年历史,自古以来“商贾云集、货如轮转、多出富商”,古为“南方丝绸之路第一站”,现为成都南部重要的交通物流枢纽。面积330平方公里,人口30.多万。新津江河纵横,风光旖旎,山水多娇,山灵水秀。“西川供客眼、惟有此江郊”、“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杜甫、王勃、苏轼、陆游等历代大文豪曾多次游览新津,留下了一句句千古叹咏。

 

新津自然生态资源丰富,山不高而堆绿叠翠,水不深而蕴秀吐雅,花雪纷飞的梨花溪、“史前文明”的宝墩遗址、“九莲胜景”的观音寺、“天下第一忠孝儒林”的纯阳观、“稠梗出云”的老君山等古迹文物与自然山水相得益彰,被誉为“成都后花园”。只可惜我们这些进藏的车友行色匆匆,无遐顾及新津地界上这些泼洒在岷江流域的山水画卷。

 

与月光大姐分手,我们自然有些不舍,但我们注定了要独自面对整个川藏线,月光大姐能送我们到新津,已经使得我们感动万分——特别是同行的年轻车友们,除了感动万分,更是敬仰万分。在新津这个曾经孕育过“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千古叹咏,而有着特殊意义的地方分别,并踏上挑战318的征途,还真是——

 

送别新津存知已, 情满蓉城比若邻;

凝聚灵气出天府, 汇集精华到西天。

 

在新津玲木摩托太和店门前收拾好行装后,大家纷纷与月光大姐合影留念,我们依依不舍地与月光大姐握手道别,再见了热情的月光大姐,再见了人格精神已经屹立在了所有精神维度的金字塔顶上的月光女士,再见了蓉城的父老乡亲,成都我们还会再来的——我们虽然接触不多,但印象深刻!相信后会有期!

 

我们会用自己的决心和勇气以及与人交往时的低调和随和,让这次结伴出行天路圆满成功!并顺利平安到达目的地;我们会把宁静和淡定的根都守在我们心灵最深处这个最值得宝贵的领地;进而去体验人生历程中那些只有走出来的美丽、那些永远也等不来的辉煌。

 

 

 

雨城雅安匆匆过 两路乡间隔日来

—— 川藏行纪事和随想(2)

 

 

与月光大姐分手后,我们一路向西骑去,今天是第一天骑行,来自于各地的车友们,相互间还不是很熟识,对每个人的体能、性格、爱好都有待于进一步的了解,大家必然会有一个融合的过程——

 

月光大姐在我们中间时,大家把焦点或话题大都定格在交流川藏线上的事宜,每个人都是以一种咨询或请教的方式与月光大姐对话,月光大姐的话自然有一点权威性。但当一个队伍中没有了权威性的人物,或没有建立起一个有效的体系时,每个人都须要展示自己,每个人也必然会展示自己,以获得组合中的每一个成员的认可。因此与月光大姐分手后,一路上大家的骑行速度都非常的快,这是在展示体能给大家看,第一天还真的看不出谁强谁弱,体能的强弱在短时间内是无法明显地暴露出来,但大家的豪言壮语倒也让人兴奋不已:四月仍然还不放弃要骑行北线的壮举(说前面还有他的朋友在等他),而且据说在出发前,还曾担心平江的四位跟不上呢,其实力和自信可见一斑;其他人也不逊色,五月就宣称这次来就是要挑战川藏线、挑战自己;一同进藏的几个年轻人都很厉害,黄石和八路是在平江力维美健身俱乐部工作,一个是销售经理,一个是健身教练——自行车教练(短途),还有来自香港的阿利更是实力很强的户外活动的爱好者;上海的海峰则是刚刚从稻城徒步回来的户外徒步的驴友,自然也是体能超强;最弱的要算是笔者本人了:五十五周岁的年令和骑行有三、四个年头,一、两万多公里的历程这样一些沉重的包袱,使得自己不敢有任何豪言壮语——从一开始就声明:秉承安全第一,风险自负,花最少的钱,骑最多的路的原则——不赶路,不比赛,不挑战自己、不挑战别人,更不挑战自然,做到醉心于山水情趣,痴迷于民族风情,怡然于休闲身心,侧重于放飞心情,利用骑行的大好机遇了解自然、亲近自然,在川藏线上唱响我们骑行的交响乐。

 

第一天的骑行,大家也都非常的卖力,一路上并没有太大太长的坡,再加上天气也比较凉爽,骑行起来自然也是非常的惬意。因此,一路快马加鞭,过邛崃、穿越名山,进入雅安。在这些历程中,不管是谁都在竭力显示自己的实力,要在头一天就给大家一个不会拖累大家的好印象,从而获得大家的尊重和认可。以致于路上众多的名胜古迹、人文景致,我们都顾不上去欣赏或留意,便一阵风似地骑到了离雅安不远的名山。

 

名山县位于成都平原西南边缘, 名山大约2-3公里的街道建筑风格一致且奇特——大都红瓦白墙,边角吊起,特有民族风情。,这里的经济实力——据说来自于蒙山茶这种特产,境内蒙顶山所产名茶自唐代以来,享有经久不衰的盛名,"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流传至今,素有"仙茶故乡"的美誉.名山县生态条件优越,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具有得天独厚的宜茶条件.

 

茶马古道的发源地应给是两个地方:一是云南普洱,另一个便是这里:四川名山,即蒙顶山——蒙顶山坐落在雅安市名山县,风景与峨眉山、青城山齐名。蒙顶山产的砖茶称为边茶,从宋朝起,朝廷特诏“专以雅州名山茶易马,不得他用”。一般说来每百斤换马一匹,也有些时候,例如宋朝元丰年间,茶40斤即换马一匹,可见茶叶价值之高;宋代名山全县年产茶200多万斤,全部用作“军需品”博马,加之其余四县(邛崃、雅安、荥经、天全)和云南的滇茶,又可见交易量之大。史料载,茶马互市鼎盛时期,名山茶马司接待茶马通商队伍,有时一日可达两千人之巨。1000多年来,茶马古道将云南、四川的茶叶输送到藏区,又将雪域的山货特产运到内地,抗日战争期间它更成为中国惟一的对外交通道路。在民间运输的同时,这条遥远而无比艰险的道路也是宗教文化以及沿途20多个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交流的走廊。

 

穿过名山大约一公里左右,便到达蒙顶山口处,由于时间紧迫,我们根本就没下车,也没有摄影留念,我们一行人便继续向雅安进发。

 

蒙顶山口距雅安也不过五、六公里,不一会儿就到了那个迎宾楼前的标志性建筑——最佳旅游城市的标志碑前。18:05在大家照象的间隙,笔者 发短信给月光女士:感谢月光大姐的热情接送,我们已于17:50分到达雅安,骑行149公里!”。

 

大家拍完照后,开始寻找住处。四月说他的朋友昨天就住在四川农业大学生活区里的一个招待所,说那里的条件不错价格也合理,于是便决定到那里去住宿。于是继续向南穿越城区,又骑了九公里才到达四川农业大学,找到那个招待所住下。尔后笔者又给月光大姐发了个短信:“又骑了9公里,到四川农业大学生活区招待所住宿,明天到新沟.”

 

雅安:雅安市位于川藏、川滇公路交会处,是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结合过渡地带、汉文化与民族文化结合过渡地带、现代中心城市与原始自然生态区的结合过渡地带,是古南方丝绸之路的门户和必经之路,曾为西康省省会。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和新兴的旅游城,还有“雨城”之称。北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西与南为甘孜藏族自治州和凉山彝族自治州,东面有成都、眉山、乐山3市,市域呈南北较长,东西较狭的不规则图形。概括起来讲,雅安东邻成都、西连甘孜、南界凉山、北接阿坝,素有“川西咽喉”、“西藏门户”、“民族走廊”之称。

 

雅安山川秀美,生态良好,是天然氧吧,年均降雨量1800毫米左右,是四川降雨量最多的区域,因此还有雨城之称——这里还以雅雨、雅鱼、雅女为代表的“雅安三绝”,以及雅安贡鱼(雅鱼)、名山贡茶(蒙顶茶)、天全贡米(香谷米)、汉源贡椒(花椒)、贡莲(黄莲)、宝兴贡砚(外郎石砚)的雅安六大贡品,而闻名于世。自古以来四川多出美女,而雅安的美女在川妹子里排序也是数一数二的——雅安自然更是一座非常浪漫的城市。

 

进入雅安后,由于来去匆忙,我们待的时间太短,可惜我们没有机会去见识到到久负盛名的“雅女”,虽未能在雅安真正的见识,但随后与我们一直如影随形的小聂——便是名附其实的雅女,一个仅有十八岁的巾帼英雄,却让我们见识到了雅女的风采无限和魅力无穷。

 

当然“雅鱼”我们是没有尝到,据说上百元一斤!我们没有那份经济实力,自然是也没有了兴趣。

 

晚上确实下起了“雅雨”,“雅雨”确实名不虚传,淅淅漓漓地下起来真可谓是润物细无声,蒙蒙细雨使人觉着很舒缓,在夏日给人带来清凉、驱除炎热,自然并不令人厌烦。据说雅安每年都有200多天在下雨,是四川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不愧为是“雨城”,真的名不虚传。

 

 

 

雨城雅安匆匆过 两路乡间隔日来

—— 川藏行纪事和随想录(2)——续

 

 

第二天起来时雅雨却基本上停了下来,而这种晚上下,早上晴的气候,使得空气更清爽了,这里早上的清新甚至远胜于成都,雅安确实给我们留下很好的印象。再加上今天出发的时候又有一位车友加入——山东东营的亮亮, 二十岁的小伙子,成了我们六月组合最年轻的成员;这位刚刚从部队上回来的小战士,在等待落实工作岗位的空闲时间来挑战川藏线,也算我们有缘,在雅安相遇,一起骑行川藏线 ,我们的队伍也就成了八人组合 ;大家自然都更加情绪飞扬,精神百倍了。

 

6月2日清晨,我们在似雨非雨的清新和凉爽中从四川农大生活区出发,也不知是我们的大意还是我们出城的途径有问题,竟然没有看到所有骑行川藏车友们所津津乐道的那个大名鼎鼎的茶马古道起点的雕塑群,本来还以为在前面,但越骑越不见了踪影,也算是憾事一桩了。

 

刚一出雅安就是个上坡,几公里的烂路骑过后,我们溯青衣江而上——

 

青衣江水如其名,以清澈江水映照两岸俊秀的风景而闻名,沿着青衣江逆流而上,这是川藏路上第一段风光无限美丽的山水画卷,比较有欣赏价值的路段,因此每个人似乎都感觉出了新奇,所以兴奋异常,一路风景相当不错,青衣江在身畔呼啸着飞沫乱舞,山林也绿得可爱!骑行和流连其间,令人心旷神怡。

 

雅安到天全之间,318国道在一条条纵深好几公里的大峡谷里穿行,沿途多为高山峡谷。人口稀疏,耕地也较少,这里森林广布,植被覆盖良好,海拔高程也慢慢地上升到了1000m以上,而且河谷多呈“V"型,漫滩阶地极少,两面的高山壁直着倾侧在公路两旁,公路下面的青衣江浪花翻滚,风景甚好加上天气凉爽,老天爷还真的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骑行的好环境好天气。

 

川藏公路在这些长峡谷里自然有一些起伏不定,数公里长的缓坡或陡坡还真不少,我们八个人依然延续着昨天心照不宣的个人体能的展示,一直是在沿着青衣江的峡谷中骑行,倒也没觉着太累,也没有人落下来,看起来我们的六月组合还真是不算弱啊。

 

每每在骑出峡谷后,便有一些夹在大山之中的山岙平地呈现在眼前,而这种峡谷山岙的交替出现,便慢慢地生出了一些高原的气势。

 

上午10点多到达天全, 天全县行政区划属四川省雅安市,县辖23个乡(镇),总面积2400平方公里,人口13.8万人。天全的街道还算繁华,相对于随后骑行的日子里所看到的那些县城的景象要好的多,在天全县这是个安静的小县城本来是准备作短暂的休息,在休憩时,平江的车友发现邮局就在不远处,便想到了要往回寄行李,他们三、四个人一翻腾,整了一大包,好家伙一称10多公斤,他们带的东西也太多了。在我们六月组合正忙着翻腾着收拾行装,准备把多余的东西寄回去的这个当口,后面又上来一大帮进藏的车友,双方互致问候,交流情况后——方知这是一组年轻的队伍,最小的年令才18岁,最大的也不过35岁,而且还有两名女生——小鸟和小聂,他们还给自己起了一个很不错的名字,叫自由六月。由于我们还没办完邮寄的事宜,大家寒喧了一会儿他们就出发了。

 

天全古为斯榆地(或称徙都),早在新石器时代即为人类聚居之处,古氐羌民族——徙族人民在此聚居、劳作、繁衍生息。据《史记颖0司马相如列传》记载,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司马相如受命略定西南,斯榆之君请为内臣,以故徙都(今始阳镇)置徙县,为天全建县之始。西晋仍承汉制,改徙县为徙阳县,治地同前,南齐徙阳县改称枞阳县,西魏废帝二年(公元553年)改枞阳县为始阳县,取“阳从兹始”之义

 

。 天全为地名始于元代,其来历据《天全州志》载:境内有天全山,且自来多雨,在古大小漏天之间,而飞仙关人口处,旧名“漏阁”,古称“漏天”,俗称“天漏”,易漏为全,故名天全。

 

天全县位于四川盆地西缘,二郎山东麓,那味山脉南段,康巴文化线东端。地理座标东经102”16’至102”55’,北纬29”49’至30”21’东西长约60公里,南北宽约50 公里,川藏公路(国道318线)自东而西纵贯县境,境内河流纵横密布,于支流多呈锐角相交,属村支状水系。天全河古名和川河,为境内主要干流,是青衣江一级支流,流向为西北向东南,全长109.4公里,境内地貌呈深中切割,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 天全县是通往西藏的咽喉要地,也是茶马古道向西延伸必经的第一个县,今天,在天全至二郎山隧道之间的甘溪坡、碉门、水獭坪、新沟一带,被川藏公路所截断的古道仍一段段残留在山间,古道上的一个个驿站(村寨)仍保留着古朴的面貌,据说村寨里仍可以寻访到年迈的背夫。

 

过了天全便开始进山,眼前和轮下是一个个要爬的大坡,随着海拔不断地提高,我们慢慢地骑上了盘山公路——这种的路明明你可以看到前面的标志牌,但一定要围着山谷绕上几圈才能到达.这里的高山峡谷以及多处悬崖都很壮观!

 

在天全时,由于黄石、八路他们邮寄行装耽搁了不少时间,一开始我们也没感觉到饿,所以邮寄完东西后遂决定继续赶路,打算以后骑到前面再找个地方吃饭。这期间路况也不怎么样:不光是土路砂石路,而且还尽是一大段、一大段很陡很长的上坡,大家又累又饿,关键是始终没有看到有吃饭的地方和希望,这好象是第一次考验我们心理状态。今天的路程不太远,但想不到的是后面竟然没了合适吃饭的点,运气就差了点,这一骑便是几十公里开外了——好不容易有了吃饭的地儿,在一家老字号的鱼庄里好呆吃了点饭,休息一阵后继续赶路。

随后的路却越来越难骑,途中休息的次数和间隔的时间越来越多、越来越短。大的运动量必然会带来大的消耗量,刚吃饭还觉着肚子涨不敢骑太猛,可没过多久,几个大坡下来便觉着肚里又空空了。不过没问题,出门在外总是会有些准备的——水和干粮每个人都会有一些应急,吃点干粮再上路,既可以找个理由休息一下,又可以适当地补充些能量,还真是一举两得呀,也算不上是太凑合,在随后的骑行日子里,倒是家常便饭,慢慢地也就不奇怪了。

 

过完老虎嘴隧道,紧随其后仍然是无休止的爬坡,这段路骑下来,慢慢地便显出了体能上差别,我们八个人的骑行距离也慢慢地拉了开来。今天首先是四月的肚子不争气,率先闹起了憋扭——经过艰难的骑行到了离新沟不太远的那座单孔桥时,大家停下来休息等人,可四月却迟迟不到,等了一会感到不对劲,黄石便用电话联系,打了半天总算接通了。一通话方知四月离我们还很远,据说他正闹肚子,在沟底下方便呢。传过话来让我们先走,不要等他了。

 

不过我们还是在耐心地等着,好在离新沟也不远了,我们并不着急。大约一个小时后,我们还是等到了四月的到来,看上去四月是有些不适,脸色有些发白,疲惫不堪,看来肚子闹的不轻啊!休息了一会儿继续上路——在晚上19:00到达新沟。

 

今天我们骑行了90公里(码表显示),从海拔600多米骑到了1440多米,一路上的坡度,随着海拔大高度抬而不断地增多增大,我们的体能的消耗也在不断地增加,大家都在普遍地透支体力,但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体会到川藏线的难度和魅力,它开始一步步向我们展开了它的真实面目。长途骑行的适应期怎么也得个三、五天,我们大家都在坚持着。由于这两天大家都在展示自己,一味的骑车,在好多景点都没有留下照片,事后想起来虽然有点惋息,但也理解了当时的状况——是太执着于展示自己了,也是太累了。

 

今天的驻地 新沟——准确地说是二路乡新沟村,这是一个既是乡又是村的小镇——新沟其实只是一个在318国道旁,长度大约只有不足一里,排列着一排排房子的小镇(或许根本就算不上是个镇子),最标志性的建筑要算是那座加油站了。我们一进村就选择了村头上的“二路食宿店”,在这里可投宿的店面不少,一般都是吃住在一起,所以都标志着“食宿店”字样,住下后赶快点菜、要饭,一路骑来早已是饥肠辘辘了。

 

吃饭的时候我们请教店老板这二路乡的二路两个字的来历,老板讲:二路的原意是指这里曾经是茶马古道的岔路口,说着他还指着我们进村的方向,前面不远就是当年的茶马古道的正道,我们这里最早是一片……,所以这里以前还有一个很不雅的名字——滥池子),新沟与二路乡,似乎当地人更乐意被称作二路。

 

二路乡位于天全县城西67km,与紫石乡和荥经县、泸定县接界,幅员面积330平方公里,人口2000多人,辖四个行政村,十四个村民小组,乡人民政府驻新沟村,民国二年(1913)州改县时为小路乡,民国三十一年(1942)改为以仁乡,1951年改置两路乡,1958年为人民公社,1984年改乡至今。

 

二路乡地处高中山区,最高点照壁山海拔3782m,最底点烂池子海拔1460m,全国闻名的“二郎山”位于乡西缘,山侧马鞍山,系宋蕃军大败元军古战场。全乡有坡耕地3644亩,全部都退耕还林,林地覆盖率占全乡总面积的90%,主要林木为:冷杉、云杉 、珙桐、香樟、杜鹃等珍贵树种。栖息有熊猫、牛羚、苏门羚、金丝猴等。盛产药材、牛膝、有茶园4000余亩,国道318线贯穿全境。

 

吃过饭、洗完澡(20:45 ),笔者给月光大姐和家人发了一封短信:“今天晚上七点到达新沟,骑行将近九十公里,浙江的小叶肚子不舒服,耽误了一个小时,今天比昨天强度小,经过这两天的骑行,看来问题不大,明天到泸定六十公里左右,后天到康定也是五六十公里,休整一天后翻折多山,经受第一个大的考验!” 

 

 

 

 

 二郎山下峡谷幽深 泸定桥上铁索水寒

—— 川藏行纪事和随想录(3)

 

新沟的早晨,虽没下过雨,但山色青翠,云雾缭绕,空气很好。我们吃过饭后,稍事休息后便出发,在穿越镇子时,我们看到自由六月组合的车友们正在吃饭(他们昨天先我们到达新沟-——住在镇子里别的食宿店),打完招呼后,我们便率先出村,踏上了新的征途——翻越二郎山。

 

二郎山是青衣江、大渡河的分水岭,作为自然地理的分界线,这里形成了总面积1600平方公里具有雄伟、险峻、神奇、韶秀、清幽的原始风貌和独特的藏汉文化交融的历史内涵的风景区,包括二郎山、喇叭河、红灵山、白沙河四大景区。各景区环环相连,各具特色,象一颗颗绿色的翡翠,镶嵌在川藏线及其周边川西旅游大环线上——风景区内冬季:银妆素裹,冰条垂挂;春末夏初,团牛坪、茶喝河、木叶棚杜鹃锦簇;门坎山珙桐花如鸽翔林海,黑燕子沟石林多姿,石杠子沟瀑布、聋吧沟瀑布群气韵非凡;喇叭河保持了良好的原始风貌,珍稀动物牛羚、水鹿在动物种群中极占优势;红灵山巍峨险峻,卧佛山如佛侧卧,万佛崖上的天然群佛各异;舍身崖的金顶、睹光台,小西天的望经台,雷音寺的南天门皆险峻陡峭,可观云海、日出、日落,欣赏"日月同辉"奇观;白沙河的龙门峡曲折幽深,沉香岩燕子洞钟乳石千姿百态,山燕群飞;葫芦水两潭相连,大石笋如春笋指天,凉水井三迭飞瀑,水海子倒映青山,小黄山景色秀美。景区内与康巴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积沉下丰厚的土司文化、边茶文化、藏汉佛教文化,遗留有古碉门茶马互市、二郎山茶马古道、紫石关旧城墙、红灵山庙群、慈郎寺等文物遗址。红军长征遗迹有红军大学、红军总医院、红四方面军总部、大岗山战场等遗址。如此锦秀河山,我们却只有一幌而过,有的甚至连影都看不到,岂不是很郁闷的事体吗,但郁闷归郁闷,我们能在骑行川藏线时将其踩在脚下,并浏览沿途景象,也已是满意多多了。

 

笔者在孩提时期就因那一曲雄浑激越的《歌唱二郎山》对其印象深刻,仰慕已久——“二呀么二郎山,高呀么高万丈……”流传甚广,影响久远,曾经引起人们无限的向往和无尽遐思。二郎山峰峦叠翠,林海茫茫,峡谷幽深;二郎山雄奇险峻,林莽蔽日,群峰层叠;山顶上还可观赏蜀山之王贡嘎雪峰奇观。

 

这两天的挑战从昨天就已经开始了——新沟到二郎山隧道口大约有20KM左右的路程,今天的道路多为上坡,其中有一半是像昨天那样颇有些难度系数的缓坡,但这里的风景却还是一如既往的美不胜收,318国道旁——两侧的山峦和森林好象刚淋过雨一样的青翠,特别是树林中那些不知名的鸟叫声清脆悦耳,更让我们有一种梦幻般的仙境感觉,生发出来的是一种莫名的兴奋和不安!这种时候的我们虽然不敢忘乎所以,但所有的车友还算骑的自在悠闲,虽然我们想要好好享受这难得的悠闲,但还是不敢有半点懈怠,这是我们所翻的第一座山,昨天已经尝到了其滋味,所以也并不敢轻视。

 

二郎山是我们翻越的第一座有盘山公路的山脉,其实从昨天骑行天全到新沟就开始了——就已经开始翻越二郎山了,其山巅海拔虽然还不到4000m,由于二郎山隧道开通,川藏线在此经过时,已经是没有太大的难度了,但综合昨天下午和今天上午的爬坡历程来看还是不算很容易的,尤其是我们还处在长途骑行的适应期,体能的消耗和强度的把握还无法做到均衡或协调。从昨天开始,我们从600米骑上1400多米,一路的爬坡我们都还是感觉到了有些费力了。从昨天开始我们便慢慢地在体会着骑行在无尽的上坡——骑行在没完没了的陡坡上的感觉了,好在今天的骑行距离不太远,上坡的里程也不太长,等我们感觉累的不行了,也已经快上到坡顶了。

 

至于另外那一半10KM左右的上坡,海拔高程也慢慢地上升到了2000米以上,这里延续了昨天的高山峡谷走势,不仅峡谷幽深,而且河谷依然多呈“V"型,漫滩阶地极少,两面的高山壁直着倾侧在公路两旁,斜斜的公路盘旋着向上爬升,仿佛没有尽头。抬头一看,上面的山腰里有卡车在缓缓爬行,我们清楚:那儿的高度不就是我们要骑上去的路。骑上去了才知道,原来这根本没有前进多少,只是在高度上有所提升,而我们还须要继续进行这种踏步式的上升,这种上升的路所耗费的能量足可以使很多人“立马人仰车翻,恨不得拿根黄瓜做切腹状”(这是一位骑行川藏线的车友,到达此地时所发的感叹,非常形象,特辑录在此)。

 

当我们骑行越过了一个很大的回头弯时,可以高高的看见下面盘旋而上的 318国道在我们的脚下旋转着跌入谷底,鸟瞰这恰似抖落的飘带转着圈飘下谷底,伸向远方的318国道,还真有点飘飘欲仙的感觉,当然还为我们的这些小小胜利感到由衷的兴奋不已——可等骑完整个川藏线才知道,这山根本不算山,正象有的车友所说的那央:并没有太大难度,在刚刚找到爬坡的感觉时,就不小心到了隧道口,新沟到隧道口仅用了两个多小时。

 

到了盘旋着的山巅,到了穿越二郎山的隧道,我们在11:00左右陆续到达隧道前的广场。二郎山隧道修的宏伟壮观,洞内的灯光也非常漂亮,二郎山隧道海拔2170M、进深4167米,不愧是曾经的全国第一公路隧道。 隧道前有块大石碑,上面刻着那首曾经风靡一时的赞歌——歌唱二郎山:“二呀么二郎山,高呀么高万丈……”。

 

还有一块路牌:禁止自行车通行?!哈哈真是欲言又止……,在这里不走隧道,还有第二条路吗?看看我们城里头禁止禁止自行车通行的那一条条大道旁不是都有人行道或自行车道吗?在国道上要是真能开辟出一条供自行车专用的道路——那怕是条羊肠小道我们才不愿意和这些四个轮子的怪物们一起骑行呢,它们扬起来的灰尘和喷出来的黑烟早就让骑行者深恶痛绝了。当然路牌是摆样子的并不当真,我们才有闲心在这里黑色幽默一把,否则早就不存在川藏线的骑行了。隧道口前面的空地很开阔,已有不少人在上面正在拍照。我们照过合影照后,后面自由六月的车友们也陆陆续续地骑了上来,大家便一起再来合影。

 

 

在对面的驻守隧道的武警值勤办公室登记了身份证后,便获得了通过许可,我们一行八人,首尾相接,骑向隧道口——隧道内照度很高,灯光明亮,路面平整宽阔,内部空气凉爽清新,在其间骑行还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和感觉。一出隧道口,眼前豁然开朗——

 

过了二郎山隧道,高原地貌就更加明显地呈现出来了……。

 

从隧道口出来后,在不远处等齐了人,继续向前又骑行了一个大约2km左右小坡就到达今天骑行的最高点(海拔2250),此后便是下山路,路面较平坦,骑行川藏的每一个车友,自然都可以尽情地享受一把二郎山赐给我们翱翔的机会。过了二郎山隧道后,到泸定的那二十几公里超长的下坡,也是在川藏线上头一次经历,感觉真是在飞翔啊,特别惬意。路边有很多观景台,其实随便站在哪里风景都很好,一条蜿蜒的大河映入眼中——大渡河伴随我们一直到达泸定。

 

有下坡必然还会有上坡,所以下坡并不是都很好玩,除了风驰电掣般的下冲,留给自己的还有手腕酸疼麻木、提心吊胆。过够了下坡瘾后,今天最后的爬坡路正赶上中午时分,空气中的燥热笼罩了这一段的川藏线,骑行中很多人都感觉很费力,很崩溃,很绝望,一个字“累”!比从新沟出发爬二郎山的时候要艰难的多,虽然今天的强度比昨天小,但这几天所累积的体能消耗和适应期内的体能均衡的差异,都使得每个人感到了透支体能的滋味,也体验到了川藏线的强度所在了。中午13:30到达泸定,届时正值焦阳似火、烈日炎炎,在泸定城东三岔路口等了很长时间,以致于后来五月都受不住,也有些不耐烦了,直接打电话给黄石,说不等了。便率先进城,并就近住在了国税局的明福旅店。后续到达的自由六月组合的年轻朋友们,也都住在了与我们同一楼道的另一头,到了住地大部分车友都没洗澡就睡了,其疲累的程度由此可见一斑了。

 

下午自由活动,大部分人在睡懒觉,以舒缓这几天的困顿和疲乏,14:00许 笔者给月光大姐发了一封短信:“一点半到达泸定。已经住下,明天骑康定!”我们住在四楼,五、六张床的大房间里阳台的尽头有一淋浴间,笔者冲完澡后,顺便把骑行衣裤都洗了一下。然后上床休息,睡的可真香啊!

 

等醒来时,大部分车友都不在,只有亮亮刚从外面回来,说是去逛街——没找到网吧就回来了,不一会儿四月也回来了,说是想去泸定桥看看。傍晚时分,我们去逛街,等逛到泸定桥跟前时太阳已经落山了,四月没兴趣上桥,约定就在桥头汇合便独自逛街去了,我和亮亮从桥头堡进去,踏上了铁索桥面——

铁索桥不仅是泸定桥的重要特征,而且还是泸定桥重要特色。自清以来,此桥即为四川入藏的重要通道和军事要津——它曾经是是连接川藏交通的咽喉之地。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动工兴建,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泸定桥竣工之际,康熙皇帝亲自为该桥题写“泸定桥”桥名。大渡河自北向南,浪大水急,两岸谷壁陡峭,险峰兀立。泸定桥是大渡河上建造最早最长的一座桥梁。泸定桥的桥体主要组成部分,分别是由桥身、桥台、桥亭三个部分组成。桥身,由十三根铁索组成——13根铁链固定在两岸桥台落井里,9根作底链,4根分两侧作扶手,共有12164个铁环相扣,全桥铁件重40余吨。两岸桥头堡为木结构古建筑,风貌独特,为我国国内独有。桥长103米,东西桥台之间净跨100米、铁索长101.67米、桥宽2.7米,踏上桥面,整个桥身起伏荡漾,现在的桥上中间和边上,纵向铺就了两排木板作为游人踏足过桥的踏板,我们顺着木板延伸过去的路向对岸走过去,一路上如泛轻舟,晃晃悠悠倒也惬意。但再往前走,到达河中央,脚下的大渡何水深浪急、波涛汹涌,翻着滚儿向下游流去,多看上几眼、多晃上几下,立马就有一种玄晕会产生,腾云驾雾般的感觉。桥面上的铁索和脚下湍急的河流,为我们组合出了一幅铁索水寒的特别画卷,若将我们的感受和玄晕也一并融入了进去,自然就更加不同凡响了。我们在桥上照了几张象,都有些模糊,严重的光线不足。

 

此时对岸的青翠山色也已被朦朦胧胧的黄昏夜色笼罩——山脚下的楼房和桥头堡垒、泸定桥革命文物文物馆、“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及其设计新颖——把纪念意义、地方风情、艺术博览、旅游观光融为一体的公园,都融化在了暮色苍茫的夜色中了。我们到达对面桥头堡,文物馆、纪念碑及其公园都已关门大吉,只有那些文物商店还在营业,转了转很快就出来了,对于没能参观游览文物馆、纪念碑及其公园,觉着有些遗憾,一开始还觉着笔者毕竟对这些有一定的了解,不能重温一下这段历史传奇,也就无所谓了。只可惜亮亮没能参观一下,现在的年轻人本来就对这些不了解,看看会有好处的。看到我有些失望,亮亮却给我讲起了红军飞夺取泸定桥的传奇故事了——

 

1935年5月29日清晨,红军先遣部队——一军团二师四团飞速赶到泸定,占领西桥头。下午四点,团长王开湘、政委杨成武亲临桥头指挥,向敌人发起总攻,二连连长廖大珠、政治指导员王海云、四班副班长刘梓华等22我勇士手持冲锋枪,背插马刀,腰缠手榴弹,爬着光溜溜的铁索向东桥头冲去,三连紧跟其后,边铺桥边冲锋,经过激烈战斗,终于夺取了泸定桥。

 

泸定桥不仅历史悠久,而且还是川藏交通上的重要咽喉,而著称于世。更为重要的是它还以红军英勇夺桥的英雄业绩驰名中外,载入中国革命 的光辉史册。

 

正在我纳闷亮亮为何对此了如指掌时,亮亮还告诉我,当年就是他所在部队的连长,用三发炮弹摧毁了敌人桥头上的两挺机枪,压制住了敌人的火力,才得以取得决定性的胜利。看到亮亮自豪的神态,我方始明白:亮亮刚刚退伍离开的那个部队正是当年飞夺泸定桥的英雄部队,难怪他会那么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难怪他是那么的一往情深。

 

我们在对岸的铁索旁照了象后便往回返,红军飞夺取泸定桥时就是从我们的脚下冲过去的,所不同的是他们是冒着枪林弹雨、冒着生命的危险,而我们则是在夜暮下静静地踏着他们的脚印悠然自得地漫步铁索桥上,我们这一代是幸福的,亮亮他们这一代也是幸福的——或许他们会比我们这一代更幸福。

 

 

 

 

日地乡间三姐饭店 康定城边迎宾驿站

——川藏行纪事和随想(4)

 

6月4日早上出发的时候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吃过早饭后已是8:00多了,今天是骑行川藏线的第四天,在泸定-康定 大约 50多公里的路程上,海拔要直线上升1000多米,我们从泸定城出发,由延安路越过泸定河大桥进入318国道,尔后便一直沿着大渡河前进——途经烹坝乡和烹坝村,过冷竹关,到达上、下瓦斯村,在瓦斯的三岔路口休息一会儿,开始了随后的途经二道水、三道水,到达日地的骑行——

 

从泸定到瓦斯路况还算可以,瓦斯前面的20多公里路程都是起伏不定的上坡、下坡,水泥路面上的横线条粗细均匀、整齐划一,一路上风景非常秀美、色彩也非常艳丽,山峦大多笼罩在云雾之中,若隐若现——云雾缭绕的山顶和朝阳幻化出的那一片片金色,折射到青翠所笼罩着的山峦后,一层层的光晕和炫烂,迸发出来的梦幻般景象煞是好看,映衬着我们脚下的318国道就象是飘向山顶的银灰色飘带,伸向天际、直达天庭,而在这样一个美丽的画卷里,真使我们感觉到了自己在骑向天宫一般。因此,每个人都保持着在高原骑车的兴奋和梦幻的情怀,而眼前山坡上的褶皱带更有着深邃的色调,在绿色的植被搭配下,衬托着远处的大山更是雄奇壮观,若与二郎山前的风景相比,这里又是另一种不一样的美丽和雄奇。

 

过了下瓦斯村后,便离开了大渡河,向西转溯大渡河的支流雅拉沟——折多河的下游溪流逆流而上。折多河远比大渡河水量小的多,但水流却更急,虽比不上大渡河那样大浪滔天,但整个雅拉沟里的折多河上全都是清澈的河水、白色的浪花,由于这里的落差相对大渡河更大一些,很多更小的支流上常常就会在旁边的山上呈现出瀑布样倾泻而来,又好象是每一滴水都在争先恐后的向下面狂奔。

 

这一路的风景很独特,我们一路骑骑停停,不时地下到河里或沟壑戏水玩耍,摆下各种夸张和漂亮的姿式,留下最美好的景致和镜头。今天的骑行再不是象前两天那样一味地自我展示或变相地检验每个人的体能及其团队精神了,几天下来每个人的实力和体能,大家心里都有了数,当然是彼此心照不宣罢了。

 

就这样一路玩着骑行了35公里后到达日地村,在318国道旁看到了一个三姐饭店的招牌,但却看不到饭店的铺面,顺着招牌的指向,进入一个小巷,当地人指着一个院落告诉我们,这里就是三姐饭店。三姐饭店就设在自己的家里,是一个典型的家庭饭店,主人把我们领进院内,领进她的厨房,让客人自己点菜,现做现吃,时间是等的长了点——用时一个半小时。

 

好在今天只有50多公里,时间还是足够的,期间我们看到了自由六月组合的年轻朋友们骑了上来,寒喧后方知我们要在这里吃饭,这么个小地方自然引不起他们的注意,纷纷骑着车子走了——是啊!我们若不是黄石他们坚持要在这里吃饭的话,也早就走了——亮亮他们就是被叫回来的,不然早已经骑过山那边的转弯,亦或已经离康定不很远了——不过在路途中吃几顿路边的农家饭也是不错的体验和经历。

 

三姐饭店的主人还为我们推荐了在康定住宿的地方——她妹妹沈女士新开张的旅店,吃过饭后,休息了一会儿,继续上路。这一会儿天气尚好,经过前两天骑行和翻越二郎山的历练,对于今天从泸定就开始以及从瓦斯到康定的20多公里的上坡,我们都应该不在话下了,一路上沿着雅拉沟及其折多河逆流而上,虽然以后到康定的路全是上坡,当我们穿过小天都隧道后,转动的车轮随着318国道绕了几个大弯,上了几个大上坡之后,便顺利到达康定了。

 

不幸的事是在到达小天都隧道前,老天爷就阴沉下了脸,我们不得不把冲锋衣裤(或雨披)全部披挂上阵,随后的路上雨还是越下越来劲、越下越大,等我们到达康定时,小雨早已转成中雨了。

我们冒雨等齐了六月组合的全部车友后,又冒雨找了很多家旅社,但都不合意——黄石想要找个能上网的旅店,但找来找去,不是本来就没有宽带接入,要不就是有宽带却不能用,在天龙大酒店本来已准备住下,这里有宽带接入,但等到看房子时却被告知,这几天因故不能上网,不能上网……价钱还那么贵,真是走也不是住也不是,两难之下在其前厅留连了大半天也没能定下来。在康定找旅馆找得确实是很辛苦啊!

 

这时候有人便想起了在日地吃饭时,三姐饭店给我们推荐的住处和联系方式,最后还是给沈女士打了个电话,她接电话后把我们引到了她的旅店:这座迎宾驿站——吉祥荣升客栈,就座落在刚进康定城的新区边上,由于客栈新开张不久,还没有多少人住宿,但条件却还不错,价格也算合理,便在这里住了下来。

 

我们16:30到达康定,住下来却已是18:00了,在雨中徘徊和留连了一个多钟头,今天虽然不是很累,但淋了雨后却感觉到了饥寒交迫,自然已经显现出了几分狼狈象,以致于四月说他找到了性价比更合理的旅店时,也没人再有兴趣去折腾了,大家纷纷推车上楼,安顿了下来。

 

在迎宾驿站里的吉祥荣升客栈住下后,首先是冲了杯板蓝根驱除寒意,稍事休息后冲了个澡,大家便出门进城里用餐。吃饭时遇到了好几批进藏的车友,有湖北、湖南的几个组合,也有来自各地的散客独行侠,连我们六月组合和先我们到达(在日地超越了我们)的自由六月组合,加起来恐怕要有三十多人了。

 

18:00给和月光大姐发了封短信:“在日地吃饭用了一个半小时,中间风景不错的地方好几次停下来拍照玩。时间就耽误了不少,不过这样也不错,象我这样的更适合这种方式,既不太累,又欣赏了不少景致,加入这个组合看来不错的选择!”——哈哈:))典型的报喜不报忧,然后又给家人发了封,“16:30到达康定,已住下——身体状况不错,康定2395海拔没什么反应,明天休整游玩一天,后天翻折多山”。我们找旅店的辛苦和淋雨的狼狈象自然是不愿、也不能提及了,以免家人担忧。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