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艾波涛的头像

艾波涛

网站用户

其他
202004/09
分享
《川藏行骑行纪事》连载

第二十章 20

 

天路漫漫轮间距 青藏驾得白云飞

 

——川藏行回归篇(2009-7-6)

 

 

宇宙巨变珠峰起,世界屋脊与天齐;

川藏登高天路在,青藏落地天梯归。

 

天路漫漫轮间距,青藏驾得白云飞;

高原阴晴雪与风,天地相交云合雨。

 

脚踏三脊南北地,辙碾江河源头水;

回归心似羽箭飞,车友骑行归有期。

 

7月6日早上8:30分,我们乘T28特快离开拉萨,在回归的车上,邂逅相遇的中科院青藏高原地震研究所的一个小组,就与我们乘坐着同一个包厢,在随后的三十多个小时的长途旅行里,通过与他(她)们闲聊、交流和对话,从他(她)们那里了解到了不少关于 青藏高原的地理、地貌和地形的特征,地壳、地幔和介质的结构,青藏高原地震区域的范围,以及关于青藏高原地震区内地震的状况、地震活动的强度和频度,目前青藏高原地震研究及其GPS地壳形变研究、野外观测、野外测量的现状与地震、地质方面的诸多知识,真是受益匪浅——

 

青藏高原周围大山环绕,南有喜马拉雅山,北有昆仑山和祁连山,西为喀喇昆仑山,东为横断山脉。高原区域内还有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等。 高原上的山脉主要是东西走向和西北—东南走向,这些山脉海拔大多超过6,000米,喜马拉雅山不少山峰超过8,000米——“高”是青藏高原地形上的一个最主要的特征。

 

青藏高原在新生代强烈隆升,每个地貌台阶的边坡都常常是一些新构造断裂分布位置,许多延绵千里的高大山脉的走向都受断裂构造线的控制。这个高原在印度次大陆于五千万年前开始推挤欧亚大陆时隆起,喜玛拉雅山脉就是在这个强大的推力之下形成。这座山脉在不稳定的结构地形推挤下,到现在仍在往上升。

 

青藏高原上的地壳、地幔介质在纵向与横向上均呈现出明显的不均一,岩石圈存在着清楚的块-层结构:纵向分层,横向分块。岩石圈厚度大约140~170公里,地壳平均厚度70公里左右。地壳厚度在东西方向上较均匀,变化不大,而南北方向上变化较大,在几个主要断裂带上,莫霍面均发生错断。例如,雅鲁藏布江断裂带北侧,莫霍面比南侧抬升了8公里,同周围的地块相比,青藏高原地壳厚度要大一倍。爆炸地震和磁大地电流测深,揭示了高原地壳内部存在两个低速低阻层,它们是地壳内部物质对流、地壳加厚的滑移带和浅源地震的发震带。

 

“青藏高原地震区”包括:兴都库什山、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喜马拉雅山及横断山脉东翼诸山系所围成的广大高原地域。涉及到我国青海、西藏、新疆、甘肃、宁夏、四川、云南全部或部分地区,本地震区是我国最大的一个地震区,也是地震活动最强烈、大地震频繁发生的地区。据有关方面的统计,这里8级以上地震发生过9次;7-7.9级地震发生过78次,均居全国之首。

 

为了进一步把握地震前后地壳运动状态,中国地震局已在部署连续的GPS观测站,完成了近百个测点的GPS工作,并且还在继续扩展GPS野外观测、野外测量的工作区域和范围。 和我们在同一个包厢内的这个中科院青藏高原地震研究所的工作小组,就是刚刚在西藏阿里地区安装布署完GPS观测站,并在那里进行了GPS野外观测、野外测量工作后,从阿里地区返回来的研究所小组——他(她)们由一位女研究员和她所带的几名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其中一个即将毕业的研究生小伙子腿上还负了伤——据说是在阿里地区安装布署GPS观测站时被当地的藏獒所咬,包扎伤口的纱布以及有些浮肿的小腿和走起路来的一瘸一拐,都让人着实看到了进行青藏高原地震研究的困难和研究人员们的辛苦劳顿。

 

他(她)们为了获取宝贵的观测数据,获得第一手的观测资料,在青藏高原地震空间大地测量研究、野外观测工作中,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和心血。在没有更多的人员安全保障、车辆仪器完整的情形下,圆满地完成测量任务,为进一步开展青藏高原地壳形变研究和地震研究,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在三十多个小时的长途旅行中与他(她)们相伴,倾听她(他)们师生间谈论中国地震研究的状况以及对青藏高原的地震观测和研究成果的评估,基本上了解到了研究观测工作的艰辛和中科院青藏高原地震研究所的基本情况。就在这一天多的短暂时间里,由于与她们的邂逅相遇,不仅使得回归的路上直面青藏高原山峦和荒漠戈壁时,对青藏高原的过去和现在有了更理性的认知,而且还了解到了许多关于地震的一些内幕或逸闻趣事,并且还真的学到了不少的地震知识,稍稍地填补了一下胸中关于青藏高原的地理、地貌、地质、地震等诸多方面的空白。

 

让人最感兴趣的莫过于对一年多前那场震惊世界的汶川大地震的观测数据的解读:汶川地震前,青藏高原的东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交界处的龙门山断层竟然是处于了一种极度的平衡状态——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强烈的地震,事前竟然连一点征兆都没有发现的误区,正是缘于这种平衡给人们制造出来的假象。

 

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普通民众,人们都普遍地认为:自然界生态平衡的法则——只有保持地质能量与岩层构造力的平衡,才能保持相关构造的稳定。反之,则可能出现系统能量运动的生态失衡——引发地震。孰不知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不平衡才是绝对的——暂时的平衡并不等于真正的平衡,这正象两头犍牛顶架,彼此间你进我退或我进你退地反反复复角力,激烈程度可以用惊心动魄来形容,但并不能争出个高低或输赢,待到双方都使出全力时,往往又都是势均力敌难解难分,当角力达到了胶着和僵持的阶段,虽然看似不动但双方却依然在蓄集能量,或许这就是一种平衡,直到有一方撑不住了,便会马上的一边倒,失败者若无法落荒而逃的话就必然会被重创了。

 

女研究员给她的学生们的解读是平衡点其实也是一个暴发点,当然事后分析给出的结论:平衡只是地壳内的能量作用暂时的相当,只要能量没消减或没消失,暂时的平衡就是一种假象,就是更大的不平衡的转折点或暴发点。龙门山地震带主体看上去构造活动性不强或趋于平衡,但是可能正是处在应力的蓄积过程中的最后阶段,蓄积到了一定程度,平衡就会即刻打破,这时地壳就会破裂,地震就会发生。而且平衡或蓄积的阶段越长,暴发的力量就会越大,破坏力也就会越大,汶川地震的超强破坏,正是这种极度平衡时段所蓄积的能量太强、太大所致。

 

汶川大地震是在印度板块总体向北东方向的作用下,青藏高原东缘沿龙门山构造带向东挤压,自然也受到了四川盆地(欧亚板块)的反作用推挡,促使巨大的能量在龙门山汶川—映秀—北川地带突然暴发并释放了出来,造成的破坏令人震惊不已。

 

青藏高原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形成了许多与绵延千里的高大山脉的走向一致的断裂构造线、断裂构造层——即地质学上所说的所谓断层,是指岩层或岩体中的一个或一组破裂面,沿破裂面两侧的岩层或岩体发生有显著位移。 而青藏高原东缘沿龙门山构造带,即龙门山断层就是这样一个有着很独特构造的断层。

 

由于龙门山断层有着很独特的构造,因此,龙门山断层也就作为地质学的重要研究对象,被专家学者或人们普遍地关注和研究——龙门山断层在地质学上的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边’或‘缘’,因为它两边的地质材料完全不一样;东南边的相对古老欧亚板块,而西北边的则是相对年轻一些,且正在上升的印度板块。学界一般把断层西北方正在上升的部分叫做上盘,而把东南方的欧亚板块部分叫做下盘。

 

由于当岩体受到水平挤压破裂后,移动的方向会有所不同,所以断层又被分为正断层和逆断层——在板块挤压过程中,上盘沿着断层面向下方移动的断层叫正断层;上盘沿着断层面向上移动的断层叫做逆断层。整体上升的青藏高原在龙门山断层一线自然是典型的逆冲断层了,而逆冲断层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上盘在动、下盘却不怎么动,所以,处在上盘的汶川一带在地震时就会摇晃得特别厉害,其灾情自然又会比处在下盘的成都等地严重了很多。

 

这位女研究员是学有所成的海归人员,曾经在美国加州大学地球物理专业深造、工作过一段时日,在本专业里已有所建树,回国后担纲中科院青藏高原地震研究学科的带头人,年令大概也就在四十左右,她所带的几个学生,有跟着她一起观测研究了四年,即将毕业的硕士研究生,也有即将成为她名下学生,刚刚考取的研究生,二十几岁风华正茂。

 

地球物理专业是一个很诱人也很让人头疼的专业,从事这一专业的人——特别是与青藏高原打上了交道的人,若是没有一点奉献精神、吃苦精神的话,还真是很难能坚持下来,那个即将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就为自己的去向犯难呢,继续将课题做下去的话,青藏高原及其地震研究大有作为,只要能坚持下来的话,那就一顶会硕果累累,获得巨大成功。当然也有其难以回避的问题:待遇低下、工作艰苦、短期内难以出成果,这个专业是须要耗费一生的精力或时间去打理,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她们的工作是繁忙的,顺利完成了西藏阿里地区安装布署完GPS观测站,并在那里进行了GPS野外观测、野外测量工作后,女研究员又在兰州中途下了车——据说是已于美国同行约定:要在阿尔金山这个中国青藏高原地震区域GPS监测的最后一块盲点上合作,旨在进行GPS野外观测、野外测量的工作,使得GPS观测站遍布整个青藏高原。目送她们下车的背影,只有在心底里默默地祝福她们了,祝福青藏高原的地震事业研究能有一个长足的进展,祝福 中国乃至全世界能够早日准确有效地预报地震及其灾害的时代来临。

 

当然除了这些关于高原地质、地貌及其地震的相关知识和逸闻趣事儿,还有很多诸如:“为什么喜马拉雅山脉环形山的圆弧凸出处正对着“板块挤压”的方向、而不被挤压致其凹陷?地球强大的地心引力伴随着副压低温场,长期被冷冻和压缩的岩层为什么会出现大规模的地质裂带?”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或知识,都在旅行中得到了相应得解读,真是受益匪浅。

 

整个川藏行,不仅是在去程的近一个月里收获多多,在拉萨的一周时间里收获多多,即使是在回程短短的三四十个小时里,在青藏线上也是收获多多,真是太让人兴奋不已了。

 

在青藏高原上(2009年7月6日早上8:30我们乘T28特快离开拉萨),除了以上这些关于高原地质、地貌及其地震的相关知识和逸闻趣事儿外,还有着那条传奇般的天路——青藏铁路也令人兴奋不已。

 

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自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以来,青藏铁路一直都在为加快青海、西藏两省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间的团结,默默地作着奉献,造福于各族人民,如今也正在造福于我们这些川藏进青藏出的车友。

 

青藏铁路由青海省西宁市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全长1956公里。总投资逾三百三十亿元人民币;全线路共完成路基土石方七千八百五十三万立方米,桥梁六百七十五座——近十六万延长米;涵洞二千零五十座——三万七千六百六十二延长米;隧道七座——九千零七十四延长米。其中,西宁至格尔木段长814公里,1979年建成铺通,1984年投入运营。格尔木至拉萨段,自青海省格尔木市起,沿青藏铁路南行至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全长1142公里,其中新建1110公里,格尔木至南山口既有线路改造32公里。

 

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穿越海拔 4000米 以上的地段 960公里 ,最高点为海拔 5072米 的唐古拉山垭口,平均海拔 4500米 ,穿越多年冻土地带550多公里。无论是海拔高度、高海拔地区总里程,还是冻土段里程,都位居世界第一。

 

海拔 5068米 的唐古拉山车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车站,海拔 4905米 的风火山隧道,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冻土隧道。位于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长 11.7公里 的清水河特大桥,是世界上建在高原冻土地段上的最长铁路桥,也是青藏铁路专门为藏羚羊等野生动物迁徙而建设的全线最长的“以桥带路”特大桥。 青藏铁路在冻土攻关、卫生保障、环境保护、质量保证等方面也卓有成效,屡创佳绩。

 

拉萨到北京的T28特快列车,载着我们从拉萨出发,经羊八井、当雄,途中在那曲车站第一次停靠,半个多小时的时间让我们尽情地欣赏了这里的美景,随后经安多、唐古拉、雁石坪、通天河、沱沱河、日阿曲尺、五道梁、秀水河、楚玛尔河、不冻泉、望昆(昆仑山口昆仑山隧道)|纳赤台、小南山、格尔木,可谓是一路顺风。

 

过了藏北草原,在途经唐古拉山口、三江源、可可西里、昆仑山、到达格尔木时,已经是夜间行驶,我们都早已进入了梦乡,直到清晨青海湖岸上的油菜花的清香和海北草原上的牧歌把我们从梦里唤醒——新的一天(7月7日)的来临,已使得我们慢慢地离开了高原的纵深地带,接下来便是西宁、兰州、西安,使得一路上,不仅有一种“青藏落地天梯归,青藏驾得白云飞”的飘飘然感觉;而且还有了一种“回归心似羽箭飞,车友骑行归有期”的归属感。 如今这条已经基本实现“无人化”管理的世界一流高原铁路,仿佛就象一个落地的天梯,一下子就把我们又送回到了关中的八百里秦川上了—— 7号晚10:30已顺利返回渭南.从而真正地结束了这一趟天路之旅。

 

 

 

 

 

天路漫漫川藏行 结伴骑行今生缘

——2009年6月川藏行骑行纪事及随想录(总结絮语)

 

近一个月 骑行川藏所经历的日日夜夜、风风雨雨和一周来在拉萨的游历,足以让人回味一辈子,也足以让人自豪一辈子,岂是三言两语可以说得清、道得明,又岂是一纸游记可以写得完、记得下呢?这一点谁都莫可奈何,明智的选择就是现在能放得下来,哈哈:))放下来留待日后再去思量吧、再去回味吧……。

 

很多人都有去西藏的梦想,有的去过了了,有的还准备要去。 回来后有很多车友在寻问和打听:骑青藏好还是骑川藏好,骑什么样得车好,路上的衣食住行又该如何料理,心理和生理上恐惧与不足,又须要做那些准备或如何去克服……。其实走一回川藏并不一定都能回答的清楚和明白,当然面对那么多得期盼和神往得眼神,忍不住了便也就掀开那所谓低调的面纱,自然也还是要勉强给出一些忠告,但愿不要由此而误导了车友们。其实——

 

青藏川藏虽不同,条条都是通天路;

天路漫漫多险阻,川藏青藏轮间距。

 

对于想征服西藏高原的朋友们来说——在乎的应该是海拔的高度和长途跋涉的险度,以及认识西藏、理解西藏的心路历程。 很多人梦里很难成行的西藏,到底在哪里呢? 其实西藏就在脚下……,西藏其实谁都可以去——至于西藏怎么去,我们的回答是骑车去。

 

骑行川藏在人不在车,骑行川藏凭得是毅力;骑行川藏并不全靠体力,但体力不行却是大忌;骑行川藏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生理和心理有病最好别去。装备很重要,但很多人骑二手车照样走川藏;行头很重要,但很多人并没有带什么大包小包;伙伴很重要,但并不须要分别男女老少;住店偏宜就好,并不须要什么豪华或标准,更用不着东挑西挑,但是最好别打主意住帐篷;吃饭管饱就好,并不须要选什么美食佳肴,但也最好不要有自己埋锅造饭的冲动。至于骑行川藏还是青藏,也用不着左思右想,您要骑行进藏,并不须要在乎川藏青藏,当然若您有的是时间,最好是川藏青藏来个一勺烩,哈哈:))一来一回,岂不骑得更过瘾、活得更潇洒。

 

经过几多向往,几多憧憬,几多磨难,终于到达了西藏、到达了拉萨——我们征服了川藏线,走进西藏高原的心脏,终于感受到了西藏高原的脉动、终于揭开了藏区神秘的面纱。

我们骑行或游历过的这些地方,不仅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美丽、每个景色有每个景色的特点,而且川藏线上还有着我们在其它地方看不到的景致,西藏的美丽景色确实让人神往。一路上景色都很美丽,但我们却更喜欢那种山水和人文结合的感觉;318国道上的自然美景虽然相当可观,但美景里的人——包括我们自己,亦是魅力无穷,令人神往。

 

西藏是我们曾经向往的地方,但如今我们已经算是来过了,到这里来不是因为好奇,也不是因为它是我们心里的圣地,而只是将其作为我们骑行历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当作人生旅途中的一个小小的站点而已。 西藏,如今它已经不在我们的梦里了——骑行川藏并不是神话或梦想,也不是骑行的终点,当然更不是人生的终点。

 

对于我们来说,毫无疑问这里已不是遥不可及,当然幸福并不完全在拉萨,而西藏也并不完全是天堂。骑行川藏和游历拉萨的所有艰辛困苦、所有的叹惜、所有的感悟,也都和其它骑行过的地方一样,慢慢地会化为心底里的记忆,在这里笔者已用自己和朋友们的经历、感叹和记忆,对我们的圆满成功进行了祭奠。

 

—————————————————————————————————

 

此次骑行川藏线用了29天,“6月1日从成都出发,6月29日19:30分顺利到达拉萨布达拉宫广场,标志着骑行川藏线圆满结束,本次骑行的总里程和时日汇总数据如下:码表显示数据 骑行总里程 2141.5km ;骑行总时间:166小时44分,期间休整游玩6天 实际骑行23天。”住宿在风马飞扬青年旅社, 在拉萨停留了6天, 期间不仅游览了布达拉宫大昭寺八廓街折基寺乃琼寺、折蚌寺色拉寺等佛教寺庙,而且还自己组队游览了高原圣湖纳木错。在游历了乃琼寺、折蚌寺后,下午还顺道到西藏博物馆罗布林卡等地方走马观花地看了看;在游历了色拉寺后,下午还顺道到小昭寺游览参观。另外:在拉萨停留的这6天期间,还在海锋的引领下,插空拜访了拉萨唯一的纹身小店——极乐世界,以及驴窝餐厅、平措、东措等车友们留连或住陛的地方。尔后在7月6日早上8:30分,我们乘T28特快离开拉萨, 经过三十多个小时的长途旅行,到达西安, 7号晚10:30返回渭南.。

 

 

 

 

 

 

回归篇附录:关于莫霍面

 

莫霍面——地壳同地幔间的分界面,是南斯拉夫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于1909年发现,故以他的名字命名,称为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简称莫霍面(或莫氏面)。

1910年莫霍洛维奇提出地球有内外层之分。他指的内外层就是我们所说的地幔和地壳。而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也就被称之为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莫霍面)。

1910年,前南斯拉夫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契意外地发现,地震波在传到地下50公里处有折射现象发生。他认为,这个发生折射的地带,就是地壳和地壳下面不同物质的分界面。

1914年,德国地震学家古登堡发现,在地下2900公里深处,存在着另一个不同物质的分界面。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就将两个面分别命名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并根据这两个面把地球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现在骑行川藏十一个年头投稿于中国作家网,由于作家网没有上传图片的功能,其间配有大量的骑行图片无法上传,只有将这个链接贴上,有兴趣的话可以打开链接参考一下

http://bbs.tianya.cn/post-1178-4461-1.shtml


 

 

(1)西京万乘 东海三千

 

王母西海筑露台,

弱水三千护城围;

天子万乘驱车至,

御驾东京长安回。

 

 

(2)一五三〇

晨钟一鸣非鸡舞,

暮鼓五响乐逍遥;

脚踏三脊南北地,

辙印无痕路有头。

 

 

(3)纵横中国 环骑华夏

 

川藏沿线 山高尽显川藏高

海南一带 海岛独尊海南岛

 

纵横中国 环骑华夏纵横骑

孤旅大漠 独行草原孤旅行

 

行走天涯,不到海角岂能还

骑行大漠,辙碾戈壁已如愿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