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艾波涛的头像

艾波涛

网站用户

其他
202004/09
分享
《川藏行骑行纪事》连载

第一十五章 15

 

 佛教净土普陀山 藏区佛宫布达拉

拉萨游历纪行和随想录(31—2)

 

拜罢财神好见佛,登上宫阙彩云飘;

红塔白塔活佛墓,象征王权佛缘无。

 

在扎基寺参观游览,我们见识和拜会了藏区的财神爷——扎基拉姆,从扎基寺出来,已过10:00钟了。俗话说:拜过财神好见佛,我们该去布达拉宫了。

 

布达拉是普陀山的音译,意为持舟山,是佛经中所说观世音菩萨修行的地方。在11世纪佛教在西藏传播进入后宏期时,佛教为了更紧蜜地与当地宗教相融合,逐渐形成具有藏地特色的佛教体系,在藏传佛教的形成过程中,为了使佛教成为正统,曾经尊奉松赞干布为观世音化身,由于松赞干布他曾居住在红山,藏传佛教就把红山视作东海第一“普陀山”外的第二个“普陀山”,就把红山上的宫殿称为普陀山宫殿,而布达拉宫一名正是其音转换而来,布达拉宫名称由此而出,倒也算是名正言顺了。当然,我们找到了其真正的出处,也算是佛缘不浅了。

 

当我们依然是打车从扎基寺到达布达拉宫广场时,已是快11:00了,我们在布达拉宫东门前的小广场上一边休憩,一边联系没有去扎基寺的其他车友们:石云、小聂、海峰等人,由于对拜见财神不感兴趣,所以还在风马飞扬旅社等我们一起游览布达拉宫呢。

 

联络上后我们便在东门外等候,12:00时前我们一起从东门出发,穿过雪城进入登顶的第一道关口——这里是宫阙最底层的台阶,有三位工作人员验证预约单,放行后才真正地开始踏上了攀登宫阙的台阶,我们一行人由于登顶的心情太急切,走的也太快了些,在长长的台阶上还没等转过弯来就都气喘嘘嘘,有点象在川藏线上要翻越四、五千米的高山垭口时一样的感觉,幸好我们都有一个月来川藏线上的骑行功底——太激动的心情、太剧烈的活动,只要是稍稍地控制一下,喘息片刻就都没事儿了。

 

当我们从这长长的阶台尽头处的平台上折转,再度向上的台阶便没那么陡、那么长了,向上的阶台在一个方形的门洞口上完结,门洞口处一个售票处居高临下,在这里只要一张四人头的百元大钞,就可以换取一张继续向上并最终可以进入布宫内部的通行证——门票。然后方可继续向上、向前通过一些类似于室内走廊形式的通道,从宫阙深处登上红宫与白宫中间的平台,在这里才开始真正的布达拉宫游览和近距离接触或观赏。

 

布达拉宫依山而建,蜿蜒直上,座覆山顶,犹如自然生成。各部分鳞次栉比,层峦叠嶂,浑然一体,气势恢宏,有如凝固的交响乐。登顶后我们首先被两侧的宫阙吸引——红宫、白宫横贯两翼,离的近了倒也觉不出其有多么的雄伟和壮观了,但平台却显得宽畅亮堂。在平台上各旅行团队的导游们正在招呼团员,交待注意事项、游览时间,更有一些导游则反复强调不能掉队,一大堆的不能和不准……令人郁闷——熙熙攘攘中有些杂乱,我们这些散客倒是自由自在多了,没有了那么多的限度和时间上的紧迫感,还可合着自己的意愿跟着中意的导游自由地选择景点或路线。

 

白宫:这个达赖坐床、修行、办公的场所 ,通高约100米,共12层。由东、西日光殿两套达赖寝宫和举行各种重大政教活动的东大殿、旧西藏地方政府机关等不同功能的建筑组成,是达赖及助手居住和处理政教事务的地方; 据说在1934年国民政府特使黄慕松在布达拉宫举行追封十三世达赖喇嘛为“护国弘化普慈圆觉大师”仪式,并向十三世达赖喇嘛遗像颁赠了玉册、玉印;1940年国民政府特使,蒙藏委员会委员长吴忠信曾在布达拉宫日光殿视察还为幼童的十四世达赖,主持其坐床典礼; 西藏和平解放后,1952年4月8日,在拉萨的中央人民政府驻藏代表张经武前往布达拉宫,也曾在日光殿面见达赖,深入宣传和平解放西藏的十七条协议,传达中央政府的有关指示,共同协商处理若干重大问题。

 

在我们的目光中,东侧的白宫看上去虽然低了些,但外表却显得清纯洁白还真是让人心灵净化、心情大好。于是我们便首先选择从这里开始宫阙内部的观赏和游览,白宫做为历代达赖喇嘛的生活起居地,其间虽有各种殿堂长廊,摆设在当时或许也还算精美,布置的也还算华丽,墙上大都绘有与佛教有关的绘画,而且多出名家之手。但进入其间,即使是达赖坐床、修行、办公的房间,尤其是室内给人的感觉总也是狭小、光线不足,有些闷得慌。在现代人看来,住在这里简直是一种自我禁锢,看不出、也品不出半点享受的味道。难怪在后来的七世达赖时期,又修建了罗布林卡作为 “夏宫”,从而使得白宫变成了以后历代达赖的“冬宫”,想必那些拥有无上权了力的达官贵人们在此也品不出享受的味道。

 

从白宫出来,越过刚才停留的天井平台,西侧的红宫便映入眼帘——

红宫:位于主体建筑中央,通高约115米,共13层,虽然我们在远处观赏时视觉上看不出有多大差异,但从这里看过去却要比白宫要高得多。 居中的红宫,整个建筑群占地10余万平方米,房屋数千间,布局严谨,错落有致,可以说这里体现了西藏建筑工匠们的高超技艺。其间历代达赖喇嘛灵塔,黄金珍宝嵌间,配以彩色壁画,辉煌金碧。红宫内设圣观音殿、法王洞、达赖灵塔殿等17处各类殿堂,是宗教活动区域。因传说松赞干布曾在法王洞内修行,人们便在洞内塑造了松赞干布、文成公主等人物塑像以为后世敬仰。供奉佛像,松赞干布像,文成公主和尼泊尔尺尊公主像数千尊,以及 坛城、灵塔等。

 

布达拉宫内建有五世及七至十三世达赖的灵塔共八座。其中七座达赖灵塔殿在红宫顶上建有7座金顶,是布达拉宫的最高点,在蓝天白云下,金光灿烂,壮丽辉煌。而五世达赖灵塔塔高12.6米,耗黄金119082两,塔面镶嵌各种天然珠宝18000余颗,是宫内最珍贵的一座灵塔;十三世达赖灵塔镶嵌钻石、天珠、祖母绿、右旋海螺等珍宝约10万颗,其数超过其他7座达赖灵塔镶嵌宝石的总和,最为耀眼夺目、富丽堂皇。而灵塔前供奉着的那一座用20多万颗珍珠串制而成的曼荼罗,可以说更是极尽豪华和奢靡。参观游览到这里,看到了这一切我们才完全明白了:红宫的主体其实是一座由金银珠宝堆砌起来供人顶礼膜拜的活佛墓葬。

 

红宫中那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坛城模型,也算是是宫内的重器了——坛城概念源于印度,是佛教密宗本尊及其眷属聚集的道场;宫内珍藏的金质立体坛城上有“大清乾隆年制”铭文,造型优美,工艺精巧,是一件十分难得的艺术珍品;宫内还珍藏有金、银、铜、水晶、象牙、泥等不同质地的塑像数万件。其中:最具价值的要数合金质塑像。合金——藏语叫做“黎玛”,“黎玛”在西藏的铸造有着千年的历史,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其造像非常注重柔媚的身姿、幽雅的体态,给人轻松、华丽的感觉,不仅对研究古代金属造像艺术有着极高的价值,而且对研究西藏冶炼工艺也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布达拉宫各殿堂、灵塔和寝宫,无不挂满唐卡。唐卡为藏文音译,是一种“卷轴画”。相传源于松赞干布时代,从11世纪盛行。布达拉宫内珍藏的缂丝、织锦、刺绣、贴花、彩绘、版印等不同工艺、不同材质的唐卡多达数千幅,其中不乏精品之作。唐卡是西藏传统文化遗产中的典型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毫不夸张地说,布达拉宫不仅是建筑艺术中的精品杰作,而且又是一座文化艺术的宝库,一座馆藏丰厚的博物馆。

 

布达拉宫内珍藏有大量具有很高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萨松朗杰,意为殊胜三界,是红宫最高宫殿之一。建于清顺治十八年(1679年)。殿内供奉七世达赖于1721年请来的康熙皇帝长生牌位,上有藏、汉、满、蒙四种文字书写的“当今皇帝万岁万万岁”九个金字,以后历代达赖每逢藏历年初一和皇帝生日,都要到此朝拜,行三拜九叩大礼。

 

1762年,在八世达赖江白嘉措举行坐床典礼时,乾隆帝派专使喀尔喀将军亲王才旦嘉和章嘉呼图克图活佛携带大量礼品入藏赐予八世达赖。此后的第八世、九世班禅,十世、十一世、十二世达赖“转世灵童”的金瓶掣签仪式,在清中央驻藏大臣和旧西藏地方政府官员的共同主持下,均在这幅皇帝画像前举行。“福田妙果”、“湧莲初地”、“振锡绥疆”等清朝皇帝御笔亲书的牌匾,有的是为达赖举行座床典礼时授予,有的是体现清朝中央政府对藏传佛教的重视所赐,宫内收藏的这些近几百年来的历史文物可谓是非常丰富,其中有大量表明中央政府和西藏地方隶属关系的文献资料,皇帝册封历代达赖喇嘛的金册、玉册、金印以及佛像、玉器、瓷器和工艺珍玩。都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珍贵文物。

 

布达拉宫内的绘画十分丰富,不同年代的壁画遍布宫内各个主要殿堂、回廊、门厅等,总面积达2500余平方米。除红宫法王洞内存有少量唐代壁画外,大多数是17世纪以来的作品。内容涉及藏族起源说、宗教佛事活动、吐蕃王朝简史,中国统一发展史、布达拉宫修建史等众多题材。其中,五世达赖于1652年赴京觐见顺治皇帝并被册封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封号,1908年十三世达赖觐见慈禧太后、光绪皇帝,受册封为“诚顺赞化西天大善自在佛”,并赴宴中南海紫光阁等重大历史事件都生动地绘制在宫内。整个壁画笔法细腻、线条流畅、姿态各异、形神兼备、构图紧扣主题、画面主次分明,“以画记史、寓史于画”,反映了中央政府有效治理西藏的历史事实,展现了绚丽多彩的历史长卷。

 

布达拉宫内还珍藏着6万余部用贝叶、桦树皮、蓝靛纸、藏白纸和优质内地纸张,用金、银、珊瑚、珍珠、松石、朱砂等碾磨成颜料书写——包含有历史、宗教、文化、医学、历算、哲学等方面内容的珍贵典籍,是研究西藏宗教、历史和科学文化的重要史料。装饰彩绘遍布宫内。画师们用朱砂等矿石制成颜料绘制的花卉、璎珞、珍禽、猛兽等装饰图案,鲜艳润泽,绚丽多彩,展示了工匠们精湛的绘画技艺,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美好愿望的追求。

 

若只是走马观花地顺着游览路线一路走过,看到的全是些耀眼夺目、富丽堂皇金银珠宝,甚至还有世界上所有古堡都存在的那种的沉闷和阴森或者说是恐怖,但我们若能用自己的思想力去观察、分析或梳理一下这些个感性的东西,自然还会有更多的收获——当然更深刻厚重的东西须要经过由表及里的深入思考,须要更高的思想力。

 

当然我们一路走过来,也看出了些外在的玄机或端倪——布达拉宫其实也是藏、汉、蒙、满各民族兄弟协作交流的成果。早在公元7世纪,宫堡初建时就招请过内地工匠。到17世纪修建布达拉宫时,康熙皇帝还特地派遣100多名工匠进藏协助建设,因此我们所看到的布达拉宫,有着能够体现藏、汉建筑风格相结合的整体美,就一点也不足为奇了,我们所游览的不仅是闻名世界的古建筑及其艺术杰作,而且也体会到了这里一向被人们视为民族团结、交流、和谐象征的历史和渊缘。

 

布达拉宫的历史和渊缘,在《布达拉宫保护维修专题展》的解说词里可谓是说的再清楚不过了——

公元7世纪,雅砻部落第三十二代赞普松赞干布统一西藏各部落,建立吐蕃王朝,定都拉萨,并请求与唐联姻。

公元641年,松赞干布得知唐皇答应许以文成公主为妻,十分高兴,说:“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当为公主筑一城,以夸示后代。”遂筑城邑,立栋宇以居处焉。史称 “颇章玛保赤载”,意为“红色宫堡”。

9世纪中叶,吐蕃王朝覆灭,红山宫堡亦遭受战乱、雷击等毁坏,仅存法王洞和圣观音殿等几处遗址。

13至17世纪上叶,割据西藏的地方政权,其中心都不在拉萨,吐蕃时的宫殿一直未能重建。

1642年,五世达赖喇嘛在清朝中央政府的扶持下,建立噶丹颇章地方政权后,遂在红山上重建宫殿。

1645年修建白宫工程启动,历时3年完工。

1682年五世达赖喇嘛圆寂,为安放其法体,修筑灵塔一座。

1690年开始修建红宫,1693年落成。

1757年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圆寂后,又建其灵塔一座。

 

布达拉宫在历代达赖时期都曾不断扩建,直至1936年在红宫西侧又建成了十三世达赖喇嘛的灵塔,遂变成今天的规模和样式,成为一座规模宏大的宫堡式建筑群,不仅以建筑宏伟而著称,而且还以珍贵的文物而闻名世界;不仅凝聚了藏族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而且也是汇聚西藏古老艺术的宝库,从而成为拉萨的重要标志——其整体建筑倚山叠砌,一直蜿蜒至山顶(占地10万多平方米),所以我们骑行在离拉萨还有数十里之外的地方,就已经可以远眺其雄姿了。

从17世纪中叶到1959年以前,五世达赖至十四世达赖,都将布达拉宫作为其行使权力的所在——布达拉宫是西藏政教合一政权的中心。

 

这里已经失缺了原有的宗教场所的意义……,其实自从布达拉宫建城以后,亦或说政教合一的王权入主布达拉宫后,这里就变成了一个政治场所。统治西藏的领主们只不过是多了一层宗教的外衣,而这层袈裟却使得治下的百姓们俯首贴耳,统治阶层则更加肆无忌惮。因此旧西藏的血腥和残无人道就更加触目惊心了。信众们不仅没有获得我佛的普渡或护佑,反而跌入了被实实在在的灭渡实体中而无法得到涅般。如今的布达拉宫自然更没有了多少宗教意义上的……,完完全全成了一个过往时代的象征或标志。

 

由于布达拉宫内部禁止拍照,所以根本没有拍到所有宫殿及其各个角度的全景或局部的影像,当我们游走在布达拉宫神秘的宫殿内,除了睁大眼睛去看、去努力地将视网膜及其整个视觉系统所形成的影像,尽可能地印入大脑深处存储起来——当然除了在接受感观上的刺激外,我们还将听觉系统也尽可能地起动起来——那就是聆听那些被我们跟定或从我们身旁路过的导游们的解说或游客们的议论;剩下来留给我们的就只有用心去感受了,或者用大脑去静悟了。佛海无边,回头是岸,但我们却不能老是回头,游览的路线是封闭的,容不得游人们回头或过多的驻足。

 

一般的旅行团游览 布达拉宫,导游大约规定一个小时的时间,即使是走马观花也显得有些紧张。我们做为散客,在感兴趣的殿堂内完全可以自行驻足,接受或倾听多个导游的解说,而从旁而过的游客和导游们对宫里的隐秘处的探寻或议论也是我们获得信息的渠道。如此留连的多了,时间的流逝也就快了些、多了些,因此我们结伴的每个人都用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去看、去听、去感受。

 

当我们到达红山顶布达拉宫后门时已是下午14:00时分了——布达拉宫的东西两边,主要为僧舍,东西圆堡等防御工事及部分职能机构。

 

由于整个游览路线,基本上是在宫阙的中央偏西的位置上,东边的圆堡自然与我们就无缘了,布达拉宫后门出口在西侧的圆堡上,在这里可以鸟瞰红山北面和西面的拉萨市区,我们顺着圆堡向下的通道一直盘旋而下,到达布达拉宫西侧的商业广场,已经下午两点多了。

 

 

 

大昭寺-藏传佛教的共尊寺院 八廓街-佛国净土边的商业街

——拉萨游历纪行和随想录(31—3)

 

当我们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去看、去听、去感受神秘的布达拉宫里那些耀眼夺目、富丽堂皇金银珠宝,以及那种古堡式的沉闷和阴森或者说是恐怖,匆忙中还没来得急用自己的思想力去梳理一下这些个感性的东西,便到达布达拉宫西侧圆堡上后门的出口,在这里鸟瞰过北面和西面的拉萨市区后,顺着圆堡向下的通道一直盘旋而下,到达布达拉宫西侧的商业广场,吃了点酸奶之类的饮品和食品,便开始了下一步游览的规划和实践了。

 

除了有人要去火车站买票,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倾向于把大昭寺做为下一个游览的目标。大昭寺离我们住宿的风马飞扬旅社很近,所以便打道回府,休憩了一会儿,便五、六个人结伴出门——从风马飞扬旅社出来,沿着小胡同向南不远就是北京东路,亚宾馆就座落在胡同口与北京东路的交叉处,这个地标式的宾馆我们虽然并没亲蜜接触,但每每路过这里,总要多看上一眼,亚字的涵义到底也还是没想明白。从这里越过北京东路后,进入一个呈东南走向的街道,慢慢地向大昭寺逛过去。

 

这一带已是商业区,街道两边的店铺都不太大,一色的藏式小楼,林林总总、干净利落。我们进入的第一个店铺却是一个叫古修那书坊的小店,然后就是奇宝斋呀八宝坊呀的商店,还有那些门口摆了一大排牦牛头和角的工艺品店,多的叫人应接不暇……。

 

到达大昭寺前面广场时,天有些阴沉,大昭寺上空完全笼罩在了翻滚着的白云下了——奇怪的是这里乌云这么也会有些发白呢(由于照相机的存储空间已满,其实从游览布达拉宫开始就只好用手机照相了,由于照片象素都不高、质量也很差,在此敬请各位多担待些了)。

 

进入大昭寺前面的小广场,可以看到大昭寺的全貌,老远就可以看到朝拜者在大昭寺门口磕长头,场面非常震撼、感人,还有更多的人围绕着大昭寺转经——

 

从广场这边看过去,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被围墙围起的两块石碑——唐蕃会盟碑、种痘碑。南边一块便是著名的唐蕃会盟碑,高3.42米,宽0.82米,厚O.35米,唐长庆三年(823年)用藏汉两种文字刻写。碑的旁边有一棵柳树,据传由文成公主亲手种植,当地人称为公主柳。

 

大昭寺门前广场上树立的唐蕃会盟碑见证了汉藏人民的深厚友情,而种痘碑(为纪念清朝乾隆年间中央政府向西藏人民传授种痘方法以防治天花所立)则见证了中央政府对西藏人民的关怀。

 

大昭寺这座藏传佛教寺院,距今已有1350年的历史,大昭寺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觉康”(藏语意为佛殿),始建于唐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后经历代修缮增建以及历代扩建,寺院形成目前占地25100余平方米的庞大建筑群——共有20多个殿堂。主殿高4层,镏金铜瓦顶,辉煌壮观,具有唐代建筑风格,也吸取了尼泊尔和印度建筑艺术特色。大殿正中供奉文成公主从长安带来的释迦牟尼12岁时等身镀金铜像。两侧配殿供奉着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尼泊尔尺尊公主等塑像。

 

大昭寺始建于七世纪吐蕃王朝的鼎盛时期,真正建造的目的已不可考,但大昭寺建造的传说却很多:

传说是藏王松赞干布为纪念尺尊公主入藏而建,为了供奉一尊明久多吉佛像,即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该佛像是当时的吐蕃王松赞干布迎娶的尼泊尔尺尊公主从加德满都带来的陪嫁。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大昭寺内供奉的是文成公主从大唐长安带去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而尼泊尔带去的8岁等身像于八世纪被转供奉在小昭寺。

 

鉴于此就有了综合性的传说——土蕃王迎娶的两位公主各自都带来了一尊珍贵的释迦牟尼的等身佛像,作为最贵重的陪嫁。尼泊尔公主带来的是释迦牟尼八岁时的等身像;文成公主从内地的长安请来的是另一尊十二岁的释迦牟尼等身佛像。为了供养这些神圣的佛像,松赞干布才开始了修建西藏佛教历史上最早的佛教建筑物——大昭寺和小昭寺供奉的这两尊佛像,便是藏民公认最早进入雪域高原的佛像,因此也就变得弥足珍贵了。

 

佛学讲求的是非相非相非非相,因此作为佛教创始人的释迦牟尼在世时反对偶像崇拜,不立寺供像——在他临终时释迦牟尼只同意以自己三个不同年龄时的模样塑像,并亲自为塑像绘图。因此世上只有3尊释迦牟尼等身佛像,这三尊佛像中,而以12岁时释迦牟尼身为皇子的鎏金铜像最为精美与尊贵。该佛像后从古印度流入中国,又经唐代文成公主带入西藏,原供于小昭寺。现在小昭寺主供的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原供于大昭寺,也是这三尊珍贵佛像之一。后来两尊等身佛像被交换供奉位置,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和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遂分别供奉在小昭寺和大昭寺至今。

 

正因为此像是释迦牟尼在世时,按照释迦牟尼本人形象塑造的等身像,就变得弥足珍贵了;此外塑好后,其弟子们自然也有幸请佛祖释迦牟尼本人自己给自己的佛像开光加持,使得这尊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就更加珍贵了;因为有了如此这般得渊缘,世人也就觉着它尤其地珍贵无比了——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更重要的是人们认为见到这个等身佛像和见到2500年前的佛祖释迦牟尼没有多大区别。藏族人的佛教情结,更是让他们珍贵的不得了,这一尊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为什么如此珍贵的缘由也就不难开解了。

 

 

当然最有意思的就数大昭寺魔女图的传说了。

 

相传建大昭寺时,几次均遭水淹。文成公主解释说,整个青藏高原是个仰卧的罗刹女(如果有机会去西藏博物馆,推荐你一定要看一幅非常古老的唐卡,画的就是文成公主推算的吐蕃的地形)。这个魔女呈人形,头朝东,腿朝西仰卧臂,大昭寺所在的湖泊原来正好是罗刹女的心脏,湖水乃其血液。所以文成公主说大昭寺必须填湖建寺,首先把魔女的心脏给镇住。然后文成公主还同时推荐了另外十二个小寺院在边远地区,镇住魔女的四肢和各个关节,共建了十三座寺院。

 

按照文成公主所选的位置,建寺首先要填湖。当时主要的运输工具是依靠山羊背着装着沙和土的袋子。就这样把这个湖泊给填平了,给大昭寺奠定了基础。其实今天的拉萨这两个字就是从大昭寺演变而来的。最早拉萨不叫LASA,古文书上都是RASA,RA是山羊,SA是土地,意思是山羊建的地方。后来因为修建了这样神圣纳佛殿,里面供奉了佛祖的像,有佛经、佛塔,还有四面八方的信徒来这里朝圣,大家都认为这个地方是佛地,所以又改称拉萨--LA在藏语里是佛的意思,SA是地。

 

大昭寺建造时曾以山羊驮土,因而最初的佛殿曾被命名为“羊土神变寺”。1409年,格鲁教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为歌颂释迦牟尼的功德,召集藏传佛教各派僧众,在寺院举行了传昭大法会,后寺院改名为大昭寺。也有观点认为早在9世纪时已改称大昭寺。清朝时,大昭寺曾被称为“伊克昭庙”。

大昭寺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也是西藏现存最古老的土木结构建筑,开创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庙布局规式。大昭寺融合了藏、唐、尼泊尔、印度的建筑风格,成为藏式宗教建筑的千古典范。

西藏的寺院多数归属于某一藏传佛教教派,而大昭寺则是各教派共尊的神圣寺院。西藏政教合一之后,“噶厦”的政府机构也设在大昭寺内。活佛转世的“金瓶掣签”仪式历来在大昭寺进行,1995年,确定十世班禅转世灵童的金瓶掣签仪式也是在这里举行的。

 

我们游览参观的散客完全可以避开白天参观的高峰时间,一大早随转经人流涌入大昭寺;院落东侧有数排酥油灯,白天也总是长明不灭.由这里各个家庭的人负责加酥油;若是独自一人,更是可以在燃燃不息的酥油灯火中,去感受感受宗教信仰的魅力。

 

酥油灯后面就是大昭寺主殿的正门,大昭寺最早的建筑都是从这个门开始,外面院子都是后来修建、扩充的,这个主殿才是一千四百多年前的建筑;由于多年来信徒们的摩擦,门口的石头地板已经光亮如镜了。

 

进入大殿左右各有两尊巨大的佛像。左侧为红教创始人密宗大师莲花生,他本来是印度的佛学家,公元八世纪进藏,在他入藏以后藏区开始出现密宗,右侧是未来佛。

 

大殿通道入口处右侧是关于大昭寺建寺故事的壁画,它生动形象地绘出了公元7世纪时的早期布达拉宫的样子,以及当年填湖建大昭寺的情景。要了解大昭寺,要了解7世纪时的拉萨,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就一定要先看这幅壁画。

 

从左向右依顺时针旋转游览。第一间小殿,里面供有宗喀巴及其八大弟子,此八位弟子都为弘扬黄教作出了巨大贡献。一世达赖和一世班禅都位于八大弟子之列。黄教六大寺庙,甘丹寺为宗喀巴本人亲建,哲蚌寺、色拉、扎什伦布寺均为其弟子所建。一座白塔矗立在西墙与北墙拐角之处,据说这座白塔是在修建大昭寺之前,从卧塘湖中所显现出来的。南侧第一间小殿,端坐着八大“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一药师佛。紧挨小殿,是手置耳侧,瘦骨嶙峋的白教创始人之一一米拉日巴的塑像。再行数步,小殿内置三世佛。

 

转过来第二间殿是观世音殿。当地人供养佛的方式很虔诚,在殿内经常能遇到当地一些家庭给观世音菩萨脸上涂金粉。此殿右侧有松赞干布及尺尊、文成公主塑像。在藏民族的心目中,他们三个不仅仅是普通的国王和王后,他们是菩萨变成了国王和王后来教化藏族人的。两位公主体貌端庄,其中前面发髻高挽、典型的大唐女子就是文成公主。

 

在南墙与东墙拐弯之处,有宗喀巴及其他教派的诸位宗师.东墙第一间佛殿是无量光佛。这里还可以看到公元7世纪的檀木的门框和上面精美的雕刻.另外释迦牟尼殿前也有和这里同样7世纪的木柱,一共8根.大昭寺2000年刚刚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诸多的条件中,最关键的就是这些木雕,因为在西藏其它任何寺院都看不到,只有在大昭寺有。这些木雕现在已经像铁一样坚硬了,敲一下,还会发出金属之声。毕竟是经历了1400年的风风雨雨过来的传世国宝。

 

再往下的佛殿里有拉萨十分出名的一尊强巴佛,据说它掌握着西藏的风调雨顺,每年藏历新年活动结束前要把它请出去绕大昭寺一周。

 

强巴佛殿外面的五位高僧就是萨迦五祖(萨迦派5位法位继承人)。藏族佛教虽然是一个整体,但后来由于实践和方式上有所不同.形成了四大教派:宁玛、萨迦、格举、格鲁.萨迦派影响最大时曾经统治了整个藏区,也就是萨迦王朝。萨迦王朝五个法王里面最后一个叫八思巴,就是在最右边的一个,是他把藏传佛教文化传给中原,介绍给汉族和蒙古族。后来八思巴又成了蒙古汗王忽必烈的帝师,也就是元朝的国师。他创造了蒙文,井把佛教文化带给了蒙古族。

 

在转过殿角,和刚才看到的大昭寺修建的壁画紧邻的壁画也一定要看一下,内容是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和公主组织的一个庆典活动,是为了大昭寺竣工的开光典礼,实际上是一个七世纪传统运动会的情景。包括摔跤、牦牛舞、面具舞、射箭等等。壁画左侧的山就是药王山,上有电视塔。画上面的是原来的藏医学院,上面的白塔就是布达拉宫前面的广场侧的佛塔,原来是拉萨城的西大门。壁画右侧便是最早只有两栋主要建筑的布达拉宫,也就是松赞干布建的王宫。

 

逛完大殿,可出门绕大殿一周,此处共有380个转经镐,一个紧挨一个,边走边推动转经筒是虔诚的信徒们“囊廓”必做的功课。

 

大昭寺的布局方位与汉地佛教的寺院不同,其主殿是坐东面西的。主殿高四层,两侧列有配殿,布局结构上再现了佛教中曼陀罗坛城的宇宙理想模式。寺院内的佛殿主要有释迦牟尼殿、宗喀巴大师殿、松赞干布殿、班旦拉姆殿(格鲁派的护法神)、神羊热姆杰姆殿、藏王殿等等。寺内各种木雕、壁画精美绝伦,空气中弥漫着酥油所特有得香气,藏民们神情虔诚地参拜转经。

 

大昭寺殿高4层,整个建筑金顶、斗拱为典型的汉族风格,碉楼、雕梁则是藏式风格,主殿二、三层檐下排列成行的103个木雕伏兽和人面狮身,又呈现出具有尼泊尔和印度特征的天竺风格。寺内有近千米长的藏式壁画(文成公主进藏图)和《大昭寺修建图》,还有两幅明代刺绣的护法神唐卡,这是藏传佛教格鲁派供奉的密宗之佛中的两尊,为难得的艺术珍品。

 

大昭寺外有一条围绕着寺庙的环形街道——八廓街,又称八角街。这条街也是拉萨最古老的街道,八廓街是一整片旧式的、有着浓郁藏族生活气息的街区;最初它只是一条环绕大昭寺的普通街道,后来演化成为朝圣者们转经的路;如今这里不仅依然是西藏最著名的转经道,而且已成为拉萨的旅游商业中心。

 

如果说布达拉宫是西藏政教合一政权的中心——王权的象征;大昭寺是藏传佛教各教派共尊的神圣寺院——藏传佛教的象征;那么,从某种意义上说,八廓街则是集宗教街、观光街、民俗街、文化街、商业街和购物街 于一身——拉萨的综合象征。说起八廓街,拉萨人自然是无不自豪,外地人也一样,到拉萨必去八廓街!

 

八廓街在人们的心目中现如今已不仅仅是八廓街了,它是整个拉萨老城区一片典型的藏族建筑的代表,也是拉萨古城商业区的代表。八廓街更是一间间商业铺面及一排排堆满藏族工艺品、纪念品的货架——无论是钢坚藏村工艺品的高档货色,还是藏古缘的内室古玩、雪域瑰宝;无论是藏韵艺博、萨陀唐卡画店、八廓唐卡艺术专画,还是天石缘、藏石屋、聚石堂;无论是藏梦、奇宝斋,还是雅宝、曼达拉、藏羚羊,这一系列的高、中、低档店铺,以及一些摆在街面上的小摊,都吸引着我们去光顾,且每每都留连忘返,要不是同伴们的催促,还不得逛个没完没了。

八廓街真是一块神奇的地方,在这里不仅可以买到各种新奇的纪念品,而且还可看到各种各样、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人们,在这里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与藏族以及其它族群的商人讨价还价的难得镜头……,在这里虽然可以体验到一些典型的藏族生活点滴,了解到一些当地的民俗风情,但鉴于时间的短促,笔者还是深感浮浅的很啊!若能在这里生活上一段时日,自当与现在不可同日而语了,但那种奢望,对我们这些匆匆过客来说,又是多么的遥遥无期或不可思议呀。

 

环大昭寺内中心的释迦牟尼佛殿一圈称为“囊廓”,环大昭寺外墙一圈称为“八廓”,大昭寺外辐射出的街道叫“八廓街”即八角街。以大昭寺为中心,将布达拉宫、药王山、小昭寺包括进来的一大圈称为“林廓”。这从内到外的三个环型,便是藏民们行转经仪式的路线, 对藏族人佛教信徒来说,这是一条转经的环形路,每天不在此转经,就像某种任务没有完成一样!

 

在大昭寺外围绕一圈则为“中圈”,即“八廓”,也就是现在古老而热闹的商业街--八廓街;围绕大昭寺、药王山、布达拉宫、小昭寺转上一圈,称为“外圈”——即“林廓”,而“林廓”的线路已环绕了拉萨城大半;好在这三条路除了内圈外,在拉萨的这一周时间里,我们都可以说绕过了好几遍了。

 

特别是八廓,在随后的几天里,我们差不多每天傍晚或清晨都要来这里转上一圈,八廓街上的店铺里的工艺品真是百看不厌,特别是那里的野牦牛头角的标本,很是让人心动,有好多次都动了购买的念头,但都因为运输方面的因素而放弃——最后也就只带回来些小小的纪念品而已。

 

虽然我们不是有意去转经,但却无意中也践行了佛家转经祁福的初衷或愿景;虽然囊廓离释迦牟尼佛最近,但我们并不是要求得其佑护或赐福,也就没有必要在其眼皮底下多显摆了。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