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大寒。
天地展开一幅清冷又静谧的画卷,正值晌午却仍然使阳光艰难地穿透过云层,洒下清微的光芒。凛冽的寒风呼啸着,吹过旷野,卷起地上的残雪和枯草,赤裸裸袒露出满目萧瑟的农田,宛若陷入了长眠的梦中了,又似乎蕴含着无与伦比的生机,只待春风拂面时,便会迸发出璀璨夺目的光芒。田野里正有一大一小两道身影,时而弯腰时而来回走动,纷着一身略显单薄的棉衣,脖颈上各挂着一条毛巾,许因多次擦拭汗水浸湿了些,在这样的日子里,片片上了霜结成了硬块。
“宜儿,冬令时节农作物不长,我们为何修整农田,又是积肥备肥,又是修缮保养农具呢?”
“林大哥,冬令时节农作物不长,可临了春,仍会生机勃勃,而今咱们这样做,是为了给农作物创造一个好的生长条件,以保证临了春是一片万物复苏的盛景。”
“引申为人呢?”
“林大哥,我们知晓农作物临了春会生长便以远瞻的目光而做出充足的准备。知晓农作物生长条件便以明确的计划而做出合理、合适的方案。知晓农作物的生长环境便以身体力行而做出必备的行动。知晓农作物在这些前提因素下会茁长成长便以满怀信心和希望的心而做出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我看到了,人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要有长远的眼光;要有周密且合理的计划;要有坚决且果决的行动力;要有一颗无论成败已尽我所能而无悔的一颗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
林莫文点了点头,“这是基于我们所知晓农作物结果的情况下,会得到如此道理。可作为人,往往对于前路茫茫丝毫望不穿,一眼看去是无数条分叉路口,又该作何选择和打算呢?”
潘宜拔出一根杂草攥在手里,站直了身子思索了片刻说道:“林大哥,就像咱们身前这一大片农田,农田是不知道人所赋予意义的一年四季的,它们只能感受到春天到了、环境适宜了,便会使农作物破土而出。它们所能做的呢?就是不断丰富自身的底蕴,还有等待。引申为人,做一件事情当时机未到时,做再多的挣扎都会是徒劳,但却不能真的低迷了下去,而是要不断反思、丰富自身思想和能力,只待时机一到,便会迸发出格外璀璨的光芒。”
林莫文嘴角含笑,满眼欣慰望着潘宜柔声说道:“咱们宜儿,一转眼真的长大了。”
潘宜抬手挠着后脑勺腼腆地笑着,许是不习惯林莫文如此夸赞,紧忙放开了眼光扫视着农田,试图找到一颗杂草好以转移注意力,好巧不巧,脚下三两步便有一颗,便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了上去。
“这娃娃……”
林莫文苦笑着摇头,正要矮下身子对付杂草,却听到田边一道呼唤。
“林大哥!”
二人回首望去。
“丽儿回来啦。”
“周丽姐姐!”
周丽攥着一封信走近来,笑着说:“林大哥,小宜。今个回到家一瞧,我娘正做着晌午饭,初一打听都去了田里,还说咱们南屿分田到户了,各家各户可是干劲十足,这真是好政策啊。便问我娘林大哥呢?我娘说许应在潘宜家的田里,我就紧忙赶了过来。”
林莫文笑着说:“性子开朗了不少呀,可见在大学里,这半年还不错吧?”
“林大哥。在大学里我认识了一位老师,叫束毅,是教思想政治的。头一回上课,讲到人有千面万相时,我把您给我们教的说给了他。莫名其妙在束老师的三言两语下,我竟成了思想政治课课代表,初时可把我吓得不轻,后来慢慢和同学老师打交道,也愈发的适应了来。”
“不错,不错!”
周丽浅浅地笑着,“对了林大哥。”说罢将手里攥着信递了出来,“这是束老师交代我让我交给您的,说是其上有三个问题想要请教您。”
林莫文伸手接过信封,疑惑道:“请教我?”
“林大哥,我把您给我娘说得那些话,讲给了束老师。您……会介意吗?”周丽眸光小心翼翼望着林莫文说着,语气愈加委婉了些。
林莫文洒然一笑,“怎么会介意?这是好事,说明啊,各个心里头有了一杆秤,知晓什么是合适的什么是糟粕的。这样啊在以后的实践中,一贯有自我坚定的思想。”
“太好啦!”
“周丽姐姐,大学好吗?”
“当然好啦小宜,到时候你上了大学就会知道了,要加油哦!”
“嗯!”
晌午一过,林莫文回到客栈简单对付了口饭菜,得了空闲坐了下来,望着手中的信封眸光布满了好奇,拆开了来,信上说道:
“尊敬的林先生您好:
我是一位思想政治老师,您与我虽未曾谋面,幸闻您之思想一二,不由得心生敬意,保有一颗与您探讨交流的心书写下了这一封信。
于当下时代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又因恢复高考制度不多久,教育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待解决,以我浅显的目光只看出了以下三点问题,若有不适宜词藻,望您斧正!
一:教育是否应该完全以就业和职业发展为导向,还是应该更注重培养人的全面素养和内在精神追求?
二:在教育中,知识的传授与智慧的启迪,哪个更为重要?
三:教育是否应当鼓励学生挑战权威和既定的知识体系?
以您之思想,是如何看待这三点问题的呢?三询教理,期待您的答复。
——束毅
(写于1979年1月15日)”
林莫文眸光定格于“三问”片刻,抽出一张信纸,提笔写道:
“尊敬的束毅老师您好:
首先很感谢您为我写信,您是教员我亦算作教员,同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理应互相探讨。
回答您的问题:
一:教育是否应该完全以就业和职业发展为导向,还是应该更注重培养人的全面素养和内在精神追求?
回答:首先,我们需要明白。教育不仅是教,还有育。以人之天性为本作教,育人之天性才作育。天性,泛指人先天具有的品质或性情,是与生俱来、未经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的本性。那么以后天教育说来,就是在人之天性上不断添砖加瓦,或是对于世界观的建造,又或是对于个人品德的塑造,更或是传授知识和思想认知种种一切,称作教育。那么每个时代人们所面临的教育是不大一样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发展和生存法则,随之教育的方向会存有偏差。基于此种情况,那么就有思想家和哲学家发声了,以最基本一套伦理道德为主线,来支撑起自古以来人们内心的真、善、美,以试图拉近各个时代教育发展方向的参差,并尝试将此纳入人之天性中去,往往在人类幼儿时期,便会开始传授所谓“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并尝试树立起人内心的真善美。代代相传,发展到咱们这一代,似乎早已刻在了骨子里了,并成了一套不言而喻、你知我知心知的体系观念。在基于这个基础上作教,便只会考虑社会、政策种种外界因素以求合理生存在当下时代了。回归主题,至于是否以就业和职业发展为导向,既然人要生存,这不免算作一种合理且合适的教育方向,毕竟社会产业链、国家政策链种种,是需要合理且合适的人才来推动和担当的。至于注重培养人的全面素养和内在精神追求,首先说全面素养,人常所说:‘德不配位’,便是基于这个人有了一定的社会身份和社会资源,也称作上述以就业和职业发展为导向之产生的结果。若是不培养人的全面素养,容易产生社会身份和自我思想道德不相匹配的情况。若教育仅仅是为了追求一种更好、更舒服的人生体验,也称作拥有良好的社会身份和资源。那么这个教育是浅显且华而不实的,是不具有思想传承性的。没了内里思想精神和素养的支撑,空凭专业的业务能力,在当下社会是可以创造一个优于自身生存的良好环境和体验的,但也仅仅是环境和体验。要知人是要交际和传承的,在没有全面素养的支撑下很容易崩塌甚至摧毁,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其次关于内心精神的追求,可以这样理解,泛指的是个体在内心深处所渴望和追寻的、超越物质层面的、与精神世界相关的目标、价值和意义。它可能包括对真、善、美的追求,对知识和智慧的渴望,对艺术和文化的热爱,对宗教和信仰的探索,对自我实现和个人成长的努力,以及对爱、友谊和人际关系的重视等。既然源于精神,自然是内心深处的思想映射,那么精神之追求,并不是空想理论。在基于当下社会生存时,或苦难或美好,在苦难时,精神追求可以化作源源不断且无与伦比之希冀,是会促进个体蓬勃发展且心向阳而生的。在美好时,精神追求会化作一朵朵绽放的花,为个体而喝彩,不免算作锦上添花。那么可以知道,在教育中,人不应该完全以就业和职业发展为导向,可以立这方面目标,当更应该丰盈自身的思想和全面素养,并在社会或崎岖或平坦的道路上,始终热爱自身精神之追求,并保有一颗积极向上且向阳而生的心。
二:在教育中,知识的传授与智慧的启迪,哪个更为重要?
回答:同样重要。知识的传授是基于大时代而存在的,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随着人文不断丰富,人所学习的知识面和认知面亦会随之而丰富多彩。知识中不仅有古往今来之智慧和思想,亦有古往今来之技能和认知,更有古往今来之实践和教训种种。此“知识”是极为磅礴且伟大的,在基于当下社会中,也是人立足社会生存之根本。“智慧”人往往为之赋予极高的评价和赞赏,有智慧的人许会被称作“先生”、“老师”种种。为何人类对于有智慧的人会赋予如此高的评价和赞赏呢?无非具有独到且远瞻的眼光,亦有大包容施恩天下的胸怀,更有想人之所想不到、忧人之所难忧的一颗欲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伟大贡献的心。所致,有智慧的人被人类所爱戴。在人类文明具有基础伦理道德的情况下,这当然排除个别以“智慧”胡作非为的人,这类人大体是称不上“智慧”的,只可沦为“智慧”之下的一种术,是上不得台面的。可以知道,人类对于“智慧”的追求是不曾止步的。放在实际社会生存中去看待“智慧”,是可以让自身思维思想拔高,也可以看到人所看不到之机遇,更能强有力的支撑自身“知识”的扩散和发扬。这二者,“知识”入个体的思维和思想中去,思维和思想的高低则由“智慧”来决定,“智慧”的高明与否,真切决定了“知识”是否具有一定的传承性和实用性。谓之缺一不可。
三:教育是否应当鼓励学生挑战权威和既定的知识体系?
回答: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所谓的“权威”和“既定”是需要依托大时代和国家政策从而合理存在的。老调重弹,既然是大时代和国家政策,就一定具有多面性和社会发展性。“人文”在其中起到关键性作用,以人为本,实事求是,也正是前不久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所提及。既然是人文社会,教育就一定适用于当下社会发展,却不是一成不变的。为何关于此问题,社会上会传出两种不同的声音?一批人认为该鼓励,其一出发点不仅是考虑了时代发展的局限性,也考虑了人类文明的突破和挑战性,优于当下社会发展或阻于当下社会发展,是需要实践的。另一点鼓励出发点,是为学生纷纷作为个体而存在,教育史是一部不断后翻的书,一页有一页的政策支持和人民之爱戴,新思想和新政策的产生,在实践中得到肯定,自然会浓墨重彩一笔,也称作一次伟大的革命。以往的经验,不仅在告诫学生本身,是要保有一颗敢于质疑的心,世界上任何理论都不是完全正确的。学生敢于质疑,便说明已经打破了传统之迷信观念,就像1978年5月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探讨,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这就是迈出了社会之进步的一大步。若是学生们总是以“权威”和“既定”为标准,不敢反驳,不敢质疑,那么就说明这个社会已经在走下坡路了。敢于质疑,敢于反驳,说明仍会迸发出更优于当下社会的发展政策和道路。一批人认为不鼓励,出发点无非内心已经接受且适应了当下社会的政策和教育体系,不愿打破内心好不容易所建立的世界观,毕竟思想的改革往往布满了心灵的痛苦,是难熬的。另一出发点,是认为当今的教育体系是古往今来智慧的精华之总合,认定了几千年的文明是不容置疑的。反而,越是这样想,思想和思维越是倒退了。时代发展不会越发展越古旧,只会蒸蒸日上,从而更合理且合适当今社会和政策之发展。所谓无论何种观点,都要基于社会实践,且一定要优于当下社会和国家之发展。
束毅老师,对于此三个问题,我的回答如上,期待您再次回信,好以深入的探讨交流,更期待您加以斧正!
——林莫文
(写于1979年大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