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汇演结束后,学校恢复了往日的平静,赵小娥和赵晓兰回到了枣林河村,丁雅惠也安下心来,在自己的学校日复一日学习了,但她们内心都在彼此怀念刚刚过去的美好时光。枣林河村设有一年级到六年级的班制,赵小娥她们也上小学五年级。
校长赵董才是本村一个很有学问的人,他通晓天文,下知地理,饱读诗书,懂得很多历史典故和唐宋诗词,对于书法也很擅长,写一手好字。村上有任何人家的红白喜事需要执笔写字,起草祷文或者结婚致词都让他过手,大家才觉得有分量和水平。赵董才校长在村民的心中,是一个“大文人”,是一个“神通”。
村长赵险财打心眼里,对于自己物色和提拔的小学校长,非常满意。乡上或者塬上的邻村有什么活动,村长定会带着赵董才出席,才感觉内心踏实和自豪。因为,赵董才是他们村的门面,能在关键的时候帮助他解决很多问题。随着赵董才的名气越来越大,他的一手好字在方圆百里也出了名。于是,乡上很多领导家里有红白喜事,必定也是让赵董才校长出面,现场送字或者写文什么的,才觉得面子上值。这两人一唱一和,配合得天衣无缝。一个有洞察世人内心欲望的能力,一个有赋予人们欲望的渊博才能。枣林河村的两个名人就是村长和校长,很多领导和其他村的村长、书记都知道,他们村有一个能察言观色的村长,也有一个能通晓古今的校长。
只可惜,他们都是较为传统和固执的人。
丁雅蕙在乡镇的中心小学,每天按部就班上下学,每当体育课的时候,她时常会在学校的操场上想起那两个姐妹。她对于自己给校长打小报告的事情,一直感到惊讶。为什么她要保护那两个姐妹,而且要告发男老师呢?她时常想自己就是孙悟空转世。电视剧《西游记》和《红楼梦》在盛播时对她影响很大。尤其是《西游记》,每年暑假的时候都会上演,她必看。但她看不懂《红楼梦》,可是对于《西游记》每一个情节都熟透了。她得意地想,自己要不是孙悟空转世,怎么会天不怕地不怕。在班上很多男生都怕她,甚至她倔强正直的性格,连有些老师都不喜欢,觉得她太较真了,也时常会因为老师出错而当面指正让老师下不来台。
幸好她有一张漂亮的脸蛋,修长的身材和灵巧的双手,她的学习也是拔尖的,要不然早就转学了吧。这天她鼓动几个同学一起骑车去枣林河村,看望自己的姐妹。星期天的早上,阳光明媚,好几个喜欢和她在一起的孩子们,骑着借来的自行车来到了枣林河村。
他们早就听说了枣林河村的繁荣和美丽,早就按捺不住狂喜,飞奔在每一个村的乡间小路上。去往枣林河村要穿过好几个村子,全程二十多里路,这些孩子也忒胆大,毫无顾忌,也不怕后果。
“听说那里有枣林河,还有玉放沟的小溪流,山上有很多野果子,田垄有各色的蔬菜,比咱们塬上的人生活滋润多了!”一个男同学骑着车,载着一个女同学说。
“那会不会是花果山的鲜果啊!如果要有的话,今天我们去摘些回去带给同学们显摆!”一个同学骑着车笑着说。
“哈哈,还孙悟空呢,要说是玉皇大帝都不能给你变出来呢!那么一个小小的山沟,那来的花果山的果子呢!再说孙悟空吃的果子可都是鲜果!”丁雅蕙这样说着,同学们都笑了。
风儿那么的温柔,鸟儿在天空自由的飞翔,空气中弥散着快乐的味道。他们的笑声很快穿越乡间小道,一路狂奔到枣林河村的坡顶。他们停下来,站在山顶俯视整个山沟,正直洋槐花开满了整个山涧,到处弥漫着洋槐花香甜的味道。在一片白色的花海中,牧羊人吆喝的声音在山涧悠远地传开,隐没在树丛中的羊群,一个个肥硕的身姿时隐时现。枣林河像一条银白色的巨龙围绕着山体环绕半径,人们看到了镶嵌在山体上的枣林河村,从东向西环绕凿出很多的窑洞。一层又一层错落有致的雕刻,浑然天成,别致凹凸,密密麻麻。眼力好点的人,站在山顶可以看到依稀有蚂蚁大小的人出入,也不知道他们在自家的窑洞吃饭、睡觉还是摘菜。枣林河周围的田埂一块一块,像画家笔下的田园风光,红一片白一片,绿一片灰一片,风光宜人。看着这美丽的景色,同学们都在山顶大声地呼喊,叫嚷,回应他们的是山对面的回声,在空中回荡。满山的蜜蜂、蝴蝶和鸟儿,都被这呼喊声惊得四处飞散。
他们起初不敢在盘山路上往下飞奔,这是他们第一次面对如此高难度的盘山路。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项恐惧而很难完成的挑战,但不知道是谁怂恿和唆使他们,根本不要命的节奏,一个个往下冲。风力在飞奔的过程中,达到了一定的速度,冲击着他们年幼的身体,他们的头发被吹起,衣服被风撩起,可他们完全不顾任何后果在盘山路上回旋。从起初的胆战心惊,到一路的高歌猛进,仿佛路边的小松鼠都在为他们歌唱,山羊也被这带风的一群少年吸引。山涧、河流、花儿、窑洞,他们来了!山下的人也越来越高大!
他们绕过一道道盘旋的山路,自行车因为惯性,几乎失控的样子,终于,他们用脚逼停了车子,都下来转为走路了。为了安全,他们从羊肠小道走下山,竟然发现很多已经结果的杏子。于是,他们都停下来摘杏吃,一颗接着一颗的山杏,挂满了树枝,硕果累累。站在树下,唾手可得,一个个呲牙咧嘴地敞开笑着,闹着,吃着......直到口袋再也装不下了,他们继续往山下走。沿路他们看到放牛娃躺在树杈上惬意地睡觉,听着满山花语和树木的交流,还有各种生物链上的动物如飞禽走兽等发出的另类声音。也许,这里的语言只有那些常年穿梭在花海丛林中的牧羊人、放牛娃,才可以听懂它们的语言吧。
“赵小娥、赵晓兰,你们在哪儿?我是丁雅蕙!”眼看着翻过了几道山沟,他们终于剩下最后一个山峰,站在山顶上叫喊着好朋友的名字。他们听到了牛羊地喊叫和来自山对面的回声,那回声很大很响,声音一直回荡了很久很久,才逐渐淡去。
同学们一起喊着她们的名字,所有人喊出去的声音都在对面的山上,传回来了各自的回声。他们笑着,打闹着,很快到达山脚,枣林河就在他们面前了。看到一高一低的桥,高的是牛拉车、拖拉机可以通过的宽桥;低桥是仅人行才可通往对面的人工桥。看到几个孩子坐在小桥上,把脚丫子放在河水里,很是悠闲的样子。他们也顾不得那么多了,脱了鞋子,装模作样坐在几个木头垒砌的小桥上,洗脸,洗脚......凉快多了。
清幽幽的河水,可以看到小鱼飞快地游动。水声潺潺,深水处浪涛拍打着礁石,撞击着河岸。看到孩子们去捉虾,捞螃蟹,本想一起去看热闹,可是雅蕙让大家推着车子从大桥上通过,去找赵小娥她们。
进入村子,一股股牛粪、羊粪混合的草屎味袭来,各家各户的门口都有牛、羊圈,里面或多或少都有几头牛、羊,有些羊圈还有几十头山羊,乌压压一片羊头挤过来,看着路过的陌生人。看到这么多家畜,同学们惊讶极了,这里的人们,怎么可以养这么多的家畜,还有兔子窝里的小白兔,猪圈里的大肥猪......
“赵小娥她们是不是正在猪圈喂猪啊!”一个同学说。
“哈哈,她们细皮嫩肉的,怎么会干这种粗活呢?”丁雅蕙说。
“这里人们的生活,简直是太有趣了!和咱们塬上普遍的干旱,缺粮少水比较,这是简直是人间福地啊!”有同学说。
“是呀,你看看这田间地头,沟渠里的水是引流枣林河的水,这沟渠的水灌溉菜地、果园,有了水的滋润这蔬菜瓜果长势能不好吗?咱们村,人们都拉着架子车从村东头的大井买一大桶水,再一勺勺地浇给禾苗,遇到干旱天气,吃的水都紧张,井里时常出不了新鲜的水,那有多余的水浇地呀!真是天壤之别啊。”一个男同学说。
说话间,他们穿着红红绿绿的衣服,推着村子里少有的自行车,进到了人们的视野中。因为都是台阶路,村里的人是不大买自行车的,买的自行车也是推到塬上才能骑,在山沟本身就不方便,但也不妨碍钱多的人家备一辆自行车。
“这些孩子是哪的?看着挺洋气的!”一个妇女说。
“可能是塬上来的吧,绝对不是附近山沟的,你看他们穿得很花哨就知道了,沟里娃穿得都土里土气的!”另一个女人说。
正说着,一辆拖拉机顺着村子里的大路开出来,在台阶路口停下来。几个人推着离开台阶路,又在平坦的地方开过去。大概是要过河开到山外面去。他们看到车上满载捆好的蔬菜,兴许是出去赶集。
“婶婶,您好!您知道赵小娥、赵晓兰家在哪?”丁雅蕙问坐在门口说话,拉着针线活的其中一个妇女。
“从这台阶上下去,沿着大路走上几家,第二层窑洞的第十家就是赵小娥家。那赵晓兰家要从我们这台阶上去,在第三层窑洞沿着大路在第六家。”她们把各家各户记得这么清楚,实在太不可思议了,引得同学们面面相觑,直呼厉害。
“婶婶,您真是太厉害了,竟然知道的这么详细。”丁雅蕙好奇地说。
“总共就这百十户人家,谁家什么底细不知道啊!姑娘,你们是她们的同学们吗?以前没见过啊?”那个女人问。
“我们是一块在乡镇表演节目的时候结识的好姐妹,今天我们几个专门来看她们的。”她大声说着,大家一起向下走。
来到赵小娥家,她正好从田里回来,手里拎着一篮子黄瓜、西红柿和小黄果。可能是在沟渠的水里洗过的,篮子还在滴水。看到家门口多了几辆自行车,院子里有陌生人说话的声音,她急忙走回家,看到院子的桑椹树下,围绕着坐了几个孩子,他们都在品尝摘的桑果。
“丁雅蕙!是你吗?”赵小娥惊奇地看着丁雅蕙,像做梦一般,她放下手里的篮子,飞奔到她身边,抱紧她。
“赵小娥,我可见到你了,想死我了!”丁雅蕙兴奋地说。
她们一边说话,一边拉着同学们在院子的石桌旁坐下来。母亲李玉芹这时又端出来新鲜的苹果和西红柿让大家吃。看到自己的家里第一次来了这么多外面的小客人,家长很是高兴。赵小娥更是没有想到,自己这一辈子还能再见到丁雅蕙,这是她在梦中才有的情景。她把自己刚才从菜地里摘的黄瓜等拿出来给同学们吃。孩子们从来没有吃菜像吃水果一样洒脱,很是开心。他们在塬上的村子,各家各户因为没有河水滋润,蔬菜很难丰收,时常去集上买着吃,大人们都舍不得吃,那有这么奢侈品,可以随便大口大口吃着西红柿和黄瓜。
赵小娥和丁雅蕙一肚子的话,说个没完,吃饱喝足之后,他们一起去上坡找到了正在家里喂小白兔的赵晓兰。三个人相聚在一起,他们无比高兴。他们带着同学们来到河边戏耍,还去小溪边看到了飞流的瀑布,在瀑布下面捞漂亮的石头......
后来,在大人地喊叫声中他们回到赵小娥家,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饭,然后依依不舍的在大人和她们两人地目送下,过了河,就分别了。临走时他们还带了不少的蔬菜和水果,对今天的旅程和外出相当满意,这里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