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罗鸣的头像

罗鸣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07/10
分享
《抗日英雄赵一曼》连载

第一章 挑战传统的端女儿 (1)

1、聪慧任性的女孩

天资聪颖个性倔强,挑战传统女子不缠足;大姐夫成了人生导师,引导她向着光明前行;新文化启迪新思想,帮助妇女追求自由解放……

1905年10月25日,夜。李家大院。

蓝明福十月怀胎临产了。她躺在床上,艰难而又幸福地等待着一个新生命的到来。在梦中,她看见一只美丽的喜鹊,飞落在自家院坝的那棵桢楠树上。

蓝明福的丈夫李鸿绪,在妻子的产床前,焦急地来回踱步。

“呀呀呀——”一只喜鹊“呀呀”叫着落地了。

李家又喜得一千金小姐。李鸿绪是个有文化的人,他就给新出生的7女取名端女儿,大名李坤泰,学名李淑宁(后来曾用李一超、赵一曼等名字)。

俗话说:“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李鸿绪尽管已生育五女一男,但见如此可爱的“喜鹊”降生,仍然疼爱有加,视端女儿为掌上明珠。

李家共养育了6个女儿、2个儿子。端女儿在家里排行老七,是家里的小幺女。虽然是个闺女,但她从小天生丽质,模样俊俏,能说会道,惹人喜爱。在家人的宠爱下,她养成了任性而骄傲的性格。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家里有了这样的规矩:来了客人,递烟送茶都成了端女儿的事。而客人送的礼物,也是由她来分配。她小小年纪,聪明好学又伶牙俐齿,常常语出惊人,惹父母又爱又疼。

李家大院建在伯阳嘴,这里属于川南丘陵向山区过渡地带,蜿蜒起伏的山峦,山势并不高。但要爬上山顶,也挺费力。山上长满了苍绿青翠的树林。一笼一笼的竹林,一排一排的香樟树,到了冬天,山上也仍然是青翠的。

山下,有一条静静流淌的石头河。水墨绿墨绿的,清晰地可以看见河水中的石头。河水掩映在翠绿的竹林里。摸鱼、捉虾、捡贝壳、捉蝴蝶、逮蚱蜢……这里有各种好吃的、好玩的。这里曾是端女儿和小伙伴的乐园。

红的土、绿的山。河绕山、溪绕嘴。山川秀丽,风景优美。

当地人以种田为生,但起伏的山势注定了种地的艰辛,只能依照地势起伏,山底的凹地种点小菜,山间的平坝种庄稼。

四川自古就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说法。伯阳嘴的山路18弯,正好印证了这句话。从这里出去就只能靠脚走路,若想进一趟城就更难了!

伯阳嘴李家大院,像一个雄伟庞大的城堡。房子依山傍水,建在高高的半山腰上。通往房子的路是一级一级的青石板路,顺着山势而上。路整体呈“Y”字形,接官道是一条直道,到半中央分成两条,左右各有一条,左边的路有一个“Z”字形的拐弯,走几步就直达大门。大门的门槛和门轴都是石头,上面雕着精致的图纹,而最多的是波浪纹。

进得大门是一个小小的平台,斜着再走几步楼梯,就跃上了一层,迎面而来的是一个大大的场坝,正对场坝的是三间堂屋。堂屋的左右都是厢房。堂屋的门窗,木质结构,工艺精湛。窗棂和高墙都是田字格。窗子的形状是长方形,上面加一个尖顶,尖顶和长方形之间是一朵雕刻很精美、由一片片的花瓣组成一朵绽放的木花,有点像牡丹。

李家大院是两层建筑,上层是客厅客房。下层则是主人房。房子以堂屋为中心,成半包围结构。这样的大宅院,在当地算是鹤立鸡群,十分显赫耀眼。站在场坝,举目望去,能够将周围的景色尽收眼底。

端女儿的闺房就在下层的右首。闺房外面栽着一丛丛芭蕉树。小小的端女儿,从小就静听窗外雨打芭蕉和竹叶的声音。这些特别的生活环境,让小小的她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美丽的憧憬,对未来的世界产生了无限遐想。

房屋的背面是山。李家宅子依山而建,坐落在半山腰上。为了防止山体滑坡,山脚全部用石头砌起来,层次分明、十分精致。

堂屋的背面有一个贡台,用于屠宰猪羊。每年的冬天,都要在这宰杀猪羊祭祀祖宗,热热闹闹过节庆。顺着墙角过去,有一棵大大的、茂盛的桢楠树,树干笔直,秀丽挺拔,直插云霄。这棵桢楠据说是端女儿种下的,见证着李家的兴衰。

从屋后面的小道,就可以直接上到山巅。而喜欢读书的端女儿常常躲在山上树林里的石头上读书。

李家在当地是个显赫的家族。家庭殷实,乡下有良田沃地,城里有商行店铺。李鸿绪在清末的时候,是一个捐监生。监生,是国子监学生的简称。明清两代都把国子监作为最高学府。按规定,只有贡生或荫生才有资格入监学习。所谓贡生就是通过科举考试入监学习的人;所谓荫生,就是依靠父祖的官位取得入监资格的官僚子弟。当然,监生还有一条通道,即可以用钱捐到入监学习的资格,这种监生,通称例监,也称为捐监或捐监生。因而,他在当地是文化最高的人了。

李鸿绪后来自学中医,免费为乡亲看病,深得乡邻的信赖。他思想还算开明,看病分文不收,但乡亲们总把家里最值钱的东西送给他,感谢他看病治病之恩。端女儿的母亲蓝明福是个传统的家庭妇女,谨遵封建礼教,相夫教子,一切谨听夫君吩咐。父母都深爱这个幺女。富足的家庭条件,为端女儿成长奠定了基础。

端女儿8岁时,看见同族一个个男孩子都坐在私塾里读书求知,就天天缠着父母、要求像男孩子一样到学堂去读书。父母见女儿聪明伶俐,就决定打破“家规”,把她送进了李家私塾读书。

私塾里教的是《三字经》。只要端女儿学过的,别人随便提哪一句,她都能背出来,记忆超群,过目不忘,功课比普通男生都好。这令老师和同学们更觉惊奇、交口赞赏。可是,她不爱写字,书都读烂了,书上的字会写的不多。

端女儿有一颗好奇的童心,喜欢带着各种各样的小玩意去上学。一条吃桑叶的春蚕,几只色彩斑斓的蝴蝶,爱唱歌的蝈蝈,爱蹦跳的蟋蟀。而同学,甚至教书老先生,都成了她淘气任性时捉弄的对象。

川南的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在和煦的春风吹拂下,金色的油菜花,像人类的魔法师,在一个又一个山头,勾勒出一幅幅美丽的山水画。勤劳的燕子飞来了,又开始在房檐屋下做窝,啾啾的鸣叫声似是故人归来。空气中仿佛都是馥郁的油菜花香、沁人心脾的青草香,甜甜的,好闻的味道。

李家祠堂里,春光透过雕花的窗棂,从天顶照进祠堂,让人享受着明媚的春光。坐在祠堂里的十几个孩子正在描红。他们中大的十三四岁,小的只有五六岁。他们有的歪坐在板凳上,有的拿着笔对着描红发呆,有的双手捂着小玩意玩得津津有味……

李老先生敲敲烟袋走下座位,背起手在学生间巡视,看看大家的作业,顺便指导一下。古灵精怪的端女儿猛然抬起头,问:“先生,我们写的这个百家姓,为什么姓赵的是第一个呢?”

李老先生可没料到学生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他摸着自己长长的胡子,沉吟了一会儿说:“这是先人定下的,赵姓乃天下第一姓。”

端女儿睁着一双水灵灵的眼睛说:“那我也要改姓赵。”

李老先生用烟杆敲了敲书桌,大声地说:“胡说!祖宗之姓,岂可改得!小小孩童,懂什么?”

端女儿吓得吐了吐舌头。但脑海中对这个问题仍然百思不得其解。在课堂上,她常常问些稀奇古怪的问题,见多识广的老先生也没办法回答。但老先生私底下夸她“聪明绝顶,记忆过人,将来了不得。”

放学后,以班上大高个李狗蛋为首,几个男生围住端女儿。端女儿个子不高,狗蛋伸手就把她头上的绢带扯散了。其他的男孩则来抢她的书。

“你们要干什么?”小女孩声色俱厉地叫道。

“端女儿,读啥子书哦?迟早都要嫁人的,学习再好也只是别人的媳妇。”几个男孩子都对着她翻白眼,伸舌头。

端女儿抿着嘴,瞪着又大又亮的眼睛,紧紧地抱着书袋子:“你们不要欺负人!欺负一个女子算什么本事?哪个说读书没得用,我偏要读,我不但要上小学、中学,若有可能的话,今后我还要读大学,还要到外国去留洋(留学)!”

狗蛋趁端女儿说话的工夫,猛然敲了一下她的头,又像捅了马蜂窝一样飞也似地跑开了。其他男孩子见状,一哄而散。

“狗蛋,你不要跑。你欺负我一个女娃子像什么话?有种,你就不跑,让我打回来。说就说嘛,干嘛打人?没有理,恼羞成怒才打人!”端女儿在后面紧紧地追着……

“端女儿——端女儿——”从远处传来阵阵呼喊的声音。

端女儿停下了脚步,眼瞅着几个男同学跑远了。她内心升腾起勇气,小脸蛋上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然后,她抬起一只小手,拂了拂额前飘飞的刘海儿,一股脑重新扎紧了绢带,向着来人跑去:“惠嫂!”

“又和同学打架了?”惠嫂是从小服侍端女儿的奶妈。她爱怜地端详着端女儿,伸手理了理她的头发,转身带着她回家了……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