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8月12日,出生于湖北武昌。祖籍江苏武进。
1913年考入私立武昌中华大学预科。曾在《新青年》《端风》《青年进步》《东方杂志》等刊物发表大量文章,宣传新思想、新文化。
1917年10月在该校学生中发起组织进步社团互助社。
1918年于武昌中华大学毕业,后任该校附中教务主任。
1919年五四运动时,为武汉爱国学生运动主要领导人,带领互助社等青年团体以实际行动声援北京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同年10月,加入少年中国学会。之后在武昌创办利群书社和《互助》《武汉星期评论》《我们的》等进步刊物。
1920年春,由信奉改良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转变为信仰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学说,接受唯物史观。
1921年7月,领导建立共存社。同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不久,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1年秋,到川南师范学校任教;1922年5月,在川南师范组织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1923年初,在成都高等师范学校任教,传播马克思主义。
1923年夏调上海,任青年团中央执行委员兼宣传部长,创办团中央机关刊物《中国青年》并任主编,同时兼任上海大学教授和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宣传部秘书,负责编辑《新建设》月刊。
1925年5月,因日本人枪杀中国工人顾正红,中共中央决定5月30日组织上海市民举行游行示威,任总指挥;五卅惨案发生后,与陈独秀、蔡和森、瞿秋白等制定在全国组织反帝运动的总方针,参与领导五卅运动。
1926年1月,赴广州出席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后任黄埔军校政治总教官及军校中共党团领导成员,兼任中共广东区委青年部部长、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教员。
1927年初,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政治主任教官。5月,出席中共第五次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委员。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与毛泽东等团结国民党左派联名发出讨蒋通电。5月中旬,夏斗寅叛变,恽任中央独立师党代表,协助叶挺部击退夏部进犯,保卫武汉。同年7月23日,赴九江参加筹划南昌起义;30日抵南昌,任中共前敌委员会委员。8月5日,随起义军南征;部队在广东潮汕遭挫,乘船去香港。12月,与张太雷等领导了广州起义,任广州苏维埃政府秘书长,主编广东省委机关刊物《红旗周刊》;起义失败后,再转香港,担任广东省委委员,从事地下斗争。
1928年7月,中共六大以后赴上海,先后担任中共中央组织部秘书长、宣传部秘书长,党刊《红旗》主编.
1929年6月,在党的六届二中全会上被补选为中央委员。
1930年4月,因反对李立三的“左”倾错误而受打击,后调任上海沪东区行动委员会书记。
1930年5月6日,在怡和纱厂与地下党接头时被捕。
1931年4月29日,在南京监狱中遭杀害,时年36岁。
本部传记文学,由国家新闻出版署2018年12月19日发文国新出审[2018]1024号批准出版,并将样书送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
花山文艺出版社2023年1月第1版;2023年4月第2次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