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章 “三本真经”带领乡亲奔小康
——记数十年“红旗不倒”的村支书张国忠
茌平县小杨屯村很小,只有101户,403口人。可几十年来,小杨屯村在各个时期都是模范,更获得了无数荣誉: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镇……这个小村甚至被人们称为鲁西北的一颗明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而这一切都与村子的带头人——村支书张国忠紧密相关。
早在1961年,张国忠就开始带领乡亲们修沟渠,建公路,将“十二连洼”的红土地变成了优质高产的黄土地。1964年,该村每年就能够向国家交纳17万斤公粮,此后粮棉生产一直遥遥领先,不仅村民们吃上了饱饭,而且该村也成为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
笔者面前的全国劳模张国忠,身穿干净的中山装,脚蹬蒙尘的老布鞋,声音洪亮,一开口说话,让笔者颇为吃惊,这位文化程度不高的基层村支书竟然出口成章。“吃亏能加强团结,吃亏能发展经济,吃亏能够创新,吃亏能培养新人”,以及“当干部必须能吃亏,能吃亏才会有权威;当干部坚持长吃亏,百姓中才有好口碑”,这是张国忠的“吃亏经”中最经典的两句话。其实,他长期担任村支书的经历就是一部不断吃亏的历史。
讲起张国忠吃亏的事,小杨屯的每位村民都能如数家珍。1956年,张国忠任五个村合并后的高级社社长,当时有一批转干指标,他排在第一名。回忆当时的情形,他说:“在小杨屯还没干出啥名堂,自己屁股一拍就走了,啥也没留下,心里愧得慌,结果就把指标让出去了。”1964年,张国忠任村支书的同时,又在信用社兼职,信用社有一个转干指标给了他。他说:“小杨屯正在治旱治涝拔穷根的节骨眼上,我一走群众不就松了劲?”当时,他干脆把转干表格让大伙当卷烟纸抽了。1978年,县委换届,上级确定他担任负责农业的县委副书记,结果张国忠还是不走,他说:“小杨屯这片土地才是我的根,它跟俺牵着筋连着肉哩!”他的子女有多次进城当工人的机会,他都以自己当村支书不能“沾光”为由,最终把指标让给了别人。
在张国忠的带动下,小杨屯的村干部人人肯吃亏。村党支部副书记刘长城曾承包了16亩地,一年可以带来2万多元的收入,1998年村里鸭场经营需要地,他毅然退掉承包地,只挣那每月不到300元的工资,直到现在年薪还不到2万元。村党支部副书记周桂香考上了镇里的公务员,可是看到村里的工作还离不开她,便决定留下来。
张国忠的“吃亏经”带出了一帮能吃亏的干部,一帮能吃亏的干部在最基层树立起一座共产党员形象的丰碑。
几十年来,小杨屯村的干部特别是张国忠做到了“四个没有”:当干部几十年,上北京下深圳没有从集体拿过一分钱;当干部几十年,家里来人来客,没有从集体报过一分钱;当干部几十年,班子成员没有用公款喝过一次酒;当干部几十年,没有一个干部掉了队。
笔者问为什么几十年来能够做到“四个没有”,张国忠的回答是要重视学习,而且要持之以恒,几十年来,村里每月三次党员学习从未间断过。他说:“不学习就不能提高,不学习就没有方向。”他还说,“光学不干,那是白瞎。”因此,他认为学习贵在理论结合实际,每次学习的结果都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中。最后,他归结到一句话:培养学习型党员,建设学习型支部,一直是小杨屯村党支部追求的目标。这也是张国忠手中的另一本真经,即“学习经”。
事实上,党支部一班人的学习带动了普通党员的学习,进而又带动了群众尤其是青年人的学习。如今,每到夜晚和礼拜天,在村科技文化楼的图书馆、微机室、阅览室都是座无虚席,学习已经成为小杨屯人的自发行为。
当了几十年村支书,张国忠也学了几十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张国忠通过学习中央文件,带领全村搞起了立体种植。为了学习种植技术,他一次次到外地取经,到中国农科院和省农科院拜师,成了“科技种田迷”。党的十四大之后,为了给村民再找一条致富路,张国忠又学起养鸭,在专家的指导下,他总结出来一个“养鸭经”:不断水,不断食,不断电,不断人,喂18斤料,长四五斤沉。这个简单易记的“养鸭经”已在村里被广为应用,而且还成立了小杨屯鸭业集团总公司,如今年加工能力达到1800万只,产值超过3.2亿元。
对于村集体的经济发展,张国忠认为:“当村干部就要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只有村民手里有了钱,村干部才会不作难。”他还说,“集体有了钱,才能更好地为村民服务,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他的“发展经”看似简单,却道出了小杨屯村红旗数十年不倒,以及从“要饭村”发展到如今人均纯收入1.7万元“富裕村”的深层原因。可以说,正是因为小杨屯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同步推进,才最终形成了风清气顺、和谐幸福的结果。
在张国忠倡导并以身作则的“三本真经”——吃亏经、学习经、发展经的推动下,如今的小杨屯村已经有了大发展,村民享受着“五免一补”,村里还盖起了公寓,120平方米的房子,村民交6万元就能住进去。用张国忠的话说就是:村民就地变成了市民,农业就地变成了工业,农村就地变成了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