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安童深明大义
拜住接受皇帝的命令,回到家乡祭祀他的祖父安童,追忆安童的丰功伟绩,为他的祖父安童树立忠宪王墓碑。安童是元朝开国元勋木华黎的四世孙,霸突鲁的长子。中统初年,元世祖忽必烈追忆和封赏元勋,召安童进入皇宫,担任怯薛卫队长,那时他年方十三岁,地位在百官之上。
安童的母亲弘吉剌氏是昭睿皇后的姐妹,她们经常在宫廷中走动,对宫廷情况了如指掌。元世祖忽必烈有一天向她提起安童的事,她对元世祖忽必烈说:“安童虽然年幼,却是朝廷的重器,朝廷的宝贝,将来必有大用。”
元世祖忽必烈疑惑不解,询问她说:“你怎么知道安童是朝廷的重器和宝贝?”弘吉剌氏回答说:“他每天退朝都要与老成人说话,从未欺负一个年少的人,我因此知道他将来必有大用。”元世祖忽必烈听了异常高兴,把安童的名字牢牢地记在了心上,时刻注意着安童言行和动态。
中统四年,阿里不哥伙同党羽发动叛乱,事件败露后被逮捕了一千余人,在即将被元世祖忽必烈就地正法的时候,安童是卫队长,站在旁边侍候皇帝,皇帝询问他说:“我想把他们全部处死,你看何如?”
安童回答说:“这些人都是各为其主,身不由己,现在遭遇大难,就以私怨杀人,怎能让人信服,怎能让更多的人归附朝廷呢?”元世祖忽必烈听了大吃一惊,赞叹说:“没想到你这么年少,就说出这样老成的话语?你所说的话正符合我的心意。”因此更加重视安童的建议。
至元二年秋天的八月,安童被提升为光禄大夫、中书右丞相,增加食邑至四千户,让四千户人成为他的家奴。安童却推辞说:“目前虽然平定了东西北三方国土,但是江南还没有归附。我现在正当年少有为的时候,如果让我担当重任,担心四方民众不服,产生轻慢朝廷的心思。”
元世祖忽必烈对安童的深明大义,深为感动,过一段时间,皇帝对安童说:“我已经考虑成熟了,再以没有人能超过你了。”那年冬天的十月,元世祖忽必烈召见许衡,下令许衡进入皇宫参与处理中央政府的大事,许衡却以患病推辞。
安童亲自到许衡居住的宾馆里,侍候许衡,与许衡说了许多话。许衡返回后,安童对许衡十分想念,久久不能忘怀,安童对人真诚,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安童在元朝历史上发挥过重要的作用。1259年,霸突鲁统领蒙古大军跟随忽必烈攻打宋国。元宪宗蒙哥死后,忽必烈得到报告,阿里不哥密度策划,夺取汗位,忽必烈得知消息,急忙鄂州前线返回北方,留霸突鲁总理军政事务,与从云南北上的兀良合台军会合后,这支军队就成为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位的基本力量。在此之前,忽必烈曾与霸突鲁讨论地形地势的重要,霸突鲁建议选择燕京为国都,可见他早就有立国中原汉地的意图。
安童既是勋臣之后,又与元世祖忽必烈有椒房之亲,中统初就担任了怯薛长,皇宫卫队长,当时他年仅13岁。他的母亲进行皇宫拜见皇后时,曾在元世祖忽必烈面前称赞安童,虽然年少而有辅国之才,因为他常与大人讨论国事,少年老成,很有见地和才能。
中统四年,即1263年,元世祖忽必烈战胜阿里不哥,查获和逮捕了他的党羽千余人,想全部杀害,元世祖忽必烈向询问安童对策,安童回答说:“两位主人争国事,他们哪里知道有皇上?况且国家刚刚建立,如果不向民众推行浩大的恩典,因为私怨而诛杀无罪的人,社会局势怎能安定?”当时世祖与阿里不哥争夺皇位,都是拖雷的长子、宪宗的亲弟弟,本来就没有正统与叛逆的区别,对方在法理上并没有罪过,而且阿里不哥还没有归降,正需要以宽大的政策招抚他的支持者。因此世祖忽必烈很赞赏他的意见,对他才16岁就有如此老成的见识感到十分惊异。
至元二年,即1265年,安童出任中书右丞相。当时史天泽从中统二年起一直任右相,但在李璮叛乱后,元世祖忽必烈对汉人的世袭权力相很是怀疑和猜忌。这一年他视察上都的时候,召见安童推荐的谋士崔斌,皇帝向征询意见说:“为了治理国家的大事,今天应该首先施行什么国策为好”,崔斌答回答说,可以任用贤明的丞相,并推举安童、史天泽,认为他们可以担任丞相。
元世祖忽必烈正在沉默,犹豫不决的时候,崔斌又报告说:“皇上岂能因为我的职位低下,认为我举荐的人不合格,因而有所疑惑吗?今天你身边的官员都在此,请接受我们的意见,请皇上裁处。”元世祖忽必烈立即回答说:“我现在就颁布命令任命安童为丞相,可以吗?”当时官位听了都十分激动,欢呼万岁,欣然赞同。
这时安童只有18岁,他谦逊地推辞说宋朝占据着江南,如果任命我为丞相,恐怕会让其各方的人笑话,使得宋朝人轻视我们。元世祖忽必烈对他说:“我已经经过深思熟虑了,没有人能超过你的才能,你就不必再推辞了。”就任命安童丞相。元世祖忽必烈亲自任命宫廷卫队怯薛长安童出任首相是经过周密考虑的,史天泽虽仍然担任右丞相,但是他的地位在安童之下。
安童担任丞相后,立即提出报告,请求燕王真金负责中书省事务,又提请邀请许衡进入朝廷,他亲自到宾馆去拜访许衡,谦虚地向他请教,他对许衡十分佩服。于是元世祖忽必烈下令请许衡进入中央机关参与处理政事,皇上当面对许衡说:“安童毕竟年幼,也没有经历过多少大事,缺乏处理行政事务的经验,你要谨慎小心地辅导他。你有好的想法,要先告诉安童,然后再告诉我,我将听从你的建议,择善而从。”
元世祖忽必烈显然有意在培养熟悉和练达中原政务的蒙古大臣来主持行政事务,以免权力旁落。当时右、左丞相共有五个人,即安童、史天泽、忽都察儿、耶律铸、伯颜。
至元四年,安童报告说:“今天丞相共有五人之多,朝廷历来都没有这种先例,我们经过商议后决定准备设置二人作为丞相,我们承蒙三位大推荐,我一定服从皇上的任命。”皇帝下令任命安童为首席丞相,史天泽第二丞相,其余蒙古、汉人参与任用,人员数量不能过多。于是忽都察儿、耶律铸降级担任平章政事,伯颜降级担任右丞相。
安童又向皇上提出报告说,应该任用老成的人,如姚枢等人,参与处理中书省事务,皇帝颁布命令准许了安童的任命。姚枢、许衡等汉族儒臣,原来是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前就已征召和聘用的官员,和世袭的势力也没有关系,他们都主张实行儒家的治国方针,安童在他们的帮助下继续奉行采用汉法的政策。
至元八年,陕西省大臣也速迭儿建议说,由于饥荒盛行,饥馑遍地,盗贼横行,如果不处死一二人,无法惩前毖后,警告世人。让中书省讨论这件事的可行性。安童报告说:“如果不分轻重,凡是强盗和偷窃都被处死,那样显然很不恰当,处死罪犯,必须详查和审理后才能决定,不可草率从事,草菅人命。”皇帝听从安童的建议。
至元十二年七月,皇帝下令提拔安童担任行中书省枢密院事,跟随太子北平王,外出镇守极边,他不辱使命,忠心耿耿,在艰苦的边关守卫了十年。
安童至西北边后,发兵讨伐窝阔台后王,大名王禾忽,又因分配给养不公,引起各位王爷的不满。至元十三年,从那木罕戍边的元宪宗蒙哥的子昔里吉发动叛乱,劫持了那木罕和安童,将安童送到海都那里拘禁了起来。海都对拖雷家族的内争采取观望态度,对安童十分优待,授予他的官职,直到至元二十年才将安童遣还朝廷,二十一年,安童回到了元朝宫廷。
安童回朝后,和礼霍孙担任右丞相。自从阿合马被诛杀处死后,由于事件敏感,朝廷大臣们都忌讳说财利之类的事务,不符合元世祖忽必烈力图增加财政收入的要求。总制院使桑哥推荐卢世荣说,卢世荣有才能办法多,他让国家富裕而不损害民众的利益。二十一年十一月,皇帝下令和礼霍孙等中书省官与卢世荣在朝廷展开辩论,卢世荣所谈论当时国家面临的重要事务,卢世荣胸有成竹,说得头头是道,辩论获得了胜利,于是元世祖忽必烈罢免了和礼霍孙等人,重新任命安童为中书右丞相,以卢世荣为右丞相。
至元二十一年三月,安童跟随从北平王回到了京城,由于犯罪,在京城等待判决,皇帝忽必烈召见他,对他表示慰劳。安童跪在地上,一边向皇帝磕头,一边感激皇帝说:“我遵照朝廷命令出使北方外地,犯下了大错,严重影响了皇帝的圣德和声威,真是罪该万死!”他被皇帝挽留在寝殿里,交谈到四鼓时才出皇宫,返回家里。
至元二十三年的夏天,中书省提请任命漕司各位官员的姓名,元世祖忽必烈对安童说:“朝廷中平章、右丞之类的重要职务,我当亲自挑选任命。其余的职务由你任意挑选,我完全相信你。”
安童报告说:“我听说皇上要倚靠身边的卫士作为耳目,我承蒙皇上的厚爱,获得任用,但是这是不合法的。还是按照朝廷法规,根据罪行的轻重,请皇上裁处吧。今天的朝廷里,许多亲近皇帝的官员寻找机会,结党营私,安插亲信,说某人做某官、某人居某职,草拟好名单上报,提请中书省任命。我认为任命官员,应该制定相应的法规,让人无机可乘,我们如果废除规定不执行,如果有人结党营私,请皇上予以详细审察,予以裁决。”
元世祖忽必烈说:“你说得很对。今后如果有类似事件,一定否决,不予施行。有妄自报告的人,立即上报。”
安童对世荣的各项改革措施最初持赞成态度,如整治钱钞的法案,让民众自由买卖金银;停止征收各处的贩卖竹子的税收,听从民众交易货物获得收税;让民众自行捕捞江湖的鱼类;改革由各驿站主人供给官员饮食的弊端,除驿站的马匹外,由官府负担;又起用阿合马所任用官员中有才能而无罪过的人员。
但不久便有许多蒙、汉两个民族的朝廷官员检举卢世荣“法律苛刻,对民众敲诈勒索,招致民众对国家的怨恨”,安童也发现卢世荣有擅权行为,并且遭到许多人的竭力反对,就改变态度,指责“卢世荣过去提出的报告,不向民众索取就能获得三百万锭钞的财政税收,几个月就见到成效。到今天已经四个月时间了,他的所作所为并不是他所说的那样,完全是阳奉阴违,说一套做一套,他掌握的金钱和粮食支出远远超过了收入,他任用自己信任的人,严重扰乱了官员的选择办法,严重影响了官员的正常任用”。
元世祖忽必烈下令逮捕卢世荣,将他关进了监狱,任命安童与其他朝廷官员,调查和审议卢世荣的所作所为,根据犯下的严重过失,应当予以罢免官职,重新更换和任用其他相关人员。安童再次担任丞相后,仍然与学者儒士关系亲密,向皇帝提出报告,请求请起用原来的朝廷官员徐世隆、李昶。当时宋朝的学者儒士叶李已经辞去官员,回到故乡,在富春江隐居,朝廷检察宙相威遵照皇帝的命令,到民间寻访没有做官的贤明人士,把他们的名单报告了皇帝,元世祖忽必烈看过报告欣喜若狂,立即任命浙西省的学者叶李为教育部长,叶李不不想接受任命,安童为此专门写了一封书信,诚恳地请求说,先生在宋朝的时候,以忠言正直闻名于世,被皇帝铭记在心里。今天任命你为五级的官员,你应该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结束隐居生活,出来到朝廷做官,为国家为人民出力,为民办事,报效国家,真心诚意,脚踏实地,以回报皇帝对你特殊的恩遇。”
叶李看见丞相安童专门来信,劝告和恳请他出山,接受了朝廷的任命,担任了官职。这时朝廷里发生了检察官员提出报告,请求皇帝辞去皇位,让位给太子的风波,元世祖忽必烈看到报告,异常愤怒,检察长安童虽然自己承担了管理下属官员不力,提出错误报告的罪责,但是他与皇帝之间已经产生了不可弥补的嫌隙,皇帝对他产生了怨恨。元世祖忽必烈想依靠身边亲近的官员,作为耳目监视朝廷,近皇帝身边亲近的官员,趁此机会,倚仗权势,任用奸诈的小人,擅自任命某人担任某官、某人担任某职,直接向皇帝报告,由中央机关进行任用。
安童将其中完全不合规定的任命,放置起来不予任命,但是他又顾虑有人会借此机会告发他不遵照皇帝的意图,违抗命令。二十三年四月,他故意将中书所提出的航运部门的官员名单,向皇帝作了报告。元世祖忽必烈看过名单,对他说:“平章、右丞这类高级别官员当然由我来决定,其余的官员的任用,你办理了就行了,如果每一项任用都有麻烦我亲自任命,那样就失去了托付和信任你的意图了。”安童获得皇帝的许可,机会难得,乘此机会将皇帝身边亲近的人员,摘自作主,作用官员的事向皇帝作了详细的报告,世祖忽必烈听了报告,立即下令,予以制止,要求以后再也不能发生那样的事。
至元二十四年,世祖忽必烈决定设立尚书省总管全国的财政,任命桑哥、铁木儿为平章政事。
许多朝廷官员提出反对意见,安童向皇帝报告说:“现在朝廷官员竭力反对,阻力很大,我势单力薄,无力回天力,请求皇上不再作用桑哥,另外选择贤明的人担任丞相,那样做就不会再耽误国家大事了。”元世祖忽必烈却固执己见,没有听从安童的劝告。不久又提拔桑哥担任尚书省的右丞相,总理朝廷政务,中书省的六部也进行改革由尚书管辖,这样就导致中书省名存实亡,没有实权。桑哥的一派的势力顾忌安童在朝廷具有崇高的威望,竭尽全力,企图将他排挤出中央政府机构,于是他们在暗地里在皇帝面前说安童的坏话,罗织罪名,诬陷安童,剥夺他的权力,将他赶下台。
他们对安童罗织的罪名有三条,第一条是,乃颜叛乱平定后,元世祖忽必烈命令安童审问跟随从乃颜发动叛乱的各路王爷,各路王爷后来大多获得了平反,那些免罪的王爷们等到安童退朝的时候,都争先恐后向安童表示感谢,甚至有王爷放下尊贵的身份,亲自为安童牵着马的缰绳,小心翼翼地扶安童上马,安童却傲慢无礼,不加理睬,对王爷们正眼都没有瞧一下,对王爷十分轻视。有人因此向皇帝检举告发安童说:“宗室王爷虽然有罪,但是他们都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子孙,都是皇帝的家族兄弟,都是黄金家族,血统纯正,身份高贵。安童是丞相,虽然尊贵,但是毕竟是朝廷官员,与王爷相比,身份很低,却如此傲慢,真是有悖礼仪,罪大恶极!”
他们为安童罗织的第二条罪状是,北安王那木罕以皇子的身份,超越礼仪典章制度,擅自祭奠山川河流,安童知情不报,蒙蔽皇帝,图谋不轨。
他们为安童罗织的第三条罪状是,安童在海都处任职时,曾经接受海都所授予的官职,背叛朝廷,对朝廷不忠实。元世祖忽必烈对这一事件很为恼怒,幸好有石天麟等人为安童辩解说,安童之所以不拒绝海都所授予的官职,他的意图是为了“削除海都的疑心,引导海都归顺朝廷”,这才使得元世祖忽必烈稍稍平息了怒气,没有再追究安童的罪过。
至元二十五年,安童看见朝廷实行改革,国家的大政权力全部收归尚书省管辖,中书省的职权全部被剥夺,他就多次提出将中书省的官印上交,元世祖忽必烈没有准许他的请求。二十六年,安童被罢免了右丞相的职务,只掌管怯薛,担任宫廷卫队队长。二十八年,桑哥被诛杀处死,元世祖忽必烈想更换中央政府官员,燕公楠提出报告,推荐伯颜、不忽木等十人担任朝廷官员,元世祖忽必烈又询问他说,谁可以担任首相,燕公楠回答说:“当今天下人望高的人,没有人能超过安童。”元世祖忽必烈又问其他可用的人选,燕公楠回答说:“完泽也可以担任”,元世祖忽必烈任命完泽为首相,而不任命安童为首相。
至元三十年的春天正月,一生正气,深明大义的安童,生病后医治无效,逝世于京城的乐安里官里的家里。安童的一生,深明大义,光明磊落,大公无私,后代子孙拜住对他十分崇敬,拜住决心弘扬祖父传统,一心为国,为朝廷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