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归来煮白石的头像

归来煮白石

网站用户

小说
202108/07
分享
《禹拳师抗日传奇》连载

第二章 少年禹成荣

3 、少年禹成荣

拳师的舅舅在全椒县城东面仙鹤街为妹妹买一套两进四合院,第一进前面三间为靠街门面,左边一间卖熟切牛肉,右边一间卖生牛肉,中间一间权且作走道,等生意红火了,再作打算;第二进则是妹妹与侄子住的私室。

《全椒县志》记载,过去千余年来,这里曾是全椒古城五乡八镇重要的集市和文化核心地带,也是全椒最为繁华地带,那个时候在这个地方开个门面就象是在小南门奥康商业街开店一样,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王氏说:“哥哥,我原以为叫仙鹤的地方应该是个僻静的地方,没想到这条街这么热闹,南京有条仙鹤街,这全椒怎么也有仙鹤街,有什么故事吗?”

哥哥说:“做生意不热闹还做什么生意啊,说起仙鹤街,这里还真有一个传说。”

于是哥哥便将仙鹤街来历的传说向妹妹讲了一遍。

传说古代某一年有一户穷困母女二人在这条街依靠从南京买来的织锦材料织造云锦艰难度日。

有一天,一只仙鹤穿进窗户在织锦机前摇摇晃晃绕了几圈,落在了织锦机前的地上挣扎着,女儿停下织锦机走近仙鹤,蹲下来仔细观看,才发现这只仙鹤翅膀受了伤,女儿连忙拿来一片边角料云锦将仙鹤受伤的翅膀包上,又用废丝垒了了一个窝,将仙鹤抱进窝中安置,天天省几口米饭喂养仙鹤。过了一段时间,有一天,仙鹤从窝中飞起,在母女俩的织机前绕了几圈,鸣叫一声,然后飞出窗外,消失在蓝天白云之中。

过了不久,母女二人便发现,织锦材料总不见少,原来是三五天就将织锦材料用完了,然后将织好的锦送到南京卖了进货,现在却见织锦材料总也织不完。

母女二人非常奇怪,这一天天不亮,女儿悄悄起来站立在门后观望,不一会儿就见有两只仙鹤一前一后从窗户飞进织机旁,从口中吐出的全是织锦材料,母女二人这才知道是仙鹤不知从哪儿叼来的织锦材料报恩的。从此这对织锦母女再也不愁吃喝了。以后,人们便把这条街称作仙鹤街。

还有传说,这母女俩所织云锦上面的仙鹤栩栩如生,非常逼真,好象随时能够飞起来的样子,很多外地人来全椒买云锦,又不知道织锦的母女住在什么地方,只是说要找那两个织仙鹤的母女,于是久而久之,便把这条街叫仙鹤街。

哥哥讲述到这里说:“不管什么传说,仙鹤总是吉利的鸟,做生意图的就是个吉利,哥哥将安排在这仙鹤街做生意,也是图个吉利的意思。再者这仙鹤街后面不远处就是襄水书院,伢子读书也方便些。”

这襄水书院原是宋代崇宁年间(1105年)建于襄河南岸之全椒学宫,明代正德七年(1512年)学宫迁至襄河北岸,明万历年间改称“望阳书院”。到了明朝隆庆六年(1572年),时任全椒县令严汝麟在书院处又建立一座尊经阁,不久改名奎光楼。奎光楼楼体高大,砖石垒成,楼身两层,重檐翘角,十分壮观。登临楼顶,只见襄水环绕,拱桥卧波,垂柳拂岸,花木扶疏,正如《儒林外史》小说中描写的那样“面山临河,最为形胜”之地。

到了清乾隆中期“望阳书院”又易名为“襄水书院”。这里曾经也是明清两朝士人读书讲学之所。著名佛学大师憨山大师和闻名中外的《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少年都曾在此读书习文。1958年之后改名“安徽省全椒中学”,又过了四十多年,原先的安徽省全椒中学收了台湾慈济的钱财,甘愿放弃这块风水宝地,搬迁另建新地,这里如今已是全椒三中所在地。

拳师所住的仙鹤街四面环水,北临探花第,南临襄水书院,西临半边河。

所谓半边河,就是一边临街,一边临河。从仙鹤街到襄水书院读书有两条路,一条是往西,顺着半边河走,半边河大约二百多米远近,走近积玉桥就看到书院的奎光楼了;另一条是往东穿过三百米多的仙鹤街,沿途经过探花第向右拐,途经红栏桥头,再沿河走二百米左右也能看到襄水书院的标志性建筑奎光楼。

王氏说:“妹妹见这仙鹤街沿街糖坊、布店、篾器行、铁匠铺、豆腐坊生意兴隆,做生意一定是极好的。只是对面街的探花第衰败不堪,恐怕对伢子读书或有影响。”

所谓探花第,其实就是闻名于世的《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曾祖父吴国对所建。

吴国对于清顺治戊戌(1658)年考中一甲第三名探花郎后不久,即在家乡全椒选择城北永安门外、拖板桥西,兴建探花第。原来正宅十进,大门两旁竖有两对旗杆(至今基石犹存)。整个建筑坐北朝南,前后十进,以襄河为明堂,以走马岗为靠山。坐北朝南,中间有小溪穿过院宅,气势恢宏、幽静典雅。

故居之隔河不远处,还有吴敬梓叔祖吴勖倡建造的北极阁,与笔峰相望,秀出林表。可惜的是探花第也于清咸丰年间毁于兵火,仅存厢房两间。现有重修探花第之议。

可惜的是,吴氏家族到了吴敬梓这一代,虽然写出一部《儒林外史》传世巨著,但他却将祖父辈辛苦经营的探花第全被他卖了,落了个晚景凄凉,生活困顿,要靠卖文和朋友接济度日,寄居繁华南京的下场,成了吴氏家族“不争气的子孙”。

原先“气势恢宏、幽静典雅”,极尽繁华的探花第,也在清咸丰年间的太平战争战火中变为一片废墟。

哥哥说:“新居之后的襄水书院却是全椒最有名学府,除了吴敬梓在那里读书之外,更有考中进士的薛时雨;闻名于世的高僧憨山大师;那个曾经跟随东阁大学士左宗棠大人守边的将军石文进,如今告老回乡还被县衙招聘为都头教练,训练兵卒,都曾在襄水书院读书;现今在书院读书的城内金家巷邱景章,今年春上江南乡试就得了个二名举人;连太平天国长毛将领汪海洋都曾经在襄水书院读过书。能够到这里读书,不是官二代,就是富二代,一般人想进都进不了。有个夏秉钧(1866—1933,字伯和,因为不能进学,后来成为一代名医),就住在城内,仅仅因父亲是县衙皂班差役,按大清律不得应考‘进学’,连想到学府读书的机会都没有呢。最难得的是,现任教授吴璪曾经在湖北光化、巴东、江夏等地担任过几任知县,不但官声好,学问深,字也写的极好。七十几岁退休回到全椒后,金家巷邱景章就是经他指点拨一二,16岁经岁、科两试均一等之列,取得廪生,惊动了乡党,被县令聘请为书院院长之职。”

王氏听了哥哥这样一说,想到儿子能够进入到这个学府读书自然万分高兴。

拳师和母亲在舅舅的安排下,管坝王记卤牛肉铺在全椒仙鹤街很快开张了。牛肉铺左边一间专卖家传卤牛肉,右边一间卖生牛肉,中间一间权且作走道。

据传说,这管坝卤牛肉挑选上等的水牛,宰杀水牛须经回族阿訇实施传统手段宰杀,采用文火微卤,卤出的牛肉又嫩又香又烂,即使七十岁老人牙口不好也能吃的动。

自管坝王记卤牛肉开张以来,光阴冉冉,不知不觉转眼过去了三四年。

原来卖生牛肉门面生意清冷,干脆撤除留下一条一人宽的走道,与原是过道的一间合并为两间酒店,专为逢集民众赶集歇息饮酒品尝卤牛肉聊天场所。卤牛肉生意也由此越做越红火。

尤其是每到三六九逢集,四乡八邻纷纷进城赶集,来管坝王记牛肉铺买卤牛肉,或喝酒品尝卤牛肉的乡亲也是分外的多。

拳师自进了襄水书院读书后,也转眼间由七八岁的儿童长成了十二三岁的少年。

这一天是逢集,店铺内外挤满了人。拳师中午下学回来吃过饭,照例不休息,放下碗筷急急忙忙往外就走。

王氏见儿子吃完了饭,推开碗筷,准备起身要走的样子,便说:“你到前面把马叔喊来,我有话要问他。”

拳师说:“我有事走了。”

王氏说:“听说小暑后,襄水书院夫子未时过后才去讲学,眼见大暑都过了,这午时才过几刻,大热天的,夫子不在学堂你们去做什么?你这伢子日慌火燎的忙什么忙?”

拳师不理母亲,仍然跑了出去。

王氏见儿子不听自己的话,唠叨说:“这小炮子子,一天到晚鬼慌日忙的,不知忙甚。”说罢,只得自己起身紧随儿子从走出。

王氏从一人巷来到街前,潜意识地向西瞧,想看一眼儿子,谁知,却不见儿子的踪影。

王氏想,这炮子子走的这么快?又回头往东瞟了一眼,只见儿子象鱼一样,从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游来游去,转眼间就不见了身影。

王氏奇怪的想,这炮子子在大热天的到书院不走半边河近路,怎么要反而绕道往东?想到这里,王氏不由得移动脚步,紧追儿子方向而去。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