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冯耀民的头像

冯耀民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4/06
分享
《漳河记忆》连载

第五章 漳河源三景

1

翻阅乾隆《襄阳府志》卷五:古迹•陵墓附,有这样一段文字,逃不过眼球:

三景庄,县西南一百二十里。一曰“蓬莱馆”,在半山中,相传为神仙所居,今馆中犹存有旧时神像。一曰“天然桥”,又名“自生桥”,一山生成似桥,宽丈许,长二丈许。下有甕,如城门,其上有古树,怪石最为奇特;其下泉流不竭。一曰“老龙洞”,在山谷中,高山巍峨,水势环绕,水直入荆门州河,所以著有三景庄之目。

三景庄,方圆不足一平方公里,因处于漳河之源,因有三大景观,在南漳历史上久负盛名。

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时任南漳知县的孙际澄写下《过三景庄》一诗:

桥自元功造,曲通古道旁。

蓬莱留胜迹,龙洞致奇祥。

映日桃花醉,迎风柳线长。

一鞭崔马去,回首望斜阳。

孙知县在南漳仅任职半年,在这短短的任期内,却扬鞭策马造访了三景庄,可见三景庄的知名度之高。

时隔一年后,乾隆二十二年,举人刘有洪继任南漳知县,在南漳莅任三年,几次探访三景庄,“溯漳水而穷其源”,“证今以考古”,写下了古代南漳史上唯一的写三景庄的散文——《三景庄记》。文中写道:

古今山水之幽奇甲天下者,曰罗浮、天台、恒岳、庐阜,皆在下州小邑。襄阳居中原形势要地,南邑(南漳县)去郡仅百里,固不得谓之下州下邑。县(南漳县)中以名胜著于古者,清溪为鬼谷学道之山,圣马为水镜栖隐之洞。是三景者,迨将与为鼎立欤?

刘知县不仅站在“天下”的角度,给与襄阳南漳的三景庄名胜极高的评价,还将三景庄的三大名胜与南漳县内鬼谷先生王诩隐居学道的指山岩、水镜先生司马徽栖隐的白马洞相提并论,认为它们会成为南漳县的三足鼎立之景。在文末,他更是盛赞不已:“三景之名其自今益显乎!”

2

漳河源“三景”:“老龙洞”“蓬莱观”“自生桥”,居三景庄村子东北角,离三景庄集镇二三里。

传说很古时,一个朗晴的清早,老龙洞上空,云雾腾腾,紫光笼罩,一条苍龙从洞里飞出,后面跟着好几条小龙。转眼,化为一团青烟上了天。一会儿,烟消云散,晴空朗照。不久,村民发现洞口顶壁上有两条水锈石龙,好似二龙戏珠,凤凰展翅。古人记下此景此事,叫此石洞为“老龙洞”。此洞,洞里有洞,大泉趵突,钟乳林立,异石诡谲,在深山里蜿蜒十几里,至今无人知晓尽头。洞里有一龙潭,里面住着老龙,相传远古时,有一年,九个月不见滴雨,人们在洞里筑台求雨,求至老龙出洞,腾云驾雾,呼风唤雨,降下甘霖,人们得以生机,生物得以复苏。

老龙洞洞口高十几米,宽五六米,椭圆形洞口,似一面巨大的镜子,悬挂岩壁上。进洞,正洞大厅高三十几米,甚宽阔。各类钟乳石千姿百态,气象万千。数条凸起的龙状石条,或静卧于洞顶岩壁,或匍匐于洞侧岩壁,使人觉着老龙王后继有人,源头活水生生不息。往洞内左侧行数米,陡峭石壁上立一古石碑。古石碑立于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刻有“近来湖河陕川等处匪贼蜂起”,“邑幅员八百内,三民受害”,老龙洞“山险洞坚,幽深而势阻,堪为避乱之防”“工修垂成,石勒名,以垂于后”等字样。古石碑记述的是白莲教起义军首领王聪儿作乱襄阳,百姓为避乱而整修老龙洞之事。看到两边十几米岩壁上凿的方形孔洞,知道曾搭建有木头,曾有人居住其上。往洞里面进,还有依着岩壁三面环建的石屋,高三四米,长十余米,坚固厚实。而石屋外低处就是日夜哗哗流淌的漳水。

主洞尽头,左上方一石洞,躬身而入,见约二十平方米的平台,立着五根高两米、形似仙人的石柱,村人说是五位“菩萨”。民间相传这五尊菩萨是不能动的,若移动其中任何一个,三景庄就会地动山摇,天昏地暗。就在平台右侧上面,又见一洞,洞内三根天然石柱,呈三角而立,叫“擎天柱”。据说,谁若用力击柱,群山摇晃,惊动菩萨,就会惹出祸端来。

老龙洞水量丰盈,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人们在洞内筑拦水坝,在洞外半山腰修水渠、建压水池,安装自来水管道,把老龙洞的水引到三景庄各个机关单位及附近农户。

3

出老龙洞,走过二里许的峡谷,往东北走两百多步,高山上,一面百丈绝壁,呈弧形悬空向前倾斜,形成一面凹陷的大岩穴。兀立面前,像一块巨大的遮雨板悬在头顶,即使顷刻暴雨涌注,也不会淋湿一丝一毫。尤其是三十余米处天生一石洞,洞口直径四五尺,传说为蓬莱仙子的居所。

岩洞底部有清泉叮咚,汇入三景水库,是漳河源头之水。这里,幽篁猗猗,又有清流潺湲,在岩壁前的石墩上坐坐,晒着太阳,极静,极幽,甚是舒服。

村人说,这里原名叫鹏岩观,因大鹏在此筑巢而得名。唐朝时,山洞蓬莱一道士云游至此,认定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便在岩穴下修筑“崖室”七八间,在四周植竹种菊,并躬耕垄亩。他在这里传经、讲学、修行,而后“羽化登仙”。后人念着他的好,把这里作为道观纪念他,称此地为“蓬莱观”。蓬莱观历史悠久,清同治版《南漳县志》就有记载。只是同治版本把“蓬莱观”写作“蓬莱馆”,直至民国版本中才写成“蓬莱观”。乾隆二十二年的知县刘有洪《三景庄记》曰:“山之麓有馆曰‘蓬莱馆’,传为古仙人所居,旧存神像,状貌奇古,非时手塑造也。”由此,蓬莱观在乾隆之前甚至更早的时期就有了。

传说这里过去香火旺盛,远近香客不断。后来战乱频繁,蓬莱观渐次破败。为躲避战乱,一李姓人家逃到这里,依着岩壁,另三面筑土墙,建房屋两三间而居。村人叫做“岩屋”。李家在此住了三代人,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另择屋场盖房。至此,“岩屋”荒废,直至倒塌。2023年2月下旬的一天,人们发现了埋在岩屋下面的三块石碑。三块石碑分别是道光、咸丰、光绪时人们捐资修建蓬莱观的功德碑。可见,蓬莱观的香火之久。这一发现,更是增加了“蓬莱观”的声名,慕名前来观看的游客纷纭。

蓬莱观前的竹子,由来已久,村人爱把这里的竹子挖回去栽在自家房前屋后,说这里的竹子染有蓬莱仙子气息,能护佑自家孩子读书有成。我母亲就是这样一位虔诚信者,我家门前的竹林就是这里竹子移栽的。

每天清晨,阳光从对面高山上射来,笼着“崖室”,鸟儿啾啾鸣唱。面向朝阳,与青山为邻,听鸟音,闻花香,读诗书,喝清茶,是尘世间难觅的读书之境。仰望“崖室”,依稀看到蓬莱仙子一身素衣,正襟危坐,诵读诗书的身影,肃穆之情顿生。

4

蓬莱仙子传经、讲学、读书累了,沿着蓬莱观右边山谷的绿色长廊漫步,行三四里,就会看到那座“天造石桥”。

高山逶迤,峡谷深深,涧水汤汤,古道幽幽,一座石桥从峡谷悬崖处自然生长,与两岸高山严丝合缝,就像大地胎生双胞胎两座大山的脐带。桥系单孔拱桥,似一道彩虹横跨两岸。桥面宽五六米,桥长十几米。桥下是深涧,离桥面三十几米。桥两岸均是悬崖峭壁。站立桥上,四下观望,不禁生出“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意境。桥北岸左边石崖上立有一块石碑,镌刻“入不吉方”四个字,是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873年)夏日所立,字字神气俱足。从人工石阶下到桥底,仰望石桥,见它巍峨高耸,雄伟奇特,巨石横空,犹如城阙,青灰与赤赭糅合而成的古老色调,彰显着古桥非凡的阅历和沧桑,令人心生敬畏。

发大水,桥下洪波涌起。远观,似长虹卧波,极为壮观。孙际澄游三景庄时,曾题诗《自然桥》:

石梁天造设,开凿始鸿蒙。

赤壁承云际,青龙起涧中。

漫劳题柱客,自有济川功。

来往通行旅,奔流泻玉虹。

刘有洪《三景庄记》写道:

有桥曰自生桥,桥袤二丈许,天造地设,不假人工。而桥下甕如城阙,洞水流焉。前后古木怪石,不可名状。迨世所称仙境欤?

可见此处形胜之幽美,怡人之超然。

近代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朱自清曾游历三景庄,欣然歌曰:

自生石桥通天涯,蓬莱仙阁顺壁跨。

老龙洞外山水秀,八百漳水自此发。

我每每回到村子,观赏这古老的大自然景观,想着古人的留墨,不由得心生自豪。

5

三景庄不仅有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观,而且有代代相传的红色文化。

1931年春,贺龙将军率领红三军从洪湖突围北上,在连续攻克巴东、秭归、兴山、保康等后,于4月1日经保康进入南漳西南的巡检司、东巩、肖家堰等地区。以这三个地区为中心,开辟了包括峡口、马良坪、重阳坪、店子垭在内的方圆200多公里的苏区,并在苏区内建立了金镶坪、峡口、雷坪、马良坪、重阳坪、店子垭6个独立的苏维埃政府。8月,红九师由荆门进入南漳迎接红三军主力,一个团驻苍耳坪戴家棚,成立了戴家棚苏维埃政府。

红三军是1931年阴历3月初3来到薛坪的。

那天,贺龙将军率领红三军一部,由肖堰进入薛坪,在果坪、贺家湾、柴家山、柴家埫一带驻扎13天,然后,向马良坪挺进。

红军来时,部队一律头戴草帽,但衣着不一。纪律严明,说话和气,买卖公平,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到处写标语:“我们是红军!红军是人民的子弟兵!”“红军是打富济贫的军队!领导人民翻身得解放!”。

红军到果坪,当夜上柴家山抄了大财主柴光藻,人称藻爷的家,将藻爷杀在槐树垭,穷人扬眉吐气,拍手称快。红军在薛坪时间短,却为薛坪人民办了很多好事。红军走时,百姓很舍不得,十多个百姓,自告奋勇为红军送行李,抬病员。送了一程又一程,一直送上马良坪。

红军北上马良时,从果坪分路出发。中路的先头部队在冯家庄子遇到地方团防武装阻击,牺牲战士2人,伤1人。牺牲的两个战士,百姓葬于果坪下街口,人称“红军坟”。受伤的是一个年轻的小战士,红军给他留下一匹骡子,在莲花岗给农户张有训当儿子,后来团防区长黄玉书到果坪清乡,拉走了骡子,带走了小红军。小红军被迫给黄玉书当奴仆。当地百姓都喊他“红军娃子”。小红军说:“你们喊我红军娃子,我就是红军娃子!活着是红军娃子,死了还是红军娃子!”可惜,这个机灵的小红军,被黄玉书当壮丁抵交了,没有了下落。

第三天,红军经过三景庄,到达离三景庄一里多的碾盘口时,又碰上团总李吉爻率大刀会300余人,列阵对抗。碾盘口,是两座海拔1300多米高山之间的一个垭口,易守难攻。面对大刀会的阻击,红军一再喊:“我们是贺龙红军,借路北上的。”顽固的大刀会竟用土炮轰击,红军十六团团长及战士10人牺牲,部队退至三景庄、明阳洞、坦坡垭。翌日凌晨,红军分三路出发,第一路从龙窝、红土湾向崔家庄推进;第二路过龙王冲向立寺坪迂回前进。第三路仍然从明阳洞、三景庄冲锋直上。在碾盘口与敌人展开战斗,打死打伤大刀会匪徒十余人,击溃大刀会,红军挥师前进。三路红军在朱砂会师后北上马良。

在碾盘口牺牲的红军指战员和红军战士,有的被老百姓冒着危险偷偷安葬了,有的却被团防分子扔到碾盘口的一个大天坑。1968年,由三景管理区派人下到天坑,收敛烈士遗骨,重新安葬在三景庄管理区前面的檀山包,并且在山上栽种了大量的松柏。

安葬在檀山包烈士陵园的还有解放战争时期牺牲在这里的英烈。那是1947年春,军区副司令员刘畅义率二旅七团等部,诱敌入山,辗转南漳西南山区作战,在长坪岩公顶击退前来清缴我军的国民党一八五旅五五四团后,在离三景庄不远的八里川遭遇敌军一八五旅五五三团和五五四团的围攻。当时我军部队干部、战士正在吃饭,刘司令员沉着地对大家说:“吃饱饭,手榴弹加刺刀冲出去!”饭后与敌军展开白刃战。突围后,在两山之间的碾盘口埋伏,歼灭敌军一个营300余人。这次战斗,敌军伤亡惨重,我军也损失不少。在这里牺牲的解放军被老百姓掩埋后,1968年都又迁移到檀山包烈士陵园安葬。

檀山包山下就是漳河。山上松柏苍翠,山下清流潺湲,绿水青山,风景如画。每年清明节,三景管理区的学校、机关都会去扫墓,祭奠英烈们。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