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景庄,位于漳河源头,漳河成弧形穿过街道,是一个不足一平方公里的小集镇,自古却是交通要道,能通巴蜀。又因有漳河源头三大景观——“老龙洞”“蓬莱观”“自生桥”,自古就闻名,很多古文人墨客过三景庄赋诗作文。
但是,解放前,三景庄只是一个十几户人家的庄子,土木结构的房屋分布在漳河岸的古道边。
解放后,1952年设立三景乡,从此,这里就成为政府机关单位所在地。后成为三景公社、三景管理区,但都隶属薛坪区。1987年9月,撤区并乡,设薛坪镇,同时把三景划出,独立设三景乡。2001年3月,三景乡并入薛坪镇,政府机关撤离,改为“三景社区”。但这里仍然是南漳县西南山区文化教育、商业经济中心之一。
解放前,这里只有一条小路通往县城,交通运输全靠肩挑背扛。1962年,县政府动员全县人民修通了南漳至薛坪的公路,交通有了很大改善,可以步行三十几里山路到薛坪坐班车上县城。1974年,2000多三景人,苦战3个月,修通了薛坪至三景的公路。三景人从此告别了“运输靠肩扛,进城靠步行”的时代。第二年,政府又组织千人大会战,把公路修到了与三景相邻的保康龙平镇,从此,南、保两县公路相通。
2006年,市、县交通部门投资数百万,进行南石路(南漳至保康石桥)扩建改造工程。路面加宽,急弯改慢弯,陡坡盖缓坡,拐弯及危险处加护栏、修拦墙,修成了双向双车水泥路。紧张施工3年,全线贯通,是三景交通史上的奇迹。
如今,三景庄通往南漳县城的是柏油公路,305省道,驾车到县城从以前的1个半小时缩短为60分钟,村民出行驶入了快车道。
三景庄集镇更加繁华,房屋分布在省道两边,皆为红砖楼房,延长两里多。
2
在三景庄街道最西端,有座石碑,宽五六尺,高丈余,上面有副对联:千英步飞江源变,万众臂舞景色新。碑额:幸福沟。这块石碑铭记着当年农田改造的盛况。
1974年,三景政府组织民工上千人,苦战三个冬春,在三景庄以西的碑沟至立寺坪一段,筑起68道,全长5500米的扎墙,扩大耕地面积250多亩;在三景庄以东到明阳洞,砌起高6米,宽4米,长5600米的石拱,使水在拱下流,田在拱上造,扩大耕地面积200多亩。
虽然当年在漳河上砌的石拱,分田到户后被陆续拆除,但是,当年三景人民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烙印在历史的丰碑上。尤其是碑沟那一段,以前多是荒沟,改造成良田后,成了三景庄村的当家田。现在仍然发挥着良田作用。
这东、西有十几里昔日改造过的农田,如今有305省道穿过的村子,就是三景庄村。山上山下,山山坳坳,三景庄村有5个自然村组。我家就住在一组,集镇所在地。
家乡人在“九山一水一分田”的高寒山区,春种苞谷,秋种小麦,精耕细作,几千年。即便是床那样大的一块地儿,都是整齐地用石块儿包镶起来,生怕泥土被水冲走了。脸盆大的一窝土都种上苞谷,希望结出又长又大的苞谷棒子。
尤其是种麦子,异常辛苦。
每年,随着山上青黄红褐,斑斓缤纷,山上山下,到处是苞谷收起后,旋即犁地耕田的繁忙景象。这时候,甩鞭声、吆喝声,耕牛劳作的“哞哞”声,成天在山谷回响,在中秋节达到高峰,因为中秋节后就要下麦种。
家乡因为田少,气候原因,不论埫田,还是梯田,都是犁田后,把田整成行,一行种麦子,一行留着来年春天种苞谷。麦行的间距,麦行的平整,都有规定,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两季作物的收成。整麦行,需要“拉抱板”,就是一块近两尺宽、五尺长的木板,一端削锋利,跟菜刀样;一端凿两个眼,穿两股绳子。两个人站在抱板两边,拉着木板,按打好的行线,把种麦子的那行下拉十几厘米,且拉得平展展的。拉抱板需要用力,力小了,土拉不动,拉不够深度。拉抱板强度大,极辛苦。天天晚上,我都看到母亲的双手因“拉抱板”而磨出的血茧,十个指头疼得伸不直,也合不拢。“拉抱板”这种最原始的劳动工具,长大后,我走过好多地方,也没有见到过,我想应该是我家乡贫困山区唯一的一种种麦农具吧。
麦行整好后,还要背粪到田里。记忆里,村民没有在中秋节给自己放过假,种麦是大事,哪敢有半点儿功夫的懈怠呢?那时候,中秋节在村庄,是没有人家刻意过的。
冬去春来,麦苗返青,拔节,吐穗,扬花,再由绿变黄。随着“算黄算割”鸟儿的叫声越来越密集,山上山下,整块整块的麦子齐刷刷金黄。“麦子黄了老了秧。”容不得半点儿迟缓。麦子黄熟时,也是家乡雨季时,随时都会被骤来的暴雨毁了成熟的也是即将到口的麦子。惊喜里夹杂着担心、焦虑,家家趁着好天气,老老少少一齐“抢黄”。太阳火辣辣的,像火烤一样,晒得皮肤焦疼。麦地黄灿灿的,也像火烤一样,喉咙里也似乎有着火样的焦灼,连唾液都被烤没了。满脸满身都流出汗水,衣服浸湿了,干了,衣衫后背上印了一层白色的盐粉。有体弱的妇人,站着割不动了,就跪在地上割。我在农村度过了全部的少年时光,但唯有这种跪着割麦姿势印象最深。好多年我都觉得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农人在生活跟前是跪着的。
能割麦的割麦,不能割麦的,就捡遗丢的麦穗。这时节,村庄里没有闲人,连五六岁的孩子和耄耄老翁都从天明就到麦茬地里捡麦穗。
高寒山区,田地是东一坡,西一坳,零零散散。分责任田时,每家都有埫田、近田,也有坡田、远田。打麦场就是各家的禾场,收割下的麦子都是码放在自家的禾场上。在那没有公路通到家门口的年代,家家都是羊场小道,搬运麦捆全凭肩扛背驮,爬坡上岭,异常艰难。“做什么有比扛麦捆子累?”这是家乡人批评做活时怕吃苦的人常说的一句话。想想扛麦捆的情景,世上哪还有什么累的事呢?烈日炎炎,麦捆扛在肩膀上,压弯了腰不说,尖利的麦芒刺得肌肤一块一块的红肿,经汗水的盐分浸泡,那种疼痛更是钻心的疼。
麦捆在禾场上码成高高的麦垛,等待最后一道工序——脱粒。麦捆码成麦垛,不尽快脱粒、扬粒、晒粒,就会上烧、发霉,尤其是若果遭遇连阴雨,十天半个月不见太阳,一年就吃不到好麦面了。那时村里只有一、两台脱粒机在这山山坳坳里轮流,等脱粒机总是很不容易。那时候,家家都是白天各自割自家的麦子,晚上相互帮助打麦子到深夜。何况抬脱粒机需要男劳力不说,还要上山爬坡,下河淌水,更是苦不堪言。
农历五月端午节,城里人过完小端午节,又过大端午节。可是,在我过去“抢黄”的家乡,有哪家好好地过过端午节呢?跟中秋节一样,只是一个念想而已。
3
山民心中有一种概念,祖祖辈辈的生命都交给泥土,让泥土操纵自己,给予所需,给予所盼。
但是,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新一代农民,对生活有了更多的新的需求,觉得种苞谷、种麦子苦累,又收益微薄,不能给与他们所向往的生活。不安心土地,离开生养自己的土地,把对生活新的希望转移到城市工厂的生产,成了村庄青年新的选择。劳力外出挣钱了,村里的田荒芜了不少。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区域化生产,才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片泥土的命运,改变了农人的命运。
根据家乡的气候条件,家乡改种有机西红柿,彻底打破种苞谷、种麦子的单一的传统耕种模式。种西红柿有专业的农技师指导,有国家农资扶持,还什么不用上交,卖得的钱都是自己的,这是自古都没有的事。绿色、安全、放心,是扎根在村人心里的理念。从选种、育苗,到移栽,都讲究科学。肥料使用自制的农家肥,驱虫不打农药,用一种“沾虫板”,把竹子破开,把粘虫板夹住,插在西红柿植株间,虫子一飞来就粘住了。
父亲是教师,也是农民,耕田种地样样在行。说起这科学种蔬菜的方法,很是赞同。他说这样种蔬菜,产量高,营养丰富,又没有公害,更重要的是,农民能够从农田里最大限度地受益,不像过去拼死拼活地干,还是很贫穷。他还说种西红柿是细致活,工序也繁多,但是减轻了体力,人不像过去那样苦累,也没有过去种庄稼时那种迫在眉睫、火急火燎的焦虑。
父亲还说自从分田到户,农民种田最舒心的是,什么都不用上交,国家还给以补贴。哪朝哪代有这样的好事?他说起彻底取消农业税这件事时,心情仍然很激动,不仅声音有些颤抖,脸都涨红了。说这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最激动人心的事情。说这对于农民是天大的福分,当时村子里人人喜上眉梢,奔走相告,不知道怎样表达内心的激动,很长时间,人们见面就只说这。不交“三提五统”,农民负担为零,不仅农民种田有了极大的信心,还化解了农村很多矛盾。
三景庄村从2004年开始种植西红柿,面积逐年扩大,产量逐年增加,价格逐年提升。村里种菜大户张光照、李德锐、李德红,租种外出打工的田,种西红柿每年二十亩以上,年收入十几万元。李德锐欣慰地说:“种西红柿减轻了体力,又给了人们最大的收益,即使忙点儿,也心甘。”
三景庄村种西红柿种出了名堂,种出了名气,在外打工的看到种西红柿有盼头,有的也回来种西红柿。种西红柿的农户多了,种西红柿大户李德锐经过周密安排,投资六十多万,于2019年10月盖了一栋占地九百多平方米的蔬菜冷藏库。于2020年11月11日成立“南漳县农辉蔬菜专业合作社”,并挂牌,极大地促进了三景庄村蔬菜种植的发展。
在这片土地上种什么,农民付出的劳动能有最大的收益,能够安心劳作,是村干部时刻想着的事。种烟是高寒山区又一项有保障的可喜种植产业。村里种烟从十几亩到三十亩,到五十亩,到一百二十亩。烟农的腰包鼓起来了,用村民们的话:烟农好像矮个儿登梯——步步高升。村民姜华荣,种烟二十亩,年收十三万多元。年年冬季抗好烟田,春季整地下肥,排行起垄。三月育秧苗,五月大田移栽,防病治虫,打芽摸顶,批烟掰烟,上炉烘烤,分级扎把。姜华荣说这每一步、每一个细节都不能打马虎眼,都要做到位,你哄了烟叶,你就卖不出好价格。他说种烟也辛苦,技术含量又高,可收益大。他说再苦再累,有了好收益,心里也是甜的。
有了积极性的村民,在这片土地上,还种植贵重药材,如七叶一枝花、白芨、天麻、杜仲、苍术......尤其是村委会通过实地考察“三九”药业基地,2022年在五组高山山地种植野菊花56亩,当年产值达13万多元,给了村民莫大的信心。
大力鼓励村民种植经济树,梭椤树、枣皮树、核桃树、板栗树,几乎到处都有。把无力生产的五保户的责任田收回,栽桑苗十万三千多株,建立了桑园基地。还种植观光花树,如青枫树、五角枫、桂花树、紫荆树......
展望村庄,大块的农田,山坡的梯田;外出打工的田,五保户无力生产的田,都充分种植,都种有所得。现在全村已经没有种麦子的农户,也只有四分之一的农田种苞谷。邻里李婶乐呵呵地说:“人们都说城里寸土是金,如今我们这里的土地也很值钱哟,可舍不得浪费哩。”
“种田是万本利。”这片古老的土地,村人终于种出了盼头,种出了劲头。
中秋节我回去,午后,我陪着父亲沿着村庄的柏油公路散步。八十四岁的父亲还是像往年,不住地称赞田里的西红柿。仲秋时节,沐浴着金色的秋光,大块儿农田里的西红柿,挂在竹子支架上,像盏盏小灯笼。梯田里的朝天椒,红闪闪,一簇一簇,像一团一团火苗。青绿的白菜、四季豆、秋黄瓜,一畦一畦,点缀其间,极光鲜。间或,梯田里朵朵向日葵,高高挺立,又含首凝神,表情宁静。我和父亲拐过几个山脊,走过一块一块的农田,路边收购站也只有一辆货车在收西红柿,笑意写在农人的脸上。
是的,从新泥土里长出的村庄,中秋节,农人可以给自己放一天假,慢慢儿过。这样的中秋节,家乡人会永远过着。
4
大山山场广阔,用山林资源发展经济,也是村民最主要的方式。
养牛、养羊一直是山民所爱。但是以前养牛是耕地犁田,万万舍不得屠宰。如今村里耕田是旋耕机,村民养牛就是为了出售。五组村民张祖尧,儿子在部队担任干部,家境殷实,但是他不想成天坐在牌桌前消磨时间,他利用住地——南山顶,草木丰茂的优势,放牧养牛。在三面山坡盖起牛舍20多间,精心选购各种类型的种牛,使养牛事业生生不息。读着他牛舍上的对联:“自古将军爱战马,从来农友喜黄牛。”“养牛爱牛甘当黄牛,育牛养牛从不吹牛。”就知道他对养牛事业的喜爱和认真。
养羊在村庄,有小规模的,一家养几只、十几只;有大规模的,一家养几十只、一百多只。一组村民闫仕云住在吴家湾,那里山宽草茂,他家养羊经常存栏200多只,被评为县级优质养羊专业户。
养猪、养鸡,以前,家家户户养的只够自家吃。精准扶贫进村,帮助贫困户,规划项目,制定脱贫计划,实行“资补奖励”措施,“多喂多奖”,给了村民极大的动力,养猪场、养鸡场逐步增多。2022年全村养猪1700多头,养鸡6000羽,成了村民增收项目之一。
木耳、香菇一直是山民生产的产品。2013年,村里引进香菇袋料生产,每年生产三千万袋,二十几个大棚,占地面积二十七亩。这一举措给村民带来的不仅是经济利益,带动了贫困户脱贫,更主要的是搭建了一个平台,让老人、妇女、体弱者都有事情可做,尤其是那些上了年纪的五保户,做点儿轻松的手工活就能挣到钱。冬季是大山最萧索、冷清的季节,如今村民冬季农闲时,上山砍生产香菇的材料,再粉碎、装袋、发酵......干得热火朝天,村里没有游逛的闲散人。
外出打工的村民,看到国家惠农政策真切到位,看到了这片土地的巨大转变,看到了村庄真实的希望,出现了更多的“燕归巢”。村民陈长寿在外打工多年,也没有挣到钱,回村后种植代料,一年一万袋。他父亲种烤烟十二亩,他母亲种蔬菜十四亩。一家三个主要劳动力各自干各自的事业,不到三年,就盖起了五间三层红砖楼房。
公路边的小楼房一年比一年多起来,有的买了家用轿车,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使用液化气做饭,也不是一家、两家。特别是,国家惠农政策优厚,精准扶贫到位,翻身更快。村里贫困户85户,2017年底有11户,17人入住“易迁安置房”。2018年有9户,18人入住“易迁安置房”,“易地搬迁”17户。到2019年秋,贫困户全部脱贫。
只有村庄每一个家庭都有踏实的经济了,村民才不再羡慕城市经济的繁荣,才安心于这片土地。
5
2018年秋,第七届村两委班子换届,三景庄村与三景社区合并。
“村社合一”,加快了三景庄村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一拨一拨的喜悦,村人笑颜如花。
从1999年冬开始修通组公路,如今,一条条水泥公路,通达全村五个村组的家家户户。山上山下,有人家的地方,没有了泥巴路。
2012年争取国家安全引水工程,把泉头岩的水引进村庄,碧绿的水流过石渠,到达农户,使很多村民吃上了自来水,也缩短了远处村组吃水的距离。2018年秋精准扶贫再次进村,帮扶能装两吨水的水罐三十二个,一千七百多米的水管二十四根,潜水泵24个,把水从石盆、从水罐,引到家里,给村民安装自来水。拧着水龙头就能下锅,这是亘古没有的事情,拿着塑料管就能灌溉农田,更是村庄从来没有的新做法,比当年点上电灯,还令人惊喜。
村子里,山上山下、山山坳坳的电线杆换成了水泥电线杆,不仅用电质量提高了,还减少了安全隐患。
电话、卫星转播塔(网络)连接着外面的世界,现代文明的触角随着国家美丽乡村建设惠及大山深处,是民生的最大落实。
沿着公路的人家,家家门前安放着绿色垃圾桶。如今村民爱美,不仅爱自个儿家庭的美,而且爱村庄的美。“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是扎根在三景庄人心里的理念。街道居民,统一生活污水排出管道,统一污水处理。设置垃圾小屋,置放四种垃圾桶,垃圾分类处理。家家门前放置有绿色垃圾桶,保洁员定期转运垃圾到垃圾压缩站统一处理。村民实行水冲式公共厕所,既方便又卫生。且有12台机械设备每天对街道、对十几里公路的重点区域进行清扫,时时使三景这段咽喉之路洁净、美好。在村里行走,处处洁净、清新。
社区书记李云奎说:“组织人员逐户进行卫生检查是我们的常态化工作。”正是干群的共同努力,2023年三景社区获得“湖北省生态村”称号。
“知识墙”“教育墙”“景观墙”……一面面色彩绚丽、构思巧妙、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文化墙宣示着村规民约、孝老敬老、团结友爱、勤劳致富、勤政廉政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墙一风景,一墙一文明。大力开展致富星、法纪星、团结星、新风星、义务星、卫生星“六星”创建活动,“六星”模范张贴在文化墙的“光荣榜”上,这些“明星照”光彩照人,榜样的力量助力着乡村振兴。
“看书充电。”这句城里流行语,如今也成了村庄人们的口头禅。社区里明亮的读书屋,各类图书、报刊整齐地排放在书报架上。李书记说:“现在生产中遇到的小问题都能在书屋里找到答案。”农家书屋的建立为村民生产解疑授惑,成了村民的知识“百宝箱”。
村委会所在地建有小公园、文化广场,花草树木,亭台轩榭,体育器材和健身器材,一应俱全。卫生室、阅览室、大讲堂……这村委会房门上的一个个标志牌,无不彰显着农民的幸福指数。太阳能路灯在路旁,在房前,在广场边,在公园里,高高地站立着,无言地宣告这里的夜晚如城市般明亮。
“易迁安置房”建在二组偌大的平地立寺坪。走进大门,围墙里面,三面是房屋,中间是庭院,像一个偌大的四合院。栽有桃树、石榴树、枣树等果树。几个老人在庭院里拉家话、摘菜。我一眼看见坐在轮椅上的李大娘。我走过去喊她,她端详了我好一会儿,笑吟吟地说:“是,是民......民民呀。”她还记得我,小时候我跟随母亲到她居住的山寨玩,她总是给我一些吃的。她双腿因风湿瘫痪已近十年,老伴也早已去世,两个儿子,小儿子从小一条腿残疾。只有大儿子劳作,养活全家,可是住在僻远的高山巅,没有人愿意嫁给他,就一直单身。2018年3月,全家终于从高山顶搬到这交通便利之地,帮扶单位还给李大娘买了轮椅。和李大娘拉家话,她说起这几年政府给与的帮助,眼圈红了,她说:“老百姓做梦都没有想到中央出这么好的政策,说出来多温暖,生病了有医保,还有生活补贴金、养老金,老百姓真是感动得很。”说话间,五保户张伯伯李伯伯也走了过来拉家话。
“定时领钱,跟拿工资的人一样喽,真是自盘古开天辟地都没有享受过的啊。”张伯伯吧嗒着旱烟,笑呵呵地竖起大拇指点赞。
“现在村里没有遭业的人,过去最穷的五保户,如今喝酸奶还喝最好的哩。”李伯伯脱口而出。
听着这些真实的声音,一种别样的情怀涌上心头。村庄不再卑微,生活在这片新泥土上的村民,依赖好的政策、帮扶单位的帮助和自身的努力,正在走向小家庭的幸福和大家庭的和谐。
我抬头眺望太阳照耀的群山,叠嶂之后是重峦。这些古老的山,度过成千上万的时光,依然悠悠地站立着,无视时光,不惧侵蚀,默默地注视着天地间的一切变化,保持着养育生命的独有本色,成为三景庄圆梦的见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