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垭口往下行驶,刚驶过一段斜坡,就是一个大转弯。接着,就是一个大转弯连着一个大转弯,几乎不容直行。
车外是陡峭的山坡和深不见底的峡谷,心不由得提了起来。转了十几个大转弯后,是一段斜坡,已到了谷底,听到哗哗流淌的水声。一条宽阔幽深的峡谷从高山间逶迤而来,河流就在峡谷里。
这段陡而高的大山坡,叫碑坡。这段河叫首板河,因与夹马寨河相连,也称夹马寨河。首板河与上游的周家河、三叉河、潮水河和下游的夹马寨河、杨家河一脉相连,在肖堰镇观音岩村西面山麓,注入漳河,是漳河沿岸最大的支流之一。
老远就看到一条大桥横跨河谷,连接两岸的公路,天堑变通途。这就是漳河源区特大桥:碑坡大桥。公路边标志牌上这四个红色大字,把幽谷都映亮了。
走上大桥,两边是深谷,桥就像在半空中,人一下子被托举起来,离开了陆地。俯身下视,河水咆哮、汹涌,有眩晕感。细看桥身,桥面下双曲大石拱,大石拱上两边各有六个对称桥孔,托住桥面。桥两端的第一个桥孔,从河谷最底部升起,有三四十米高。北岸桥头修有一百多级石阶,通到河底。台阶很陡,小心而下,站在河谷仰望大桥,更加蔚为壮观,似在云天上,如彩虹飞落两山间。在河谷,看不到大桥两边的山顶,只看到河岸山坡上的太阳,更显大桥的险要、雄壮,心里不住地赞叹、敬佩。
漫步长长的宽阔的大桥上,自豪之情不逊于长江大桥。走过大桥,南面有观景台。观景台腾空建在悬壁上,与大桥比肩。仰望对面的碑坡公路,似一条盘旋的游龙,从大桥边高昂着头,迂回上山。半山腰公路边黄色的山体,清晰可见。这段碑坡崭新的公路,是2020年冬天动工扩建,2021年完工,扩宽成双行道,成为224省道的重点路段。立于高高的观景台,青山绿水环绕,河风吹来,飘飘欲仙。
观景台上矗立着一椭圆形巨大的石刻,刻写着金色的正楷文字,引人驻足阅读。是板桥镇人吴荣显先生写的《故乡游记》,写于2007年8月。吴老十多岁从家乡板桥大山走出,参加革命工作,72岁回乡写下这篇游记,倾吐一个游子对故乡的赤子之心。读着,很感动。石刻一笔一画,极工整,极遒劲。
碑坡大桥桥头还竖有石碑,刻着修桥的意义。碑坡大桥长101.8米,跨径50.1米,桥面净宽7米,桥身净高40.8米,是湖北省第二山区公路高桥,是南漳人的骄傲。碑坡大桥连接了三景与板桥的公路,使板桥人走向大山外,到达南漳县城,最近。住在离大桥不远处的退休教师陶礼哲老师说:“架了大桥,从板桥到南漳城,近多了,坐班车还不要两个小时。从巡检走,得四五个小时。”
碑坡大桥,1986年8月动工,1986年12月竣工。1986年以前,从板桥到南漳,是走南巡公路(南漳到巡检的公路),全长132公里。碑坡大桥修通后,连接南薛公路(南漳到薛坪、三景的公路),路程缩短63公里。
2
板桥位于南漳西南山区边陲,“上山云里钻,下山到深涧。隔山叫得应,靠拢得半天。”这是当地人对这一带地貌的形象总结。20世纪60年代以前,板桥到南漳县城没有全程的公路,上南漳县城要走以前的古道。
有两条古道。一条是“里大路”,一条是“外大路”。
从板桥到南漳最近的路,就是过碑坡大桥下游的夹马寨河,上陕西崖,到滴水岗、长店子,过三景庄、石桥、大石巴、洪河、凉水泉、炸四崖、木瓜园、珍珠泉,进南漳县城。人们把这条近路叫“里大路”。还有一条叫“外大路”,是走甘溪,到石门峪,过漳河,上石灰山,经肖家堰,下响水洞。在响水洞,靠右上报信坡,翻云台山,前往武安镇。在响水洞直向前走,经葛公河、周家湾、大山垭、望城岗、安家洞,向西北进南漳县城。这条路比“里大路”要远六七十里。这两条路是板桥人常走的“大路”。还有一条赶洋坪、宜昌的“南大路”。陶老师一边给我介绍,一边不住地感叹过去板桥人出山的不易。
没想到,离碑坡大桥一里多,跟碑坡大桥处山脉相连的陕西崖,竟是板桥人过去出山最近之处。它像一只巨大的蝙蝠蹲在山顶,张开翅膀,铺展开来,向两边延伸,形成一条长长的山脉。因半山坡曾住过一户从陕西而来的人家,人们称为“陕西崖”。山势陡峭,山顶都挨着了天,要翻过去,真不容易。而“陕西崖”却是“里大路”必经之处。
陕西崖在夹马寨河北岸,此处,河水湍急,尤其是夏天遇上洪水,好几天过不了河。
为了方便人们过河,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板桥富户冯兴斋、冯敬臣二人共同集巨资,请工匠,用了两年时间在河上修了一座石拱桥,因为在陕西崖下面,人们称为“陕西桥”。
“古桥能通四匹马拉的马车,运重东西都从上面走。过了古桥,就是陕西崖古道。这条山路有四五尺宽,成‘之’字形,从河底上到崖顶,有五六里。”住在陕西崖对面住户的一男子对我说。站在他家稻场,抬头仰望,千年古道,如今荆棘丛生,原貌依稀可见。可我眼前却分明看到骡子、驴子驮着东西,拉着板车运着东西,山人挑着、背着东西,艰难爬行的情景。
当年立在河岸的石碑被风雨侵蚀,字迹模糊,只部分内容可辨。也破损了,经过粘连后,收藏在冯家湾文史馆。庆幸的是,石刻《新建陕西桥碑记》的碑文有保留的,它详细记录了有关古桥的情况。碑文是清朝贡生冯开谟撰写的,碑文写着:
“桥以陕西名,因山得名也。山何以有陕西?因人得名也。明中叶,我始祖自陕西凤翔迁此,不志其乡,遂以其省名名之。回王磊作安,元宗不能得于蜀,我祖竟得于楚,岂匹夫之力,反出天子欤?久于其地,故也。”
这是说冯氏祖先在此永久居住的原因。
又写着:
“考《水经》邑志均略,此水难与沮漳相争,然春夏水溢以山潦,骇浪惊涛,浩瀚恐怖,往往阻滞行旅,贻误大事。兴斋、敬臣二叔父悯其间隔也,慨然曰:此必先祖欲成桥,而未逮也。立授匠石三十五万钱,阅两载,乃蕆厥事。计高貮丈貮尺,长十丈貮尺,阔壹丈壹尺,高车驷马过此阔绰有余。倘亦有题桥柱者乎,不惟济艰险,亦继志述事之意也。爰仍名之,曰:陕西桥云。”
写了建桥的原因及桥的规模。
此石碑立于清光绪元年岁次乙亥,十二月初四。读着《新建陕西桥碑记》,心感慨系之,久不平静。
“陕西桥”是座双孔石拱桥,通行62年,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被特大洪水冲走。如今,桥已荡然无迹,唯有汤汤不息的河水。
1922年南漳县统计全县的古桥,共52座。西南路有7座古桥,陕西桥是其中之一。“陕西桥”是南漳西南山区重要地标,世代相传,只要和板桥人说起古桥,没有不知道的。
3
板桥人铭记着古桥,也渴望着有更便捷的出山之路。
1965年以前,板桥人买卖物品,全凭人力背驮。若要出售肉猪、废牛,必须有人收取一定头数,由人赶着上路,边走边放牧,人畜一起风餐露宿,赶向武安镇或宜昌出售。那时,板桥也有养毛驴从事运货的,时称“赶驴子的”,但为数不多。1957年成立“民间运输管理站”,经常保持八九头骡、马、驴运输。
解放后,“南巡公路”建成,缩短了板桥上南漳县城徒步的路程。可是,板桥到巡检没有公路。1960年,国家林业部门投资修从“南巡公路”边的小漳河到板桥北峰的公路,叫“小北公路”。修成后,1965年,板桥通了汽车,县汽车队第十队负责给板桥拉货。从此,板桥人结束了有史以来肩挑背驮上县城的苦难。
1965年,板桥通了代客车,1971年通大客车。但是这条公路坐班车上县城,是下巡检,过东巩,绕肖堰,经葛公,得四五个小时,办事极为不方便。
1978年“南薛公路”(县城至薛坪、三景的公路)修成,并且向南修到离板桥最近的李家祠堂,李家祠堂紧挨着碑坡。可是,碑坡处的滔滔大河无法逾越,板桥人想坐车从最近的路上县城,还是不可能。
板桥人在一年一年的盼望中,最终盼来了佳音。1986年,县政府决定在夹马寨河上建一座大桥,连接三景至板桥的公路。河两岸是悬崖峭壁,山高谷深,工程十分艰巨。经过反复勘测,选择在碑坡处的首板河上架一座大桥。
碑坡大桥于1986年6月动工了!南漳县交通局自行设计、自行施工。没想到,这么浩大的工程,到年底就竣工。同时,上碑坡的公路也修好。至此,“南板干线”(南漳到板桥的公路)形成。1987年底,客、货车通行。
碑坡大桥位于漳河上游,是漳河源区唯一的大型石拱桥,是西南山区的交通干线。
2014年,南漳县交通局又对碑坡大桥进行维修加固。碑坡大桥始终以崭新的姿态为民服务。
碑坡大桥早已是板桥镇的一个旅游景点,是四方来客到板桥的第一个观光之处。
如今,从板桥集镇经过碑坡大桥,通往南漳县城的是柏油公路,驾车到县城从以前的两个半小时缩短为80分钟,村民出行驶入了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