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是宁静的,村庄是宁静的,可是,感觉到一种浩大在这静谧中涌动。走进幸家坪三组东坪,这种感觉尤为突出。
东坪,名符其实的一块大平地,四周的高山像帷幕护卫着,西边的公路是唯一的出口,像一个大盆地。十几户人家分布在四周的山脚,大多是红砖水泥楼房,也有几栋没有翻新的土屋,十分古旧,显示着年代的久远。立于平地中间环视,心跳不由得有些加快,听得见风从四周高山上滑下来的声音,听得见路边柿子树上红灯笼样的柿子摇晃碰撞的声音。
平地东南山脚下的那栋土屋,就是中共荆山地委(第四地委)、专署和军分区的旧址所在地。远远凝视,别样的心情涌上心头,一种激流在心中奔涌。耕深于这片土地上的不宁静,再也藏不住,从这栋土屋喷薄而出,看到了土屋二楼上的窗户里映射出的红红的灯光,这团马灯灯光,照亮了整个平地。
沿着田边的小道走进这栋光芒四射的土屋。站在场院仰望,正房三间,中间是堂屋,两边是正屋,紧挨东面正屋有两间横屋,均两层。青瓦土墙,建筑风格与当地最普通的房屋一样,没有特别之处,但是,站在房前,一种肃穆之情油然而生,仰望思量之间,历史的画卷像卷轴一样,在脑际徐徐展开。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革命进入一个两种命运、两个前途决战的新时期——全国解放战争时期。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不顾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以围攻鄂豫边宣化店为中心的中原解放区为起点,向各解放区展开大规模的进攻。全面内战暴发。国民党用于解放区的兵力总计为193个旅(师)160万人,蒋介石声称,只须用三个月到六个月,他就可以取得胜利。
1946年6月26日晚,按照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指示,中原军区主力部队从大悟县的宣化店向西,分南北两路突围,从而拉开了全国解放战争的序幕。
中原突围南路部队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由中原军区副司令兼第一纵队司令员王树声率领的一纵大部和二纵大部。另一部分是江汉军区部队及地方干部。江汉部队在江汉军区司令员罗厚福率领下,先行出发,渡过襄河,进入鄂西北。
1946年6月底,中原军区所属江汉军区部队,从安陆城西的桑树店地区向西前行,于7月7日夜,经宜城东南流水沟渡过襄河。第二天分兵两路向南漳进发。右路军由司令员罗厚福率领,左路军由副政委李人林率领。左右两路部队共六千多人。7日,二团从宜城朱家嘴(现朱市镇)经武安镇逼近南漳县城。国民党县长鄢铎督率县保安大队,在胡营连三坡一带阻击二团,被二团击溃,县政府人员逃到城北石门。8日,罗司令率领的一、二团攻克南漳县城,打开了一座弹药库,收缴了县政府部分文卷及物资。并召开庆祝大会,动员青年参军。同时,三团也攻克了武安镇,召开胜利大会。10日上午,敌军一个团尾追而来,三架敌机在南漳县城上空盘旋轰炸扫射,在城外开会的部队战士被炸伤三四十人,炸死几匹惊马。右路军迅速转移进山,经李庙、长坪,于13日中午进占保康县城,后到达房县。
7月9日,李人林率领的左路部队经宜城孔家湾进入南漳安家集。后经刘集、报信坡、果贺坪、巡检司进入保康,在房县与罗厚福率领的右路军三个团会师。
在罗厚福、李人林率领突围部队进入南漳的同时,7月11日晚至13日拂晓,王树声率领的南路突围部队主力,一万多人,经宜城西南的团山、李家垱,进入南漳的安家集、刘家集、报信坡,暂时摆脱敌军追击,就地休整两天后,17日抵闫家坪、赵家店,向谷城前进。
中原突围南路部队辗转南漳、保康、房县、谷城、宜城、荆门、当阳、远安一带与敌军周旋、作战。
1946年8月27日,南路突围部队的两支劲旅——一纵主力与江汉军区部队,终于在房县西南的上龛胜利会师。29日在房县西狮子岩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成立中共鄂西北区党委、军区,王树声任区党委书记、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刘子久任党委副书记兼副政委,刘昌义任副司令员兼一纵三旅旅长,张子千任副司令兼参谋长、一纵二旅旅长,吕振球任政治部主任。决定并报请中央,区党委、军区以下组成四个地委、军分区。9月1日,中央复电批准成立鄂西北党政军组织。至此,以房县、保康、南漳等地为中心的鄂西北根据地初步形成。
1946年9月10日,鄂西北党委所属第四军分区部队及江汉军区部分部队,从兴山、宜昌一带进入南漳肖家堰幸家坪,在此过中秋节。9月17日在幸家坪召开县团级以上干部会议,正式宣布成立中共荆山地委(又称第四地委)、专署和军分区。刘子厚任书记兼专员和军分区政委,吴云鹏任副书记兼组织部长,李人林任军区司令员,顾剑平任副专员。
会议持续了两天。会上,刘子厚作了《关于当前形势和方针》的报告,吴云鹏作了《关于发展襄南工作的意见》的报告。李人林作了《关于军事形势和我们的对策》的报告。会议传达了鄂西北党委的指示,要求在大地来到之前,抓住时机迅速展开,横扫土顽,摧毁伪政府,创建根据地,站稳脚跟,以便对付敌人的追堵和“清缴”。
第四地委机关于9月下旬,由幸家坪小学迁往板桥冯家老湾,9月25日在板桥冯家老湾召开地委扩大会议。地委扩大会议后,各中心县委、县委工委所属部队、地方干部立即离开板桥,奔赴到各自指定的区域开展活动。
与此同时,中共鄂西北区第二地委、军分区,第三地委、军分区,分别在南漳县的长坪和李庙成立。中共荆山地委等四个地委在南漳建立根据地。
第四地委机关所在的幸家坪小学,就是现在眼前的这栋土屋,是革命大转折时期最重要的中共首脑机关之一的旧址。
这栋革命旧址,背靠高山,坐北朝南,三间正屋,两间横屋,均两层,均干打垒墙体,土木结构。整栋房屋呈“7”形,建筑面积150平方米的样子。上九步台阶通大门。房屋很有些古旧,墙体斑驳。
地委旧址保存完好,有人居住,主人叫幸文先,82岁,老伴80岁,两位老人精神都还很好,很热情,见我们走上稻场,连忙把我们引进堂屋沏茶,听说我们从南漳县城来,更是热心地讲解。老人说这栋房子是他祖辈盖的幸家祠堂。最初只有三间正屋,没有横屋,横屋他家搬来住后,又盖的。1944年,幸家在这里办私塾,叫幸家坪小学。1940年出生的幸文先老人,5岁发蒙,就在这里读的书。老人说房子大门正上方“幸氏宗祠”四个字,被杂物挡住,从外面看不到。在我们的要求下,老人领我们上二楼,挪开杂物,一面灰色的长方形墙面写着“幸氏宗祠”,正楷,黑色毛笔字,字三寸大。老人说写字的这方墙面,是用糯米、石灰、桐油浇筑的。
我们和老人说起发生在这里的革命,老人一面给我们讲着这里的革命故事,一面引我们上楼,在土楼上的一横梁上取下一盏马灯。说这是部队撤走后,留在楼上的,是晚上开会用的,他的家人一直保管着。老人说晚上开会,马灯一亮亮通宵,辛苦得很哪。老人说那时他还小,但总听大人们说,记忆特深。
老人把马灯提下土楼,放在堂屋的方桌上,用毛巾擦拭着上面的灰尘。马灯保管得很好,圆形玻璃罩,没有一丝破损。中午的阳光从大门外照射进来,落在马灯上,灯罩泛起了金光。这盏马灯给幸家坪带来的革命故事,是悲壮的,是卓绝的,更是灿烂悠久。“这盏马灯好多人来看过,记者还拍过照片哩。”老人说着,露出了欢欣的笑。
告别老人,走过土屋,走到房前的小路,回望,总感到楼上的马灯的灯光,闪闪烁烁,熠熠生辉。
革命机关选在幸家坪,与其地理位置有关。
幸家坪是个被山水环绕的村子。村子东南有漳河,岸线十几里,西北有东林河、西林河,三面环水。幸家坪所在肖堰镇的高峰区域属于“耸立在高山险峰里的瞭望台”,漳河从观音岩村沿着大峡谷到达幸家坪,沿途幽谷深深,山势极其陡峭。幸家坪村藏在深山老林,地势险要,山水环绕,地理位置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利,自然是战争隐秘之地 。
漳河对村子起到了保护作用,但村人吃不到漳河的水,漳河在高山峡谷里,村子在台地上,落差大,沿岸又多悬崖峭壁。村里自古打井吃水。现今村里秦家冲还有三口古井。驱车到秦家冲,下车,只见公路南侧一字排开三口大井,井口径长3至5米不等,井与井相隔一米多,均被绿色护栏围着。据说其中一口有400多年的历史。三口井都是盈盈的一井水,清亮亮的。住户虽然从东林河引水,安装了自来水,但是古井仍然还发挥着作用。
东坪的地委旧址是一处古民居,在秦家冲我们看到了两处比“幸氏宗祠”更精美的古名居:“贡爷老屋”和“歪门邪道”,光听名字都挺吸引人的。贡爷老屋就在三口古井的斜对面,整栋建筑也是呈“7”形。建于明清时期,典型的徽派建筑,青砖墙体,木质构造,雕梁画栋,气派、考究、精美。这处古民居是个读书世家,先祖贡爷是国子监贡生,叫秦举缓,清朝举人,曾经留学日本,在秦家冲很有名望。“歪门邪道”古民居在贡爷老屋附近,也是气派的青砖四合院。当地人为啥把它称为“歪门邪道”呢?原来奥秘在大门,大门的朝向不是垂直于墙体,而是侧斜的,就是歪着身子。这样的大门还没见过。村人说这是有讲究的,说是避免大门冲着水井,影响人丁和财运,有意把大门侧歪一下。这所大门,是荆山漳河流域风水文化的典型体现。
《南漳地方志》(2021年版)载,肖堰镇幸家坪村,“村内主要名胜古迹有幸家寨、黄龙寨。”幸家寨和黄龙寨均修建于清朝。幸家寨位于东坪北面山顶,是幸氏先祖所修建,由姓氏命名。黄龙寨在一组秦家冲,是秦氏先祖所修建。地势非常险要,西、南、东三面临绝壁,漳河沿山寨的西、南汤汤流淌。设有东、西寨门。东门高耸于山顶,寨墙依山势而建,寨墙上有巡道,其上设有跺口,其下设有瞭望孔。西门矗立在悬崖上,深不见底,不敢下视。整个山寨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寨房30几间。寨内东南角有一块古石碑,保存完好,字迹可辨认,落款是“道光八年戊子冬十月吉日立”。由碑刻可知,是因“白莲教匪浡然而兴”而修建山寨的,因“山势起伏有如龙腾”而命名为“黄龙砦”。黄龙寨是因其山形而命名,在当地被称为“大黄龙寨”(对面甘溪境内有座小寨称为“小黄龙寨”)。黄龙寨海拔1100多米,立于山寨能充分享受“一览众山小”的快感,已是深秋,遍山黄栌红了,极为好看。
幸家坪曾处在革命战争的最前沿,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有红色遗址,有古民居、古井、古山寨,还有漳河大峡谷风光,旅游资源很丰富。村子里也在积极努力为发展旅游业创造条件,驻村工作队帮扶村里对秦家冲大屋场的大水沟进行了维修、清淤,硬化道路,使这个古老的大屋场环境更加优美;在东坪建了一个30方的过滤蓄水池,使那里的村民安全饮水;给三口古井安装防护栏,确保人们的安全;新建通信基站,开通了电信、移动和联通信号,架通了光纤网络,使村民更好地瞭望天下......
车子驶出了幸家坪,可心还在为这片红色的土地而起伏。借助乡村振兴的东风,幸家坪这个拥有荆山地委旧址的村子,将更加吸引人们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