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板桥”的来历
来得有点早,在街上转了转,还是只有这一家小吃店在营业。
女主人站在灶台前,搅着铁锅里的玉米糁粥。问多少钱一碗,有没有包子。女主人五十多岁的样子,说话间,一碗热腾腾的玉米糁粥就端在柴火炉上,还有包子。柴火炉上架着一大钢锅,炖着菜,有豆腐、胡萝卜、青菜。这么好的菜,肯定不是给顾客吃的。正迟疑着,问有没有菜。女主人笑盈盈地说就吃这锅里的菜,并说是用羊肉汤炖的。说着还用锅里的勺子舀到我碗里。在和孙子打电话的男主人也笑着幽默地说多吃无妨。我笑了,幸福地笑了。
他们已吃过,男主人继续和在城里的孙子说话,女主人坐到柴火炉边和我们拉话。我和她说起“板桥”这个名称的来历。她含着笑说在这里流传最广的是说,石匠师傅凿了一块很大的石板,凿了几个月,凿好了,要移到河上,移不动。这时,鲁班从这里经过看到了,用自个的石斧子,在石板的四个角扣了一下,嘴里说着:“畜生过去。”长石板就移到了河上,稳稳当当的,就叫这桥“鲁班桥”了,叫简单了,就叫成了板桥。
女主人讲的鲁班架桥的传说在《南漳县地名志》(2021年版)上都有记载。是这样写的:
镇名以传说故事得名。一传公元1522年(明嘉靖元年),有一来自陕西凤翔的冯氏两兄弟,欲觅“风水”宝地定居,当路过这里时,发现小溪桥头大石桩上一五花异石,上有五指印,便定居下来,并拟在桥头撰文立碑纪念。熟料碑成文就,立碑时不慎碑倒石折,冯氏视为不祥之兆,忿然离去。后人们用这断碑做了小桥,由此得名“石板桥”,简称板桥。二传板桥为鲁班所封,春秋时期,鲁班南下至此,滚滚西流水挡住去路,遂取一块石板搭在河堤上,做过桥之用,称为“石板桥”,简称板桥。
传说中鲁班帮忙架的石板桥还在,搭在街道南边的西流水河上,两岸的居民,走小路,顺河步行,都从这石板桥上过河。石板桥长一丈多,宽近六尺,一尺多厚,且凿得很齐整。这么大的石板是怎样找到的?即便用人力搬到了河边,又是怎样架上去的呢?实属罕见。智慧的板桥先民一定是用科学的方法架桥,只是后人琢磨不透,便有了鲁班帮忙架桥的传说,而板桥镇镇名就是由此桥名而得。
2、“新集”的形成
早晨出发时天气尚好,此时飘着些许雨丝,天空也显得有些旧,像洗退了色的宝蓝色床单。
眼前就是久负盛名的西流水,在街道背后,穿过新集街。这一段宽阔、笔直,水泥扣的河墙,整洁、美观。两岸是白色的楼房,间或有绿色的菜地。西流水是新集形成的重要因素。
望着汤汤流淌的西流水,时光穿过几百年,回到了新集街的老时光。
那是明朝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冯氏两兄弟举家告别陕西凤翔,一路东迁,跋山涉水,躲避战乱,寻找安居地。落日,晨雾,酷暑,严寒。官吏,土匪,小偷,饥饿。不知走了多久,他们到了南漳的漳河边,沿着漳河岸的古道,越过了石门峪,爬上了黄陡坡,穿过了猛洞河,登上了一高高的垭口,于高山环顾,见四周群山环抱,中间土地平旷,满心欢喜。仔细观察,地势东面高,西面低,南北距离开阔且山脉绵长,中间形成了长长的阔大的山谷,像一只长长的大船。奇的是山谷间隆起了一座座小山包,像一个个“金元宝”。识“风水”的冯氏长者断定这里是块风水宝地。
走下山,再细瞧,见东面异峰突起,魏巍高大,山间淌出一条溪水。自古无水不向东,这里的水是向西流,这是少有的西流水。冯氏先祖更是惊喜,便在这山垭下定居下来。他们吃苦耐劳,勇于开拓,开办商铺,还利用漳河制造土纸,挂起“协和祥”的牌子,生意红火了,便形成了一个集市。后来人们就把这山垭下的集市叫“老集”。
老集地盘小,商铺盖不下,冯氏另一门兄弟就搬到西流水河岸边的柳树埫定居,也走经商致富路。他们建造了捻绸作坊,做蚕茧抽丝加工生意。生意越做越大,这里又成了一个集市,人们叫就“新集”。
西流水源源不绝,不断流,不干涸,养育着新集,新集不断扩展。一栋栋商铺、厂房和住房在西流水河岸落成,新集成了集农业、商业、小手工业为一体的新街道,成了名符其实的新集市。
西流水河从新集街东面山麓向西流过新集街,沿途携周家河、三叉河,汇入潮水河,又折向东,汇入夹马寨河、杨家河,注入漳河,成为漳河源头之一。
西流水河南岸广场上立着“旱船驮宝”雕塑。一只橙色木船停在水泥台上,中间雕刻的是两位穿着杏色衣裳的老者,一位右手拿着一本书,席地而读,白色的胡须飘在胸前。另一位背着装满东西的背篓,挽着发髻,倾身向前读着老翁手中的书。两端雕刻的是玉米、南瓜、木瓜、苹果等农产品。雕塑栩栩如生,彰显了板桥物华天宝、耕读传家“文化之乡”的寓意。
“旱船驮宝”,是说新集这个地方,南北狭长的山脉像船邦,东西山脉首尾呼应,形成了船舱,又有108个金元宝似的小山丘排列其上。是对新集独特地形地貌的形象说法,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板桥镇镇府就坐落在新集街上。这里层峦叠翠,水流绵长,物产丰富,人杰地灵,真是块宝地。
3、“徐总兵”的故事
新集有两条街道:新集街和新集南街。
新集南街背后有一座山,叫香儿山,西流水从它西北面流过。山上建有山寨,叫梁家寨,是板桥境内48座山寨的中心点。早上在新集街小吃店时,女主人就讲起徐总兵的故事,她说徐总兵来报信,死在新集,葬在现在建幼儿园那个地方。我问还看得到吗?说看不到,早平了。
徐总兵的故事,在板桥流传很广。传说徐总兵力大无比,极勇敢。白莲教起义军进犯板桥,人们躲到梁家寨。白莲教就去围攻梁家寨。徐总兵在寨上喊话:你们赶快撤走,不然砸断你们的旗子。说着扔下一块大石头,砸断了白莲教的旗子。他又喊话:你们还不走,就砸破你们的锅。他又扔下一块石头,刚好砸破白莲教的锅。白莲教攻不下梁家寨,只好另寻办法。打了几天,徐总兵下山到西流水河洗澡,太累了,躺在草丛间,竟睡着了。敌人乘机袭击了他,用刺刀戳破了他的肚子,肠子都流出来了。徐总兵捧着肠子向梁家寨跑,高喊:土匪来了!土匪来了!寨子的人听到了,立马关紧寨门。徐总兵放心了,想起不远的夹马寨,又掉头捧着肠子,跑向新集街西面的夹马寨报信。来回跑了二十几里,血流尽,死在回来的路上。这个故事是深入民心的,早上女主人讲时,一直在和孙子打视频的男主人关了视频,帮忙讲。
徐总兵死后,人们把他安葬在新集彭家湾罗围埫。
板桥著名的绅士冯哲夫先生从小崇敬徐总兵危难之时、舍身为民的勇毅精神,多次到徐总兵的墓地凭吊徐总兵。他于1927年回归故里后,和乡亲们一起出资为徐总兵立碑,他亲自撰写碑文,追记徐总兵的英雄事迹。先生在碑文中高度评价徐总兵:
“夫其捧肠疾趋,身濒死而拯乡人之危於顷刻,其仁勇尤不可及也哉!”
先生饱含深情地为徐总兵写下碑铭:
“大道之傍,耕垄之侧,死斯葬斯,是维安宅。塚上何有?赤棠一株,花兮纷飞,鬼雄所都。塚畔何有?吾宗之茔。数武相望,岿然石城。幸君有塚,恸君无后。世变冢夷,谁奠卮酒。惟君义勇,活我里人。不识其墳,视此刻文。”
先生告诉今人,徐总兵的墓上有一株海棠,盛开着火红的花儿。若不了解这座坟里埋的是什么人,看看这石碑上刻的文字便知道了。可惜,徐总兵的墓和碑都不在了。不过,冯哲夫先生撰写的碑文和所作的碑铭收录在他的书籍——《素园文集》里,题目是《徐总兵墓碑铭》,给与后人以纪念。
徐总兵的故事并非子虚乌有,据《襄阳府•忠义》记载:
“徐登鳌,嘉庆元年,邪匪扰南漳,登鳌以邑西南接房、保,为贼出没之所,倾家练勇,设卡数十处扼之,以功授千总。五年三月初七日,贼至,登鳌战于香儿山,以众寡不敌,力竭阵亡。”
这段文字记述了嘉庆五年(公元1800)三月七日,白莲教义军于南漳香儿山击毙乡勇徐登鳌的事。板桥传说的徐总兵与徐登鳌二者的时代、姓氏、职务、事迹极类似,这或许就是该传说的蓝本。
于民有功的人,人们永远铭记着。徐总兵,在新集是人们念念不忘的恩人,代代相传。
4、“土碉楼”的故事
新集街西面的土筑碉楼,到板桥,没有不去的。
碉楼在新集张家湾,现新集中心小学背后。沿着小学大门右边围墙走,远远地就看到小学背后碉楼的一角土墙。要从一户人家门前经过,走上人家场院,刚好主人出来,五十多岁的样子,还没问话,他都笑着说,你们是去看碉楼的,就在后面,好多人去看。说着就在前面带路。这么热情,很感激。他姓张,就在这里长大,说这个地方小地名叫靳家岗,最先靳家住在这里,后面山上有靳家的祖坟。冯家是后来在这里盖的房子。说话间,一大片土屋出现眼前。碉楼矗立其中,很突兀,站在这高处平台,还需抬头才看得到顶部。走下十几级台阶,站立场院,仰视碉楼,愈显得高,挨着了云彩。
土碉楼,共五层。从第二层起,每层四面墙壁上开有小孔,每层两个,内大外小,倒“八”字形,是瞭望孔、射击孔。更奇的是,顶楼外面有一小岗哨,两三寸宽的木条制成,半人高。小巧,挂在高高的墙上,像个方形木篮子。楼顶屋檐比一般宽,像顶着宽大的斗笠。每层一间房子,十多平方米。这样干打垒土墙、层层夯筑的五层方形碉楼,起到了站得高、看得远的防御作用。
碉楼只是这片大宅子的一部分。宅院始建于1911年。民国时期板桥乡乡长冯应才(冯达夫)于1934年,在原由的私宅基础上加盖左右和南北对称的三间二层围屏,并在西南角建造了这座五层方形碉楼。
冯达夫是冯氏家族第14代孙,原宅为他父亲所建。
在自家宅院盖这么高的碉楼,是不多见的。碉楼八九十年,栉风沐雨,依然矗立着,供人们观赏,而里面却有一段血泪史,读来悲催。冯达夫的父亲冯开约曾任国民革命军独立旅旅长,一次,他带着卫兵回老家,招募亲兵。他佩戴着驳壳枪,很威风。这驳壳枪,谁能有得起?当地土匪冯应宽想占为己有。就在冯开约离家归队的前一晚,冯应宽带土匪包围了冯家院子,抓住了已身为乡长的冯达夫,威逼他父亲放弃抵抗,许诺一手交枪一手放人。但冯应宽未守信,一刀捅死了他父亲,绑走了他,押到山寨。他用身上带的一根金条,买通了有亲戚关系的匪兵,逃出了山寨。后动用南漳县中队的力量,活捉了冯应宽。巨大的灾难,使冯达夫为了自身安全,在私宅西南角建了这座碉楼,并建了“围屏”,把整个宅子围合起来,形成一个堡垒式院落,把乡公所搬到这里,在这里办公。
民国时,板桥时属南漳县第四区、第五区。解放后,1951年板桥成为南漳县第九区,区公所也设在这里。
整座古宅,依山而建,四合院式,坐北朝南,有大小房屋49间,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土木结构。保存完好,是湖北省境内保存最完整的民国时期乡政府驻地,被人们称为“乡公所旧址”。在新集街大路冲入口处立的牌子上,写着“乡公所旧址”,“湖北省第四批保护单位”。现在,这里修缮一新,成为“荆山文化博物馆”。
场院西南有一棵皂荚树,数十米高,如蓝天中意境阔远的写意画,与古碉楼相辉映,显得古碉楼愈古朴、孤傲。
多少世事,记录在古树的年轮上。
古宅外,大片大片的农田里,种的是金银花树,有低矮的,根茎粗,尺把高,独立生长;有半人高的,藤蔓攀附着竹竿,引颈向上而生。“这是金银花基地,开花了,随时采,随时卖给路边收购的,很方便。”张大哥一边陪我们多走会儿,一边介绍着田里的作物。张大哥说板桥金银花地基有几百亩,也不愁销售,坐地等收,价钱也好,群众很喜欢。
三月,金银花枝条上举着星子似的芽苞,极清丽,莹亮亮的。
到了四五月,这满田满田都会举着金色、银色的骨朵儿,吐着馥郁的清香。新集氤氲着这样的清香,满世界不都是宝么?
2023年3月,国家住建部、国家文物局等六个部门公布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新集村榜上有名。新集村将进入一个更加美好的历程,“旱船驮宝”将更加名符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