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武昌起义推翻了清政府。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是为民国元年,以五色旗为国旗。民国初期,私塾馆对学生的入学年龄、学习内容及教学水平等,均无统一的要求和规定,但约定成俗的规矩是私塾学生六岁启蒙。私塾教学分“短学”与“长学”两类。“短学”教学时间短,一般是数月不等,家长对这种私塾要求不高,只求学生日后能识些字、能记账、能写对联即可。而“长学”每年农历正月半开馆,到冬月才散馆。“长学”的学生要在孔老夫子的牌位或圣像前恭立,向孔老夫子和先生各磕一个头或作一个揖后,才算取得入学资格。俞希和村里玩伴乔勇读的是“长学”。
那时候,村祠堂一般都附设私塾,让族人子弟在此读书。豁达村私塾在祠堂旁西边的厦屋里,有三间屋子,中间屋子是摆着条桌、长凳的学堂。左手一间是先生的寝室,右手一间是先生议事的公房。当时,豁达村有一条几百年的规矩,每天三餐都会有一户人家送到私塾门前来。每当村里人家开始生火做饭,片刻之后就有一户人家的主妇手拎食盒走向私塾。主妇来到私塾门前把手中的食盒放在大门的中间,然后恭敬的朝私塾内喊一声,先生请用。主妇没有向内望一眼就转身走了。老私塾先生睁开浑浊的双眼,慢吞吞的站起来走到门前拎起食盒回到私塾议事的公房,打开食盒,拿起筷子开始吃饭,里面是刚做好的米饭和一荤两素三个家常菜。老私塾先生吃饭很安静,只有咀嚼饭菜的轻微声响,还很慢,每一口送进嘴里的饭菜都会反复咀嚼,所以很平常的一顿饭老私塾先生能吃将近一个钟头。饭后,老私塾先生放下碗筷,抬头看向村子里默然不语,然后起身拎起食盒放到了大门中间原来的位置,转身回到了私塾内,片刻之后就有村里人来把食盒提走。
俞希来私塾读书后不久,换了先生,新请来的私塾先生姓秦。过去那个私塾先生,虽是当地出了名的儒生,奈何太老,还有点耳背,外出时会拄着一根拐杖走路。老私塾先生上课,每天开课之前,必要瞻拜私塾墙上的至圣先师像,拜孔子。上课时,老先生手里有一个很大的本子,长一尺有半,宽近一尺,是写在发黄的毛边纸上的。字是篆楷蝇头小字,一笔不苟,真是一个功夫。老先生好读楚辞,“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心情好了,还加上几句,“成礼兮会鼓,传葩兮代舞,春兰兮秋菊,长毋绝兮终古。”
有时,老先生会坐在讲台上的太师椅里打盹,偶尔睁开眼睛,开口必是出自孔子《论语•述而》里的一句话,孔大人有训,学而不厌……新来的秦先生很年轻,读过新学,个子稍高,长得十分健壮,方脸,大眼,高鼻梁,皮肤微黑。关键是他拥护共和,提倡新学,在私塾门头插上了在风中“呼啦啦”翻卷着的让村民们十分罕见的五色旗。村人看不懂这花里胡哨的东西,都涌来站在私塾门前指指点点地张大嘴巴围观。秦先生就把五色旗从门框上取下来,在手里挥舞着喊,共和,共和啦!村里人迷糊,共和,共和是什么把戏?秦先生心里像开了锅的沸水怎么也不能平静,他知道一时半会也解释不清楚,就重新把五色旗插在私塾门头上。
秦先生教学方法也跟特别,说话诙谐,把一门课讲得有声有色。关键是他嗓音洪亮,作为一个经常需要朗读的教书先生来说,这很重要。他突然朗读的时候,能把窗外树枝上正在“唧唧喳喳”乱叫的麻雀吓得一下窜上天空,留下被麻雀蹬踏后颤悠晃动不停的树枝。关键是秦先生是新式打扮,穿一身蓝布中山装,教学也用上了罕见的黑板,经常是他的衣袖和胸前都是粉笔灰,这在村人看来他是不惜学问慷慨授课啊。秦先生胳膊奇长,和三国里刘备的胳膊一样长,垂下来不用弯腰就可以摸到自己的膝盖。据说他把胳膊绕到后背可以摸到自己的耳朵。当然这只是传说,因为他在课堂上从没有表演过。不过,秦先生在朗读新学的时候,喜欢添加表演动作,边表演边朗读儿歌《张小三捉鱼》:
张小三住村南,
前有河后有山,
不捉鱼便砍柴,
不到天黑不回来。
朗读时,秦先生举起一条胳膊做砍柴样,再弯腰弓背,双腿一抬一落,做背柴下山状,从讲台上走下来。说到张小三娘呼唤时,他双手卷成喇叭罩在嘴巴上,捏细嗓子喊,小三……回家啦。接着他说,山谷里传来了回声。他把一只胳膊慢慢举起,嗓音也随着胳膊慢慢抬起提高,“回——家——啦——”他模拟山谷里的回声。
秦先生虽是新式革命党打扮,但遇见村人一律热情地问候寒暄。这个人没别的爱好,就喜欢大热天到河里洗澡。有天,秦先生又穿着裤衩背心到瓦鲁河里洗澡,浑身清爽。在回村的路上,走到村街西头乔家大宅院附近,忽然诗兴大发,念了句诗,正巧在大宅院门楼下玩耍的女娃乔欣居然对上了下句。秦先生大吃一惊,一打听这是两村首富——乔老爷家的女娃,马上登门,见乔欣爷爷便说,这女娃天资聪明,我愿意教她,不收一文钱。乔老爷子怕女娃学野了,再说和一群男娃混在一起,成何体统?只是推脱说,老朽这娃和别家娃不一样,从小闹着要学字,请了先生在家教,权当玩耍。秦先生说,共和了,女娃也可以进学堂,可另辟一女堂!
在秦先生的鼓动下,豁达村嘛,豁达得很,在方圆百里内开了唯一的女私塾,不少大户人家早上把女娃送来,一律有扛枪的家丁提着食盒跟着。女娃在私塾旁的祠堂里学习,家丁们就在祠堂前的古树下打盹。上午散了课,女娃们到祠堂里吃自家带来的饭,男娃是不许进的。中午女娃不休息,温习上午的课程,下午早早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