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杜崇斌的头像

杜崇斌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05/13
分享
《《大儒张载》密码》连载

第六章 中医世家的传承

16、

青鸟妈妈的老胃病又犯了,最近面色萎黄,老是说胃疼,也不想吃饭。

蒙蒙细雨中,青鸟撑起一把伞,陪她妈妈去一家中医馆看病。这家中医馆叫“岐黄堂”,是她们这座小城里最有名气的中医馆。

在中医馆的门口,她忽然邂逅了一株白樱花。春雨中,这株白樱花开得是那样的繁茂、圣洁而美丽,她忽然想起了一句诗:“丁香空结雨中愁”。不知为什么? 虽然雨中盛开的不是丁香花,但这样的丝丝细雨中,撑一把小花伞,走过青石小径,走过这悠长的雨巷,再看到这株雨雾中迷蒙的白樱花,她就很自然地联想到这句诗。

 一走进古色古香的“岐黄堂”中医馆,青鸟就能闻到一股浓浓的药香,“岐黄堂”里面的装饰和陈设,就像一部电视连续剧中清朝的中药铺,一大排写满各种中药名的古旧的药橱子,实木仿古的柜台,红木的太师椅、博古架,还有博古架上那些很考究的盛放中药的瓷器陶器。医馆墙上挂着许多古旧的字画,有“岐黄之道”、“悬壶济世”、“华佗在世”、“妙手回春”之类的。最让她惊讶的是,竟然在医师坐诊的那个方桌上面挂着一副条幅,用遒劲而雄浑的颜体字写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17、

今天坐诊的医师正是有名的郑老先生,他穿一身唐装,大约有70多岁的年纪,胡须全白了,但那双慈祥的眼睛里却流露出一种淡定从容,整个人清瘦而矍铄,颇有几分道骨仙风。在他的旁边坐着一位二十多岁的小伙子,看样子是跟他学医的学徒吧。不过他们长得很像,该不会是祖孙关系吧,青鸟在心里想。

郑老先生话不多,他细心地诊完脉,又看了看青鸟妈妈的舌苔,还问了几句病情,就说:“看来是气虚,中气下陷导致的脾胃虚弱……”

郑老先生对这个病平时出现的症状描述和她妈妈的情况很相符,看来真是神了!于是青鸟忍不住问:“气虚?这个气是不是横渠先生“气本论”中的气?”

郑老先生说:“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基本上说对了,横渠先生的“气本论”你也知道吗?”

“是啊,我刚刚读了《大儒张载》,这本书就是讲横渠先生的,他的气本论是一种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小姑娘说的对啊!”郑老先生赞许地看了青鸟一眼,然后慢慢地说,“中医学将气的运动称为“气化、气机”,指出了气运动的具体运动形式有:升降、出入、动静、聚散等。《素问·举痛论》说:“百病生于气也。也就是说,疾病的发生皆始于气的生成和运动失常……”

这时候,旁边学徒样的年轻人说:“你看我们墙上挂的这副字就是横渠四句。我们中医传承医道,悬壶济世,其实也遵循着“横渠四句”呢!为天地立心,就是说医者要树立的医德仁心和对患者的真诚之心;为生民立命,就是说医者要以精湛的医术守护百姓的生命健康;为往圣继绝学呢,就是说医者要传承《黄帝内经》《伤寒论》等中医经典,创新医术,救死扶伤;为万世开太平,就是说医者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全民健康,国泰民安享太平……”

“哦,你说的真好!我也很喜欢横渠四句呢!想不到横渠四句对中医也有这么强的指导意义!谢谢你!”青鸟听着这位年轻人滔滔不绝地讲述,就微笑着说。

“你是青鸟吧?我认识你,”年轻人也笑着说,“我还是你们“谈笑鸿儒”公众号的忠实粉丝呢。”

“哦,你是?”青鸟惊讶地问。

“我叫郑源,一直跟我爷爷学中医。”,年轻人看青鸟一脸的惊异,就轻松解释道。”“我和你的朋友云飞是好朋友,我们关系很铁,经常在一起喝茶聊天谈国学呢!”

一看后面还有许多患者等着看病,青鸟也不敢继续和郑老先生以及小郑聊天了,就说太谢谢您了,今天向您又学习了很多中医知识。后来青鸟给他妈妈抓了药,就扶着妈妈回家了。

 18、

有一天,云飞到青鸟家去,和青鸟商量公众号的选稿事宜,青鸟谈起郑源家的中医馆“岐黄堂”,并说,那老中医真厉害,她妈妈服了他开的三副中药,胃病就好了。于是,云飞就给青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说起郑源家的这个中医世家,就不能不说一下传承了。

郑源他爷爷有四个孩子,就他爸爸一个男孩,因为郑源有三个姑妈,所以他爸爸就成了中医世家的传承人,接过了他爷爷的衣钵。到了他爸爸这一代,正赶上全国实行很严厉的计划生育,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个孩子,于是就有了郑源这个宝贝独苗。如果他不再从事中医行业,那么他家的中医世家真的就保不住了。

谁知道,郑源高中毕业却考中了上海财经大学,现在鬼使神差地从事了金融业。

有一次,云飞问郑源:“你现在在银行工作怎么样?有没有做中医师的打算?你们家的“中医神技”该不会就此失传了吧?”

“咳!说起来真是有点那个,那时候在学校总想摆脱家里的传统禁锢,总渴望能从事一些光鲜亮丽的事业,谁知道,现在才觉得自己当时是多么的天真啊!”郑源有几分无奈,长叹了一声。

这个云飞最清楚了。他知道郑源家里的家教很严,那时候他还弄不懂那些家教有什么意义,只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压抑与灰色的沉闷,就像一走进他家的药铺,那无处不在的浓浓的药香气味一样。他就经常看到郑源他爸爸和爷爷让郑源背诵什么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十八反、十九畏;还有八纲辨证、什么表里寒热阴阳虚实;还有许许多多的汤头歌,什么银翘散、桑菊饮、四君子汤、八珍汤、六味地黄汤等等。但是郑源的内心里有一种叛逆,这个云飞隐约能感觉得到,似乎家教越严,他的叛逆心里就越重,这个后来在高考的时候得到了证实。

郑源曾经说过,当时他爸爸让他报考北京中医药大学,他不想报,所以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偷偷报考了上海财经大学,最后果然被上海财大录取了,其实他的成绩是完全可以上北京中医药大学的。

现实有时候是荒诞的,命运常常喜欢和人开玩笑。就拿郑源说吧,他现在虽然不从事中医行当,但也经常给人义务看病呢,因为他去年已经考到了中医师资格证书,能给人开处方了。这个不是他爸爸硬逼着去考的,是出于自愿。他说他的转变是有一个心路历程的。

郑源说他上班后,才慢慢认识到身边的人们其实很需要好的中医师,因为他们往往会被庸医所害,被一个个为了赚钱的医院折腾来折腾去,不断地做各种各样的检查,花了很多医药费,病也不见好转。这时候,他就想能帮助别人医好病痛、恢复健康,那真的是功德一件!而且,当他读了《大儒张载》这本书,知道了“横渠四句”,后来又深入学习了横渠先生的“气本论”“经世致用”“物可穷理”等思想后,更是坚定了他的认识和决定。

 19、

于是他想到自己中医世家的优势,就开始在业余时间攻读中医书,经常暗暗用功学习中医理论,有时候不懂了就去请教爸爸和爷爷,老爷子那个高兴啊,恨不得把自己一肚子的祖传学问都倒给他。因为他觉得他家的中医世家终于有了继承人!而且,这孩子聪明啊,一教就会,知识面又广,加之古典文学功底好,学得快悟得也深,将来肯定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于是,老爷子经常没事偷着乐。

说来也怪,那时候他经常头疼他爸爸和爷爷整天在身边训教和灌输中医知识,现在有时候竟然觉得那些话语想起来也很亲切,因为没有一位老师会这样不厌其烦地给他的学生说这些,做到如此用心地言传身教。他还说,虽然他没有上中医药大学,但他祖传的中医家教加上他的自学,其实已经胜过那些在中医药大学上学的学生所学到的知识。

郑源说,他们单位的有一位老同事生病了,那天他去看望他,看了他直喊痒的生满小红疹子的小腿,又给他诊了脉象,看了舌苔,问了问他的感觉和生病的时间等,就断定那是湿热下注所致的,应该用中医上的清热祛湿法。于是,就按照传统经方“五味消毒饮”加减给他开了一副中药,连吃带洗(就是服药后用药渣洗腿),没想到竟然好了。这就是中医神奇的地方。

郑源说,还有一次,他听单位一位年长同事抱怨说,他家上高中的孩子经常犯咽喉炎,一犯病咽喉疼得就要打吊针,一打就是三四天,经常影响孩子上学。为此,同事一家都很苦恼。这天,他看同事郁闷愁苦的样子,就对同事说,他学过中医,可以给孩子开一副中药试试。于是,他按照望闻问切四诊法给孩子看了看,觉得这孩子是偏肾阴虚的虚火上炎症,后来就根据“玄麦甘桔汤”和“六味地黄汤”加减开了一副中药,没想到孩子不仅很快就好了,而且很久都没有再犯病。

古人说良医胜过良相,现在郑源常常想,能以自己的一点中医技能帮助别人摆脱病痛,难道不是一件快乐的事儿吗?从这一点来说,他们家的中医不仅应该传承下来,而且应该在他的手里发扬光大呢!

“哦,太好了!为你点赞!”那天,当郑源向云飞讲完他的心路历程的时候,云飞为他竖起了大拇指,并赞赏地说,“你终于回归本源了,看来你们家的这个中医世家能传承下去了!”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