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杜崇斌的头像

杜崇斌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07/13
分享
《《大儒张载》密码》连载

第一十八章 千古名方的诞生

54

爷爷讲到这儿,郑源忍不住问:“爷爷,围困三个多月的皇城解围了,这不是好 事儿吗?怎么会更大的厄运呢?这究竟发生了什么?”

爷爷讲了很久,他喝了口茶,稍稍歇息了一会儿,又慢慢地说:“源儿,你别急,听爷爷慢慢给你讲吧。”

于是爷爷又讲起了这样一个惨绝人寰的故事,听起来真的是令人忧郁伤感而又触目惊心。这个悲惨的故事关联着一个中医名方的诞生,这个中医名方不是一般的方剂,可以说他是名方中的名方,是一个流传千古的中医经典方剂啊!

原来,围困三个多月的皇城解围了,饥饿的金国百姓们有粮食吃了。他们饥不择食,放开肚皮拼命地吃,于是更大的“瘟疫”暴发了。

据史载,经过近乎四个月残酷的围困,南京城解围后,一场空前的大瘟疫弥漫在这座千年古城中,而且持续时间长达近乎90天。南京城有12个城门,那时候,因为这场瘟疫而死去的人,每天每个城门都要往外运送一两千具尸体。这一数字,真是令人触目惊心,不寒而栗!据史学家研究,这场瘟疫,让南京城的人口锐减,三个月内,死去了近乎百万人。这真是惨绝人寰的人间悲剧啊!也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一场大瘟疫!

那么这场瘟疫是如何终结的呢?这是因为南京城内有一位名叫李明之的神医,老百姓都说,他是老天爷派下来普度众生的神人,也堪称活菩萨!

南京城解围后,忽然许多人来李明之的医馆求医,有的是自己慢慢走来的,有的是被家属们抬来的。这些人的症状主要有:面色萎黄,发热,出汗,不想吃饭,肚子胀,体倦乏力肢软,少气懒言,拉肚子,而且大便稀溏,有些人还出现了脱肛的症状,甚至有些妇人还出现了子宫脱垂的可怕症状。所有这些患者的精神状态都很差。一诊脉,发现脉虚大无力。看舌苔呢,发现舌苔淡白。

这是什么病呢?这和八九个月前的那场瘟疫有很大的差别啊?李明之一边诊脉一边思考,发热、拉肚子、体倦乏力等这些症状很像时疫之气袭击人的体表所反映出的症候。但是,体倦乏力,少气懒言,出汗,脉虚大无力,加上舌苔淡白这些症状又明显是气虚和元气虚衰的表现。还有,不想吃饭、肚子胀则又是脾胃虚弱、脾胃运化功能受损的表现,那么该如何用药呢?

起初他以为这是与时疫之气影响有关,那当然应该是清热解毒和解表散邪为主,再加入一点扶养胃气的药物。但是这样的药病人服了,效果并不好,有些人的症状还有些加重了。这是什么原因呢?难道是用药方向有错误,还是脏腑辨证存在偏差呢?

55、

这天晚上,送走了最后一位病人,李明之先生喝了一杯茶,在昏黄的油灯下,他开始翻阅医书经典,他打开《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还有《千金方》等书籍。他一边翻阅这些经典医书,一边深深地追问和思考,这究竟是一种什么病呢?

这时候,满儿一推门进来了,他仰起天真可爱的小脸,忽闪着一双黑亮的眸子急切地对他说:“爷爷,我爹爹忽然肚子疼,疼得在炕上打滚呢,娘让我请您去看看。”

“什么?你爹爹肚子疼?”李明之站起来惊讶地问,“他怎么了?咱们这就去看看吧。”说着,他抱起了满儿,就往大儿子飞鹏的房间去了。

进去一看,飞鹏说,他今天多吃了一碗饭,现在忽然就肚子胀肚子疼起来,而且还不断地冒虚汗,感觉身体也有些发烧了。李明之先生摸了摸云飞的额头,感觉有点发热,而且飞鹏的脸色萎黄,也很不好看。一诊脉,竟然和那些病人的脉象很相似,都是虚大无力的脉象。飞鹏这孩子平时不爱说话,有什么事,总是爱自己扛着,他每天收拾院子、打扫诊室,为病人抓药、煎药,忙得团团转。虽然他很劳累,但他从来不抱怨,也不说出来,总是默默地不断地辛勤劳作。

在那些饥饿的日子里,他总是吃得最少,把省下来的食物留给父母和弟弟吃,李明之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心想可苦了飞鹏这孩子了。南京城解围后,他家里的粮食充足了,他经常叮嘱飞鹏想吃就吃,不要再亏待自己了,他也发现飞鹏最近似乎饭量很好,每顿饭都吃得很多,他心里有些宽慰了。

但是,现在……难道是?一丝不安忽然掠过他的心头,难道是几天前他的担忧变成了现实吗?有饭吃了,吃饭,吃饭,毫无节制地吃饭,忍饥挨饿后的饥不择食,这就是病因,是的,就是这个病因,才导致飞鹏的脾胃受伤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可怜的南京城的老百姓和可怜的飞鹏一样,他们都是因为长期饥饿后的猛吃才导致得了这种怪病,这些原因导致他们的脾胃都受伤了!

如一道闪电划破长空,一道亮光在他眼前闪现了!李明之忽然悟到了什么,于是他赶紧走回诊室,在一张纸上写下了他的思路,那就是:补脾胃,升清阳,泻阴火。是的,这就是治疗这种病的思路!

很快,他就开出了药方:

黄芪5钱、人参5钱、白术3钱、炙甘草5钱、当归3钱、陈皮2钱、升麻2钱、柴胡4钱、生姜9片、大枣6枚。

李明之亲自把这副药熬好,让飞鹏服了下去。第二天早上,飞鹏很早就起床了,他恢复得很好,他给爹爹说,他肚子不再胀疼了,也不出汗了,烧也退了。李明之看到儿子又成了一个精神健旺的小伙子,心情宽慰了许多。而飞鹏呢,又开始擦拭打扫诊室庭院,又开始了一天辛勤地劳作。

这天上午,李明之开始用这个药方为老百姓治病,并反复叮嘱他们要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凡是按照这个药方抓的药,一副药服完,病人的病情大都出现明显的改善,三副药服完,许多人就康复了。

于是南京城里就传开了,老百姓有救了,天神派了一位神医下凡来普济众生来了,这个神医就是李明之先生。许多慕名前来的郎中们纷纷请教李明之先生,他的这个药方为什么有这么神奇的功效呢?

李明之先生手捻胡须,微微一笑说:诸位都知道,围城近四个月,城中粮绝,百姓们因忍饥挨饿损伤了脾胃,导致气虚;解围后,有了食物,百姓们饥不择食,饮食过多过饱,又加深了脾胃的损伤,导致清阳下陷。加之,气虚日久,耗伤阴液,导致阴火内生,于是人们普遍肢体倦怠,出虚汗,发虚热。脾胃为营卫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气虚,纳运乏力,故见不想吃饭,饮食减少,少气懒言,拉肚子,大便稀溏;脾主升清,脾虚则清阳不升,中气下陷,故见脱肛,子宫脱垂等;清阳陷于下焦,郁遏不达则发热;气虚腠理不固,阴液外泄则自汗,可见患者出汗不止。

因此,为了对症下药,我所开的药方中黄芪味甘微温,入脾肺经,补中益气,升阳固表,故为君药。配伍人参、炙甘草、白术,补气健脾为臣药。当归养血和营,协人参、黄芪补气养血;陈皮理气和胃,使诸药补而不滞,共为佐药。少量升麻、柴胡升阳举陷,协助君药以升提下陷之中气,共为佐使。炙甘草泻阴火,且调和诸药为使药。以上诸药协同发挥作用,故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功效,刚好适用于当前城中百姓的疾患啊!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补中益气汤”。此方自李明之组方创立以来,一直沿用了八百多年了,直到今天它还在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而且此方后来流传到日本、朝鲜等国,可以说饮誉四海。

补中益气汤一出,城中的百姓逐渐恢复了健康,这场被误认为是“瘟疫”的疾患慢慢得到了根治,南京城又重新有了生机和活力,虽然大金国的首都已被蒙古人占领,但见街上人来人往,店铺生意逐渐兴隆,酒幌招摇,市井又恢复了繁华,昔日《清明上河图》所展示的景象又重现回到了南京城。

56、

那天,参观完杨先生的画室后,云飞和郑磊往回走,他们走在街道的林荫道上,那时正是初夏时节,阳光灿烂,绿树葱茏,夏花盛开,空气中弥散着淡淡的花香。他们一边走,一边聊着最近读过的书。

“云飞,你不是说你读过《大儒张载》这本书吗?那我考你一个问题吧。”郑磊说。

“是啊,《大儒张载》这本书,我读得很认真呢!什么问题?请说吧,一定难不倒我!哈哈!”云飞似乎胜券在握地说。

“现在有一个观点认为,张载先生不积极协助王安石变法,说明他是一个保守的人。甚至还有人评论说,他推行什么春秋战国时期的‘井田制’,说明他是一个思想观念落后、抱残守缺的人。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郑磊说,这个问题似乎有点深度。

“我是认认真真地读完了《大儒张载》的!那时候,我一边读,一边做笔记,在笔记上记下了许多我阅读和思考的痕迹。这个问题我也曾经思考过,好在我在这本书中找到了满意的答案,呵呵。”云飞淡淡地一笑说。

“那么,你找的答案是什么呢?”郑磊追问道。

“这个嘛!你听我慢慢讲来,呵呵,”云飞故意放满了语速,似乎胸有成竹似地说,“张载先生一点都不保守,你也读过《大儒张载》吧,你看他在年轻的时候写过一首诗叫《芭蕉》,我们都说诗言志,他这首七言绝句中有七个‘新’字,说明他一直追求创新的思想,此其一;第二呢,对于大宋朝当时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局面,他开出的‘药方’和王安石的不一致,相比较来看,王安石的‘药方’只治标,更急功近利,显得有点目光短浅,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但张载先生的药方就扶正固本,虽然药性缓和,但更具可持续操作能力,此其二;第三呢,他一直主张和推行的土地改革方案——‘井田制’,虽然冠名为‘井田制’,但是早已不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井田制’了,因为此‘井田’非彼‘井田’,它的核心内容已经发生了本质的改变,而且从后来的试验田推广情况来看,应该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只是可惜没有被大宋朝采用而已,怎么能说张载先生保守和思想落后呢?!”

“说得不错!你的观点正是我想说的话!”郑磊赞赏地说,“我最近认真精读完这本书后,就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大众对历史人物张载先生的评价,当我看到这些观点后,不是惊讶,而是非常震惊!你知道吗?竟然有一部热播的电视剧中的主人公对张载先生的‘横渠四句’评头品足,可笑的是,她说这是空话大话,说张载不支持王安石变法,却说这些空话大话欺世盗名,真是令人哭笑不得,哈哈哈!”

“这只能说明这些人对历史对文化的无知!也说明了无知者无畏!”云飞说,“不过,这也没什么,我只能送他们一句话‘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呵呵。”

……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