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赵红卫的头像

赵红卫

网站用户

小说
202403/03
分享
《红荷》连载

第三章

黄河故道万亩生态长廊如一条绿色的飘带点缀在辽阔的华北平原上,杏花村、荷花村、梨园村如三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绿色的飘带上。春天,千年杏林绽新姿,一幅丹青挂碧天。十里惠风,春和景明,人如潮,花似海,艳阳高照,大地生辉。百鸟啁啾,万花吐蕊。五黄六月,红杏低坠,绿叶红果,果农如醉。夏日的荷塘,碧叶漫卷,荷盈曼妙,红白相间,蝶舞翩跹,蜻蜓戏水,鱼虾嫣然。丝丝缕缕清新淡雅的气息,便氤氲在那方天地间了。

秋风送爽,瓜果飘香。那一个个金灿灿,黄橙橙,硕大无朋的晚秋黄梨,如顽童在枝头正欢快地荡着秋千,笑眯眯地向你招手呢。那一排排梨树错落有致,桃三杏四梨五年。吊袋的梨是绿色环保的。诺大的梨园,万头攒动,观光的,休闲的,采摘的靓男倩女,大人小孩,有吃的,有看的,有笑的,有玩的,如一个个跳动的音符,构成了一曲优美动听的田园风光旋律。鸣沙湖的雪景是最美的。小雪初下,湖面氤氲。雪下大了,天地苍茫。结冰后,波平如镜的水面,寒意森森。雪霁,湖面冰凉。冰消雪化时袅袅雾气从湖面升腾。观雪景时如临近年关或春节期间是可以看戏的。对岸乡村文化大舞台挺拔壮观,两侧的对联趣味盎然:

台上笑台下笑台上台下笑惹笑。

看古人看今人看古看今人看人。

锣鼓一响,戏就开场了。优美婉转的唱腔里说不尽的人间恩怨,道不完的忠奸善恶。人生苦短,白驹过隙。戏里乾坤大,戏外日月长。老人识戏懂戏也入戏,看着看着就哭了。年轻人不识戏,与其说看戏不如说是在寻找美女。台上,玉堂春莲步轻移,衣袂款款。观众抬眼,但见玉堂春鬓挽乌云,眉弯初月,肌凝白雪,脸衬朝霞。袖中玉笋尖尖,裙下金莲窄窄。淡雅梳妆偏有韵,未施粉黛自多姿。顾盼流波带媚,笑靥粉面生春。宛转一歌,如珠落玉盘,若莺出幽谷,观众霎时魂飞魄散。有呆坐的,有傻站的,有无神凝望的,有颓然远眺的……戏散了人累了,辘辘饥肠已在催促人们不要在回味遐思了,该吃饭了。

那边的全藕宴已冒着袅袅热气,香味氤氲准备开张了。前去品尝美食的路上,都在议论刚才戏中扮演玉堂春的演员是谁家的大闺女小媳妇?乡间草野不可能出大名星,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草根美女也大有人在啊。于是就羡慕,就嫉妒,就感叹命运不公。日爹操娘地骂,骂累了就自我安慰:家花没有野花香,野花上床,家破人亡。饭馆里,三五好友,四六发小,七碟子八盏就摆了酒席。喝酒猜枚,老虎杆子鸡,剪刀石头布,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吃得天昏地暗,喝得人仰马翻。临别勾肩搭背的,踽踽独行的。舌头大了,口齿不清了,腿脚拌蒜了,依然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含糊不清地支吾:咱们这次不算,下次还要江湖儿女,江湖见。

三花镇隶属繁水县。繁水其始,昌意筑城,夏属观国,商为畿辅,西周属卫,春秋归晋,战国入赵。晋改置昌乐,属魏郡,隋废郡而置繁水,属武阳郡,沿用至今。境内地势平坦,一派平原风光。万顷沃野,紫陌青纱,河流绵络,源远流长。道路网结,村庄棋布。黄河故道纵贯境内,绿树黄沙,岗丘起伏,地势西南高而东北低。历史上八大景:繁水荷花,方山夕照,傅潭秋月,演教晨钟,黄河晴波,翠香古亭,梦山三峰,古塔联岚;四大名胜:七茏庙、八虎街、十二牌坊、八大槐。

沧海桑田,往事如烟。如今保存完整并依然泽被后世的只有荷花村的繁水荷花与唐槐了。受中原农耕文化与燕赵文化,齐鲁文化的影响,三花镇人祖祖辈辈的血脉里流淌着文化的基因,并被打上深深的文化烙印。三个村中荷花村文脉最盛。古老的黄河水哺育了这里世代的人民,逶迤的黄沙滋养了这里的五谷。这里有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这里的人有着水的灵性,又有着沙的粗粝。黄河故道像一根长长的纽带把杏花村,荷花村,梨园村紧密联结在了一起。走过平湖烟雨,走过岁月山河三个村在黄河故道演绎了一幕幕催人泪下又令人扼腕的动人故事。

黄河故道万亩绿色生态长廊东北西南横亘三花镇全境。西北向南:杏花村,荷花村、梨园村。鸣沙湖居守长廊之尾,宋代黄河流经三花镇,因水患多次改道。宋仁宗嘉佑五年黄河再次流经故道,宋神宗熙宁二年黄河东流后再没经过三花镇。黄河流经三花镇时,梨园村为黄河渡口。人们出行或贸易往来都得经过黄河渡口,三个村彼此为邻,一来二往,你帮我助,结下深厚友谊。每逢黄河决口,为堵水患,三个村青壮男丁同仇敌忾,粮食物资,吃喝用度不分你我,情同手足。在与黄河连年的决战中,三个村的友谊愈结愈深。逢年过节相互送戏,梨园村的狮子舞,杏花村的地方小戏,荷花村的瞎子说书,你村唱罢我登场,场面壮观。热闹非凡。羡煞了周围的十里八乡。

后来形成规矩,遇到年馑,三村相互接济,不能让任何一个兄弟村挨饿死人。还互市互婚。这古老的善行义举靠古老的信仰一直在古老的黄河故道上代代延续。到了清代义和团运动时,侠肝义胆的梨园村,有几个后生在山东观城密秘加入了义和团大刀会。回村后偷偷发展信众,杏花村、荷花村年轻后生纷纷参加。当即招募几十人,队伍壮大后梨园村的首领李石头就带领大家训练几日后,于一个风高月黑的夜晚杀进了县城,一把手烧掉了西关教堂并冲进县衙斩杀了知县和师爷。州府道台派清兵镇压,队伍被打散后,杏花村、荷花村部分义和团勇士藏匿在了黄河故道西沙窝枣树林。清兵搜索几次未果,气急败坏,放火要烧枣树林。

梨园村老家族长九十多岁的李老仙颤颤巍巍敲响了李氏祠堂门前的破钟。连夜召开家族会议,商议对策。李老伯气宇轩昂,义正辞严:头儿是咱村带的虽说是为黎民苍生伸大义于天下,但如今毁了教堂,宰杀了县官,已抑恶扬善,行义举于桑梓,后生可畏,后生可嘉也!大祸临门,危难之时,吾村后生亦当挺身而出,方可救其他两村弟子也。李老伯话一落地,族人异口同声,劝说本家义和团勇士勇敢站出来。那个大雾弥漫的早晨,一拉溜清兵高擎火把团团围住了西沙窝枣林,火光照亮了半个天空。初冬天气,梨园村的男女老少仍穿着薄薄的单衣,在清兵长枪的威逼下,瑟瑟发抖。四个青壮后生,头缠红布,大义凛然走了出来。四勇士被杀害后,村民立碑厚葬。

杏花村、荷花村其余勇士得以保全性命。梨园村比山高比海深的壮举彻底征服了杏花村、荷花村。俩村无以为报,就先是集市无偿回报。凡杏花村、荷花村逢集只要是梨园村的人一律分文不收,后来见如此也不能报答梨园村生死之交之万一。两村又出奇招:梨园村的小伙儿只要相中杏花、荷花两村任意一面容姣好的女子即可娶走为妻,工作大家做,彩礼村民集体出。梨园村见兄弟俩村衔环结草,义薄云天也被感动。于是村里集体协商口头规定:凡杏花村、荷花村集市买卖物品者一律随行就市,交钱取货,货到人走。互通婚姻者,遵守当地风俗,两厢情愿,不可强人所难。两好搁一好,三好大家好。用热血和生命缔结的牢不可破的友谊的种子,就这样在古老的黄河故道上在质朴的乡风乡情孕育下,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1942年 河南省爆发了惨绝人寰,史无前例的大饥荒,造成3000万人受灾,300万人饿死。七七事变后,华北沦陷,河南成为中国军队与日军作战的主战场。1942年河南大饥荒爆发之前,日军在河南境内先后发动过10多次大规模进攻,占据河南111个县中43个县。多年的征粮征兵,河南的青壮年都离开了土地,农民家里没有存粮。从1942年春天开始,河南全省便滴雨未下。夏秋之交,遮天蔽日的蝗虫席卷全省,三花镇也未能幸免。

天灾人祸,粮食颗粒未收,村民命悬一线。三个村相濡以沫,先吃树皮,后挖茅草根,老弱病残妇幼优先照顾。三个村时时查看灾情,夜夜思谋良策,那一段最悲惨的岁月里,三个村相依为命,有一口吃的,你村让他村他村让咱村。有时为给邻村送去救命的一把树叶或一块树皮,三人同行互相监督,直到亲手交给生命奄奄一息者,看着他一口吞下去才离开。人世间披肝沥胆的深情厚谊感动了上苍,天道有常常与善人。三个村在1942年那场骇人听闻的大饥荒中,竟没有饿死一个人(1人因病死亡除外)一时成为河南省的奇迹,被广为流传。

抗战进入最艰苦的阶段后,侵华日军在县东节村制造了一场血腥大惨案。死难群众60余人,分别被活埋在5个坑内。失踪、饿死、改嫁者150多人。东节村惨案后,县抗日大队要求各地游击队,基干民兵迅速掀起一场以炸炮楼,挖公路,割电线,平壕沟,破坏派粮催款,抓丁拉夫为主要任务的战役,打击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壮大我抗日军民决战决胜的信心。当时梨园村南有一日伪军据点,驻守这里的伪军是伪县长李铁珊的第二中队。第二中队负责梨园村、荷花村、杏花村这一带的防务与辖区治理。

梨园村李老仙的孙子大壮原是八路军南进支队的一名班长,部队负伤后回家休养,他见百姓屡遭敌人欺凌,便主动帮助村中民兵进行训练,夜里组织民兵站岗放哨,保护百姓安全。1943年麦收后的一天,一小队伪军偷偷摸进梨园村,直朝大壮家扑去,企图逮捕大壮。大壮当即指挥民兵开枪射击,打伤了两名伪军,吓得敌人慌忙逃回。事后大壮考虑到梨园村村小人少,力量单薄,孤掌难鸣,便主动建议和近邻友好村荷花村、杏花村实行武装联防,得到了县大队的大力支持并赠送了枪支弹药。三村成立了联防队,大壮任队长,共有民兵70余人。联防队的成立极大地鼓舞了三个村的抗日干部群众,修寨墙,筑掩体,控护村沟,打街垒制定各种战斗方案,一方有敌,三方支援。其次全民动员,除奸防特,集资兑款,支援抗战。

1943年春节日军驻县城中队长,大井三郎逛苍颉庙会后到梨园据点检查防务。得到消息后,大壮立即召集联防队责任人开会,研究对策。请示上级,决定利用春节敌人疏于防守的时机杀掉大井三郎。上级批准后,三个村抽调最精干民兵化装成小商小贩,一边与敌人周旋一边混入据点,待大井三郎茗町大醉时,一刀结果了他。三天后日军疯狂报复。初三凌晨地下交通员火速送来消息。联防队拖住敌人,三村村民全部迅速转移。大壮立即派人通知荷花村、杏花村。梨园村与荷花村毗邻,距离杏花村有四里地。当日伪部队分三路浩浩荡荡开来时,梨园村、荷花村全体村民刚刚转移完毕,派去通知的战士前脚刚迈进杏花村寨门,背后啪的一枪中弹身亡,联防队寡不敌众,最后撤退到西沙窝鸣沙湖芦苇荡。

敌人包围了杏花村。杏花村血流成河,尸横遍野,墙倒屋塌,惨不忍睹,一片狼藉。联防队文书卜世仁的妹妹杏花惨遭日军强暴后被狼狗活活咬死。幸存的杏花村人陷入人间地狱。县大队帮助重建家园,冀鲁豫军区也派人送粮送物。联防队受重创,重新组建后,士气低落。大壮一直在后愧,不应派别人去通知,自己该亲自去就是牺牲也值得。文书卜世仁遭到打击后神情恍惚,歇斯底里:为什么俺村恁倒霉,偏偏那俩村咋一根汗毛都没掉呢?大壮主动承担责任。大家就劝,都不管用。在他的煽劝下,几个杏花村的联防队员闹情绪,要求退出。他娘的,什么狗屁联防?自己家人都不能保护,还联防个屌。个别队员发牢骚,县大队及时派人前来教育疏导,效果不佳。

大壮深感忧虑,要求辞去队长职务,上级没批准。同时要求稳定队员情绪,加强戒备。一天夜里联防队刚传达完上级精神,正在紧急布置任务,突然不见了卜世仁。须臾,敌人进村包围了秘密开会地点,短兵相接后,两名队员突围,三名牺牲,大壮被捕。大壮被捕后,上级党组织组织几次营救未果,大壮宁死不屈。庙会期间,被敌人绑在荷花村大槐树下,活活烧死。卜世仁叛变投敌,在皇协军负责刷写标语,搞反动宣传。

1944年,抗战到了最后阶段,日军又加大政治宣传攻势。日本鬼子进村扫荡,皇协军开路,墙上刷了大标语:粮食不卖给八路军。窝藏八路军游击队统统没有好下场。晚上荷花村村民悄悄用黑炭在这两句话中间点了一个逗号:粮食不卖,给八路军。窝藏八路军游击队统统没,有好下场。新任中队长龟田少佐气不过,命令皇协军卜世仁重新刷写新标语。汉奸卜世仁干脆换了一条,省得荷花村村民再作怪。标语是:皇军好,不杀人放火奸女人。龟田少佐第二天又去视察新标语,回来就把狗汉奸卜世仁一刀捅了。是荷花村村民断送了他卿卿小命。他们加的几个标准,比刀尖还厉害:皇军好?不!杀人、放火、奸女人。荷花村人巧点标点,惩除汉奸的传奇故事后来被编写成各种版本的文艺作品,广为宣传。县志也为此记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抗战即将取得胜利的前夜,杏花村、荷花村、梨园村一系列变故,加速了三个村世代用鲜血和生命凝结的友谊土崩瓦解。

文革期间,三花镇红一、二七两个红卫兵团队武斗。杏花村红卫兵战斗团,冲进梨园村保存完好的李氏祠堂,彻底砸烂了这个三花镇最后一个反动堡垒。家谱族规族约被一把手烧为灰烬,紧接着又到荷花村揪斗帝富反坏右与荷花村二七红卫兵兵团发生械斗。混乱中,手榴弹爆炸,荷花村红卫兵两死一伤。后来梨园村红卫兵井岗山造反团也加入战斗,愈演愈烈,三败俱伤。武斗刚结束,文斗又开始。县镇红卫兵造反派到处搜索走资派。今天批这个,明个斗那个,弄得惶惶不可终日。

梨园村解放战争时期一批干部南下支前,建国后被组织提拔重用,留在了当地。文革开始后,这些老革命大部分都被打成了走资派,遣返原籍。老革命血洒疆场,赤胆忠心,耿耿星河天下千秋。绝不能让这些老革命再落入造反派的魔掌,荷花村伸出了缓助之手,把梨园村的老干部偷偷接回村,隐藏保护起来。俩村的友谊一直未断,随着岁月的流逝,时光的洗礼如珍珠般愈加璀璨耀眼。文革结束后,老干部相继复出工作,重新走上领导岗位对那段危难岁月铭心刻骨。荷花村大队第一台东方红拖拉机就是梨园村籍老干部帮忙购买的。

改革开放后,商品经济发展迅速,梨园村利用广泛的人脉资源,以及天时和地利群众腰包很快鼓了起来。九十年代初,荷花村通往梨园村的乡间土路,主干道全部由梨园村集资修建。荷花村过意不去,在道路旁立友谊碑。请在村小学任教的五爷撰写碑文时,五爷说了一番话:立碑我不反对,其实碑早该立了,但不是我们俩村,应是三村。杏花村、荷花村、梨园村同饮黄河水生长,虽说后来黄河改道,但我们依然在黄河故道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耕种为食,掘井而饮。在与自然的守恒和与人道的抗争中,我们患难与共,成了生死三兄弟,天作孽犹可违,人作孽不可活。兄弟同心其利断金。虽说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但如今三兄弟少一兄弟,立这碑又有什么意义呢?五爷推心置腑的话说得在场的人无不动容。

于是五爷抻头儿,三村意欲破镜重园。那天,五爷把三个村负责人及家族长召集到自己家,摆了两桌洒席。五爷说三国讲三国里各色人等的精彩人生故事,用三国比喻三个村。最后总结:三国是讲家天下的,人人都有天下观。没有了天下也就没有了家。其实天下观是一种格局,要胸怀高远,人加山是仙,高度不够看到的都是问题。人加谷是俗,格局太小纠结的都是鸡毛蒜皮。还用仁义礼智信概括三国:明礼仁义,运用智慧,坚定信念,立于天地。大家洗耳恭听。在五爷高山流水般的讲述中,多少前尘往事涌上心头。联系当下,回溯往昔,百感交集。有些伤痛,仅靠岁月是不能够抚慰的。长恨人心不似水,等闲平地起波澜。那次友谊重续后,杏花村人心灵颤动。卜氏后人态度也有了改观。五爷多次往返杏花村、梨园村之间,帮助说合,化解矛盾,抚慰旧怨。在五爷的撮合下,杏花村通往梨园村乡间土路,由荷花村、梨园村筹集修建。杏花村深受感动,与梨园村,荷花村的友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进入2000年后,治理环境污染,开发黄河故道万亩绿色生态廊,推进全域旅游成了三花镇工作的重心。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共同的利益,使命和担当又把杏花村、荷花村、梨园村紧密联系在一起。鸣吵湖系繁水水系,主湖区位于梨园村、荷花村,支系在杏花村。湖边村民有养猪的,养鸡的,还有养鱼的,牲畜家禽粪便污染了湖水,镇里屡禁不止。仨村商量对策,先是开会教育群众,提高大家环保意识,软的不行就来硬的。关键是三个村相互比较,不患寡而患不均。三个村村干部先统一认识最后在县镇支持下,采取统一措施,党员干部带头在湖边停办各种养殖场。梨园村支书二弟所办养殖场率先关闭,紧接着荷花村村长刘墨水强令关停了本村二能豆所办的养殖场与大槐办的养猪场。杏花村一见其他两村动了真格,也把本村村民所办的养殖场就地关闭。

初战告捷,他们又共同开发得之不易的黄河故道万亩沙丘。杏花村依托千年古杏林的优势,在黄河故道沙丘上继续栽种新品种杏树,对传统杏树进行更新换代。荷花村扩大节水莲藕种植面积,本村土地不够使用,动员杏花村、梨园村有条件的土地流传并种植节水莲藕。扩大节水莲藕种植面积,形成规模。杏花村、梨园村积极配合,动员外出务工村民分期分批进行土地流转。对于土地流转的村民,达到一定规模县财政给予适当补贴。莲藕种植达到规模后荷花村联系杏花村、梨园村莲藕种植户又成立了荷花村万亩节水莲藕专业生产合作社。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所生产的三花牌节水莲藕已申请国家地理标志,成了全国两会和人民大会堂专用产品,享誉神州大地。梨园村在搞好秋月梨、晚秋黄梨种植栽培的同时,积极打造休闲观光采摘园。与杏花村、荷花村对接打造精品旅游线路,三个村互为依托各美其美,连缀成一条五彩长龙。环抱着旖旎的鸣沙湖,在黄河故道万亩绿色生态长廊,尽情演绎,谱写大美三花的锦绣篇章。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