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起河洛,文明出中国。薪火融五方,戎夷变华夏。礼仪响四海,文明大中华。
远古,在中华大地文明如满天星斗、竞相竟放中,秦岭,作为文明的总引领者,脱颖而出,成为更为成熟的文明标志。
公元前2070年,黄河泛滥,大禹作为黄帝的后代,与父鲧受命于尧、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禹率领民众,"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水13年,最终获得了胜利,受到民众拥戴。之后召集夏和夷的部落首领会于涂山,建都阳翟(河南禹州市)。这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制、“家天下”的政权夏朝,在秦岭脚下诞生了。据《尚书·禹贡》载,大禹治水,把“天下”分为九州,于是九州就成了古代汉地的代名词。因此,“九州方圆”,即指“中国这块地方”。亦即地大物博、气势磅礴之景象。夏朝共传13世,17后(夏统治者在位称“后”,去世后称“帝”),历时约四百年。亡国时间,约在公元前1600年前后。定都阳城(今河南郑州登封)。
史载,禹本来传位于益,但益却让位给禹的儿子启,这段历史被看作是中国历史上“家天下”的开始。从夏朝的建立开始。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与夏后氏中央王室在血缘上有宗法关系,政治上有分封关系,经济上有贡赋关系,大致构成夏王朝的核心领土范围。夏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期。
夏朝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东至河南省、山东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处,南达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这个区域的地理中心是今河南偃师、登封、新密、禹州一带。
约公元前1600年,商国君主商汤,率方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便以“商”为国号,在亳建立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朝代,也称殷商。是中国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经历了“先商”、“早商”、“晚商”三个阶段,传17世31王,延续500余年。至公元前1046年灭亡。
《史记》记述,夏的亡国之君桀,可“手搏豺狼,足追四马”,其性残暴。与此同时,其太祖孔甲“好方鬼神,事淫乱”,让方国部落与夏室的关系恶化。另,桀在位期间,贪图女色,常常从讨伐那些不顺从的部落中,挑出钟爱的女子带回宫幸临。其中,末喜氏的妃子妺喜,早已与伊尹结好。桀却在洛把她夺走。愤怒中,伊尹奔投了商汤。为最终亡国埋下了祸根
约公元前1600年,商部族首领汤,率领着方国部落讨伐桀。灭了亲夏部族韦、顾、昆吾后,在仓皇与桀开战。汤的势力大,桀抵挡不过,边逃边战,逃至鸣条(今山西安邑)。汤追之,又在鸣条展开大战。桀再次被击败。夏室覆灭。商汤在亳称“王”。
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前771年,周武王灭商,建国号为周,史称西周。定都于镐(陕西长安沣河以东)。武王建立全国政权后,采纳商朝旧臣箕子建议,完善宗法制度,实行分封制,把全国分成若干诸侯国,封给姬姓亲属、有功之臣和先朝贵族。周成王亲政后,营造新都成周(河南洛阳),宅兹中国、大封诸侯,还命周公东征、制礼作乐,加强了西周王朝的统治。从周武王灭商到幽王亡国,西周共传12王11代。
周成王、周康王统治期间,社会安定、百姓和睦,史称“成康之治”。周懿王继位后政治日趋腐败,国势不断衰落,由于西戎屡次进攻,被迫将都城迁犬丘(陕西兴平东南)。周厉王前后, 私有土地日益发展, 公元前841年的国人暴动预示着奴隶制危机的到来,王权从此衰落。周宣王不籍千亩, 标志着井田制在王畿内的崩溃。
西周,是中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社会生产力比之商代更加提高,农业繁盛,文化也进一步发展。宗法制和井田制是当时最基本的社会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周王朝强盛时,势力所及,南过长江,东北至辽宁省,西至甘肃省,东到山东省。
公元前782年,在位46年的周宣王驾崩,其子姬宫涅继位,为周幽王。幽王继位后,吃喝玩乐、昏庸无道。宫廷里嫔妃成群,还要在各地挑选美女。此时,褒姒入宫。身为秦岭南麓褒国(今陕西汉中汉台区)人的褒姒,对周幽王十分冷淡,幽王为博美人一笑,不惜重金并全国征求建议,得奸佞之臣虢石父的献言,“烽火戏诸侯”。公元前771年,幽王被被犬戎和申侯杀死,国都镐京变成一片废墟。
次年(公元前770),至公元前256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建立东周王朝。东周共传25王,历时515年。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制度剧烈转变。
西周时期,周天子保持着天下共主的威权。周平王东迁以后,周室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已无实际控制能力。140多个诸侯国之间,互相攻伐、兼并。这情况下,强大的诸侯便自居霸主,中原诸侯对四夷侵扰,各诸侯国只是打着“尊王攘夷“的口号团结自卫。
因而,东周出现了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另一说认为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的春秋时代。此时,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
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指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东周后期至秦统一中原前,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
春秋和战国的分水岭,是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后,出现了各诸侯相互征伐的战国时代。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大分裂时期。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东周为秦国所灭。
尧舜禹、夏商周,都城,皆在秦岭脚下的长安—洛阳间。而且,由此传播出的华夏文明,成为中华文明的原生地,成为中华文明的摇篮。
尧舜的前辈是黄帝。黄帝在秦岭。黄帝从昆仑山来到“华山之东,秦山之端的荆山”秦岭,南倚荆山、北抵黄河,在潼关与函谷关地带的中华枢纽地段,在万邦林立的时代,“治百姓之性命,铸鼎以兹原,鼎成而得神帝之道!”正如后世李白有诗云:“黄帝铸鼎荆山涯,不练黄金炼丹砂;骑龙飞上太清家,云愁海思令人嗟”。
中华民族的发展,从游猎到游牧再到氏族,从氏族到部落再到部落联盟,最后而封建,经历了邦国、方国、王国、帝国四个发展时期。这时期的国,实为邦国。是氏族部落封地的都成,是诸侯的住所。这时,诸侯要拿出一部分土地来封分,诸侯只收贡,不能收税赋。诸侯其余的地,可以传子孙。因而,“社稷”,实为“邦”。社,是土神;稷,是谷神,是居住在同一地的人共同崇奉的。之后,又表示疆界。邦国的首领,就是氏族的族长。
禹的前辈是尧舜。因而,尧舜的禅让,即“在祖宗面前大力推荐”,“让出帝位”。如伊祁姓的尧,让位给姚姓的舜;舜,让位给姒姓的禹,是对正统王位继承制的模拟,是上古政治舞台上部族政治角力的结果,是时代进入到“方国”,让各大部族的代表人物有机会分享最高权力的社会进步。
《礼记.王制》云:“中国、夷、蛮、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备器。五方之民,语言不通,嗜欲不同”。这是温暖湿润、山河纵横的秦岭滋生的农业经济、宗法社会与寒冷、干燥的草原、大漠中成长起来的游牧经济、部落社会之间的对比。
实则是把农耕文明与游牧的“戎夷”进行的划分。也是文化异同之区别。
这,也概括出五方杂处的秦岭,在夏商周中,让中华文明响彻四方,把中华文明逐步推向了大统一、大和谐、大繁荣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