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笔下的南山,究竟在哪?一千个人,有一千种说法。但是诗中“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个中滋味,相信大家都能悟出其中的指向——雄深秀美、云霞飘拂、华美奇幻、仙气氤氲的老子讲经、炼丹之地:终南山。
被称为“天下第一福地”,别名太一、太乙、太壹等至极至尊称号的终南山,美名之下是因为有老子煌煌五千言的《道德经》,始于终南山的楼观台。由此,中华民族两大哲学思想儒、道的诞生地,都与秦岭息息相关。
千古名著易,不朽名著难。穷宇宙之源、通万世之变,博大精深、浩瀚无垠,惟五千言《道德经》。其经,无一言及易,而又无不深合于易。这是《周易》发端、成熟于秦岭之功劳。后,其哲学方法,又升华出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思想和灵魂的儒、道哲学。尤道家学说,直接在秦岭北麓的终南山发育成长,可谓“得道南山久,曾教四皓棋。闭门医病鹤,倒箧养神龟”。“医病鹤”、“养神龟”,唐代诗人于鹄的诗,一定程度表达出这座山的神奇和不凡。
道,本义为人走的道路。引申,诠释出原理、规律,万事万物之本源等意义。在先秦诸子中,以“道”为核心内容的学派称为“道家”。道家继承的是黄帝的“守柔”、老子的“无为”,尤其是老子定义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成,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的“天道”、“无为”。因而,道作为万事万物运行的总本源、总规律,在“道生万物”(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必须“道法自然”。
明白五千言《道德经》之理,应“以经解经、以子解子”。就是说,想知道《道德经》之奥妙,必以经观经、以老子观老子,方能知其大意。就是说,与著作为一、与作者为一,才能意通为一、理通为一。
史载,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谥伯阳。相传,他一生下来头发和眉毛就是白色,所以称其为老子。春秋末期,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鹿邑县太清宫镇)人,生卒年不详,寿二百余岁。《庄子》言:“老聃死,秦失吊之”。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与庄子并称“老庄”,被道教尊为“太上老君”。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老子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自羲黄以迄、三代之文物典籍,无所不涉;历代盛衰治乱存亡之道、强弱得失之理,无所不彻。故,集上古文化之大成,启万世之教化。
《阴符经》三百余字,《道德经》五千言,可概尽天地之秘要。“黄老”学说的道教,以黄帝为始祖、老子为太宗,并以老子五千言集大成《道德经》,为道家的开祖。但是,老子的所学,为“述古”之法,这是先秦时期学者的普遍做法。是“以圣人云”的“述古”之言。
黄帝为权谋家、纵横家、谋略家,诛蚩尤而开国、立正统而传世。所以,言黄帝思想的《阴符经》,是老子的“观天之道,行天之执”。老子是“托黄帝言所记”,实为记录的“史官”。因而,《史记》载,伊尹倾夏、吕尚倾商,多托之黄帝,得其权舆,一脉相承,都是黄帝道家思想的践行者。
《汉志》载,“道家书37家、993篇,属黄帝者78篇,也多是托黄帝之名追记而成”。这78篇,是否是老子记述不得而知。但是史书中,多处谈到,如“武王问五常之诫,尙父告之黄帝之诫曰”;“乐毅学黄帝老子”;“韩非说,慎子之术,本黄老”……等,说明“述古”为当时之法。所以,自汉以来,学者们称“黄老之言容天下,尤于‘帝王术’为然”。
作为“黄老”学说的代表人物,《礼记.曾子问》记载孔子曾四次,向老子问道。
第一次,孔子17岁。在孔子的居住地鲁国。据载,周灵王21年(公元前551),老子入周王室,任守藏室史(管理藏书的官员)。之前,老子跟常枞(商容)学习知识。周景王10年(公元前535年),老子因受权贵排挤,被甘简公免去守藏室史之职,出游鲁国。在鲁国巷党主持友人葬礼,孔子助葬。时年孔子17岁,问礼于老聃。
第二次,孔子34岁。在老子的居住地周。据载,周景王15年(公元前530年),老子被甘平公召回,仍任守藏室之史。周景王19年(公元前518年),26岁的孔子适周观光,在周都洛邑(今河南洛阳)拜访老子。
第三次,孔子54岁。在老子的故里。据载,周敬王4年(公元前516年),老子因所管典籍被王子朝携至楚国,被罢免守藏室史一职,回故里居住。后去往秦国。周敬王23年(公元前498年),51岁的孔子南至老子故里沛,向老子问学。
第四次,在鹿邑。
这四次问道,最重要是第二次、第三次。
据载,第二次,孔子以“我研究《诗》《书》《礼》《乐》《易》《春秋》很久了,自以为熟知了其中的道理,但是至今还是不明其理,为什么?”老子答曰:“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并进一步告诫孔子道:“去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用今人的话说,就是告诉孔子,大盈若虚,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圣若不肖。
第三次,孔子已知天命,此时,齐桓公在管仲的辅助下,九合诸侯,尊王攘夷,成就了霸主地位。大周,已成春秋五霸的天下。饱读“黄老”学说,又亲历诸侯“楼起了,又塌了”的风云变幻,孔子的学识、见识,天生的“灵性”,再加之有27年前、老子的“韬光养晦”的告诫,已到达“圣人”的境界。但是,孔子感到,自己用五年求仁义之礼、12年从阴阳变化中求“天道”。结果,一无所获获。“一直未闻道”。“复南之沛,往见老子”。
此时,老子告诉孔子, “心困不能知,口辟不能言”, “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说,大道不可求之于心,不可求之于言。不能知者,以不知为知。不能言者,以不言为言。这样,将心求心,无心可得。将知求知,无知可得。之后,就“道法自然”了!事后,庄子在《天运篇》道:“孔子见老聃归,三日不谈。弟子问曰:‘夫子见老聃,亦将何规哉?’孔子曰:‘吾乃是乎见龙。龙合而成体,散而成章,乘云气而养乎阴阳’。”就是说,孔子见老子,恍惚中,见到传说中的“龙”了。三天,还没缓过神。
春秋末年,天下大乱,老子欲弃官归隐,遂骑青牛西行。据载,约周敬王35年(公元前485年),老子看到周王朝越来越衰败,就离开故土,准备出函谷关去四处云游。这时,把守函谷关的长官尹喜,听说老子来到函谷关,欣喜忘外。尹喜早年在西周做过大夫,善观天象。眼见周室衰微、时局动荡,便辞去大夫,到函谷关做了关令。因而,见老子东来、霞光满天,知是天降“神瑞”。于是,秦岭脚下的函谷关,就上演了一场惊天动地的“老子出关,紫气东来”的神话故事。
其实,当时尹喜不想让老子“神龙见首不见尾”地走了,所以对老子说:“先生想出关可以,但是得留下一部著作。”
谁知,老子欣然应诺!这,可能是天意。也可能是老子与尹喜神交已久,心心相印。
几天后,老子交给尹喜一篇五言的传世著作《道德经》。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讲究物极必反。在修身上,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成为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
之后,老子骑着大青牛走了。归隐修炼于秦岭一脉的河南洛阳景室山(现为“老君山)了……
后世有人认为,按“述而不作”的古例,《道德经》为函谷关长官尹喜,以老子口述所记,因而庄子把老子与尹喜并称为“古之博大真人”。西汉刘向著《列仙传》记载,老子与尹喜俱游流沙之西,化胡。
不管怎样,《道德经》在函谷关、如今的终南山楼观台,横空出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