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楚建锋的头像

楚建锋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2/25
分享
《秦岭岁月》连载

第六章 智慧之光

六经之源,群圣之祖。卦画光天,道开前古。文王演绎,周公创爻。达于宇宙,穷尽天理。千秋万代,妙哉美哉。

学术思想,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是一个学术发达的国家。几千年来,门类众多、各术其精。

神秘莫测的秦岭,必然孕育出无尽的智慧。无尽的智慧之光,闪烁出的八卦“通天彻地”,是古老中华最早揭示出文明古国神秘密码的智慧星斗。

相传,伏羲在黄河中得"河图",在太白山上,览物性、穷天理、悉人事,洞察出宇宙万物之规律而创画八卦。大禹时,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大禹。禹依此治水并划天下为九州,定九章大法而治理社会,名曰《洪范》。

《易·系辞》云:“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八卦,是“圣人”伏羲降生后,完成的一部至今都无法完全破解的“天书”。是中国学术思想之根之本之大成。也是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的显著标志。是中国古老文化的深奥概念,是一套用三组阴、阳组成的哲学符号,即:八卦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解释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方法。

在古人的心中,天地、男女、昼夜、炎凉、上下、胜负等等,生活中的一切现象都体现着普遍的、相互对立的矛盾。按照这种直观的观察,可以把宇宙的万端变化、复杂的万事万物分为阴、阳两类。用阴、阳两类的符号,即:阴为“--”,阳为“—”,象征各类相互独立的种种事物、现象。其实是最早的文字表述符号。

在此基础上,古人以阴、阳符号为“爻”,每三爻叠成一卦,出现了“八卦”。与此同时,又把拿自然界八种基本物质为参照,即:天、地、风、雷、水、火、山、泽,进行比对而得出事物的规律。

在“阴阳五行”中,推演世界、空间、时间等各类事物的关系。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巽,代表风;震,代表雷;坎,代表水;离,代表火;艮,代表山;兑,代表泽。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因而重之,爻在其中;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八卦成列的基础是易象,重卦的基础则在于爻变,“爻在其中矣”便是易道周流的内在动因。

八卦,就像八只无限无形的大口袋,装进了宇宙的万事万物。八卦,又互相搭配,变成六十四卦,用来象征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八卦在中医里,指围绕掌心周围八个部位的总称。是早期中国哲学思想的智慧结晶。除了占卜、风水之外,还涉及中医、武术、音乐、数学等方面。先天八卦图通常与太极图搭配出现。太极和无极,代表中国儒道哲学的终极之“道”。

司马迁《报任安书》云:“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伏羲得河图而创八卦,文王拘而演周易、推天变,得姜子牙辅助,兴大周八百年基业。

殷末,《周易》是人们用来占卜算卦的方法。并不是一本书,更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卦爻辞,更没有被后世易学家们称为《彖传》《系辞》《象传》等《易传》“十翼”的内容,只是蕴含数理逻辑的卦画。这是古人高超的思想智慧到达巅峰的前奏。

据载,《易经》的发展,古人经历了三个阶段,即:阴阳概念的产生、八卦的创立,最后,是其卦、爻辞的撰成。此时,刚刚到了集大成的卦、爻辞撰成的最后关口。这时,文王出现了。这项大任,落在了文王的身上。

太史公在《史记》中说“文王拘而演《周易》”,可以说,对集大成的中国智慧第一奇书《周易》,文王功不可没。但是,后世人们在解读太史公的表述中读到,文王只是“演绎者”。因为文王不是六十四卦的发明人。与此同时,在古代,“演”,即为“演绎”、“演算”。是“演绎”,说明文王在推演六十四卦的变化形式;是“演算”,可能文王在算六十四卦的意义。所以,汉以后的学者认为,文王是卦辞的推演者。爻辞,可能是周公所创。

据《周礼》载:“上古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以艮为首;二曰《归藏》,以坤为首;三曰《周易》,以乾为首”。这是古人用三种方法,认识世界和人生,其要领都是由六十四卦组成。

“易”,有三说,即:简易、变易、不易。变易与不易是事物的对立面,简易存在于变易和不易中,是事物变化的推理体系。“周”,有几种意思,即:一是周代;二是事物的循环往复;三是周知万物;四是周密。在《周礼》的“三易之法”中,《周易》只是其中的一种。因而,《周易》应为事物循环往复的规律和破译方法。

《易传》云:“一阴一阳,之为道。”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周易》就是把阴阳两种属性的分析、解释,来破解天、地、人的生存逻辑和发展变化,预言吉、凶、祸、福,达到避凶趋吉、劝善惩恶,推动社会发展。

《周易》,是卦、传、图、文一体,象、数、理、气具全,是一部慧智心法,是“八卦”卦形符号与语言文字有机结合的一部特殊的哲学著作。可以说,既是哲学,又是科学;既是理学,也是数学,是祖先在天人合一境界中认知自然的结晶,是对天地人万物规律的演绎,是一部蕴藏着甚深科学智慧的经典大书。当代哲学家冯友兰认为,周易是宇宙的代数学。

史载,文王和周公将“八卦”中的易象隐晦、暗示的符号,发展为文学表达的形象;用人们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物象表述卦、爻辞,使卦形、爻形的内涵更为生动、鲜明、具体;将每卦的卦辞,与六爻的爻辞中的变化规律、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蕴含的哲理进行表述。使六十四卦相承相受,从六十四个角度展示出不同环境条件下事物变化的特征和规律。此时,《周易》经文全部创成,其独立的智慧之光已跃然而出,哲学思想也臻于成熟。

古老的《周易》,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科学源泉!是古圣先贤经邦济世的法宝。

当时,弱小的西周,在与各邦国公认商为华夏共主的情况下,居于秦岭北麓一隅的周,既用《周易》宣传自己的革命,以正人心、改民心、得民意,与此同时,又按《周易》中的要领进行自我变革。

《周易》中所含的一元四素方法论,就是德和道。道德是诞生大慧大智的基础。缺乏道德的智识聪明是愚智。正如《德道经》云:“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只要将心灵道德化,精神就能产生质变升华,慧识就能驰骋于万物之间和万物内外;以及《周易》中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达则久”等智慧,使西周如虎添翼。第一个法宝,就是用仁义树美德。这样,“周之兴,自此始”。一步一步地用“行者有资,居者有畜积”等仁政,与商纣的残暴形成鲜明对比。一时间,周人崇尚美德、仁义好施,达到了商朝很多士大夫、众多邦国和歧下百姓的拥戴。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事半功倍之效。同时,西周又善施战略、战术,先“翦商”再“灭商”,并运用心理战,制造了很多文王受“天命”的故事。之后,武王在孟津观兵并执“牛耳”组成讨殷联盟,几个回合,就把殷商六百年的基业摧毁,建立了八百年基业的大周王朝。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人崛起于关中,建都于秦岭脚下的歧下、丰镐之间,创造出的煌煌之《周易》,乃我中华民族智慧之泉!是中华诸子百家之祖!长辉永耀于世界民族之林!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