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终南山与莽岭结合部,秦岭向东北方向延伸出一大支脉,即是华山山脉。有草链岭、少华山、华山、小华山、崤山、邙山等部分。最高的草链岭海拔在2600余米,东、西、南三峰呈鼎形相依,为华山主峰。中峰、北峰相辅,周围各小峰环卫而立,宛如青莲层层花瓣,形成华山挺拔峻秀之姿。
从远处眺望,浩渺烟波在盛开的莲花周围缭绕,莲花在西岳绽放——中间的三峰似莲心,周围群峰如莲瓣。
俯瞰,华山像盛开的莲花,宛如凌波仙子在茫茫无际的秦岭绿海里,亭亭玉立。
此时,宋周敦颐的《爱莲说》在脑海里涌起:“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是呀,华山这朵盛开的莲花,一直是人们心中高洁、独立、明艳,出秦岭而不妖的“奇险天下第一山”!
这山,《水经注》称:“远而望之,若花状”,唐代大诗人李白也有诗云:“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形象、生动的刻画和赞美了山的挺拔、俊、奇幻!
华山,古称“西岳”,雅称“太华山”,为五岳之一。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南接秦岭山脉,北瞰黄渭,自古以来就以“奇险”著称。中华之“华”源于华山,由此,华山有了“华夏之根”的美誉。位于中国版图的最中央,又称“中华山”,周边聚居的民族又称“中华山民族”。 与此同时,华山也是中国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为“第四洞天”,是中国民间广泛崇奉的神祇,即西岳华山君神。共有72个半悬空洞,道观20余座,其中玉泉院、都龙庙、东道院、镇岳宫被列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有陈抟、郝大通、贺元希等著名的道教高人。
山脉,是深成侵入岩体的花岗岩浑然巨石,顶部是粗粒斑状花岗岩,中部是中粒花岗河长岩及片麻状花岗岩。约7000万年以前,华山山脉的地壳持续上升,而渭河地带却反向下陷,这样,逐步形成了秦岭北麓的大断层。加之雨水、阳光、冰冻、流水等各种外力作用的影响,花岗岩逐渐露出,并切割、风化成一座座峻秀的山峰。
据载,距今11700年前,冰河期结束。随着气温升高,部分山川冰雪融化、地壳发生剧烈运动,山河地貌也发生了又一次巨大变化。此时,万里黄河流至华山之下,为山所阻,便形成了巨大的内陆湖。与此同时,冰川运动所引起的巨大地震,使本来相连的华山与中条山之间——开裂,黄河也喷流向海,使身后的渭、洛、汾冲积平原露出水面,并为日后原始定居农业的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如凌空开放的莲花,聚居周围的有巢氏或燧人氏,就称呼它为“华(花)山”。定居华山脚下、渭水南岸,先民们将这里自名为华胥州,姓氏为华胥氏。由此,原始农业也祈以花繁粮丰。花(华),便成为了华胥氏的图腾崇拜。
考古发现,早在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华山脚下生息,华山脚下的横阵、龙窝遗址是典型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化,华山见证了中华人的本土起源,就是黄皮肤黒头发的有巢氏和燧人氏之“原始群”。由此,华山更孕育了血缘的中华民族,也就是“花源龙脉”的华胥女娲与父系伏羲(前文有述)。华胥氏、伏羲氏亦位列“三皇”。“三皇”史,就是中华民族同种、同族而源的民族史。国学大师章太炎有云:“我国民族旧居雍梁二洲之地,东南华阴,东北华阳,就华山以定限,其后人迹所至,遍及九州,华之名始广”。
“自古华山一条路,登临犹比上天难”,这句古语,表达出华山地势之险峻,不易攀爬。由于山高路险、悬崖峭壁,唐代以前很少有人登临。历代君王祭西岳,都是在山下西岳庙中举行大典。直到唐朝,随着道教兴盛,道徒们开始居山建观,并逐渐在北坡沿溪谷而上开凿了一条险道,之后,有了"自古华山一条路"的说法。
炫美夺人的华山,主峰像莲花散开的花瓣,形成了东、西、南、中五坐山峰。唯独北峰,似镶嵌在花瓣旁、含苞待放的花魁。
“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开。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这是唐李白写到的北峰景色。含苞待放的北峰,海拔1600余米,四面悬绝,上达景云、下到地脉,峰头是由几组巨石拼接,浑然天成,似若云台,独秀于山巅,因而有了云台峰的美名。是南望华山三峰和苍龙岭的好地方。峰腰树木葱郁,秀气充盈,有如真武殿、焦公石室、长春石室、玉女窗、仙油贡、神土崖、倚云亭等,是攀登华山绝顶途中理想的休息场所。电影《智取华山》,就是人民解放军在华阴群众帮助下,从黄甫峪攀上北峰,奇袭残匪,创造出“神兵天降”、打破了“华山自古一条路”的壮举。
“峰上石耸起,有石片覆其上,如荷花”,这是 徐霞客游记中的西峰。西峰海拔2000余米,为浑然天成的一块巨石。峰巅形似莲花瓣,因而多称为莲花峰、芙蓉峰。绝崖千丈,如刀削锯截,陡峭巍峨而一阳充天,是为是华山山形的代表。“处是仙乡”,是宋名隐士陈抟的佳句。二郎神杨戬劈山救母的故事,就从这里走出。登西峰远眺,云霞在群山缭绕,黄渭曲流,婉若仙境,忘我而空灵。300余米的山脊把南崖与南峰相连,形似一条屈缩的龙,是为华山著名的险道之一。
“如人危坐而引双膝”, 这是明朝袁宏道记述的南峰。人称“华山元首”的南峰,南峰海拔2100余米,是为华山最高主峰,也是五岳中的最高峰。宋代名相寇准曾写下“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俯首白云低”的诗句。登上南峰绝顶,与天同齐,星斗绕漆,如临天界。南峰由一峰二顶组成,东侧一顶叫松桧峰,西侧一顶叫落雁峰,也有说南峰由三顶组成,把落雁峰之西的孝子峰也算在其内。落雁峰最高居中,松桧峰居东,孝子峰居西,整体象一把圈椅,三个峰顶恰似一尊面北而坐的巨人。落雁峰最高处有仰天池、黑龙潭等,松桧峰有八卦池、南天门、朝元洞、长空栈道、全真岩、避诏岩、鹰翅石、杨公亭等,景色优美。松桧峰为南峰之主,建有白帝祠,又名金天宫,是华山神金天少昊的主庙。
由一主三仆四个峰头组成的东峰,海拔2000余米,峰顶有一平台,是观日出的地方,人称朝阳台,因此也被称为朝阳峰。朝阳台所在的峰头最高,玉女峰在西,石楼峰居东,博台偏南,宾主有序,各呈千秋。古时登东峰道路艰险,有记述曰:山岗如削出的一面坡,高数十丈,上面仅凿了几个足窝,两边又无树枝藤蔓可以攀援,登峰的人只有爬在岗石上,脚手并用才能到达峰巅。今已开辟并拓宽几条登峰台阶路,游人可安全到达。
居东、西、南三峰中央的中峰,高2000余米。峰上林木葱茏、奇花异草遍布。峰头玉女祠,传说是春秋时秦穆公女弄玉的修身之地。中峰多数景观都与萧史弄玉的故事有关,如玉女崖、玉女洞、玉女石马、玉女洗头盘等。明顾咸正有诗云“金神法象三千界,玉女明妆十二楼”,使中峰景色一语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