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楚建锋的头像

楚建锋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9/12
分享
《秦岭岁月》连载

第二十章 上善之水

山因水而灵秀,水因山而多姿。汪洋大地,惟余莽莽。茫茫禹迹,划为九州。

老子云“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故几于道”。秦岭的水,就是道的体现。

时间到了第四纪冰川时代,在“水随山而行,山界水而止”的秦岭山脉,冰斗、石海、石河、冰川湖等冰川地貌渐进形成……尔后,山借水势、水走山形,“地势坤”的秦岭注定要在厚德载物中,把甘甜的“乳汁”——水,奉献给炎黄子孙,并孕育出中华文明的根脉而生生不息!

在北仰南俯的山体地形作用下,长江四大支流的两大支流——汉江、嘉陵江从秦岭南麓发源,黄河的第一大支流在北麓的渭河开源。由此,“两江两河”,即:汉江、嘉陵江、渭河、洛河的秦岭水系形成。从此,南坡的132条流入汉江(含丹江)、嘉陵江后,注入长江,最终流入东海;北坡的63条汇入渭河、洛河后,注入黄河,最终流入渤海。就这样,厚德的秦岭,犹如橫躺于中华大地的母亲,把“乳汁”分送于我国南北两大水系——长江、黄河,哺育、浇灌出中华民族,肇始出中华文化的文明之光。尔后,这光,逐渐沿黄河扩展到整个北方大河流域,尤其是黄土覆盖地区,形成了统一的华夏文明。

北仰南俯,南北坡极不对称的山地形态,使其环绕其间的水系也明显有别。

北坡,河流都属于渭河中、下游右岸的一、二支流。从主脊到渭河平原,最宽处不足40公里。其山势陡峭,峭壁林立。而且,河流路转像一个鱼钩的钓钩型水系,如黑河、石头河、坝河、桃川河等。河流以短、直为主,多瀑布、急流、险滩。沟谷形状为“V”、“U”形复式重叠,上部较宽,中间常呈“U”形,下部多为“V”。这些短小的山涧溪流,自南向北奔流,并在经年累月中天然切成许多溪谷或峪。

众多的峪,有人进行了统计,有“七十二峪”之多。其实,远不止这个数字。著名的峪口有:田峪口、大峪口、子午口、沣峪口、涝峪口、黑峪口、斜峪口等。与此同时,由于北坡坡幅短,又有大断层,影响了河流的纵坡比降,形成了上游陡、下游缓的特点。而且峪口和稍宽的直谷、深切直流交替出现,为封沟打坝、建库蓄水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先后在石砭峪、石头河、西骆峪、箭峪、桥峪、蒲峪等利用地形特点,修建了水库。

南坡,主要是汉江上游左岸的一级支流,嘉陵江和洛河上游干、支流。表现为曲长。是北坡的好几倍。而且比降小。河网,呈主流和支流成直角相交的格子状,东段谷岭间的不对称状,中段、西段的树枝状。

河流的横断面,以多而深邃的峡谷为主。如褒河的江口至褒城段、嘉陵江的十里墩至白水段、洛河的保安至河源段等。峡谷处,必有险滩。因而,其特点是险峻多石、急流如浪,甚是奇伟。而且,河水弯曲系数大、曲流多,如旬河流入汉江处、金钱河在山阳县境的簿岭子等。

水,乃生命之源,万物之根之魂。据载,孕育中华文明曙光的非大江大河,是汇入其中的某一支流。渭河,就是这一支流所在。人类,因水而生,逐水而居。早在115万—70万年前,蓝田猿人就在渭水流域生活。20万年前,大荔古人也在渭河边采集、狩猎,把渭河流域的人类生存空间进一步扩大。5万年前,新人登上渭河流域的历史舞台,在渭水的滋养下,氏族部落渐进形成。距今约8000年前,渭水之滨、老官台文化中的先民们,开始种植粟类作物,并磨制石器、红陶,驯化家禽。距今约7000年左右,以渭水流域关中地区为中心的仰韶文化迅速发展,先民们建造村落、刀耕火种、饲养家畜、制造器具、冶炼金属等。距今5000年左右龙山文化时期,炎帝、黄帝开始在渭水边建功立业。而且,炎黄二帝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最终融合成不可分割的华夏民族。

居功至伟的渭水,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鸟鼠山。横跨甘肃东部和陕西中部,全长818公里,在陕西境内长502公里。流经甘肃天水,陕西宝鸡、咸阳、西安、渭南等22个县(市、区),至渭南市潼关县汇入黄河。渭河两岸,南有东西走向的秦岭横亘、北有六盘山屏障。主要流域,分东西两部分。西为黄土丘陵沟壑区,东为关中平原。组成渭河水系的支流,100平方米以上的有45条、10平方米以上的有300多条。主要的五大支流石头河、黑河、沣河、涝河、灞河,让“八水绕长安”、“泾渭分明”等景色更加迷人。

渭河被称为陕西的“母亲河”,三秦儿女的“生命河”。西高东低,自西向东地势逐渐变缓,河谷也开始变宽,入海口海拔与最高处海拔相差3000米。南部的秦岭山脉最高峰为太白山,海拔3767米。陕西,61%的人口、56%的耕地、72%的灌溉面积、68%的粮食、8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在渭河流域。世界八大奇迹的兵马俑、“五岳”的华山、中华第一陵黄帝陵、世界四大古都的西安等,都坐落在渭河两岸。与此同时,丝绸之路也从这里走向世界。

洛河,又称雒水,是黄河右岸的重要支流。又因河南境内的伊河为其支流,所以又称为伊洛河。也就是上古时期的洛水。洛河出自秦岭龙凤山东南侧的蓝田县东北与渭南华县交界的箭峪岭,流经陕西省东北部及河南省西北部,在河南巩县注入黄河。全长447公里,陕西境内129余公里,河南境内366公里。北缘秦岭、华山,南顺蟒岭,中间为洛河河谷。总趋势为西北高、东南低。因处商渭台褶皱与秦祁地槽的东秦岭褶皱带,多灰岩、页岩地层,河道多以砾石质结构为主。陕西境内的支流24条,其中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10条,如文峪河、石门河、石坡河等。

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洛河流域是“中国”名称的来源。上古传说,“河图”、“洛书”均出于此。并且成为《周易》的发源地。据载,河洛地区,长期是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的都城所在。也是中华民族实现国家体制的发起地和实践地。与此同时,还是汉代辞赋、建安文学、汉魏文学、唐诗宋词等文学艺术的发祥地。

与长江、黄河、淮河并列的汉江,发源于秦岭南麓陕西宁强县,是为长江的最大支流。全长1577公里,流经陕西、湖北两省,在武汉市汉口龙王庙入长江。汉江流经的70%以上地区为山地,海拔在1000米以下的占70%。北有秦岭、外方山与黄河流域为界,东北以伏牛山、桐柏山与淮河流域比邻,西南以大巴山与嘉陵江流域为邻,东南为江汉平原。陕西境内的汉江为汉江上游段,支流众多,长度在50公里以上的有68条、100公里以上的18条。水系分布在左、右岸很不对称。左岸主要有沮水、褒河、湑水河、金水河、子午河等,右岸主要有玉带河、冷水河、牧马河等。

汉江流域,由于介于长江、黄河两大水系之间,又地处我国南北差异的过渡带,秦岭耸立于北、巴山绵亘于南,汉江横贯其中、穿流而下,天然形成两山夹一川的盆地之形,由此成为我国南北文化交融的结合地带,并成为多个朝代霸主们一统南北、号令四方的“地机”和“咽喉”。

秦、蜀、巴、楚和西南夷文化的交汇点,南、北两条丝路的交换站,江、河文明的交流区,四川盆地与关中地区的交通要道的嘉陵江,发源于秦岭,古称“阆水”,是长江的一级支流。全长1120公里,仅次于汉江。起凤县境内的嘉陵谷而得名。经陕西、甘肃、四川、重庆,注入长江。在陕西境内,主要有21条支流,较大的有旺峪河、八渡河等。嘉陵江水系呈树枝状,东西基本对称。

与嘉陵江有关的伏羲、女娲、神农、黄帝等,都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也是汉民族的祖先。所以,从一定意义上看,正是嘉陵江孕育了汉民族,发祥了汉文化。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