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舒文的头像

李舒文

网站用户

小说
202406/29
分享
《黄河的娇女儿》连载

第一十六章 紧急追寻

温馨的校园,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

梁校长听老师们报告说没有得到几个孩子的确切消息,他又亲自到各班问一遍,结果还是如此。他不相信孩子们会有什么出格的举动,因为过去很少没有发生过类似情况,各村治安工作有人管有人干,孩子们也都很听话,来学早个把小时、晚几十分钟都很正常。但是,他总是安静不下来,到教室看一遍,又到校门口走一趟。他让各班老师把学生逐一统计一遍,保持手机畅通,随时联系未到校的三个学生,并特意对班主任吩咐,有消息随时沟通,做好外出寻找的准备。

“这个小男孩,他会到哪里去呢?”

一个小男孩子的影子,一直在吴老师的脑海里显现,拒交作业、悄悄离校、在操场摔倒,内向又倔强,软弱又顽皮。也许,正是这样的孩子容易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说不定哪里惹了他,就随时来一个意外?她从她自己来到这所学校起始,反思哪些有意无意的行为对不起这孩子,可实在想不出到底有哪一次。现在这意外,是他自己主动造成的,还是跟随他人做出的?在路上、在悬崖边、在河道等等危险的地方,会不会出现不测?

“我推测,不会出现什么危险情况。”那位大姐老师安慰吴老师。“这些孩子也不是年龄太小,经常在山路上跑呢,很多大人们也认得他们。”

“那你说,现在他们会在哪里呢?”

“肯定还在路上。”

“在哪一段的路上?我们现在可以去找一找。”吴老师想起孩子们在路上树林里做作业的那个场景,判断孩子们也许就在路上。

大姐老师和她谁都不敢肯定在哪一段路上。但吴老师决定,紧急行动、沿路寻找。她问询老师们,准备找一个照明的用具。

得到校长同意,吴老师和另一位班主任一起上路了。

梁校长本来不同意他们外出寻找,但等了一会儿仍然没有任何消息,只好答应了她们的请求,一再吩咐“至少两人一组”。

她听从同行提醒,换上运动鞋,带上手机和蓄电灯。

出了校门,一条乡间公路自东向西挡在眼前,把东边的村镇和西边的山恋连缀在一起。

他们靠着路右边向西走了一程,熟悉路况的那位班主任提醒道:“走小路吧,走孩子们回家来学常走的路。”她们就拐上向北的岔路,这是条又窄又弯曲的土路,一离开公路迎头就是一个陡坡向上行。陡坡连着绵延的大山,背后看不到的远。

小路从地塄下穿过,向一片树林延伸。脚板踩磨得发白发亮的路面,被长满绿叶黄叶的灌木植物遮掩。从那里经过,要抓着枝条用力地推开,身子转过再轻轻地放开。不然,它毫不礼让地抓你一把腿脚身腰,甚至留下一道草绿色的抓痕。要是遇到枣枝儿、皂荚刺,葎草秧子,野性十足,伤人没商量,更得避让。

天色还亮,到处都还看得清清楚楚。她们两人互相提醒着,既要抓紧时间走更远的路,又要观察好周边的环境,不放过可疑的情况,哪怕蛛丝马迹。她们也像孩子们一样,折一根枝条儿拿在手中,边走边挥舞,发出“嚯嚯”的声音。

一会儿,小路进了棣树林,地上落满了干叶儿、橡壳儿、橡籽儿。浓浓的树阴下,小路显得绿盈盈的,清亮而且幽静。

“砉啦!”突然一声响,声响树动,两人同时一惊,仰头寻视,几片树叶飘落下来,差一点打到脸上。原来,鸟们正在寻觅栖息之所,刚刚找到还没有安稳下来,却被不速之客惊扰,只好愤愤地撤离。

出了橡树林,小路和绕了一大圈的乡村公路会合,可是只见一面又分开了,顾自向小河道那边轻快地奔去。河这岸有一棵儿一棵儿的白杨树和柳树,白杨树高高地耸立,像保卫着小溪流在山间长途行走的哨兵;柳树却疏枝细叶,寂然而立,像是在观赏河川景色的来客,又像早己融入这景色里的常住居民。有一种主人般的恬淡和沉稳。

“要是树们能见证,孩子们的一切行踪都不是谜啦。”吴老师心里漫无目标地想着,目光一直投注在路两边的大树、巨石和河谷。平时,她感觉这里一直都是新奇的风景,这会儿,她猛然觉得到处都充满了安全的风险。

同行的老师介绍说:“夏天遇到大雨,山洪暴发,河水猛增,小河沟就变成汹涌的大河道,那可是非常危险的。学生放学回家就需要人接送。”

“现在,你看,只要好好地走路,会有什么危险?”她总是不相信学生会在路上出现什么安全问题。吴老师听了默默无言,不敢相信也不愿意否定。她不知道这位老师是自我安慰,还是出于什么依据的判断。

几年前,就发生过一起学生未按时到校的情况。

“还是在我们班里呢。”这位班主任老师像讲述故事一样,语气平和地徐徐道来,吴老师听着,却一开始就紧绷心弦。

也像你现在一样,紧张啊。那时,我参加工作已经好几年,班主任也当了好几届。对学生情况多有了解,推测不会出现什么特殊问题。那时的情况和现在差不多,也是该来学时学生迟迟未到。问家里,家长说打发孩子上学去啦,还看着走过山对面。问学生都说没有看到,你说会出现什么意外情况呢?路上出事啦,被什么人带走啦,真的急死人呢!

这位老师说到“急死人”也是慢溜溜的,让人觉得她是嘴上说话用语急,自己心里反倒不急。吴老师听着,既捺不住这慢如蜗牛般的心理折磨,又心生对遇事淡定沉着的羡慕。

“到底啥事?”

“啥事?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这位班主任老师忽然咬住嘴唇,绷紧腮帮,慈祥的脸上布满愤怒的阴云,“当时,我就想,要是有人伤了孩子,该当千刀万剐;要是孩子自己贪玩,就给他一把掌!”

吴老师看到她脸上也出了汗,但那是一路奔走的剧烈运动造成的,与她此刻的愤怒好像关系不大,她稍微放松了心情,等待这位同事自己随意往下讲。

“找寻的人分了好几拨,跑了好远的路,也没见人,也没找到线索。大家都累得腿也疼,腰也酸,好不耐烦。”她忽然眉开眼笑,“回到校园,人家这名学生就在教室里坐着呢!”

“这不奇怪了?”

“人家这孩子更觉得奇怪。说老师们都去哪里啦?我把这个小男孩叫到校长办公室,让校长询问。人家一五一十地说,周日这天在家掰玉米、整秸秆,午饭后就出发来学,快到校时看到时间还早,就坐在场坪的麦秸垛下小憩,掏出书包里装着的《西游记》阅读,可看着看着就睡着啦,等他自己睡到自然醒,带着书包刚到教室,寻找的老师们也回来到校园。”

吴老师听了,长出一口气,安慰自己,这回迟到的学生也像这故事里的小男孩该有多好。

“所以,我说不要把情况想得太复杂,我还是不相信会有什么危险。”

一提“危险”二字,条件反射似的,吴老师的心弦又紧绷了起来。

继续往前走。没多久,眼前出现一片山间条田。

边沿线曲折,地块也不成规则,但地面却经过精耕细作,非常平整。

“你看那儿!”吴老师望着田园,忍不住指给同行老师看。

在田地边上站着一个人,穿着大红色上衣,戴着宽檐遮阳布帽,帽上还系蓝色飘带,分不清是什么人,却可见轻摆衣袖,非常忠实地守卫着精心操持的这方田园。

她们都被守望者的形象逗乐了,随口说道:“真新潮!”

走近了,看见稻草人的眼睛用两个小镜子做成,你看它的角度合适时,它就向你投来强烈的光束,不仅新潮,还讲科技呢!它手里还提着个手工编制的包装带篮子,活脱脱一位勤劳成习惯的老奶奶,来地里收谷穗,天晚了还舍不得休息。而她另一只手拿着一根荆条儿,像是还领着一群小鸡,此刻招呼着它们一个不少地回家。

“你说,孩子们会不会因为什么好奇的事儿,就异想天开,自由行动?”吴老师从眼前景物联想到孩子们。

“我也在想,这倒有可能。”同行的班主任表示赞同。

过了一座有几个涵洞而没有护拦的漫水桥。她们就到了河对岸。

迎面,老高老高的岩壁。路向左拐,正好贴着岩壁上上下下蜿蜒前行,低时几乎与河床相平,要不是几大块牛一般的石头挡着,河水就冲上路来了;高时,就走到岩壁中间,路像挂在悬崖上的一条藤条。望着下面的河水和河滩石,就像站在高楼看大街上的车辆行人。多少有些头发晕、腿发软的感觉。吴老师小心翼翼地走着,不由地把身子往里边倾斜,而路里边又有一些横着伸出的枝蔓,还有棱角尖耸的石头探出头颈。

过了悬崖,山路平缓了些,没有那么多磕脚绊腿的石块。但去向山的更深处。而此刻,亮色已经明显减退,夜,即将到来。

寂静的山谷。

“突突突——”突然传来摩托车的行驶声。片刻间,几个收工回村的民工就驱车到了对面不远的公路上,一忽儿就将冲过山梁,向山涧里奔去。

吴老师她们赶紧向他们招手,并大声呼唤。

第一辆车冲过去,一闪身就不见了。第二辆,戴着红色安全帽的驾驶者,朝这边转了转头,减速,停下来。两腿伸直支撑地路面上。

吴老师她们赶到,随后的几辆车也相继停住在路的一侧。他们都扭头看着她们。但发动机还在运行中,“咕咚咕咚”响个不停。

“问你们个事,——你们看见几个上学的孩子没有?”

“坐上再说!”老乡们不耐烦说话啰嗦。

吴老师她们俩紧紧地抓着人家摩托车的后衣架,好不容易遇到老乡,也好打听打听。“我们不搭车,就了解个学生情况。”

“轰——”连发动机都按捺不住要重新起动。

吴老师急了,立刻松了手,像个麻利的小伙子一样,直接站到车头一侧。驾车的老乡一看,不敢认识,也不像谁家的姑娘,可一脸急切的神情却让他给看出来啦。

“那你问哪个学生?我们在工地上施工,看到上学的孩子陆陆续续的可不算少。”

“可有两、三个孩子一起,打这一带路上经过?”

“你说这,我们倒没注意。早上来天刚蒙蒙亮,这时回来,学生早到校了。”

和吴老师一同来的老师对乡亲们更熟悉些。她不慌不忙地问询后面的另一位老乡,说是到现在还有几个孩子没有按时到校,不知道路上遇到什么情况。

“他们可能是自己走路,也可能搭乘什么车;他们可能穿学生服,也可能穿自家的衣裳。可能是单独一个人,也可能三人在一起……”

老乡们忍不住笑出声来:“你说的跟没说差不多。”

“他们都带有书包;还有,就是路上有没有发现拐路走,或者有其他什么人和孩子一起。”吴老师急切地补充道。

“有,我看到有!”吴老师面前的这位老乡,恍然大悟似的说道,还告诉她们,他当时看到的一些情况。

他们正在乡村文旅项目建筑工地上搬移石狮子,有两三个孩子各自背着鼓囊囊的书包,有前有后地从这里经过。这里的小路通往山顶,近是近,但年久失修,行人多不行走,走这条路也就是“拐路”了。

“正忙着施工呢,没顾上注意太多。我还以为学校组织登山爬坡、写生绘画什么实践活动。”

“那他们往哪里去啦?”吴老师急忙追问。

“往山的高处去了。”

仔细询问,这几个孩子的特征和未到校学生基本一致。

来不及说感谢的话,吴老师就立刻给梁校长回话。她们俩告别几位老乡,立刻改变方向,从另一条山道折返向西南追寻而去。

夜色渐浓。

太阳的余光散去后,满山满川的绿色好像一忽儿就变得深沉了。一道道山的纹路、一团团树林的蓊郁,都沉潜到夜的朦胧中。

走一程,同事开了灯,向前方路面探照,只见一片淡弱的黄光,而且照了眼前的一小块地方,周围显得更暗。她说不如干脆熄了,感觉还更好些。她们顺大路向西走一程,又随山势向南行,往陡陡的山坡上走。不过路是斜插在山坡上的,并不多么陡峭。

吴老师紧跟着这位老师赶路。不禁有些惊奇,人家走路不急不躁,速度可并不慢。

“你身体真结实呀!”

“结实个啥?好几年前就有风湿,也是鼓着精神走呢。老师们的职业病多是脾胃、视力、颈椎、神经的,谁知道,咱这深山区的老师还另外多了一项呢。”

她反而心疼从城里来的吴老师,关切地说:“咱就在这里歇一会儿吧?我感觉腿脚有点困了。”说着,她就在路边的一块平面石头前停了下来。

吴老师后悔自己多说了一句话,让细心的老师关心起自己来了。她也想坐下休息一下,但想到学生还没有确切消息,不免有些着急。可看到人家停下,也只好站住,把左腿翘放到一块石头上,片刻,再换作右腿。

“啁啾——”一声奇怪的鸟语在附近响起,好像召唤着不归的家族成员。

她们俩人只是停下脚步站了站,连蹲坐片刻的功夫也没有,就继续沿着坎坎坷坷的小路,向夜色浓重的山岭上攀行而去。

一道电光给黑夜劈开一个隧道。这时,蓄电灯就一直打开着。一旦关上,眼前便一片漆黑。她们用电灯照一下脚下的路,能看清几米远,就往前方的远处照一照。吴老师想,也许,孩子会突然出现在灯光里,给自己一个惊喜;孩子呢,看到有人来接他,也该有一种被关怀的温暖吧!

“喂!孩子咧!”

两位老师对着夜色淹没的大山用力地呼唤。

“喂——咧——”大山随时发出同样焦急的回声。

仔细聆听,山的回声很快被夜色融化,再没有其他任何讯息。

冷不丁地,不远处晃动几点蓝光。

走在前头的吴老师凝睛细看,不错,就是一个紫蓝的光点,一动不动地亮着,像是什么野生动物的眼睛,又似乎比动物的眼睛更神秘。

吴老师回头悄声告诉同事。她晃动了一下灯光,让同事辩认。可一忽儿,那蓝光消失了,前方一片朦胧,再没有一星半点蓝光出现。吴老师冷静一下,抚了抚额头上飘过来的几丝长发,心想这可奇怪了。

“刚才,我看的真切呢,”她回头看同事离她很近,壮了胆量,“走,就在前头不远,要看看究竟是什么!”

走近了一些,那蓝光忽然又出现了,这回看着比刚才更亮更大。吴老师发现,它不是静止的,还在悄悄地移动。

吴老师轻轻靠近,她想,暂且不打扰它,等到了近前,再突然开灯照射,让它原形毕露!

还没等走到近前,那蓝光突然向胡老师直射过来,光线更强更亮。接着,那蓝光还发话说:“你也来了!”

吴老师看不清对方的面庞,却能分辨出是一个男子汉。

她不好意思地说:“你吓了我一跳!”同事老师却像遇到乡邻一样,关切地问询:“你捉到几条蝎子啦?”

她们继续往前走。这会儿她们胆子更大了。

她还是用电灯探照面前又探照远处。竟然越来越浓烈地闻到一股烤玉米的香味或焦味。玉米早已收获,莫非山凹里晚熟地块还没有收回,莫非有人在做玉米烧烤?烧烤玉米清香扑鼻,那嫩玉米带苞在火上烤,连苞儿都有沁人的香味。难道,淘气的孩子们就在其中?

她期待着,拐过这个路弯,就看见一堆篝火,看见几个孩子,他们像流浪者一样,在野地里把玉米当成牛羊放在熊熊的柴火上烧烤。玉米“滋滋”冒气泡,一股浓烟冒起来,裹住了他们,呛得他们“吭吭喀喀”直咳嗽,但他们也不在乎,依然在忙着拾柴加火……

“唰!”一道黑影倏地从她面前横穿而过。

吴老师没有任何防备,也没有看清黑影的形态。但意识中的确有个黑影从她面前向左边的地塄上飞蹿,那奔跃的背脊给她留下瞬间的印象。身后的老师也感觉到了,她猛然拉住了吴老师的手,站立在一起。

“这大山里还有狼在活动?”她脑海里掠过一个推想,可没容说出口,便赶紧找树枝。她伸手拔了一根,没拔动,她又往旁边换一根,还没拔动,手掌被拉得生疼。

她们两人都顿时出了一身冷汗,感受到急遽的紧张和紧迫。

“欻拉!”一声动物奔蹿的声音,突然响在她们身后。那是越过她们所在的位置,从上方向下方跳跃。接着,还听见动物四蹄奔跑的轻快而急促的难以名状的声音。

声音渐渐远走,而她们怦怦跳动的心许久还未平息。

她们茫然地站定,不敢停留也不敢往前再走。四下张望,吴老师忽然想到,这危险遭遇,自己都惊恐如此,那孩子会怎样?她折到一枝干枯的树枝,拉着朋友的手继续前行。

刚转过一个小山嘴,几个人小声说话的声音迎面而来,她们赶紧举高电灯照去。

近了,近到面前,没想到竟是梁校长、杜老师和大姐老师他们几个人。

“校长啊,你们怎么到这里来了!”同事老师惊魂未定地诉苦说,“娘哎,可把我们吓坏了!刚才我们遇到一只狼。”

他们反而哈哈大笑。大姐老师告诉她们:“那是我从邻居家带来的搜救犬,它跟着我们跑了大半天啦!”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