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博思漫舞的头像

博思漫舞

网站用户

小说
202202/24
分享
《边 村》连载

第五章

一旦有人闹新人,新郎新娘敬酒的速度就很慢。酒足饭饱,有的人已等不及敬酒,先行撤离酒席。场院里逐步人散席空。吃到尾声,大人们开始三五成群,聚到一起胡聊海侃,小孩子们早已跑出去,聚到了院子外头,扎堆玩闹捣腾。村里的小孩子,每逢吃酒席就像过节一样,不但得大吃大嚼,还可以趁机跟同村的小伙伴成群结队玩耍,这种时候总可以邀约到一大群,别的时候可难以到得那样齐。张国强家的两个小姑娘,早就各抓了几把瓜子糖果,揣在衣兜里,跑得没影了。杨大爹家的二儿子,也溜了,原来正跟唐家的二姑娘小凤,在门外的河渠边赏夕阳呢。

杯盘狼藉的空桌子之间,有两群人迟迟逗留不走。

一群是年轻人,以一对新人的同学好友为主,还在热火朝天地闹新人。现在,他们正要求新娘站在一颗高高的凳子上,把手中小酒杯里的酒,往下倒,蹲在地上的新郎,则要昂起头来,张大嘴巴,努力地去喝倒下来的酒。他们当然不会让他轻易喝到,每当新娘手腕一转,还没等酒流出来,就有人眼急手快地推一下她的手,于是,蹲在地上,对准了杯子的新郎,又对空了,被洒了一脸一身的酒。大家哄堂大笑。一对新人,不管被人家怎么闹,在这天大喜的日子里,都是不准生气的。

此时,伴郎伴娘也没闲着,他们要得负责帮助一对新人,努力应付这种复杂局面。蹲在地上的新郎,没能喝到酒,就要被责令重来。这时,伴郎伴娘就要奋力冲破一切阻挠,站到两个新人身旁,高度环顾戒备,以防旁人再次出手推搡新人。类似闹新人的招数,多得不可胜数。滇东南这方乡土,民风比较淳朴,闹新人还算比较文明。

席间围坐在另一边的一群人,是以村里年纪较大的长辈们为中心,男女老少的一众村民。王师傅年已八旬的老父亲坐在中间。村里的长辈们,因为在村子里共同的经历或交往,激起了他们共同的话题,或是共同的回忆,正围坐在一起热情高涨地闲扯。

这时,王福顺家两口子,把离开的客人逐一送走,暂时得以脱身,就来到村民中间。王福顺掏出纸烟来,给大家递了一圈,一边感谢大家的光临捧场,“老云宁村的人,基本家家都来了,我这心里是说不出的感激。真是难得,现在,大家各自奔忙,村里集体的事情少了,我们云宁村的村民也难得聚在一起。趁着姑娘嫁人,也是借机请大家来聚一聚。”村民们纷纷端酒来敬他们一家人,恭贺他家喜结良缘。这些村民,大多是祖祖辈辈都在云宁村生活,彼此之间,多少都有些沾亲带故。

张国强端着酒杯来敬他,“王哥,你们家姑娘嫁人了,儿子也长大工作了,你们两口子,就好好闲着等抱孙子咯,你们这日子可真是享福呀。”王师傅一口把杯里的酒干了,“享什么福,我那小子不成器,这两年在外面打工,什么本事也没学得,整天只会打游戏。我琢磨着,我带着他开个饭馆算了。我家祖辈传下来的这点手艺,他不学也得硬逼着他学。不然,他这辈子去靠什么混饭吃。”

说到这里,大家七嘴八舌地应道:“是了是了,今天这酒席的菜,色香味,那是没得挑的。是你王大厨亲自掌勺的吧。”有人说:“王师傅,以今天这菜品的水平,你开馆子,肯定生意火爆得很。”

王福顺说:“今天这菜,料是我挑的,味是我调的。我老父亲也帮了不少忙。只是今天我们自家人要忙正事,具体烧煮的灶上活计,就给平时帮我打下手的伙计们去做。大家喜欢就好,吃了有什么意见,多给我提提。下一步,我自己开馆子了,还要请大家多多关照。”

这王家,从祖上起,就专门操办红白事的酒席,方圆几十里的各个村子,有事请客办酒席,都会来请他们家去帮忙。本来,凡是手艺活,一般传男不传女。可是到了王福顺儿子这一代,那小子横竖不愿意学,他家出嫁的这个姑娘,从小又没得他们教,所以到了那会,王家的手艺也还没能传到下一代人的手上。

这时,王家老爷子接过话来说:“你那小子,唉,也不知道会不会把我王家的手艺给传丢了。我年轻时候,像他这么大,早就自己到外面挑大梁了。还没有他大,我就腰里别上两把菜刀,周边十里八乡,哪个大户人家办事,我自己叫上几个人,就去给人家把几十桌的菜都做了。不过,以前那些年代,日子没有现在这么好。只有大户人家,才吃得起好一点的菜。”王老爷子顿了下,又说:“我一辈子做菜,从年轻到现在,看着我们普通老百姓餐桌上的饭菜,从旧社会的野菜粗糠,到新社会的白米饭,再到现在浪费得很的大鱼大肉。酒席的饭菜,也是随着社会变化,变得快得很呀。我们做厨师的,在旧社会,主要是给大户人家做,那时候,小老百姓哪个请得起客,连自家吃的都有不起。现在,老百姓家家都吃得好了,我们也要得不断琢磨社会上时新的口味和菜式,不然,都跟不上现在人们的口味要求咯。”

话一提起了头,就没完没了了。几位年届耄耋的老人,唠唠叨叨说起过去,禁不住地感叹,自己竟然能活着,见到了村子发生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在他们还跟眼前的年轻人们一样,少不更事的时候,做梦都不会敢想,这世道居然变得这样快,能过上现在这么好的日子。有个年纪最大的白胡子老大爷,摇头晃脑慢条斯理地讲起旧社会的日子,其他几位老人你一言我一语地,不时插上几句作补充。有人不时站起来,给他们敬上一口酒,或点上一根烟。女人们一边嗑着瓜子,不时叽叽喳喳议论上一阵。少数几个依偎在大人怀里的小娃娃,听得瞪大眼睛,他们只知道,云宁村是眼前高楼林立、屋舍密布的城中村,哪里知道,以前曾是四野荒僻、阡陌众横的郊野山村。

王大爷说到,在他跟儿子王福顺现在差不多年纪时,农村里的酒席,跟现在相比,那是差得太多太多了。而且,那时还是要得家里劳动力多,富一点的人家,养得起猪的人家,才请得起酒席。有的人家,根本请不起酒席。有的人家,去做客吃酒席,还得借债或借米之类的,才能送人情礼。当然,那也是刚刚实行改革开放了,在那以前,更是没法说。

那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农村稍稍富起来了。遇到红事白事,村民就把自家养的猪杀上一头,就着那头猪身上所有能吃的,厨子们变着花样地做菜。粉嫩嫩的猪脊肉,是上好的肉菜,一般切成薄薄的肉片,配上青蚕豆米、豌豆米,或莴笋片,炒出来,肉嫩菜脆,油汪汪香喷喷。那些猪腿上的肉,比较瘦,割下来,切成片或剁成肉末,可以炒蒜叶,炒辣椒姜丝,炒白菜,炒葱头,炒酸菜......可以炒成无数种小炒,往桌上凑上十碗八碗,成为酒席上充量的菜品。剔了肉的猪腿骨头,可以熬上一大锅汤,放上萝卜、青菜一起煮,是那个年代最主要的汤菜。猪排骨,那个年头的猪排骨,可舍不得像现在这样吃——油炸排骨,只能吃肉,骨头里的油水可就浪费了。那时,凡是带骨头的,都得放上水熬上一锅汤,非得把骨头里的油渣油沫,都熬出来,吃下去不可。猪排骨,是上好的骨头肉菜,一般要配以上好的蔬菜,莴笋、农家自晒的笋干等,做成一锅上好的汤菜。猪肚子上的三线肉,肥瘦搭配,肉量大,往往做成酒席上的主菜,往桌上一摆,一碗全是肉的菜,看起来又豪气又馋嘴。三线肉的做法往往是,先连皮切成方块,在汤里煮熟了,捞出来,切成白宰三线肉,配上一碗蒜泥蘸水,庄稼汉们最好这一口了,可以爽气地大口吃肉。或是用三线肉做成红烧肉,指头这么厚,巴掌那么宽,碗底搁些酸菜豆豉,上面整整齐齐铺满一摞肉,炖得透烂,酸甜适口,老少皆宜。

那时候,农村酒席上,都有不起鸡啊、鱼啊,更有不起烤鸭。

王大爷说,那时他们掌勺的厨子,活计比现在简单,关键是刀功要好,切菜的量很大,切肉切菜都得又快又细。

那个年头,农村酒席上配的下酒菜,一般是一碗油炸花生米,农家自种自晒的花生,家家都有。还没有现在这种瓶装饮料,喝的酒也是散装白酒。炒香的葵花籽、南瓜籽倒是从来都有,家家地里多少都会种着点,即使不办事,平时也会炒来放在桌上当零食吃。糖果还很少,只有几种水果味的硬糖,和一种高粱软糖。但是,农村小孩子,能吃到这点糖果,也觉得很开心很稀罕了,平日里,并不是经常有机会吃。

那时,农村摆酒席,有不起那么多桌子,怎么办呢?虽然有不起桌子,可家家户户都有晒东西用的大簸箕,又大又圆的簸箕,有的比眼前这张桌子还大。去各家各户借来一些大簸箕,底下用两颗凳子支撑着,就成了桌子。

吃酒席要送礼,那时送的礼也比较少。有的人家富一点,可以拿出几块钱来送,大多人家只能扛来一袋包谷米,或半袋谷子、花生、瓜子之类的,当作人情礼。

那个年代,酒席上的饭菜吃得也比较干净,不会像现在这样,剩下那么多,太浪费了。

看着眼前满桌的好酒好肉,有些菜,只稍微被夹了一点吃,大半就这样剩下来,等下收桌子的时候,就要被倒掉。老一辈过过苦日子的人呀,看着心里横竖是怪不忍,这么好的饭菜,油汪汪香喷喷的,尽是些大块大块的鱼呀肉呀的,如果拿回去旧社会的苦日子,要能救活多少人呀。

王老爷子是从旧社会走过来的人,但凡经历过旧社会的老人们,说起以前的穷苦饥寒屈辱磨难,都无不痛斥那个不堪回首的年代,甚至常常说得哭天抹泪。经历了新旧两个社会的耄耋老人,最能深切地感受到,现在百姓的日子跟旧社会相比,那是翻了几重天。老人们最爱跟年轻人叨叨自己小时候的旧事。因为那是一个跟现代社会天差地别的世界,讲起来就像书里编的故事,现在的年轻人会觉得好像天方夜谭,好像离奇虚诞的传奇。老人们生怕自己不跟年轻人讲,没有经历过苦难旧社会的年轻人,会忘记我们的社会曾经走过的沧桑崎岖艰难坎坷,会不知道这方天地曾经发生的沧海桑田巨变,会不相信旧社会的黑暗残酷和老一辈的人们怎样历经风霜饱受磨难。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