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陕西马萌的头像

陕西马萌

网站用户

小说
202010/31
分享
《古城风云》连载

第二十四章 九〇师进驻古城

抗战爆发后不久,国民党九○师进驻古城县,担负起了黄河古城段的防守任务。

  ○师的师部就驻扎在古城西北角的五石村,师长姓李,是个南方人,小个子,不是很强壮,但两个玻璃片后面的眼神却让人琢磨不透,让人感觉到他是个城府很深的人。

  据说五石村的村名是有来历的。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漆黑的夜晚,天空乌云翻滚,秋风刮起,不一会儿,雨就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劳累了一天的村民早已进入梦乡,只有那些年事已高没有瞌睡的老人还在三五成群地围着昏暗的油灯闲聊,几个爱听故事的小伙子靠在墙边早已昏昏欲睡。这时,五条耀眼的火柱,拖着长长的尾巴,带着缤纷的色彩,在天空中像箭一样斜射下来,照亮了黑漆漆的天空,整个天空五光十色,房舍院落看得十分清楚。接着,从村北方传来“轰、轰……”的五声巨响,震得地动山摇。一会儿,一切又恢复了平静。人们不知是怎么回事,以为降临了什么灾难,惊得目瞪口呆,一夜间谁也不敢睡觉,又不敢出门去看,只好听天由命了。那几个谈天说地的老人更是吓得六神无主,跪在湿淋淋的院子里,乞求老天赐恩。

秋雨下了一夜,到了天亮,天奇迹般地晴了。旭日东升,那些在夜里吓呆了的人们守在家里不敢出门,直到中午,才有几个胆大的年轻人出门向村北跑去,想看个究竟。村北的地名叫后凹,面临石家沟,东临黄河,中间地势较高,似鱼骨架形势。虽是秋天,但草木还是郁郁葱葱,各种不知名的花散发着诱人的芳香。当几个年轻人跑到这里,他们的眼前出现了从来没有过的奇观,绿毡如茵的地里五块彩色斑斓的巨石间隔200米,整齐地镶嵌在这块土地上,中间一块落在了观音庙前的台阶上,一个胆大的小伙子还用手摸了摸,热乎乎的,再使劲搬它,却纹丝无动。

听到这个消息,村里的男女老少争先恐后前来观看,无不啧啧称奇。这时,一个年近古稀的老人大声说到:“这五块石头是老天爷赐给我们村的精灵,它是五星即金、木、水、火、土,是给我们消灾避难带幸福的。”听了老人的话,大家似信非信,默默无语,各自散了。

话说,来观音庙烧香许愿的人络绎不绝,但落下台阶的这块石头却妨碍了人们正常出入庙宇,既碍事,又不雅观,人们商量后,决定让石匠把它和地面凿平。但奇迹出现了,白天凿掉的石头,过了一夜,又长成了原样,一连几天都是这样。于是,好奇心促使人们决定白天、黑夜不停地凿,看看这怪石头是怎样长的。不料,头一天夜里刚开始凿,一股白雾从石中冒出,腾空而飞,犹若飞虹,落到解家村方位去了,石匠们惊愕万分,其中一个石匠惋惜地说:“这一下宝气全跑了。”到了近代,科技发展了,人们估计传说里说的天上落石极有可能就是陨石。

  古城是黄河西岸的一个小县城,这里的河防划分为国民党的军队防守。后来的地方史志里记载得很清楚,黄河西岸防线那一段属于共产党八路军的防区,那一段的防守责任在于国民党。

  这说明当时国民党军队的确参加了抗战。据史料记载,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北起府谷、南至宜川的千里黄河防线,既是阻挡日军进犯西北大后方的天然屏障,又是中共中央同各抗日根据地联系的重要通道。大河上下、秦晋两岸,抗日军民同仇敌忾,众志成城,谱写了一曲保卫河防的壮丽凯歌。其余河段则为国民党军队防守。

据说,解放后在一次政协座谈会上,九○师的一个军官参加了座谈。 一位政协副主席说,国民党在抗战中妥协、投降,根本就没有参加过一天抗战。

  ○师军官:你说的不是真的,谁说国民党军队没有参加过抗战?

  政协副主席:历史教科书和电影里都是这样说的,那里面不全是八路军、新四军在打鬼子?

  ○师军官:那里面没说就不等于国民党军队没有参加抗战?

  政协副主席:你这人思想有问题?

  ○师军官:我的思想没问题,我说的的确是事实。

  政协副主席:倒是“五十”,你还“四十”,你这是极右,在为台湾的姓蒋的鸣冤叫屈你知道不知道?

  ○师军官:我和姓蒋的不是亲戚,我当时还被我们师长派到延安学习过游击战术,后来在县北的鸽子庵跟日本鬼子血战过。

   说完就挽起了袖子……

  政协副主席:你你……你这国民党的残渣余孽难道还准备打人?

  ○师军官:你错了,我不是打人,我是让大家都看看我手臂上的伤疤就是打鬼子落下的……

  政协副主席:谁知道你的伤疤是打鬼子落下的还是与人民为敌在解放战争时期落下的?

  ○师军官:你这人怎么不可理喻?

  会场上当时有人就叫嚷,不向人民低头认罪就弄顶帽子给戴上。会没开完,这位九○师军官就成了右派,不久就被关了起来。

   其实,那个九○师军官说的话的确是真的,他当时的确被派到延安学习过游击战术,后来应用到实践中,收效十分明显。只不过他是起义投诚人员,根不红苗不正,在解放后的历次政治运动中,像他这样的人肯定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本省一位曾经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资深同盟会员在解放后曾任省政协副主席,他就是在文化大革命中被造反派活活打死的。这是事实,毋庸置疑!

  当时,在河防战斗中,八路军留守兵团提出执行积极防御的作战方针。首先,河防部队认真做好战前准备工作。这主要是:侦察敌情;察看地形;深入进行战斗动员;抓紧战前练兵;紧急构筑防御工事。因为打的是防御战,河防部队就以石头、木料、沙土等为材料,选择有利地形,不辞劳苦,星夜赶修,很快构筑起一道有相当纵深的坚固防御工事。坚固的防御工事,有效地减少了河防部队的伤亡,是敌人不可逾越的钢铁长城。

  通过几次战斗之后,各部队及时总结了河防作战的战术,取得了一些实际而有效的经验。其中主要是两条:一条叫“半渡而击”。根据我军的武器装备处于劣势这一客观条件,我军严阵以待,善于隐蔽,顶住敌人大炮、飞机的狂轰滥炸,待敌人进入我火力网后,再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火力。大量杀伤敌人,或击敌于岸边上船处,或击敌于航渡中。或击敌于登陆之际。另一条叫“主动出击”。不简单采用单纯防御的战术,而是及时准确获得情报,选择时机,于战斗前或敌人溃逃的时候,派出精悍得力的部队,到河东去袭击敌人,以配合正面的防御部队。当时边区自卫军密切配合河防部队,不时派出小分队过河侦察敌情,与河防部队派出的侦察人员一道,形成了一个严密、有效的情报网,使八路军河防指挥机关基本上做到了耳聪目明,能随时掌握敌人的动向。

  冬去春来,留守兵团参谋长曹里怀在《八路军政杂志》上,以《河防战斗的检讨》为题,撰文介绍这些经验。同年夏天,萧劲光带领机关参谋人员到绥(德)米(脂)地区检查战备工作,察看河防工事,同河防部队的各级指挥员一起探讨、肯定了这些经验。河防保卫战是陕甘宁边区八路军留守部队在中共中央直接领导下、在广大边区军民的大力支持下取得的巩固黄河防线,保卫陕甘宁边区,保卫中共中央,保卫西北大后方的重大军事胜利,在抗日战争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有一次,九○师李师长在黄河岸边巡察河防,恰好碰到了一位老乡,是个船夫。

  李师长:老大爷,今天摆渡了没有?

  老船夫:长官,没有,这兵荒马乱的弄不好连老命都要搭赔上?

  李师长:隔河都能听见枪炮声,老大爷,摆渡时可要注意呀!

  老船夫:听说鬼子的枪炮很利害,还有空中飞的,咱们可能在装备上比不过人家?

  李师长:只要有人心,大家拧成一股绳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

  老船夫:长官说的也是,再说那小鬼子也是爹娘养的!

  李师长:就是,那东洋小矮狗和咱们没有不同之处,也是一个鼻子两只眼睛……

  老船夫:咱打那厝子(关中方言,小个子)就是老子教训儿子!

  李师长:大爷,此话怎讲?

  老船夫说这事说来话就长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就想将千里江山千秋万代的传下去,于是在全国各地寻求长生不老的灵丹妙方。有个叫徐福的人说他有办法,在遥远的东瀛传说是神仙居住的地方,那里可能有长生不老的秘方。始皇帝大喜,就派遣徐福带上很多金银珠宝、童男童女去了东瀛,后来,他们就在那里定居下来,这就是今天的小鬼子了。这些不是人的东西本是秦人的后裔,咱们收拾他们难道不是老子教训儿子吗。

  李师长茅塞顿开,说这里面还有这么多的说是。

  老船夫笑了,很灿烂,古铜色的脸庞在夕阳的余晖下泛着金光。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