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巴山真人的头像

巴山真人

网站用户

小说
202408/11
分享
《幺叔巴子》连载

第一十三章 婚事


“就是这样。”

幺叔见到自己的高考分数傻眼了,郁闷了好多天后,要求复读。

大哥对幺叔复读极为支持。

父亲和母亲对幺叔复读本不持意见,但最终还是点头勉强同意,因为在父母看来,家庭主劳力的爷爷已过世,急需要一个人来填补劳力的严重不足,在家中所有的孩子中,幺叔无疑是最理想人选,可幺叔成绩一直出众,他上大学本来是糯米粉包糖汤圆的事,却不知怎的考砸了,基础在那里,不复读是可惜,复读是希望,现在他本人要求复读,怎好阻拦?那可是一辈子的大事!再说,有凤一个女孩子复读三届了都还要复读,他可比她成绩好,希望更大,怎好不支持?

可奶奶对幺叔考的及不理想一事有迷信的猜疑,于是,就去找号称有“补天济世之才,利物济人之德”的贾瞎八字给认真算了一卦。贾八字先生也很卖功,煞有介事地来了番阴阳穿越,又升天入地一番劳顿,汗流浃背地小声抖漏出真卦命论:你家狗娃成绩好只是一个命里虚像,实际命里是没有仕途的,如果不能给双亲送终,将来必有灾难。所以,奶奶找父亲商量时,讲了贾瞎八字算的命卦,说,幺叔已经错过了给爷爷送终,“既然是背日头过山的命,继续读书没啥意义,反而害了他自己又拖累家庭,那就让他在家务农好了”。

父亲听了奶奶说的命卦,又考虑到家庭实际情况,想着奶奶多病,指不定何时离去,她也想在有生之时见到自己幺儿子成家,便点头同意奶奶意见。

大哥不认可贾瞎八字的话,因为他心里坚定地认为幺叔之所以遭遇滑铁卢是因为一个“爱”字,一旦去掉“爱”字,复读是绝对有希望的,所以,他扯谎说幺叔高考拉肚造成失利的,他可以保证幺叔复读一定能考上大学,在学校的生活费由他想办法,并说如果不让幺叔复读,他也不上大学了,在大哥的积极劝说奶奶和极限施压下,幺叔得到复读许可。

在开学报名时,他又主动放弃复读,执意在家务农。

于是,奶奶、父亲、母亲在一起商量不再读书的幺叔的未来。奶奶认为“家有万斗,不如一技在手。自古都是饿不着手艺人,我看还是去学个手艺吧”,并说自古都是“一劁二补三打铁,四剃头来五修脚”,不过,她又说,修脚有点下贱,目今也没这号手艺人了,就算了,那就在其他里选一个吧。母亲说,爷爷是个打铁匠,工具现成,狗娃子跟着还打过下手,身体也行,文化也高,不如就挑爷爷的担子,还不用拜师呢。父亲直点头,说“这倒是个主意。打铁和补锅、补盆,我看相通。狗娃子聪明,顺便还摸索着补补锅、补补盆呢”,又说“艺多不压身。家家户户都养鸡喂猪的,再学个阉匠也不错,投入少,来钱快,前景好,那工具随身携带也轻松方便”。

于是,幺叔开始了他务农生活。起初,父亲还担心幺叔会不会像王家二小没考上大学回家务农那样,挑抬不起坐在田埂上没出息地痛哭,惹人笑话。或许因他身体结实,又从小跟爷爷习武,加上农忙时节他也有主动帮家里干过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所以,不但挑抬重活没问题,而且耕田犁地这农技活也很快上手。对于打铁和补锅盆手艺,一琢磨就上道。闲时,他就挑着担子走村串户去给人家打菜刀、砍刀、弯刀、镰刀及补锅、补盆等,依此挣些手艺钱来补贴家用。为了挣更多的钱,他还去拜了麻阉匠为师,学会了阉鸡、猪、牛、羊的手艺。

在幺叔的努力下,家境逐渐好了起来。

儿女婚姻是父母心头事,在农村,特别是儿子的婚事那是犹为重要。在当时,老家就有“早栽秧子早打谷,早生儿子早享福”这句话,所以,大家就信奉“早插柳早发芽,早结婚早生娃”这婚事理念,践行着早婚早育的人生模式。所以,挨我们家住的杨婶子二宝和李有田在15岁时,家里人就开始张罗婚事,16岁就成婚,现在娃娃都在满地爬了。以前吧,幺叔在读书,而且读书有望,都确信将来一定是穿皮鞋的,所以,家里大人就根本没考虑幺叔婚事。现在不同了,穿皮鞋无望,那就得考虑穿草鞋的事情了。多病的奶奶这下看着二宝和李有田那在地上爬的娃娃就着急了,就开始急着考虑幺叔结婚成家的问题。在她的认知里,幺儿子要文化有文化,要手艺有手艺,要身体有身体,在十里八村也算佼佼者,得找一个能干的女孩做媳妇才般配。所以,奶奶对上门说媒的人说了自家“五要五不要”条件,即:要会生孩子传香火的(奶奶曾说女人会不会生传香火的,她有一眼能看出来的本事),要长得高大结实好看的,要懂礼仪知孝道的,要勤劳会操持家务的,要干农活是一把好手的;不要满脸苦瓜和麻雀蛋的,不要尖嘴喉舌和五大三粗的,不要耍滑取巧弄心眼的,不要没文化和撒泼的,不要好吃懒做的。

可是,她老人家到底低估了人家的标准。在他们眼里,考上大学或中专是穿皮鞋,端铁饭碗,金鱼跳龙门,在天上;没考上,那就是穿草鞋,背太阳,在地下。在地下了,那个所谓的文化就不重要,因为庄稼人是下地干农活的主,背不了太阳过山,就啥也不是,不过,有手艺那是加分项。所以,上门来说媒的媒婆听了,觉得奶奶的要求有点离谱,只好望而却步。在母亲的开导下,奶奶放弃了那“五要五不要”,说,只要人身体好,能传宗接代,勤快就好。张媒婆和李媒婆便说了几个邻村的女孩子。女孩和家人见幺叔身体结实,又是个有手艺人,便满口答应下来,可待到家一看,一大家人挤在三间房里,而三间房除了正屋是瓦房,其余两间偏屋则是茅草房,当即就摇头作罢。

“这是咋啦?”母亲不得其解,找沾点亲的李媒婆问缘由。

“咋啦?”李媒婆指指房,“改一改。”

“找男人是找人嘛。”母亲很是不理解女孩子家的选人条件。

“现在女孩子,不是你那时,有个窝就行。”

“我家小叔子,有手艺,是把好手!”

“是,这是好事,可目今眼要过得去。哎呀,非要说破,人家说房子太差!还两家人住一起,太挤!不愿意将自家女儿嫁过来受罪。”

是,我家房子是差又拥挤。父母住的右偏间有猪圈、灶厨、床铺(因母亲没有嫁妆,这床是爷爷用家里的旧木头做成的)、衣柜和储物小柜子等,其中光猪圈就占了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多一点,房间里甚是拥挤不堪,而且一到下大雨就要用碗、盆子接漏(小时候,觉着房顶漏下的雨水掉在碗盆里那声音怪好听,还专门坐在旁听声看溅水花呢),特别是夏秋炎热之日,猪圈下面粪坑里散发出的臭味在充斥在房里,经久不去。正屋也是堂屋,除了一张吃饭用的八仙桌和四张长木凳外,摆放着两张用木棍搭成的两张简易床(这床是专为我们六个孩子搭建,我们稍大一点时,就用一块模板在两床之间简单遮挡式的隔了一下),另外就是两张椅子及小凳子等。左偏房是爷爷奶奶住的房间,房间里除了床外,有一个可装一千斤水稻的石仓、两个木柜子,另外,各种鸡舍和坛坛罐罐和一些农具都在这个房间里。当时奶奶的决定是将她住这个房间的许多东西往正屋和我母亲的房间挪一挪,腾出空间来,做个里外简易隔断,里面做幺叔的婚房,外面放奶奶的床。这个,在今天你来看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在当时,大家都不好的情况下,这是一个合理又不错的安排。

“啥?我家不是以前,家里好起来了,而且越来越好!”母亲很是不服气,“等着吧,会后悔!”

后来,杨婶子介绍她娘家妹妹那闺女。尽管杨婶子极力撮合,可对方到家看后,说他们家没儿子,房子是四排三间瓦房,住在场前口,又是平坝,水利也可以,条件比我们这要好许多,要求幺叔做上门女婿,并承诺生两个孩子就让其中一个跟幺叔姓。“好儿不做上门婿”这一观念在奶奶心中是固念,她当即就拒绝了。

为了幺叔能找一个好媳妇,首要问题就是要解决房子的问题。母亲跟父亲商量后,拿出所有积蓄,又到处去借了一些钱,与奶奶张罗着给他盖新房。

新房选址在老房子左边的白菜地。这块地是李有田家自留地,用我们家挨李有田家旁的一块自留地换取。至于这块地到底为什么叫白菜地,李有田也不知道,我也没去向老人了解过,若按名思意,估计以前是种白菜或者这块地种的白菜质量好产量高的缘故而得名吧。

新房怎么建?母亲说,爷爷生前在村里是个颜面人,父亲在岭上寨子教书也算有点面子,“要建就建村里最好的房!欠账,狗娃子有手艺,大家就再紧一点,我相信要不了几年就还上了”。母亲的意见得到全家人支持。于是,就策划了一座四排三间的二层木楼房(实际上,这房在我考大学名落孙山后,由幺叔出钱,将老房子撤了重修成砖木结构的二楼坐房子,他将这房给了我,说是我成家用)。

在修房的过程中,幺叔还从来家做活的石匠、木匠那里学到了他们的手艺。不幸的是,新房刚竣工,奶奶发病撒手人寰。

长嫂当母。奶奶去世后,母亲扛起了幺叔婚事大旗,于是,母亲就到处托人给他说媒起来。他当时是害怕我母亲逼他相亲成婚,就对母亲说守孝期间不能相亲结婚,这是古训。母亲毕竟没文化,对这些只是听人说有这档事,但具体不知,就问要多长时间。幺叔说,三年。母亲听的斗大眼,说不出话来。幺叔便解释说,“先祖们一直是孝期三年,只有先秦到三国是25个月,到晋朝就增加了两个月,后来都是三年。……,就是在外当官的,不论多大都要向朝廷请辞回家守孝”。母亲听了,又不敢违了祖规,只得喃喃自语——“不是说七七四十九天,怎么禁忌这么长?”幺叔又给她解释,说——“七七内只禁忌不能去摸别人的脸、不能穿太鲜艳衣服、不去参加别人家的喜事这些”。母亲毕竟不懂这些,就跟父亲叨唠等三年后,狗娃子岁数大了不好找媳妇。父亲听了,说那是古代,现在没谁再守孝那么长时间,“早结婚,也是老娘的心愿。这样,三个月后找,翻了年就结婚”。于是,父亲就找幺叔长谈了一番,他只好点头同意父亲的意见。

七七四十九天后,幺叔跟我母亲说,现在家里欠那么多钱,听说外面好挣钱,想到外面去闯一闯。母亲思前想后,跟父亲作了商量,就同意下来。于是,幺叔便扛着行李出去打工。头一年,他在外打工挣的钱就将家里欠账还清。他也自那一次打工后,就是过春节回来,过完大年就出去,在家的时间极少。

三个月后,母亲就开始托媒婆去寻找合适女孩子给幺叔说亲,母亲呢,也四处访没相亲的女孩。因都是本乡本土的,不相互熟悉,也听人说过,没听人说过也打听得到,所以,幺叔的名头还是很得女孩喜欢,房子有了,又在外打工很挣钱了,也就很得女方家庭认可。母亲就将父亲与她相中的女孩相片寄给他定夺。

幺叔呢,对于邮寄来的相片,不是说人家高矮就是说人家胖瘦,不是说人家心眼窄就是说人家头脑简单,总之,就是找理由推脱。两年下来,见他的婚事迟迟定不了,母亲很是着急,因为听媒婆说跟他相差不大的女孩子都嫁人了,如果继续这么拖着,岁数越大越不好找。

后来我没考上大学,就跟着幺叔、李有田出去打工,为帮他推脱母亲托人说的婚事,我和李有田一唱一和地扯谎说什么工地上那个漂亮的会计、厂里的那个质检员、车间主任那个亲戚、经理的亲侄女、老板女儿喜欢幺叔,要跟他处对象。弄的我们都像做贼似的。

 “有刚,你读书多,幺叔说守孝8年,古训里到底有不有这一说?”李有田觉得老替幺叔骗家里人迟早会穿帮,心里又觉得古训不应该这么规定,遂产生怀疑。

 对于守孝的古训说道,我还真不怎么清楚,但从幺叔出来打工总带着那支箫来看,我肯定他心里一直装着郝美丽,难不成他心里装不下别的女孩了?我有些难过地情不自禁道一一“箫!”

 “Xiao?”李有田抹着脑袋,一脸丈二和尚地看着我。

 “对。”我点点头。

 “哦,你是说守孝?对呀,守孝真这么久?那以前谁都没做到。”

 “带来那个箫。”

 “啥?哪跟哪?”

 “箫爱!”

 “有刚,别文化人咬文嚼字,我糊涂了,到底啥?”

 “唉,都是一个‘爱'害了!”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