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七里河(范生)的头像

七里河(范生)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06/24
分享
《老沙窝》连载

第二十九章 割麦过麦

河沟挖完没有几天,就来了黄河水,老沙窝的人们开始给小麦浇水。那时候,一个生产队里,就只有一台笨重的抽水机,和一台十二马力柴油机。李大星所在的第四生产队,也只有一台抽水机,是队里的富户蒋耀明买的。他没有媳妇,早早的又死了娘,所以,这些年,一直是爷俩过日子。集体的时候,是余粮户,相比其他户来说,有点家底。自从爷俩买了这台抽水机以后,在队里的威信也大了起来。原来没有人,愿意搭理他爷俩,原因是两个村里的光棍,的确是不愿意和他们说话。现在队里的人们,要用他家的抽水机浇麦子,有求于他爷俩。平时不太说话的蒋耀明,每年浇地那段日子,也是说话趾高气扬,说话时,声音很大,因为,他说先给谁浇就给谁浇,虽然水头顺着垄沟到了你家的地头,他要不说给你浇,你也浇不成。

有一次,蒋耀明和前邻居憨僧给他抬过一次杠,蒋耀明就是不给他浇小麦,就隔着他家的麦子地,给别人浇了。看到这种情况,有好多人劝告蒋耀明,可怜可怜憨僧吧,一个70多岁的老光棍,自己也不容易。蒋耀明才说,等着别的家浇完了,最后才给他浇。

憨僧虽然是老光棍,但是一点也不憨。浇完地后,从小卖部买了两瓶兰陵二曲给蒋耀明家送了过去。从那以后,蒋耀明才不给憨僧计较了。人们就把这个事,编成了顺口溜:“开机器,不是官,耀武扬威那两天,要是得罪了机器人,不会给你好脸蛋!”人们都知道蒋耀明是个小肚鸡肠的人,所以,一般的人平时见了蒋耀明爷俩,也都是笑脸相迎,就怕浇地时用到他爷俩那两天。人们知道,小麦要是少浇一遍水,就会减产百十来斤。

八十年代的农村人,都知道有句俗语那就是:人怕过麦,牛怕过秋!人在过麦的时候,能够让你趴层皮。

时针指向一九八七年六月的一天,这一年是兔年,芒种是农历五月十一,根据古老的农谚:四月芒种,麦在前;五月芒种,麦在后。

那年是阳历6月12号,农历五月十七日开镰。走近老沙窝的田野,到处弥漫着成熟麦香的气息,大地这个绘画师把田野染成了金黄色的方块,人们在紧张而幸福的氛围之中期待着麦收得紧张和忙碌。

李宝林从大集上早已经买好了捆麦秸的草绳,又买了把镰刀和一块磨镰石,又把自己家里地排车维修了一下,两个车轮打足了气。李大星和王红玉都请了一星期的假,准备回家过麦。

晚上,一家人吃饭的时候,开了一个家庭会议:王红玉负责在家里做饭,烧水,送饭。李宝林,李大星,陈桂兰负责在地里割麦子,拉麦子。这天夜晚,一家人十点钟,就睡觉了。为的就是,明天早上能够早起割麦子。

抢秋夺麦,第二天早晨,约莫四点多钟,李宝林,陈桂兰就把李大星从睡梦中叫醒,换了件破旧的衣服,每人脖子里围了块用来擦汗的毛巾。李宝林背着挎蓝,篮子里装着镰刀,磨镰石,还有一小塑料桶水。李大星已经是回乡后,第二次参加过麦割麦了。

到了麦地里,他们三人,每人两楼宽六根腿的麦垄。李宝林带头,只见他,弓腰,用右手拿着镰刀把麦杆往怀里一搂,稍微一使劲,一大把麦子就被割了下来,他就像机器人一样,不停地挥舞着镰刀,不一会功夫,就落下陈桂兰和李大星七八米远。李大星也不停的割着,除了感觉自己的腰,疼的像断了一样,就是全身酸疼的感觉。

不到八点种,王红玉已经把饭送到了地头。篮子里8个馒头,两头蒜,两块咸菜疙瘩,还有一碗抄的洋葱。由于着忙,忘记了带筷子,李宝林说,没事,对李大星说,你去河沟边的杨树上弄几根树条,当筷子用。李大星真的佩服父亲的随机应变能力,有了树条代替筷子,也总比用手抓咸菜强吧。等到上午十一点的时候,李宝林一家,村南一亩六分地的麦子,已经收割完了。

中午吃完饭,虽然天气很热,但是一家人也不敢休息,李宝林套上牛车,来到了地里,把散落地里的麦子捆好了,装车往场院里运,由于麦地离场院不太远,所以就是装车卸车的功夫,就把村南的麦子全部拉了回来。

第二天早上,还是天不亮,李宝林一家人,已经把场院里的麦子全部摊开,并抖搂开,借助太阳的自然光暴晒麦秸。经过上午和中午的暴晒,散落的麦秆像高低起伏的一块黄色的丘陵地,凹凸不平的展现在场院中。

下午两点种,李宝林套上老黄牛拉着石磙,一圈一圈的不停地碾压着麦杆,轧了一遍又一遍,终于在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把麦秸由黄色辗轧成了白色,然后一家人就开始收拾麦场,把白色麦秸堆积成麦秸垛之后,场院里留下了一层麦糠和麦粒。等把场院里麦粒全部堆积起来的时候,已经是漫天的星星了。

第三天早晨,李宝林四点多钟,就把妻子陈桂兰叫醒,扛着扬掀扫帚去场院里扬麦子,李大星听到了父亲喊母亲的声音,也立刻起身来到了场院里,母亲对他说,“你起来干啥,不在睡会儿?”“我想学习一下扬麦子,庄稼活我都要学会啊!我是农家的孩子,不能是聋子耳朵——摆设啊!”李大兴说着,从母亲手里夺过扫帚,对母亲说,“娘!你歇会儿吧!我来试试扫麦糠。”

陈桂兰从头上摘下毛巾递给大星,让他系上,免得麦糠弄一身一头。可是,无论怎样扫,就是扫不干净,还往麦糠里夹杂麦粒。李大星看到母亲打扫时,扫的很轻松,麦糠和麦粒分两边,自己打扫时,咋就扫不干净呢?李宝林对李大星说:“扫帚虽然很重,但是拿到手里时,要用两个胳膊的力量,往上端着扫帚,轻轻地扫才行,干啥事都是有技巧的。就拿扬场来说,开始扬之前,要测试风向,才能知道自己往那边站,不能迎着风站,要侧着风站才行,扬掀往天上撇时,要轻轻往怀里带一点才行,你也试试扬场吧!”李宝林说着,就把扬掀递给了大星。李大星使劲往天上撇了几下子,麦糠和麦粒分不开,扬掀虽然很轻,在自己手里咋就不听使唤呢?此时的李大星真的就感觉,自己是一位刚步入学堂的小学生,啥也不会,啥也不懂。他下决心,要在这块土地上,锻炼自己,使自己成为一名像父亲一样的全面手。李宝林对李大星说:“大星啊!农家活看似简单,但是做起来难,要是真的成为庄稼地里的好把式,需要下点功夫啊!无论干啥活,四个字,那就是熟能生巧,庄稼活没有捷径可走,只要你不怕流汗,你一定能成为一个好把式。”

一周的时间到了,李大星和王红玉都要去工厂上班去了,那时候村里过麦,没有个半月二十天的,是过不完的。一个月之后,老沙窝村子的周围,竖起了一个个馒头式麦秸垛。

李宝林算了算,今年小麦亩产五百多斤,他们家共收入小麦三千多斤。那时候,亩产五百多斤,就是好的年景,家家户户都把小麦扛到了房顶上,太阳暴晒几天后,准备交公粮。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