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北华市来说,北华晚报的创办是宣传战线的一件大事。为此,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何向阳以及主管文教工作的副市长朱红召开会议听取专题汇报。汇报在北华日报社大会议室举行,北华日报社总编辑杨鸣、副总编辑曹阳和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张玉新、新闻科科长范建以及各县宣传部长参加会议。会议只有两项议程:一是由宋爽做北华晚报筹备工作汇报,二是由市领导做指示。
宋爽的汇报分两个部分:第一,北华晚报前期筹备情况,办公设备、人员以及相关制度都已完毕。第二,北华晚报面临的问题目前就是刊号审批。国家新闻出版署对刊号审批把控严格,获取刊号有一定难度。
听完汇报,朱红副市长指示:如果暂时不能获取国内统一刊号,可以申请省内准印证。一个原则:保证今年年底试刊号出版,确保明年年初北华晚报出版发行。张玉新副部长指示:要想尽一切办法争取尽快拿到国内统一刊号。
杨鸣总编辑表态:一定保证北华晚报创刊发行,并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国内统一刊号。
汇报会结束后,杨鸣总编辑找到宋爽商议对策。宋爽说:“要想获取国内统一刊号,关键是要给上级领导一个批准你创办晚报的充足理由。”
杨鸣总编辑问:“我们的充足理由是什么?”
宋爽说:“第一,在河北省我们北华市是最小的一个市,但我们的财政税收排在第三名,经济发展需要一张新报纸。第二,北华市位于京津两大城市之间,区域位置独一无二,人们的文化生活需要一张新报纸。第三,改革开放之后,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对精神生活的要求逐年提升,仅凭一张北华日报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因此创办北华晚报势在必行。”
杨鸣总编辑说:“你总结得很好!就照这个打个报告,先通过市委宣传部走手续,再去省委宣传部争取支持,到省新闻出版局完善相关材料,最后将完整的材料报给国家新闻出版署。”
宋爽按照杨鸣总编辑的要求,迅速将相关材料准备齐全,又跑完了市里和省里的所有手续,准备去国家新闻出版署申报刊号。
问题来了:是按照正常手续走流程呢?还是打破常规“跑部进京”呢?
宋爽通过省新闻出版局获悉,国内统一刊号由国家新闻出版署报刊司审批,主管领导是副署长梁衡。
关于梁衡,宋爽知道他曾经在光明日报当过记者,写过散文《晋祠》,被收录在初三的语文课本里。宋爽决定贸然去拜访梁衡。
怎样才能见到梁衡呢?最好是有个熟人帮助联系,但宋爽没有这方面的关系,身边也没有人与梁衡有关系。想想也是,梁衡作为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你一个生活在地市里的小人物是很难接触到人家的。怎么办?宋爽决定:直接到国家新闻出版署找梁衡!
他的这个想法首先受到了妻子郑卫红的嘲笑:“你可真天真!人家梁衡可是个副署长啊,你跟人家连一点关系都没有,人家会接待你吗?”
宋爽说:“阎王好见,小鬼难缠。越是大人物越平易近人。”
郑卫红说:“那你就怎么想怎么做吧!我倒要看看你能不能见到人家!”
宋爽没有被妻子的话吓倒,他对自己的判断充满了信心。
从北华市区出发到国家新闻出版署只需要一个小时,宋爽跟报社要了一辆公车,7点出发,8点钟就赶到了北京,不到8点半就来到了国家新闻出版署。
在国家新闻出版署接待室,宋爽拿出报社开具的证明信,工作人员直接拨通了梁衡的办公室电话。宋爽清晰地听到了下面的对话:
“梁署长,有人找您。”
“哪里的?”
“河北省北华日报社的。”
“让他进来吧。”
悬着的一颗心放了下来,宋爽直接找到梁衡的办公室,敲了敲门。
“进来!”
宋爽走进了梁衡的办公室。
一位戴着近视镜、慈眉善目、浑身洋溢着浓浓的书卷气的中年人看了看宋爽。
宋爽走上前去,说:“梁署长好!我叫宋爽,是北华日报社的。”
梁衡站起来,隔着办公桌跟宋爽握了手,说:“这么早就到了?”
宋爽说:“北华市离北京很近,一个小时的车程。”
梁衡说:“那比北京很多的郊区县还要近。”
几句话下来就解除了宋爽的紧张感。宋爽的感觉是:梁衡更像是个老师。他坐在梁衡的对面,开门见山:“我这次来是找您帮助办理刊号的。”
梁衡问:“是期刊还是报纸?”
宋爽说:“我们准备办一张北华晚报。这些年,北华市经济形势很好,一年一个台阶,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天天都跟过年似的,大家对文化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仅有一张北华日报已经不能满足老百姓的文化生活需要,因此决定创办北华晚报。”
宋爽一口气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完了,等待梁衡的回音。梁衡说:“这几年全国的形势都是这样,申办文化生活类报纸的地方很多。署里的态度是支持的,你可以按照规定完善相关手续。”
没想到,原来以为很难办的事情瞬间就见到了曙光。宋爽把随身携带的文件袋打开,展现在梁衡面前,说:“市里和省里的手续都办好了。”
梁衡翻看了一些相关材料,拿起电话打给了报刊司,又对宋爽说:“你把这些材料拿给报刊司吧,我跟他们说好了!”
宋爽紧紧握住梁衡的手,说:“谢谢梁署长!”
宋爽来到报刊司,办事人员查看了相关材料,让他回去等通知。
事情办得如此顺利,这是宋爽没有想到的。走出国家新闻出版署大门的时候,还不到10点,深秋的阳光带给他一种收获的喜悦。他决定再去《法制与民主》杂志社拜访一下吴萌记者。
从国家新闻出版署出发一直往东,到了东四环就找到了《法制与民主》杂志社。这是一栋四层楼,《法制与民主》杂志社位于3楼,宋爽跟着吴萌来到最西面的办公室。
办公室不大,有两张办公桌,吴萌坐北朝南,对面的办公桌空着。吴萌说:“那个编辑出差了。”
宋爽来到《法制与民主》杂志社才知道,这里的编辑是按区域负责稿件的,吴萌主管华北区,因此相关稿件她才会负责。吴萌拿起一本《法制与民主》递给宋爽,告诉他:“刚刚出版的新杂志。”
宋爽一看封面导读,一双眼睛就瞪大了:大字标题《河北省北华市洪福洗脚城揭秘》分外醒目。他下意识翻开目录,找到页码,整整6个页码将洪福洗脚城系列报道完整登了出来,后面还加了“编后记”。
吴萌说:“你的这篇报道估计会引起两个方面的反应,第一个反应来自省里,或许会派出督导组解决问题;另一个反应是来自市里,市里的反应有两种,一种是捂盖子,可能会对作者打击报复;还有一种态度就是正视问题,积极整改。你要做好思想准备。”
宋爽说:“我用的是笔名,他们对谁去打击报复?”
吴萌说:“不要低估了他们的能量。从杂志社的角度,我们会做好保密工作,但问题很可能就出在你们身边。”
宋爽问:“这期杂志正式发行了吗?”
吴萌说:“今天早晨刚出印厂,三两天就会走向市场。我呢给你准备了两本样刊,本来想邮寄给你,没想到你今天就来了。”
宋爽说:“你啥时方便了到我们北华市去看看,届时我陪你采访。”
吴萌说:“过一段时间吧。去之前我提前联系你!”
宋爽拿起刊物告辞。吴萌一直送到楼梯口,两个人挥手“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