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达墨的头像

达墨

网站用户

小说
202010/08
分享
《《台北潜伏》》连载

第三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正当秦石对国家对未来无比忧心忡忡的时候,战斗在敌人心脏的中共地下党池步洲①早已经注视了解着日本人的动向。这一关注是从1940年8月开始的,当时美国发现日本人鲸吞世界的图谋后,突然宣布对日禁运并冻结日本在美的银行存款。

对此激红眼的日本军国主义者们决定给美国人一点颜色看一看并就此制定了一份“攀登新高山” 的绝密计划。日本外务省紧锣密鼓地给西南太平洋各地,包括菲律宾、安南、暹罗(泰国)、仰光、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以及其他群岛上所有的使领馆发出密电,命令除留下LA密电码之外,其余各级密码本全部予以销毁;同时日本还颁布了许多隐语,如“西风紧”表示与美国关系紧张;“北方晴”表示与苏联关系缓和;“东南有雨”表示中国战场吃紧;“女儿回娘家”表示撤回侨民;“东风雨”表示已与美国开战,共有十几条之多,并明确规定这些隐语在必要的时候会在无线电广播中播出,要求各使馆注意随时收听。

一时间,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一直关注日本情报的中共地下党员池步洲进一步发现,从1941年5月份起,日本外务省与其驻檀香山(今美国夏威夷州首府)总领事馆之间的密电突然增多,除了侨民、商务方面,竟有军事情报掺杂其中,池步洲加紧了密码破译工作,并对美军的一些情况做了研究。

经过仔细研究,他惊讶地发现,日军电码的内容主要是珍珠港②在泊舰只的舰名、数量、装备、停泊位置、进出港时间、官兵休假时间等情况。外务省还多次询问每周哪一天停泊的舰只数量最多,檀香山总领事回电:“经多次调查观察,是星期日。”这便是后来日军选择12月8日(星期日)偷袭珍珠港的重要依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电文中还频繁提到夏威夷的天气:说当地三十年来从来没有暴风雨,天气以晴好为主。

正在这时,池步洲又截获了一份由日本外务省致日本驻美大使野村的特级密电,要求他立即烧毁各种密电码本,只留一种普通密码本,同时烧毁一切机密文件并要他尽可能通知有关存款人将存款转移到中立国家银行。电报中最后说日本帝国政府决定按照御前会议决议采取截然行动。看到这里池步洲认为,这是“东风雨”便是日美开战的先兆。

为此池步洲再次经过分析,作出两点推测:一、日军对美开战的时间可能是星期天;二、袭击的目标可能是珍珠港。但是这一说法目前没有任何证据。他把译出的电文送给顶头上司霍实子③组长,并说了自己的判断。

霍实子觉得池步洲情报非常准确,于是当即提笔签署意见:查“八·一三”前夕日本驻华大使川越曾向日本驻华各领事馆发出密电。最后经我驻沪陆、海、外三方查出日本以前侵华的电报。惊讶地发现,这次日本偷袭美国的电报惊人的相似。如“已作出决定,饬令在华各领事馆立即烧毁各种密电码电报本子。”现日本外务省又同样密电饬令日本驻美大馆立即烧毁各种密电码本子,可以判明日本已经快要对美发动战争了。

这封情报快速地呈递给了蒋介石,阅完电报后,蒋介石沉默好一阵后,感到情况非常紧急,于是差人立即通知美国驻重庆人员,让其急报美国政界和军方。天意弄人,当情报送到美国人手上后,也许之前当时此类情报很多,美国的判断是日本会先攻击菲律宾,因此并没有在珍珠港增强防御,悲剧就此发生。

日本偷袭珍珠港成功后,日本国举国上下一片欢腾,这场偷袭从而导致了美国历史上最为惨痛的战争灾难,重创了美国的军事设施和装备。只是令秦石不得其解的是,日本人为什么要偷袭美国的珍珠港。而这得从美国人发现日本侵占亚洲的野心后说起。

美国情报机构从情报上得知日本人要彻底侵占亚洲的图谋后,开始停止从东海岸和其他一些港口向日本出口石油。对此日本政府假意与美国政府洽谈,实际上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正因为他们是秉承虚伪立场的正确病患者,从而最终于导致彼此国家人民的灾难。敌伤一千,自己损了八百。

美国人当然不傻,看穿日本人的那点心思后,开始对日本实施财产冻结和石油禁运。这是打蛇打七寸,没想到美国人这一举措,正中日本人的要害,使日本大为震惊和恼火,因为日本当时已经陷入绝望。因此到1941年8月为止,日本石油储备只能维持日本陆军12个月、海军18个月。

在9月份提前召开的御前会议将战争提到议事日程上,10月间,近卫内阁倒台,陆军大臣东条英机出任内阁首相。11月5日召开的最后一次御前会议促使犹豫不决的日本天皇同意对美宣战。

阴谋者诡计多端。1941年12月7日注定是个以灾难记入史册的日子。7日凌晨,日本183架战机从六艘航空母舰上迅速起飞,穿云破雾,悄悄地扑向美国的珍珠港,大有撕碎珍珠港的气势。果然不出所料,7时53分,第一梯队攻击机很快就发回了“虎、虎、虎”的信号,这一代号表示奇袭成功。此后,第二攻击波的168架飞机像饿皮一样再次扑向珍珠港发动攻击。

面对日本军的奇袭,仓促应战的美军损失惨重,8艘战列舰中,4艘被击沉,一艘搁浅,其余都受重创;6艘巡洋舰和3艘驱逐舰被击伤,188架飞机被击毁,3000多名官兵伤亡。日本只损失了29架飞机和55名飞行员以及几艘袖珍般的潜艇。

日本之所要偷袭美国的珍珠港,一是报复美国人的禁运,二是实现他们侵占和称霸世界的野心。但要偷袭珍珠港也是非常不易的,因为珍珠港位于日、美之间太平洋东部的夏威夷群岛,距日本约3500多海里,距美国本土约2000海里,是美国太平洋舰队最重要的基地。

为此,从1941年1月7日,山本五十六就写信给海军大臣及川古志郎,正式提出了偷袭珍珠港的设想。此后他就和几个参谋一起,秘密地制定“Z”作战方案。谁知正式方案提出后,日本上层引起争论,一些人不相信庞大的舰队横渡3500海里而不被发现,表示怀疑!山本五十六则固执己见,甚至以辞职相要挟。日本天皇为了“南进”的顺利实施,只好于10月中旬批准了这一计划。山本五十六高兴至极地选择了与珍珠港相似的鹿儿岛湾模拟训练。

身陷囹圄的秦石除了震惊和担心外什么也做不了,为此他时常焦躁不安,担心日本如此下去世界将无宁日。想着,想着,秦石的脑海中突然闪现出以后的世界,将会如寂静无垠的旷野上,狂风呼啸,摄人心魄,豺狼与虎豹的吼叫声此起彼伏的场景,他仿佛看到豺狼与虎豹已经对峙许久,一场恶战即将上演。

日本偷袭珍珠港成功对于美国而言,不幸中的万幸便是太平洋舰队的航空母舰在日军偷袭的当天正好不在港内,从而给美国人留下了逆袭的机会。因为日本对珍珠港的偷袭它正好给主张战争的罗斯福总统找到了对日宣战的最好借口,再也不用说服国会以保护英国和荷兰受殖民统治的名义向日本宣战,全国上下一呼百应,团结一致加入抗日行列。

日本偷袭珍珠港最终将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从而导致了太平洋战争爆发。为此一场史无前例的疯狂报复计划就进入实质实施之中。美国人决定好好让日本人好好尝试一下报复的滋味……

1942年1月,美国海军总司令、海军上将约瑟夫·金接受了他的作战参谋的建议,决计对日本发动一次空袭。首选目标就是日本首都东京。当时,美国海军所有作战飞机的作战半径都无法达到轰炸东京所需的距离。

正当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为此一筹莫展之时,海军总司令约瑟夫·金偶然间听参谋部一位军官说陆军的远程轰炸机可以从航空母舰的甲板上起飞,立即产生了巨大的兴趣并开始实施。

经过一系列慎重地挑选,航程达1932公里、有“万能轰炸机”美誉的北美公司B—25型“密切尔”型轰炸机被军方选中。1942年2月3日,改装后的两架B—25B型轰炸机在航空母舰“大黄蜂”号上起飞成功,初步验证了这一计划的可行性。

1942年4月2日,“大黄蜂”号航空母舰载着16架经过改装的B—25型轰炸机驶离旧金山,在重巡洋舰“文森斯”号等6艘战舰的护航下,告别巍峨的金门大桥,消失在太平洋无垠的雨雾中。

4月5日,另一支由海军中将哈尔西率领的以“企业”号航母为中心的舰队也从珍珠港悄然出发,驶向正北方向。5天后,这支舰队与“大黄蜂”号舰长米切尔率领的舰队在北太平洋上的指定海域会合,合编为第十六特混舰队,由哈尔西指挥。

此时的北太平洋浪高风大,船只稀少。因为四个多月前,偷袭珍珠港的日本舰队正是借助这条隐蔽航线,一举偷袭成功的。而现在,第十六特混舰队又恰恰是沿着日本人曾经走过的这条航线,携带着一架架满载仇恨和炸弹的轰炸机,悄然驶向日本。

4月18日凌晨,神采飞扬的哈尔西出现在早已列队完毕的飞行员们面前。他向飞行员们宣布:“我们此行的目的,就是要将匕首插向日本帝国的心脏———东京!” 随后,哈尔西将杜立德叫到跟前,交给他一枚“日美亲善纪念章”。这是哈尔西还在当少尉的时候,随舰访问日本横滨时,不知哪个团体赠送的。“把这个东西从东京上空扔还给日本鬼子吧!”

几乎在同时,被日本海军征用的渔船“日东丸23号”发现了第十六特混舰队的行踪。兴奋异常的“日东丸23号”船长还没来得及在清晨的薄雾中数清面前这支舰队的数目,便用明码向东京发报:“发现3艘美国航空母舰!”

凌晨6时30分,在东京郊外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部,自“日东丸23号”发来的情报摆在了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大将的办公桌上。看到这份情报,几个月来一直忧心忡忡的山本马上意识到:“他们来了!目标一定是东京!”

“告诉‘日东丸’,报告敌舰具体数字!” “无线电中断,联系不上,”值班参谋报告,“‘日东丸’可能已被……” 山本沉默不语。少顷,他攥紧的拳头猛地砸向桌面,咆啸骂了一句。

自从珍珠港事件以来,日本每取得一次胜利,东京的市民就会排起长队,挥动旗帜,踏着冬雪,到皇宫大门前举行庆祝大会。在这一次次胜利中,日本全国上下都沉醉在战果辉煌的美梦里。但是,在山本五十六心中,担心美国对珍珠港事件进行报复始终是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必须绝对保证天皇所在地东京的安全”已成为山本朝夕不忘的事情。他甚至表现出了一种病态的敏感。每天在处理别的公务之前,他都要询问一下东京的天气情况。如果天气预报说东京附近天气不好,他便放心了,因为这样美国飞机就不会来了,东京就是安全的了。

在接到“日东丸”发来的情报后,山本立即命令驻扎本土的第二十六航空战队的飞机起飞,命令停泊在广岛的第一战列舰舰队和前一天刚刚返回本土的第二舰队起锚出航,迎击美国特混舰队。 “上帝保佑你们!” “不好!发现了巡逻的日本渔船”。雷达兵报告。这下哈尔西和杜立德的计划被打乱了。

按原定作战计划,第十六特混舰队要在行驶到距东京500海里处时,轰炸机方才能起飞,而若在此时提前200海里放飞轰炸机,就意味着飞行员生还的机会大大减少了。况且,提前行动还意味着轰炸机组将不得不在白天轰炸日本本土。这无疑将飞行员生还的可能又减少了几分。

经过快速的思考,最终哈尔西拿定主意:日本人此时肯定认为轰炸机会在离日本300海里的地方起飞,他们肯定不会想到我们的飞机会提前400海里起飞。而这400海里的时差正是轰炸东京所需要的。于是,他向“大黄蜂”号发电:“飞机出动!祝杜立德中校和他勇敢的中队幸运。上帝保佑你们。”

一切准备就绪后,全体机组成员在后甲板列队,杜立德向大家讲明了提前起飞的原因。“弟兄们,死神将会迎接我们。”杜立德迎着狂风,兴奋地将手臂挥了挥。

“现在距离日本700海里,比预定的航程多200海里。而我们的燃油每一加仑都是计算好的。我们不得不在白天轰炸日本,而且没有一架战斗机护航。” “有谁害怕吗?”杜立德的声音由严肃转向缓和,还带有某种戏谑:“咱们的替补飞行员愿意出100美元替换他。” 良久,一片呼喊打破了沉寂:“快去东京揍这帮无赖!中校,有您带队,我们什么也不怕!”“给我1000美元也不换。留着他的钱回夏威夷逛夜总会去吧。”

笑声过后,杜立德下令:“准备登机!” 东京上空30秒“飞行员上机!飞行员上机!”从扬声器里传出急促刺耳的声音。不一会儿,发动机的轰鸣声,怒海狂涛的撞击声与撕裂声,官兵的欢呼声汇合在一起,致使庞大的航空母舰也不停地抖动起来。

8时20分,就在“大黄蜂”号的舰首被太平洋上的巨浪抬起的一刹那,杜立德的座机升上了天空。此时,他们距东京668海里,最后一架B—25轰炸机起飞后,哈尔西命令第十六特混舰队调转船头返航。

3小时后,以巡航速度超低空向西掠过太平洋的B—25编队在一层薄雾中发现了日本海岸。当美机掠过停泊着的日本渔船桅杆的一刹那,飞行员们都十分担心会遭到地面防空炮火的射击。出乎他们意料的是:渔船上的男女老少正热烈地向美机挥着手。他们把这些飞机当成了自己的飞机。 12时30分,杜立德率领他的飞机到达目标上空时,还听到日本无线电台正在用英语广播日本人生活的乐趣以及他们如何毫无轰炸的恐怖。然而不一会儿,广播就突然停止了,再听时,广播者却是慌慌张张地在讲着日语。

目标就在眼前,美军的飞机迅速地向预定目标超低空飞行,机翼几乎触及树梢。机组人员迅速打开了机腹弹舱门,投弹指示灯红光闪烁,一枚枚重磅炸弹呼啸而下。 此时,在东京市中心的广场上,刚刚结束了一场防空演习的日本老百姓还以为头上的大队飞机是刚才演习的继续。直到东京北部的工厂区传来一阵阵剧烈的爆炸声,浓烟和尘雾笼罩了半个天空,此时,人们才发现,这些飞机的机翼上不是他们的旭日图案。

令人好笑的是,当空袭进行时,日本天皇裕仁正在御花园为前方将士采药,以示恩泽。警报初起时,他也以为是演习。当听到爆炸声后,他失去了往日的矜持,大声叫喊起来,一把拉起良子皇后的手躲进樱花林,周身颤抖不止。

直到空袭过后卫兵四处寻找,他才惊魂初定。在轰炸前,美军太平洋战区总司令尼米兹有令在先:“只轰炸军事目标,不准惊动天皇。”正是因为有这道命令,美军飞行员们才强压心头怒火,从皇宫上空飞掠而过。

美国人的报复,导致了日本4艘航母沉没,损失了300飞机。损失对日本军来说是致命的。

注释

①池步洲,中国著名的密码破译专家,早年留学日本,并娶了日本妻子。抗战爆发后回国加入中统的情报组织,因破获日军密码促使“海军之花”山本五十六被截杀。解放后留居大陆,晚年陪妻子移居日本。

②珍珠港地处瓦胡岛南岸的科劳山脉和怀阿奈山脉之间平原的最低处,与唯一的深水港火奴鲁鲁港相邻,是美国海军的基地和造船基地,也是北太平洋岛屿中最大最好的安全停泊港口之一,一般的民用船舶及外国舰船无美国海军部特殊许可是不得进入的。

③霍实子时任国民党机要部密电破译组组长,主持密电破译的工作,他也是当年证明池步洲破译美军袭击珍珠港的关键人物。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