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达墨的头像

达墨

网站用户

小说
202010/14
分享
《《台北潜伏》》连载

第二十九章 爱已远去

人生荒诞,事物转瞬即逝。他象一棵树,春天到了长满青青的树叶。“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响遍整个中华大地,中国人民欢欣鼓舞的迎来改革开放的热潮之际,有一位老人在北京意外接到家人来信,沉静心里扬起滚滚波澜,年近古稀的面孔生动盎然,止不住的热泪夺眶而出,口里不停的念叨着:“终于盼来了,终于盼来了……”

这位老人便是正在北京外国语学校给学生上日语课的秦石。突然收到四哥从日本托人寄来的信。他在信中说,“期待有生之年故亲相见,骨肉团聚。”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从信中他得知离开的时候的亲人都还活着,所以情不自禁地叫出声来。此时沉甸甸的家书,仿佛天外灵光,照亮了他整个世界。学生们被秦石突然而来的声音搞懵了,齐刷刷地抬起头看着他,错愕不已。

秦石迫不及待阅完书信,越看越喜悦,他得知家人们一切安好,没有因他这个共产党的地下党而遭受迫害,儿女们都在美国各自成家,于是他欣喜若狂地回应了同学们的错愕:“我的家人找到了,我的家人找到了”。

同学们依然疑惑地不解,因为他们不知道这位老师来自台湾,更不知道他曾经是敌人穷追不舍的中共地下党。更不知道他为革命付出了巨大代价。

突如其来的家书一下子勾起了他对妻子回忆和对孩子们的思念。不知道妻子是否依然那么甜美漂亮,妻子那一头如墨的黑发是否还散顺在身后,那嘴角扬起来的微笑、那孩子般无忧无虑的快乐……他不断回忆着妻子过去的样子,想起孩子们长大成人的模样,幸福不断涌上心头。

故乡一别三十年,多少往事上心头。真有些“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意味。而此时,他象一树,在秋风中晃来晃去,被弯了。

但是他坚信,自己虽然被折弯了,并不会因为语言的乏力与无人听懂,而对他形象简单地勾勒损伤。为了打消学生们的疑惑,秦石破例把日语课改成了他人生传奇课。他给同学们讲自己如何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如何加入中共地下党,如何一次次地化险为夷传递情报……

同学们个个惊讶得目瞪口呆。没想到他们眼前的老师是一位充满传奇的英雄人物,他为了革命信仰,出生入死,甘愿牺牲自己,包括亲人。这一节课居然整整讲了两个多小时。

从此,秦石在同学们的心中成为大英雄,非常崇拜他,仰慕他。对此,每次只要是他的课,教室里总是座无虚席。

夜深了,秦石一遍一遍地看着信,想到马上就能和失散已久的亲人们重逢时,秦石心想:“老婆啊,对不起你了,终于有机会给你道歉,我要跪下来给你道歉,这就是最大的幸福!”

“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秦石很快回了家信。他的两个女儿于是把他的妻子从台湾接到了美国,准备安排两个老人在美国见面。

人逢喜事精神爽,自从收到家人的信后,秦石就像一个欢乐的小鸟,那些天,他的脸上总是挂着喜悦,嘴里还哼着,“你是灯塔,日照亮了黎明前的黑暗……”是呀,一个人的幸福,莫过于生死离别后的全家人团聚。

他开始马不停蹄地办理签证手续,但是,那时,出国手续依然是繁琐的,加之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仇视,办一张到美国的签证如缘木求鱼。尽管这样,秦石依然不厌其烦,一想到要与妻子孩子们见面团聚,所有的麻烦和不快便抛之脑后,信心十足。

然而,正当在秦石和各级组织的帮助下,出国手续好不容易办完,却是另一种“峰回路转”。收到妻子的一封来信,说:“你现在一定是当了大干部吧,出门有高级轿车接送,吃着高档饭店,住着小洋楼过着奢华的生活……

妻子的信,把秦石对久别重逢的种种美好和想像一下子击得支离破碎。他不知道怎么给妻子回信。正面回答她吧,怕妻子笑话他混到现在才是一名大学的普通老师,而且还是带着“问题”,是一个有待认定的人;不进行正面回答吧,他又怕将来露了馅,背着欺骗她的罪名。

思来想去,他决定把自己的现实情况实实在在告诉妻子,因为一方面他自己也觉得自己非常委屈,一直以来心中有种说不出的痛楚,希望曾经无比相爱的妻子能够理解或安慰一下他受伤的心。另一方面希望妻子对他的当初的选择能够谅解。于是饱含深情地给妻子写了一封长长的信:

 爱 妻:

见信好!

记忆中永远不能抹去三十八年的昨天,你身着大红的喜衫,那样端庄,那样秀丽,那样漂亮,那样气质不凡,又那样与众不同;少女固有的羞涩神情和因激动而发红的脸,定格成一幅美丽的画卷,烙在我的记忆中。

从那一刻起,我决定把我的一切交给你,从那一刻起,我决定爱你一生一世;也就是从那一刻起,我懂得了幸福的真正内涵。

你还记得小时侯院前那棵大梧桐吗?就是长在院子最前的那棵。昨天我无意走到一棵梧桐,看见那上面清晰的刻着一对爱人的名字,于是一下子勾起了我深深的回忆。

那时你就是用那种铁制的小手工刀在院前那棵大梧桐刻上我们的名字,为此你还割破了手指。当时你只是笑笑说,没什么。然后就又继续地刻,直到你觉得满意了为止。你看着我说这是我们的见证。“证明什么?”我天真的问你,你用手指轻轻推了一下我的头笑的很明朗还有些意味……

为了我,你忍辱负重,受尽牢狱之苦,之后更因为我的离去,任劳任怨伺候我的家眷老小,这几十年来,我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你,思念着孩子们,对你的愧疚也时时刻刻烙在我的心头。

近四十年的相爱,虽然相聚短暂,但我们的爱情已深深融入彼此之中,这是爱情婚姻一道重要的里程碑,因为我们唱响了爱的序曲,因而应以此为契机,继续唱好爱的序曲,相依相携,相濡以沫,开创爱的壮丽画卷。

亲爱的,我目前的状况没有你想象的那样荣华宝贵,只是一名大学的普通教师。虽然并不富裕但衣食无忧。我相信平淡生活才是真,我也确信我是爱你的,相信你也是。回到我身边吧,拉着我的手,让我们乘上通往爱情的列车,开始我们爱的新旅程吧!

团圆,幸福拥抱……交织在他心头。窗前的树影影影绰绰,春风伴着月光飘进小屋,一切都刚刚好,适合深情至远。很快,秦石收到了妻子从美国寄来的回信。在信中得知秦石现在只是一名普通老师的时,说还是不在再见面了……且当年抛妻弃子,实难谅解,故今后形同陌路,永不往来。

秦石失望加绝望地背起诗--

红酥手,黄縢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我错在哪?”秦石的自问没有人能够回答。

曾经,宁愿踏遍红尘,穿越海角,情愿为你画地为牢,只为与你缠缠绵绵到天涯;曾经,望尽沧海蝴蝶,飞过千山,情愿为你慢慢变老,只为看到你最幸福的微笑。带着失望与伤心的心情,秦石还是一路辗转来到美国。秦石已经想好怎么对妻子说:“如果你爱我,请回到我的怀抱吧”。

终于在美国与两个女儿见了面,而他想见的人已经回到台湾,悲伤无法言喻。对此,决定在美国留下来,他要好好尽一个父亲的责任。因为这些年来,在秦石心中,他总觉得愧疚她们,没有尽到养育之义务。要努力让她们过得好一些,幸福些,弥补三十年来未尽之责任――父爱如山!

于是,一位近六十岁老人开始寻找工作的历程,他首先来到洛杉矶的街头,四处走街串巷,一家家地问:“要招工作吗?”然而,得到的全是Sorry , I can't speak English;要不就是人家翻个白眼,赶着他说,“去去去”。

不是人家无情,也不是人家无意。面对着一位白发老人。人家不是嫌弃他年龄太大了,就是把他当叫花子。几次来到人家的店铺前,不是被人挥着手轰走,就是被人推走。深感委屈的秦石多少次老泪横流诘问:“我的人生为何总是这么艰难?”

疲惫地奔走多天后,秦石总算在洛杉矶的一家日本餐馆里找到了一份帮厨的工作。因为老板看到他可怜,加上他懂得日语,才留下来。而此时他已经五十九岁了。对于一个近六旬的人来说,帮厨的工作其实并不轻松,加之日本人天性的欺侮霸占的民族心态。

秦石就像一头老牛一样,每天工作十二个小时以上,扛货物,搬食品,刷油锅等等无所不做,全是重体力活、脏活累活。而日本老板每天只给他三块七毛五美元。尤其在当年冬天的一天,秦石在劳作中患了重感冒发烧,烧得他实在从床上爬不起来了,就打算休息两天再去上班,可是还没等到天亮,老板就打来电话催促他去上班,说有一批活要赶紧完成。

听到这里,秦石挣扎着告诉老板,说自己发高烧能不能休息两天再去。可对方电话中却传来了咆哮的日本语叫嚣声:“你这只中国猪,别装死,今天不来就别再来上班了”。

一想到要被老板炒鱿鱼,要丢掉好不容易找来的工作,秦石拼命挣扎着起了床。由于高烧的缘故,他感到头重脚轻,一路上他就像曼哈顿街头上酩酊大醉的醉酒鬼一样,跌跌撞撞,摇摇晃晃,那样子凄惨无比。有好几次他就像一名战场上受伤的勇士冲锋一样,倒下又起来,起来又倒下。

好不容易来到餐馆,老板不管他的死活,叫着喊着,指挥着他从卡车上御货物。面对满满一车货物,秦石决定冒死一搏。那时,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不能丢掉这份工作,就算累死也比活着好。眼睛冒着金星,紧牙关一包包货物往餐馆扛。谁知,货物还没下到一半,秦石眼睛一花就栽倒在地上。

餐馆里的日本老板被眼前的这一幕吓呆了,可依然叫嚣着说:“你这样大年纪的老人,怎样做得了这么重的活啊!”赶紧把秦石扶到房间休息。也许是秦石的行动让日本老板害怕了,也许是日本老板善心大发,从此,给秦石安排活时,总是给他一些轻松的活。尽管这样,秦石每天都要从鸡叫干到鬼叫才能回家。

无为在歧路,因爱而湿巾。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