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达墨的头像

达墨

网站用户

小说
202010/11
分享
《《台北潜伏》》连载

第一十一章 豺狼出没

古正文到任后不久,中共台湾省工委借着地下党所办的校刊《光明报》①发动了一次宣传攻势,题为《纪念中国共产党诞辰二十八周年》社论。印刷好之后,交由中共台北地下党一个个据点去分发。

此举立即在台湾全岛很多地方,包括公共场所,都同时出现了《光明报》和大大小小的革命标语。这无疑给古正文头一棒。《光明报》的传播速度让许多国民党中下层官员惴惴不安起来,尤其许多民众得知了解放军在解放战争中连连取得胜利的消息后,无不欢欣鼓舞。

为此,台湾岛内“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做好准备,迎接台湾解放!”此类的口号铿锵响亮。然而,中共台湾工委的这次宣传战,在震撼了全岛的同时,也震撼了蒋介石。

他下决心要全力彻底铲除共产党。对此,蒋介石以国民党总裁的身份,在阳明山官邸召开紧急会议,当面痛斥保密局局长毛人凤、内政部调查局局长季源溥、台湾省保安副司令彭孟缉无能。尤其彭孟缉被骂得最凶,因为他稍早之前曾当面报告蒋介石汇报:台湾的地下党根本不成气候。而当时的情形,对国民党很不利,因为南京、上海早已解放,东南半壁也行将不保,而他彭孟缉还一副高枕无忧汇报着没有共产党,如此便深深触怒了蒋介石,训令他等即日查出“反动报纸”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毛人凤再也不敢懈怠,亲自来到西宁北路特勤组办公室,一脸忧戚地对刚刚履职的古正文说:“西南也保不住了,大好河山,如今只剩台湾一隅……” 这些话深深刺痛了古正文等人,他决定出手了。

……

如同瞌睡来了遇到枕头。然而,没过多久,高雄警备队抓到了四名持有《光明报》的台大学生。保密局立即对这几名学生进行审问,但学生们却是异口同声,说不知道报纸是哪儿来的。

古正文听了手下的汇报后,阴险地一笑说:“一群他妈的饭桶,浪费党国之油盐也”。

在古正文的眼中,这几个乳臭未干的学生就如几只蚊子,一巴掌上去就足以让其血溅当场。他在心里哼了一声并露出轻蔑一笑,即刻按照陈诚的指示将四名学生约到审讯室谈话。

不过,在约谈之前,古正文已经细细思量了一番,他认为,在台湾,真正了解共产主义的人很少,年轻人加入共产党,往往只是一种盲目的热情。化敌为友,是古正文在国共情报战场练就的一种常法。他甚至认为,这是情报工作上唯一的一条收效最好的游戏规则。

当四名学生再度被约谈时,反应都是一样的说:“我不是说过,报纸是捡到的嘛!”“捡到的?去哪里捡?”“台大外的马路上。”“路上就有得捡,那么带我去捡一分怎样?”四名学生一时说不出话来。“走,”古正文一挥手,“咱们去捡报纸!”

在去“捡报纸”的路上,古正文便一脸笑意的对几中学生说:“我们都是文化人,所以我们要以文明的方式聊个天,我只是想清清楚楚的了解下实情,好让各位度过这一次灾难。”

面对威胁!一名叫戴传李的学生不知深浅地反驳道:“古先生的话说得严重了,捡到一分敌人的宣传刊物不算不上是一种灾难吧?”戴传李是这四名学生中,年长和资历最深的一位。其实古正文一见这四个学生的面,就注意到了他,他就是他们小头目,因为那三名学生的眼神不自主地指向他。

如此简单的现象怎么可能逃过古正文的狼眼。于是古正文简单翻阅了一下他的资料,知道他是台大法学院学生,台北市人,二十一岁。接着,他决定采取聊天的方式进行审讯,他认为,这种方法至少可以模糊敌我意识,运气好的话,还可以从对方无意间流露出来的某些话题切入,掌握住重要线索。

“在台湾,能够考上台大的学生,绝对优秀。”他借着这个话题探知戴传李的家庭背景。正如他所想,经过一点一点了解中得知:戴传李来自台北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母亲是实实在在的小生意人,还有两个妹妹。这下古正文心中有底了,于是他用和蔼可亲的语气对着四名学生说:“各位同学,你们都看些什么书?看不看共产主义的东西?”

“不看,”戴传李马上回敬道,“看那有什么用处。”这时的戴传李根本还没有把古正文当回事,觉得古正文一直面带微笑不说,还温文儒雅的样子,于是就放松了警惕。却不知道,有些狼是披着羊皮的。

“年轻人不应该心存偏见,我倒认为各位应该找几本马克思或者恩格斯的重要著作来看看。”古正文不急不恼地劝说。

少年不知路险恶。

在古正文的面色掩盖下,另外三名学生也把古正文当作三流的侦讯人员,以为他要用这几句话来套他们。不过,他们却不明白,自己将面临一次长达十多小时的无边漫谈。

“各位不看马克思,那么,平常都看些什么书?”古又接着问。这时戴传李有些不耐烦地说,他最爱读施耐庵的《水游传》。古正文灵机一动,把早年在中央政治学校从法学教授萨孟武那里听来的一则有关《水浒传》的分析拿出来活学活了用。

“你记得《水浒传》第十六回的回目吗?”他明知一般人读章回小说,不可能熟记回目,因此,便故意这样问,目的只是想让对方陷入一种头脑空白的状态。当一个人头脑空白的次数越多,那么他的警觉与机智便会相对地减少。

果然,戴传李很费力地记忆着,但最后终于放弃了,他说:“想不起来。”于是古正文说“《水浒传》第十六回:杨志押解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所讲的就是一种很典型的社会现象,而这种社会现象,在故事发生的时代--宋朝,在作者生活的时代--元末,乃至于现代,几乎都不曾改变过……”

正当古正文想要切入重点的时候,坐在他正前方的法学院学生许远东忽然放了一个大响屁,然后双手抱肚,脸色极为难看起来。另一名法学院同学吴振祥替他求情说:“许远东感染痢疾,能不能让他休息休息?”

此时,古正文已将心理攻势的焦点摆在戴传李身上,决定就从他身上开刀了,随手从口袋掏出一包片给许远东,便环顾左右而言道:“青面兽杨志是一个有才艺而且为人正派的青年,算得上是一个社会中的优秀人物,但他就是没有办法出头;智多星吴用学问很好,点子也多,遗憾的是,这个文弱的知识分子一直没有足够力量去执行他心里的点子,顶多只能开个学馆,教教学生。然后是赤发鬼刘唐,这个人消息非常灵通,同样地,他也无法独力劫取十万金银。但是,这些‘没有用的人’,一旦结合在一起,竟成为一股令官方十分头痛的力量……”

从讲起《水游传》之后,古正文滔滔不绝,一直到深夜十二点多,却没有再谈到任何有关《光明报》或者共产党的事。

服用抗生素后,许远东又被送回侦讯室,些时他的精神状态已经恢复了。不过,经过如此长时间的漫谈,学生们的戒心已经松懈下来,古正文知道,他终于可以切入主题了。

笑里藏刀,图穷匕首见。

“我不清楚各位是隶属于共产党哪个支部,不过,我倒很想明白,各位仅仅是杨志、吴用、刘唐罢了。”在毫无预示的情况下,古正文用非常肯定的语气,指出四名学生皆是共产党员。而这时,除了许远东的表情比较凝重外,戴传李、王明德和吴振祥都同时流露出颇有同感的笑容。

古正文知道他的漫谈攻势发生效果了,接下来,他便可以大大方方打开天窗说亮话,就跟学生们讲述当年对共产主义由热情转为失望的过程,然后说:“各位都是优秀青年,在人道上我无权主宰你们的生与死,但以法律而言,我不得不提出警告,诸位目前确实处在一个非常危险的地位,我看只有你们自己能够帮助自己了……”

已经凌晨五点钟了,学生们已经非常疲惫了,警惕彻底放松。“你给我一个可以信赖的印象,这点和前一次那批政府特务(指警备部)给我的印象很不一样。”戴传李说着,同时向王明德、吴振祥瞅看了一下,在得到他们认可的眼神后又说:“我们并不想死!”

古正文一听有戏了。便再次装着真诚地说:“只要你告诉我《光明报》是怎么来的,我自有帮你们的法子。”说完他再告诉戴传李等人,他将从笔录着手,让他们四人不受重罪。于是四名学生开始犹豫起来,对此,古正文添了一把柴补充道:“我不敢说你们可以完全无事,但顶多只是交付感训,两、三个月的日子并不会太难过。”

“好吧!”戴传李站起来说,“我全部告诉你,不过,你也要帮忙我妹妹戴芷芳脱罪。因为,《光明报》就是她拿给我的。” 古正文点点头。

经过戴传李自白后,古正文大致明白基隆中学校长②钟浩东就是一共产党员无疑,因此露出了不为人知的一笑。 第二天一早,古正文到局本部报告侦办成果,宣布“四名学生已经招供,明天凌晨行动,明天一早就可宣告破案了。”特务们个个高兴得摩拳擦掌。

抓捕行动如是开始了……

不过,令人意外的是,古正文这个恶魔还算厚道,依照承诺,在笔录上将戴传李等人上了“涉世未深,误信了共党的宣传,经约谈后幡然悔悟,态度诚恳,并提供具体线索协助破案”数笔解脱的罪责,真的放过了这四名学生。

“听说你把四名台大学生释放掉。”坐在毛人凤右前方的副局长潘其武说话时,故意以他浓重的福州腔讥讽古正文自作主张:“不合适,这样做不合适哪!”

毛人凤却是并理会他,反而为古正文打气说:“别叫这只大公鸡给逃掉。”

死亡站在地狱的入口,暴风雪狂吼着,像渴死了的鸟阵、像饿疯的狼……迎面而来。

古正文为此对抓捕行动做了精心部署,是日,凌晨三点五十分,天色像暴风雨要来一样,黑压压一片,古正文亲率三个行动小组荷枪实弹冲进基隆中学校内,第一小组由古正文亲自带队,直捣校长宿舍逮捕钟浩东;特务张西林和牛树坤分别带领第二、第三小组搜查印制《光明报》的器材及其他共产党的宣传资料。

抓捕就此轻易举成功了。

为了逼钟浩东就范,之后不久,古正文将钟浩东太太蒋碧玉带到印报器材前面,钟太太眼见大势已去,并未进行反抗与辩驳,只是淡淡地说:“这次我们输了,我想我是难逃一死,不过,能够为伟大的祖国、伟大的党在台湾流第一滴血,我会瞑目的。”

经过三天三夜的侦讯,国民党保密局一共先后逮捕了四十四名共谍及涉案分子。其中共有钟浩东、罗卓才、张奕明等七人被依“蒐集军政情报,开展兵运工作,俾便于匪军来犯时阵前策应,协助登陆”之叛乱罪名处以死刑,其余三十六人则分别被处十五年、五年、一年及交付感训的判决。

抓捕钟浩东等人后,古正文立即向毛人凤进行了汇报,说钓出了共产党的一条“大鱼”。而钟浩东被投进了监狱后,敌人并没有急着进行审讯,而是像钓鱼一样,让他咬着鱼钓游荡。这对毫无斗争经验的钟浩东来说,其实是更大的危险。

这是一种心理战,敌人要先从心理上击垮他。

当第三天的黎明到来的时候,保密局的特务们正式开始给钟浩东动真格的了。特务们把他从睡梦中抓了起来,吊上拷打台上,然后就进行严刑拷打……在残忍的拷打中,钟浩东只承认报纸是他作为校报,为教育青年而办,对自己共产党员身份并不承认。

没想到,经他这么一说,国民党特务也的确信了他的话。古正文也认为《光明报》作为学校的校刊也正常,因为在这种文化人聚集的地方,办出这样的东西也不为奇怪,《光明报》也没有明显的红色宣传,大多只是谈一些时事。再上如此严刑拷打,钟浩东都没有说出什么有用的东西来。

于是审讯告一段落。钟浩东又回到吃得香睡得着的日子。然而,第三天深夜,特务们又把钟浩东吊上拷打台。钟浩东坚信,只要什么都不说,就没事了,这是特务们的故伎重演。这一次,他判断错了,而且是大错特错。在讯问过程中,钟浩东显得非常顽强,没有透露半点有用的信息出来。

然而已经嗅出味道的古正文哪肯放过他,此时,钟浩东显然已经被日日夜夜的审讯弄得精疲力竭,到濒临崩溃边缘,他恍惚中忽然反问讯问:“‘老邓’怎么样了?” 就是这句话,将《光明报》的关联上升到更高层级的地下党高干。

真是得来不费时,古正文这条狼更是进一步嗅到肉的味道,从此“老邓”在他脑子里挥之不去,于是加大了对钟浩东的行刑力度。但是,钟浩东死都不肯说”老邓”是谁,然而,保密局特务心里明白,”老邓”肯定是地下党派在台湾的头面人物,哪肯放过他!。

在特务们轮番用刑下,钟浩东死活不招供。于是古正文又通过那四名学生调查得知钟浩东居然是基隆市工作委员会书记,对此古正文发出了狼一般的狂欢吼叫—大鱼就要上钩了!

他太高兴了,无法形容。一出手就抓了一条“大鱼”。

注释

①《光明报》是一份油印的报纸,于1948年开始秘密发行,至翌年8月被破坏时,共出了21期,由省工委委员林英杰主编。省工委为此成立了一个宣传组(即编辑部),成员是林英杰、李韧和陈仲豪等人,负责领导《光明报》的组稿、编排、印刷工作。起初在台北秘密编印、发行。同年夏,《光明报》编辑部转移到基隆的基隆中学内。林英杰在一个秘密地方负责收听延安发出的电信后,将记录稿由李韧带到基隆中学,交陈仲豪审稿、排版,再交校内的中共地下党员钟国员、张奕明刻钢版,刻成蜡纸后再印刷。印刷地点就在后操场山坡宿舍,有时或在山旁一个洞穴里。

②钟浩东,中共台湾工委共产党负责之一,此时担任基隆市工作委员会书记,并在该中学里安插了许多随国府撤退来台的共产党员担任教师,如罗卓才、张奕明,此外还积极在校内外吸收成员。而《光明报》便是基隆市工委会的宣传刊物。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