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袁伟的头像

袁伟

网站用户

小说
202205/17
分享

寻路连载

 不知不觉我已经毕业了,这也意味着自己的学生时代结束了,本该画个圆满的句号,但总觉得不妥,因为还留下了很多遗憾,没有办法那就只能用省略号表示吧。

我自幼就爱读书,但当时是无书可读,上了大学以后,我看书则是疯狂至极,三年来看书336本,我以为自己可以动手写小说了,但还是迟迟不敢动笔,那是因为我害怕自己写的是文字垃圾,没有丝毫的价值,静下心来,我攻读了陈忠实,路遥,贾平凹,杨宇坤,王若冰等陕西知名作家的全集后,我更加深爱我脚下的这片土地,我更加感知这片土地的厚重,同时我自己内心的创作欲望是有增无减,但我还是不敢草草动笔,我害怕玷污了文学的圣洁。

经过三个多月的酝酿,到了寒假,整个学校空无一人,大雪纷纷,气温剧降,我知道自己的写作机会来了,我每天早晨七点便坐在教室里,晚上九点半才匆匆返回宿舍,这期间就用馒头充饥,稿纸写了200多页,我知道自己还得继续,就这样我坚持了三个多月,终于完成了手稿,但苦于没有电脑,我只能一个字一个字的敲到手机上,然后再想办法将其转移到电脑上,形成电子稿,这项工程我一个人干了近半年时间,干完这些之后,视力下降,背也有点驼,腿有点风湿,身体有点虚脱,好在没什么大碍,从这里我才深切的体会到写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从这里我才更加钦佩作家路遥。

完成电子初稿后,我就迫不及待的请求咸阳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文莉老师给我提出宝贵的建议,之后我又拿着稿子让西北大学中文系院长段建军老师提出修改意见,以及咸阳师范中文系院长袁方教授提出不足之处,接下来我按照老师们的思路进行修改,这前前后后修改了几十次,但仍觉得问题众多,这样稿子就积压了好长时间。

这篇小说是一篇关于农村题材的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正是我父亲的原型,由于我是90后,所以写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故事就是个不小的挑战,但我尽力去写,因为我的根在那里,还有贾平凹老师小说里有太多太多我们那里的地道语言和奇特风俗,或许是洛南县和丹凤县离的近的缘故吧,这样我就可以向前辈借鉴和学习。

第一次尝试写长篇小说,不知不觉的就写完了,这部小说是个杂合体,它包括了好多作家的创作思路,风格,结构和语言,我现炒现卖,然后谋篇,这篇小说缺乏艺术张力,也没有太多的人物命运纠葛,同时结构也比较单一,有记流水账的模式,对话代替叙述,细节还不够完备。又以第三人称为主。叙述还不够准确,它就像我酝酿的白开水,无色无味,没有太多的添加剂,我喜欢这种风格,无论如何,这篇小说写出来了,我的使命也就完成了,至于小说好坏就由读者评价吧。

我选择了文学这条路,这就注定的要远离喧嚣,远离闹市,除了孤独还是孤独,它带不来任何的物质好处,它只是作家个人消遣的一个手段罢了,就如同很多游戏狂一样,它与工作,名利相分离,我知道自己需要忍得住寂寞,耐得住孤独,每天都在写,有时候写好了又想撕掉,有时候写不下去了,但最后还是手下留情了,我想等我老了,我还会拿出当年的作品进行回味,这就足够了,用心去写作,用心去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不违背自己内心进行写作,不曲解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不欺骗读者,不卖弄文笔,坚持我手写我口,用自己手中的笔,把自己的念头传达出来,尽可能的不失真,唯独如此,自己内心就不会空虚了。

洋洋洒洒写完了,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我不知道这篇小说的命运如何,但我不想放弃,文学就是人学,我感觉自己就像杨玉坤老先生写的《陕西楞娃》里的人物,不知天高地厚,没有太多的人生积淀,竟敢写小说,但是小说里面的人和事确实在我的童年里发生过,我太熟悉他们了,他们就像空气一样,一直伴在我的周围,我闭上眼,做梦都梦到的是他们,所以我就写出来了,不然就憋坏了。

陕西是个文化大省,我生活的陕南是秦楚文化的交集,在八百里秦川,七十二沟的村庄里又有成千上万的故事在上演,时间在流转,历史在前进,可是这里的村庄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城市文明被崇山峻岭阻隔,这里还有一点人间净土,但不知那山岭还有多大的承载力,一旦城市文明完全侵入,那么我小说里面的画面将成为历史,小说只不过是以另一种方式在书写着特殊的历史罢了。

我这个无名小卒在苦苦的挣扎,或许没有太多的名利牵绊,我也没什么顾忌,写出这部小说算是给父母一份礼物,以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同时也是给我们那个即将变样的村落留一些历史尘埃,从而让后人能够有所了解这里变迁的风风雨雨,我一直在寻根,很多人都说我们是从山西大槐树那里迁过来的,但是我无法考证,老人们都走了,答案也被尘封了,留下的年轻人又到那里去寻根呢?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