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11月4日,中国共产党为顾全抗日大局,朱德等表示可以将皖南新四军转移到长江以北。1941年1月4日,新四军所属部队9000余人奉命北移,从云岭驻地出发绕道前进。1月6日,行至皖南泾县茂林地区,突遭国民党第三战区顾祝同、上官云相指挥的7个师8万多人的拦击。8日,陷入重围。众指战员在叶挺军长指挥下被迫抗击,血战7昼夜,终因众寡悬殊、弹尽粮绝,除约2000人分散突破重围外,大部壮烈牺牲。军长叶挺与顽军谈判时被扣押,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牺牲,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周子昆突围后不幸被叛徒杀害。国民党反动派1941年在皖南有预谋地围袭新四军,制造一起震惊中外的大屠杀,史称“皖南事变”。这正是:“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蒋介石随即又在1月17日以国民党军事委员会的名义,反咬一口,宣布新四军“叛变”,取消其番号,并将军长叶挺“革职”,“交军法审判”,并令汤恩伯、李品仙的20余万军队进攻江北新四军;至此,国民党发动的第二次反共高潮已达顶点,国共合作已名存实亡。
1941年秋,皖南事变发生以后,根据斗争需要,鉴于国内革命形势极度恶化,上级指示在新四军当班长的曹虎,秘密潜回家乡,组建一个中共地下党和新四军的地下交通站,开展党的地下工作;这是当时新四军根据地一一竹沟和嵖岈山通往延安一个重要的秘密联络交通站。依照相关规定,从事隐蔽工作的同志,既要机警干练,广有人脉,为人处世圆滑,更要有一个公开的身份作掩护,以利于党的隐蔽工作不受影响。曹虎年少时曾读过私塾,是当时附近村中为数不多的读书人,其入党介绍人为舞钢牛庄村的郭华卿。他弟兄姊妹九个,是当地名副其实的大户人家。他排行老三,很早就参加了革命,他的大女儿就是虎头山游击队长郭淑侠,她也很小时就跟着父亲走上革命道路,并加入了党组织,革命意志坚定,对敌斗争经验丰富。由于工作接触时间长,相互了解,加上同乡关系,他(她)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次来到牛庄,曹虎对外是以村小学老师和郭家未来女婿的身份进出的。郭华卿名义上是以国民政府尹集寨联保主任的公开身份作掩护,予以潜伏;牛庄地下交通站抗战中曾多次完成过往新四军的中转接待任务和重要情报搜集传递工作。
为了便于隐蔽,郭华卿在自己家的三进大宅院里,秘密开挖了一段长长的地道,共设一明两暗三个口,明口自中间大院墙角老榆树下的红薯窖起,暗口分别至前、后院深水井水位线以上2米处,各有活动门密闭,可防毒防水,是备用出口。截止到红薯窖废弃,有暗道相连的暗口,一直没有启用过。对外说的是红薯窖,实际上是一个秘密地下交通站。
一天晚上,郭淑侠和新四军团政治协理员李强带着一位重要首长和3名警卫员秘密来到联络站。首长约40岁上下,四牌脸,头戴礼帽身穿长衫,两个警卫员20岁上下,瘦高挑个子。吃过晚饭'后,郭华卿、曹虎和首长模样的长者,拉了一会儿家常。首长操南方口音,问站里的接待费用是怎么解决的,上级拨不拨款。当了解到经费自筹时,他说再次开会时研究解决这个问题,并送一支钢笔给郭华卿留作纪念。到了凌晨一点多钟,首长一行3人就趁着夜色正浓悄悄出发了。
这位重要的首长后来据说就是新四军陈毅军长和随从。按照组织纪律,凡上级来的重要领导及过往于交通站的官兵,一律不准询问其身份和工作任务,不准打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以保证自己同时也保证被接待人员的安全。只知道凡是秘密来往交通站的人,都负有重要使命,但他们当时并不知道其真实身份。后来郭华卿去新四军竹沟根据地开会时看着陈军长面熟,一问,他笑着说:“是去延安那次?不是我又是那个?”这时才知道,原来那次陈毅军长是在去延安开会途中,怕日伪军发现而从山东绕道经过牛庄地下交通站的。
天刚麻麻亮,叶舞襄三县皇协军总司令,突然派人包围了牛庄村,挨门挨户搜捕无果后,来到郭华卿家,询问昨天接待了什么人没有?原来离牛庄东北方向约8公里的朱兰店村,驻扎有一个日军联队司令部,他们在附近的各个村里外都布置有汉奸暗探。就这么一件高度机密的重大事件,竟然被皇协军安插在村子外的探子敏感地刺探到了,因日伪探子见到进村子的几个路口处设有多名流动暗哨,遂起了疑心,连夜报告了日军,这才有包围村庄的突击搜查行动。
郭华卿一听,立刻明白问话的意思,他回答说:“有!昨天是有3个人来村小学应聘教员的,因口音不同不合适就走了,从哪里来又回哪里去不知道。”狡猾的汉奸立即派人到小学去问,校长也证实这里确实正在招聘教书先生,加上曹虎的公开身份是小学教师,郭华卿是国民政府任命的联保主任,这才有惊无险,躲过一劫。
1945年2月,从嵖岈山日军合围中突围出来的12名曹虎部下,从东北方向突围后,直奔尹集寨牛庄村,因不熟悉当地情况而请人带路。谁知这人是个投机分子,为了赏钱转身报告了据点里日军。日伪30多人携两挺机枪,随即包围并封锁了牛庄村。战士们躲进地道中,在里边有吃有喝地藏了七八天。期间日本兵也搜查了前院的深水井,下边黑咕隆咚的,什么也看不清;狡猾的汉奸出主意用绳子把一盏点着的蜡烛慢慢放下去,直到篮子碰到水面火苗也没什么变化,而这多亏了地道口的暗门封闭严密。随后鬼子又向水井里丢了一颗手雷,除了溅起一股粗大的水柱外,毫无收获,就泄劲撤走了。眼看风头已过,月黑风高之时,曹虎的这12个战友,把长枪暂留在红薯窖中,悄悄从隐蔽地出来,向舞阳县保和区方向安全撤离,去寻找主力部队去了。
抗战时期,郭家大小三十多口人,属于为数不多的大家庭。出入家里的人员很多,地方乡绅名流、区县上峰公务人员,公开来往的有辖区内的保长甲长、乡丁保丁,还有学校教职工、亲戚朋友等。正是这个因素,为暗中接待新四军往来官兵和中共地下交通人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打破了敌人封锁,有力地支援了抗日主战场。
穿越历史的沧桑,这段惊心动魄的地下抗战史,让牛庄和英雄交通员郭华卿、曹虎、郭淑侠等永远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回望那个烽火狼烟的岁月,有无数草根民族英雄的事迹或明或暗,可歌可泣;这些隐匿在历史长河之中的人物故事,虽然鲜为人知,却依然是当年那幅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画卷之中,不可或缺的一角。
当然也有反面的典型人物,比如躲在暗处害人的奸细。